11111工作面回采规程

合集下载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1700 1700
10m 20m
25
Ⅲ--Ⅲ
2400 2000
200
250 880 600
2400 2600
200
200 350 300
200
(100m)
0.8m
Ⅱ——Ⅱ
Ⅰ——Ⅰ
贴帮柱
贴帮柱
200
1000
戗柱
1000 4200
1000
煤 壁
1000
200
1000
戗柱
1000 3000
1000
煤 壁
Ⅳ—Ⅳ
主平硐→暗斜井→运输平→轨道下山→1161 运输巷→回采工作面
→1161 回风巷安全出口→1161 回风巷→工作面
(4)供电系统
地面配电房→采区变电所→轨道下山→1161 运输巷→回采工作面
XRXTA BQK-15/20A
DZ-Q1 JH2-5

1
1
根 625
125
750
根 500
100
600

2
1
3

3
1
4
台1
3
4
根 50
10
60

1
1
2

1
1

1
1

1
1
2

1
1
11
调度绞车
JD-11.4

1
1
单体液压柱

风 注液枪

回柱绞车
DZ20-30/100 DZ-Q1 JH2-5

50
10
5
二、采 区 巷 道 布 置 图

最新11021回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俯伪斜)

最新11021回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俯伪斜)

11021回采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采煤队:编制人:编写日期:年月日xxxx镇xx河煤矿目录会审意见 (5)1地质说明书及附图 (7)1.1回采地质说明书 (7)1.2采煤工作面平面图 (8)1.3通风系统及监控设备布置图 (8)1.4避灾路线图 (8)1.5供电系统图 (8)1.6运输系统图 (8)1.7排水防尘管路系统图 (8)2、采煤方法与工艺 (15)2.1采煤方法: (15)2.2落煤方式: (15)2.2.1炮眼布置方式 (15)2.2.2一次起爆药量 (17)2.2.3炮眼封堵及爆破材料 (17)2.3支护及顶板管理 (17)2.3.1工作面与支护布置形式 (17)2.3.2工作面密集支护布置 (17)2.3.2特殊支护 (19)2.4工作面支护密度计算 (20)2.5工作面风量计算 (22)2.5.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22)2.5.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22)2.5.3按炸药量计算: (22)2.5.4按人数计算: (22)2.5.5供风量确定: (22)2.5.6按风速进行验算: (23)2.6炮采工艺设计 (23)2.6.1炮眼布置图 (23)2.6.2炮采爆破说明书 (23)2.7采面工艺流程图 (24)2.8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 (25)3 安全制度 (28)4安全技术措施 (36)措施贯彻学习记录 (59)会审意见1地质说明书及附图1.1回采地质说明书1.2采煤工作面平面图1.3通风系统及监控设备布置图1.4避灾路线图1.5供电系统图1.6运输系统图1.7排水防尘管路系统图采煤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图1)11021采面主1主平硐回风平硐11021采面回风顺槽11021采面运输顺槽1520.0001520.71528.01527.81521.015631583.81585通风系统及监控设备布置图(图2)21边切 眼溜 煤 上山行 人 上山11021采面12已施工井巷未施工井巷双向风门单向风门调节风门密闭墙井口防爆门水 幕栅 栏主要扇风机局扇及风筒新鲜风流污风流迎头、 回风瓦斯探头图 例回风平巷运输平巷避灾路线图(图3)水灾避灾路线火灾、瓦斯事故避灾路线图 例迎头、 回风瓦斯探头污风流新鲜风流主要扇风机水 幕井口防爆门密闭墙调节风门单向风门双向风门未施工井巷已施工井巷2111021采面行 人 上山溜煤上 山边切 眼12回风平巷运输平巷11021采面供电系统图(图4)备 用地面供电西翼供电5号10KV 7号10KV LGJ 50LGJ 50RW7-10RW7-10DN1-10DW 20-630JY82DW 20-630DW 20-630400KVAKS 9-350/10KS 9-250/10EDH 13-400DH 13-4003×35+1×16DW 83-200 3×70+1×1611021采面回采BQ 83-80 ZZ 8L -4.0 功 率设备名称工作地点 QC 815 -60 ZZ 8L -4.0 煤电钻4KW5.5局 扇3KW安全监控系统 主井大巷4KW煤电钻11021采面掘进11021采面掘进自备 发电机BQ 83-80风电闭锁运输系统图(图5)18/钢轨溜 槽图 例迎头、 回风瓦斯探头污风流新鲜风流主要扇风机水 幕井口防爆门密闭墙调节风门单向风门双向风门未施工井巷已施工井巷21运输平巷回风平巷11021采面行 人 上山溜煤 上山边 切 眼12排水防尘系统图(图6)说明:1、洒水防尘水池为50立方;2、防尘管每隔50米设一三通阀门。

煤矿采煤回采作业规程

煤矿采煤回采作业规程

煤矿采煤回采作业规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XXXXXXXXXX煤矿110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施工单位: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日期:2011年11月编审人签字参加学习人签名表目录第一章: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开采、范围及开采影响二、地质情况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一、采煤方法的确定二、主要回采工艺三、主要生产系统第三章:生产组织一、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和劳动组织二、技术经济指标表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五章:安全制度及审批意见书附:一、会审意见及签字表二、参加学习人员签名表第一章概况一、工作面位置、范围等情况及其开采影响1、工作面位置与邻近关系1101工作面位于采区东部K1煤层中,南到K1煤层总回风第一联络巷,西临符平硐,北至+1542开采水平。

该工作面为K1煤层首采工作面。

该煤层的第一个工作面11011局部已采,给1101工作面的瓦斯释放打开了一个通道,对1101采煤工作面的开采是极为有利的。

该工作面及风巷均无水的影响。

南部地表露头线一带的小窑均已关闭;所以,小窑对1101的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2、工作面才开采范围、储量和开采时间工作面走向150m,1101机巷标高+1550m,风巷标高+1557m,工作面煤层倾角0~12°,煤层平均厚度3m,工作面倾斜长度约60m,开采面积约9000㎡,工作面开采储量切3、5万吨,按日产量500吨/d,正常生产时的开采时间约为70天。

3、工作面的地面的投影位置,以及开采对地表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1101工作面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其上方地表为高山地带,无民房建筑,无山塘、水库等水体。

地表标高为+1700+1630m,其与工作面的最小垂高在76m以上,与工作面的最大垂高在143m 以上。

工作面开采对地表无影响。

为了保护付平硐与总回风联倍络巷,1101工作面只能开采到设计采止线,就进行工作面的撤退工作。

118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118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118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第一章编制依据及有关要求一、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煤炭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地质说明书而编制的,并严格遵守《煤矿工人操作规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质量标准化要求。

二、有关要求要求工作面初放期间及遇地质条件变化时,及时补充相关措施。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及矿压资料一)矿压观测资料(根据其它工作面的矿压观察)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10-20m,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0-25m.初次放顶后,周期来压步距为10m.来压时煤壁及两道超前支承压力显现不明显。

二)支护要求:支柱初撑力≥9T,工作阻力不得低于初撑力,支柱钻底量不大于10%采高,不得出现台阶下沉。

三)工作面6倍采高的顶板压力强度P=6×H×r=6×2.0×2.5=30Τ/㎡(H为采高按2m计算,r为顶板岩石的平均容重),工作面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300KN(合30.6T),则需要的最小支护密度为n=30/30.6=1.14柱/㎡。

四)确定合理的支护密度:若工作面支护排距为1m,株距为0.7m,则支护密度为1÷(1×0.7)=1.43柱/㎡﹥1.14柱/㎡。

工作面下端头四对八根长钢梁支护对与对之间净宽为0.5m,每对长梁数值之间净宽为0.2m,则支护密度为24÷(3×4)=2.0柱/㎡﹥1.13柱/㎡。

大于6倍采高顶板压力强度所需要的1.14柱/㎡,因此,所选择的走向排距和倾斜棚距合理。

五)地质说明书1、1181工作面平面示意图(后附)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回采面平面布置图回风巷进风巷2、 (1).工作面位臵及井下关系1181采煤工作面为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配合开采的走向长壁工作面,具体位臵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一(2)煤 层 情 况 表表二(3).根据两道揭露,1181工作面无断层,无水害等影响。

瓦斯相对涌出量为8.65m3/min.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

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标准流程

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标准流程
割煤时,采煤机司机站位不正确,未配戴防护眼镜、专用头盔、防砸靴,煤块飞溅伤人。
割煤时,采煤机司机必须配戴防护眼镜、专用头盔、防砸靴,站在支架内操作,并保持安全距离,严禁身体探出支架立柱外。
观察采煤机运行状态
采煤机内喷雾压力不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低于1.5Mpa,拖拽电缆、水管不受力,电缆夹不落在槽外或受挤压,电机电流、电压、温度、液压油温不超过规定值,截割部、牵引链轮等采煤机组件无异响。
按回采进度回撤两巷U29金属支架。
回撤不及时造成采空区进风。
按规定回撤金属支架。
10
砌隔离墙
砌隔离墙
按设计要求砌筑隔离墙。
隔离墙不接顶,两帮漏气,隔离前倒塌。采空区瓦斯抽放效果不好,上隅角瓦斯超限。
按设计要求砌筑隔离墙。
11
超前支护(不低于20m),初撑力达到要求。
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标准流程
作业流程:交接班→安全确认→检查设备→开机→检查运转→割三角煤→割煤→移转载机→回撤金属支架→
砌隔离墙→超前支护→其它
序号
流程名称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危险源及存在问题
安全措施
1
交接班
交接设备、工具、煤层、顶板瓦斯和出口情况
在工作面现场交接班:
1.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支架等完好情况。2.煤层变化、顶板和煤壁稳定性情况。3.上、下隅角隔离墙情况。4.上下出口回撤和超前支护及通风断面情况。
1.采煤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无故障信息。
2.各运转部位无异响。
1.启动后未发现运行异常。
2.未听各运转部位是否有异响,造成设备损坏。
1.随时查看运行参数。
2.集中精力,有异响立即停机检查。
6
割三角煤

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

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

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
《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
为了保障矿工在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许多矿山都会设置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

这些规程牌板通常会标示着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以提醒操作者在工作时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操作规程:这部分会列出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例如支架的安装、瓦斯浓度的监测、顶板支护等。

这些规程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操作环境和工艺要求进行定制,以确保操作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工作流程和要求。

2. 安全注意事项:这部分会列出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封闭作业区域、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避免瓦斯爆炸等。

这些注意事项对于工作面操作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避免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

3. 紧急应急措施:在回采工作面,意外情况难免会发生,因此规程牌板上通常也会标示紧急应急措施,例如如何进行疏散逃生、如何使用应急设备、如何进行伤员救治等。

这些措施的及时有效性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回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牌板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操作者的一种规范约束,也是对矿山生产
安全的一种保障措施。

因此,所有矿山都应该重视并认真执行这些规程牌板,以确保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运转。

回采工作面值班电工操作规程范本

回采工作面值班电工操作规程范本

回采工作面值班电工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准备工作1. 断电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工作面的电源已经断开,并使用绝缘材料或者断电开关将电源切断。

2. 确认电气设备工作状态在进行操作之前,检查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损坏的情况。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4. 检查工作区域在进行操作之前,确保工作区域没有其他人员,并检查工作区域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者障碍物。

二、操作流程1. 操作顺序按照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者省略任何步骤。

2. 检查设备接地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确保设备的接地是正常的,并使用接地测试仪进行测试。

3. 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根据工作任务,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包括更换熔断器、修理电路等。

4. 做好防火措施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做好防火措施,清除工作区域的易燃物品,并备齐灭火器材。

5. 操作设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a. 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断电并进行停电锁挂。

b. 禁止在湿地操作设备。

c. 禁止使用带有潮湿手和脚的绝缘工具操作设备。

d. 禁止单手操作设备,必须使用两只手。

e. 禁止在设备上放置重物或者坐在设备上工作。

f. 在调试设备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6. 操作结束后的安全措施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做好以下安全措施:a. 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并断开电源。

b. 清理工作区域,清除易燃物品。

c. 将工作用具归还到指定位置,并进行清洁和维护。

d. 填写操作记录,并交由上级审核。

三、紧急处理1. 短路故障a. 立即断电,并使用绝缘工具处理短路地点。

b. 停止短路处的变电设备并进行检修。

2. 火灾事故a. 立即断电,并使用灭火器灭火。

b. 进行紧急疏散,并呼叫消防队救援。

c. 尽量不要使用明火进行灭火。

四、违章操作处罚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将按照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停工等。

1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讲解

1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讲解

盘县煤炭开发总公司威宁县海拉乡野猫洞煤矿1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编制人:敖成金编制单位:野猫洞煤矿批准人:黄宾义编制日期:2015年4月1日执行日期:年月日煤矿审批意见贯彻学习记录贯彻时间:贯彻地点:贯彻人:目录第一章概况 (7)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6)第二节煤层及煤质 (6)第三节地质构造 (8)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 (9)第五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9)第六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9)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顺序 (10)第一节巷道布置 (10)第二节采煤工艺 (10)第三节设备配置 (13)第三章顶板管理 (14)第一节支护设计 (14)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4)第三节回采巷道及端头顶板管理 (15)第四节矿压观测 (17)第四章生产系统 (17)第一节运输系统 (17)第二节一通三防与监控系统 (18)第三节排水系统 (21)第四节供电系统 (22)第五节通讯系统与压风系统 (22)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措施 (23)第一节劳动组织 (23)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5)第六章煤质管理 (26)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一节一般规定 (26)第二节顶板管理 (27)第三节爆破管理 (31)第四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 (33)第五节运输管理 (35)第六节机电管理 (36)第七节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8)第八章其他 (40)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的位置1101工作面位于副平硐以南+1675—+1730m标高段,西边为浅部老窑,北边、南边和东边均为未开采资源。

工作面顶板最低标高为+1675m,工作面走向长480 m,倾斜长70 m,可采面积为33600.0m2。

二、地面相对位置该工作面地表为陡坡,地面标高在+1900—+2000m之间。

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回采该工作面可能造成地表出现少量裂隙情况,回采时特别注意观察地表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山上滚石,地面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会造成其他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煤层名称11# 水平名称采区名称工作面名称11111 地面标高m1050—1157工作面标高(m)845—925埋藏深度205m——232m地面位置地面位于土门村以北,地面无建筑物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井下工作面西部为尚未开采的11113工作面,东部为11109工作面采空区,北部为11#煤回风巷,南部为井田边界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回采对地面设施基本无影响走向长(m)580倾斜长(m )175 面积(㎡)101500 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工作面煤层情况见表煤层情况煤层总厚(m)1.9—2.2 煤层结构(m)煤层斜角(度)3—222.05 2.05 15 可采指数1变异系数(%)稳定程序稳定本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厚度最大2.2m,最小1.9m,平均2.05m,不含夹石煤层节理产状110°--75°第三节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下表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石灰岩4.0 灰色细粒砂岩,性硬,含海相动物化石。

直接板砂质泥岩1.5 灰黑色砂质泥岩,性脆,含砂量较均。

直接底砂质泥岩1.5黑灰色中粒沙岩,中厚层状,次圆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

老底砂岩 4.5 深灰色砂岩。

附图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总体为单斜摺曲构造。

煤层倾角最大22°,最小3°,平均15°。

第五节水文地质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因素为:工作面上方顶板为砂岩局部裂隙含水层,因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可能还出现少量顶板淋头水及落山出水现象。

工作面最大涌水量5m3/h,工作面预计正常涌水量为0.2m3/h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见表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1.65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0.94m3/t煤尘有爆炸性煤的自燃易自燃低温危险无冲击地压危险无岩石坚固性煤层直接顶老顶直接底老底系数(f)3—0 4.0—6.0 7.0—9.0 4.0—6.0 7.0—9.0二、地质部门的建议1、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为11号煤层顶板砂岩局部裂隙含水层,应在工作面内配备潜水泵等防排水设施,作好防排水工作。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一)工业储量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580m,倾斜长175m,平均采高2.05 m。

工作面煤炭容重1.4t/m3,其工业储量为291305t(二)可采储量依据工作面工业储量291305t,停采线距11#煤回风巷20米,则其可采储量为281260t。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工作面长-20m保安煤柱=580-20=560m月设计推进长度=每天推进度×30×90%天/月=142.50m每天按2个生产班,每班推进5刀,每刀按0.5m计。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560/142.5=3.9个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切巷一、巷道形态与断面规格工作面进风巷为皮带运输顺槽,规格为矩形断面,净宽 4.0m、净高2.1m、净断面积8.4m2,沿煤层顶、底板掘进。

工作面回风巷为回风顺槽,规格为矩形断面,净宽 3.8m、净高2.1m、净断面积7.98m2,沿煤层顶、底板掘进。

工作面切巷,规格为矩形断面,净宽4.0m、净高2.1m、净断面积8.4m2,沿煤层顶、底板掘进。

二、巷道布置方式11111工作面进风、回风巷,均沿煤层倾向布置,工作面开切巷沿煤层走向布置。

三、巷道支护材料与支护形式11111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切巷均采用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1.0米。

四、停采线位置工作面进、回风距11#煤辅助回风巷平均为20米为停采位置,停采位置的直线连线为停采线。

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见附图)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11111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11111工作面安装了工作溜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采用MWG160/375-w型采煤机落煤和装煤,前滚筒割上刀,后滚筒割下刀,双向割煤,煤由刮板输送机运出。

正常生产时的工艺流程:采煤机斜切进刀-割煤-装煤-运煤-移架-移溜。

工艺顺序:(一)、采煤机斜切进刀1、进刀采用割三角煤端头斜切进刀法,进刀距离不小于54.0m。

2、机组割透机头(尾)后,调换滚筒上下位置,改变牵引方向,随弯曲段逐步切入煤体,上滚筒全部进刀后,机组割煤到54.0m处,工作溜推移到位后,机组返回割三角煤,割透机头(尾)后,调换滚筒上下位置,换向牵引,割空刀到进刀处停机过机头尾,然后正常割煤。

3、机组割至距机头(尾)10.0m处时,必须放慢牵引速度,并通知机头(尾)人员撤到5.0m以外的安全地点。

4、机头(尾)人员要时刻注意两端头顶板及各种管线,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机组司机停止割煤,待处理问题后再开机。

(附端头斜切进刀示意图)(二)、割煤和装煤1、采用MWG160/375-W型采煤机落煤和装煤,前滚筒割上刀,后滚筒割下刀,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2刀,每刀进度0.5m,采高控制在2.1m。

2、正常情况下采煤机牵引速度控制在3~5m/min,如遇移架跟不上、溜子负荷大时,必须减速或停止割煤,严禁超速及空顶作业。

3、采煤机司机在割煤过程中移架时,必须站在架间并面向煤帮进行操作。

4、采煤机司机严格按《回采操作规程》第七章“回采机电设备操作”中第一节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运煤工作面的煤由工作溜、40型煤溜、顺槽皮带机运至11#辅助皮带至11#煤主运皮带至煤仓,由主斜进皮带输送机、地面走廊皮带机运至地面。

(四)、移架1、工作面支架采用本架操作,支架型号ZY4000型。

2、支架拉出后必须成一直线,顶梁必须升平,仰俯角小于7度,支架升起后必须保证接顶严密,立柱达到初撑力。

3支架端面距不大于0.34m,如超过必须提前移架或前梁上挑支板梁。

4、支架操作完成后及时将各手把打回“0”位、5、支架工要严格执行《回采操作规程》第三章“综采”中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有关要求执行。

(五)、移工作溜1、推移工作溜要滞后移架6~8架。

2、推移工作溜应顺序渐进式操作2~3台千斤,弯曲段不小于21m,每次推移0.2~0.3m,每节槽分三次均匀移彻。

3、如遇推不动,不得强行硬推,手把回“0”位,应通知机组司机停止割煤,待检查处理后方可开机。

4、移溜工应严格执行《回采操作规程》。

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W=L×S×H×Y×C式中:L——工作面长度 m;S——采煤机截深 m;H——煤层高度 m;Y——煤的密度 T/m3;C——工作面煤炭回收率。

W =174×0.5×2.2×1.4×95%=254.562T1、日循环数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作业图表,确定循环数为10个。

2、日产量254.562×10=2545.62t3、月产量2545.62×30×95%=72550.17t循环作业图(见附图)三、初采工艺1、工作面正式投产前,必须对井巷工程、安装质量等进行全面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工作面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开始带负荷联合试运转。

对各台设备进行整体调试,确认无问题后进行试生产,在试生产期间必须达到综采工作面验收标准。

2、初采割第一刀煤前,人工用扳手将采帮锚杆的托板柱帽提前回收。

回收托板柱帽前,工作人员要仔细查看顶板情况,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

作业时,两人一组,一人观察顶板、煤帮情况,一人作业。

回收的托板柱帽要运送到指定地点并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扔。

3、人员进煤帮必须停机停溜闭锁开关,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初采期间泵站压力必须达到30.0MPa,每次移架后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支架初撑力≥3090kN。

5、初采期间必须加强通风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一通三防”的有关规定。

6、加强端头支护,必要时在上下端头支设木垛或戗棚。

支设戗棚时必须使用完好的单体柱,且支设要迎山有力。

7、初采阶段两巷超前支护不得有缺棚少柱现象,必须及时更换失效的单体柱。

8、工作面初采期间,如若巷道超高,支架推移输送机困难,必须构顶。

采煤机割煤,采高必须符合要求。

9、初采期间,采空区要有一定的空间,任何人不准进入空顶区。

10、初采期间,“三大规程”必须完善,否则严禁生产。

第三节设备配置设备名称型号容量台数设备名称型号容量台数采煤机MWG160/375-W 375kw 1 液压支架ZY4000-13/30 94 工作溜SGZ-630/220 220kw 1 开关KBZ-400 400A 3 运输溜SGB-40T 55kw 1 开关KBZ-200 200A 1 运输皮带机DSJ-1000/160 160kw 1 开关QJZ-400 400A 1 乳化液泵BRW200/31.5 125KW 2 开关QJZ-200 200A 4乳化液箱RX2000/31.5 2 开关QBZ-200 200A 1移变KBSGZY-630-10/0.69 630KVA 1 开关QBZ-80 80A 1移变KBSGZY-500-10/1.29500KVA 5 照明综保ZXZ-8L-4.0 4A 1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一、支护设计1、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设计:工作面两巷在回采时,工作面超前动压影响区范围内进行加强支护,以控制顶、帮,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

进风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回风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20m。

2、端头支护设计:为满足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及运料、行人等要求和安全通道需要,对工作面两端头进行支护,端头支护采用四对八梁支护。

加强上下出口管理,自工作面煤壁线向外20米范围内保持巷道净高不低于1.8米,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米,断面最低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

3、进、回风巷及端头顶板管理:如遇顶板破碎,下沉量较大时,必须进行加强维护。

加强维护方法一般采用加大超前支护的方法,具体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如老顶提前来压时,进、回风两端头要用木垛支撑,木头规格为1.2米×0.15米×0.15米。

4、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在回风巷离机尾50米左右必须备有一定数量的板木,以备工作面维护使用。

各类材料必须分类存放,并挂牌管理。

标志牌注明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等有关参数。

材料管理由专人负责。

二、单体支柱支护强度验算1、经验公式计算支护强度p t=9.81×h×r×k=9.81×2.05×2.25×5=226.24KN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 KN/㎡h:采高 mr:顶板岩石的重力密度 t/m3,一般取2.25k:工作面支柱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