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第1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是如何发生的习题新版鲁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一节 第2课时 促进燃烧与爆炸

例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图6-1-3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图所示,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
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
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
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__使_面__粉_充__满__整_个__金_属__筒__,_与__空_气__混__合_均__匀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①_②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例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图6-1-3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图所示,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 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 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 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6-1-3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_严__禁__烟_火__(合__理__即_可__) _(写出一种即可)。
2.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交通部门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 爆、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站上车。下列物品中,能携带上车的
是( D ) A.汽油 C.酒精
B.鞭炮 D.合成洗衣粉
3.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 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3)乙炔充分燃烧的原因 温度达到__着__火_点___以后,乙炔分子与氧气分子接触碰撞, 就能燃烧。在一定的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 ____多____,燃烧就越___剧__烈___。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燃烧与灭火》复习课件

点燃
2C2H2 + 5O2 === 4CO2 + 2H2O
知识回顾
2.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_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 (2)增大__氧__气___的浓度。
知识回顾
知识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__有__限___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膨__胀__ 而引起爆炸。 2.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都标有“严禁 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 _可__燃__性__的__气__体__或__粉__尘___,遇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网络
灭火的原理
➢ 燃烧的条件 ➢ 破坏燃烧条件
燃烧与 灭火
促进燃烧的方法
➢ 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 促进燃烧的方法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 爆炸有关的安全知识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灭火的原理 1.灭火原理 (1)___清__除____可燃物; (2)___隔__绝____氧气(或空气); (3)___降__温____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例题解析
【变式题】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 将灭火弹抛到火场使之爆炸并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
因及应用分析不合理的是( C )
A.爆炸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 B.此法能有效解决缺水地区火灾灭火问题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爆炸掀起的沙土能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例题解析
【解析】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 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 目的。故正确; B、爆炸灭火不需水,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灭火方 法。故正确; 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 燃物的火点。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2C2H2 + 5O2 === 4CO2 + 2H2O
知识回顾
2.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_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 (2)增大__氧__气___的浓度。
知识回顾
知识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__有__限___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膨__胀__ 而引起爆炸。 2.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都标有“严禁 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 _可__燃__性__的__气__体__或__粉__尘___,遇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网络
灭火的原理
➢ 燃烧的条件 ➢ 破坏燃烧条件
燃烧与 灭火
促进燃烧的方法
➢ 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 促进燃烧的方法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 爆炸有关的安全知识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灭火的原理 1.灭火原理 (1)___清__除____可燃物; (2)___隔__绝____氧气(或空气); (3)___降__温____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例题解析
【变式题】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 将灭火弹抛到火场使之爆炸并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
因及应用分析不合理的是( C )
A.爆炸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 B.此法能有效解决缺水地区火灾灭火问题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爆炸掀起的沙土能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例题解析
【解析】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 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 目的。故正确; B、爆炸灭火不需水,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灭火方 法。故正确; 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 燃物的火点。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鲁教版.doc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分析、规纳燃烧的条件;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6.1.2 促进燃烧与爆炸课件 (新版)鲁教版

烧,生成炭黑(或__一_氧__化_碳__)和水。 (2)将上述燃烧的乙炔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乙炔___充_分____
燃烧,生成__二__氧__化_碳___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_C_2H_2_+__5O__2 _=点_=_=燃=_=_4_C_O_2_+__2H__2O。
K12课件
4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2)预防 在加油站、化工厂、煤矿的矿井和面粉厂等场所,空气
中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一定要___严__禁___烟火,严格遵
守___安__全___规程,防止发生火灾和K12课爆件 炸事故。
13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3.安全防护常识 (1)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标识
图6-1-3
K12课件
14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K12课件
9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解析] 可燃物架空一些,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氧气与可 燃物接触更充分;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
K12课件
10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或粉尘,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则,防止发生火灾和爆
炸事故。
K12课件
18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核心应用]
核心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例2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图6-1-4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图6-1-4
K12课件
19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如图所示,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 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 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 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请回答: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___使_面__粉_充__满__整_个__金_属__筒__,_与__空_气__混__合_均__匀__________。
2024年春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6.2++第2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 爆炸

接触面积(合理答案均可)有关。
(4) 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 容器不加盖时 ② 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 无盖小罐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5)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等) (写一种即可)。
8. 下列关于爆炸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C )
高温 ③ 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使CO2转变成CO,化学方程为 C+CO2 2CO 。
(3) 一氧化碳是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吸入生物体内的一氧化碳极易与炸 (1)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 烧,导致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2)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煤气)、粉尘(如煤粉尘、面粉尘)遇明火都可能发 生爆炸,所以在油库、矿井等场所一定要 严禁烟火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 要 验纯 。
7. 如图所示为研究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 (1) 小明迅速压下打气筒内橡皮盘的过程中,橡皮盘下的气体压强将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2) 蜡烛在爆炸中的作用是 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 。 (3) 通过打气筒得到的压缩空气将小罐中的适量面粉吹满整个容器,面粉在容器 内迅速燃烧,发生了爆炸。这一现象表明了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 反应物之间的
A. 只有点燃火药后才能发生爆炸 B. 只要将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就可能发生爆炸 C. 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混合,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D. 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9. 两份质量相等的木炭,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适量 的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前者与后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C )
6.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CO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 蓝 色火焰,
(4) 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 容器不加盖时 ② 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 无盖小罐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5)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等) (写一种即可)。
8. 下列关于爆炸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C )
高温 ③ 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使CO2转变成CO,化学方程为 C+CO2 2CO 。
(3) 一氧化碳是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吸入生物体内的一氧化碳极易与炸 (1)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 烧,导致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2)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煤气)、粉尘(如煤粉尘、面粉尘)遇明火都可能发 生爆炸,所以在油库、矿井等场所一定要 严禁烟火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 要 验纯 。
7. 如图所示为研究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 (1) 小明迅速压下打气筒内橡皮盘的过程中,橡皮盘下的气体压强将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2) 蜡烛在爆炸中的作用是 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 。 (3) 通过打气筒得到的压缩空气将小罐中的适量面粉吹满整个容器,面粉在容器 内迅速燃烧,发生了爆炸。这一现象表明了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 反应物之间的
A. 只有点燃火药后才能发生爆炸 B. 只要将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就可能发生爆炸 C. 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混合,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D. 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9. 两份质量相等的木炭,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适量 的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前者与后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C )
6.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CO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 蓝 色火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缺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 一
的_着__火__点___。
不
可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活动天地6-1
讨论:
(1)在各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2)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
把灭火方法进行分类,填入P119 的表中。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结论】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活动天地6-4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121页活动天地6-4内容: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将煤粉碎 2.将汽油雾化 4.加工成蜂窝煤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 的接触面
3.烧锅炉时用鼓风机鼓入空气 5.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1)沿楼梯迅速下楼。(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4)封闭房门。 (5)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6)跳楼。
下列逃生措施正确的是( B )
A.(1)(2)(3)(4) B.(2)(3)(4)(5) C.(3)(4)(5)(6) D.(1)(2)(5)(6)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 的原理。 2、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 范爆炸的措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 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 分离开来!
第六单元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和爆炸—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 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 的危险。
作业与检测
1.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
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 杯水车薪 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
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
釜底抽薪
燃烧是要有可燃物和氧气参加的,从锅底 把燃料取走,自然也就无法燃烧了。
活动天地 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5O2 =点=燃== 4CO2+2H2O 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乙炔的充分燃烧与
不充分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气 分子接触碰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 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多, 燃烧就越剧烈。
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不充分 燃烧有什么害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 源,又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 气。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充分 利用各种资源,节约能源。
活动天地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 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讨论?
冬天用煤炭取暖,临睡前能否用一盆冷水放 在炉火旁预防CO中毒? 不能。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燃料 的不完全燃烧、汽车的尾气、 煤气泄漏等。
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时,应该马上关闭 煤气,打开门窗,切记不能打开电灯、 排风扇等电器,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家庭里的天然气、 煤气或液化气等发生泄漏时, 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 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 明火发生燃烧,就有可能引 起爆炸。在油库、化工厂、 煤矿的矿井等场所,空气中 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其他可燃性微粒,一定要严 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 生。
作业与检测
1.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
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 杯水车薪 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
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
釜底抽薪
燃烧是要有可燃物和氧气参加的,从锅底 把燃料取走,自然也就无法燃烧了。
活动天地 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5O2 =点=燃== 4CO2+2H2O 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乙炔的充分燃烧与
不充分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气 分子接触碰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 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多, 燃烧就越剧烈。
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不充分 燃烧有什么害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 源,又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 气。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充分 利用各种资源,节约能源。
活动天地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 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讨论?
冬天用煤炭取暖,临睡前能否用一盆冷水放 在炉火旁预防CO中毒? 不能。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燃料 的不完全燃烧、汽车的尾气、 煤气泄漏等。
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时,应该马上关闭 煤气,打开门窗,切记不能打开电灯、 排风扇等电器,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家庭里的天然气、 煤气或液化气等发生泄漏时, 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 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 明火发生燃烧,就有可能引 起爆炸。在油库、化工厂、 煤矿的矿井等场所,空气中 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其他可燃性微粒,一定要严 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 生。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_第六单元_燃烧与燃料_第1节_燃烧与灭火课件_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_第六单元_ 燃烧与燃料_第1节_燃烧与
灭火课件_鲁教版
航天
做饭 炼铁
照明
安全 常识
乙炔 氧气
焊枪
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C2H2+O2 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2O C2H2+O2 点燃 CO+H2O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C2H2+O2 点燃 CO2+H2O
活动天地6-4 二、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你能对课本121页的现象做出解释吗?
3.爆炸发生的条件
4.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1.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灯__帽__盖_灭__,其原 理是_隔__绝__空_气__。
2.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 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 燃起大火。曹军的木船可是燃物 ,木船燃烧的条 件是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
6.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B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120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7.下列气体的混合物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 是(C) A.N2和O2 B.CO2和O2 C.H2和O2 D.H2和CH4
3.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D)
A.纸比煤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密度小 D.纸比煤着火点低
5.下列有关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A )
A.家用电器灭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课件_鲁教版
航天
做饭 炼铁
照明
安全 常识
乙炔 氧气
焊枪
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C2H2+O2 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2O C2H2+O2 点燃 CO+H2O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C2H2+O2 点燃 CO2+H2O
活动天地6-4 二、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你能对课本121页的现象做出解释吗?
3.爆炸发生的条件
4.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1.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灯__帽__盖_灭__,其原 理是_隔__绝__空_气__。
2.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 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 燃起大火。曹军的木船可是燃物 ,木船燃烧的条 件是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
6.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B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120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7.下列气体的混合物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 是(C) A.N2和O2 B.CO2和O2 C.H2和O2 D.H2和CH4
3.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D)
A.纸比煤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密度小 D.纸比煤着火点低
5.下列有关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A )
A.家用电器灭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