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三上《用一位数乘》word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一位数与整十数、整百数相乘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学生在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本课教学一位数与整十数、整百数相乘的口算。

教材首先通过例题1的情境图,呈现了用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

接着,教材通过填空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口算的方法。

学生根据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经验,容易想到先用一位数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教材的这种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口算过程,并掌握口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但在语言表达上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口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难点重点:掌握一位数与整十数、整百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与整十数、整百数相乘的口算方法的算理。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但与以前有点不一样。

(二)教学新知1. 出示例题1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把准备的30瓶和50瓶饮料发给同学)同学们准备得真充足。

如果把这80瓶饮料每10瓶捆一捆,可以捆几捆?(让学生完整地复述情境图的意思)师:求可以捆几捆,实际上就是求什么?(80里面有几个十)师:要求80里面有几个十,我们应该怎样列式?(板书:80÷10)师生一起口算结果。

师:我们再来看看如果把这些饮料每20瓶扎一扎,可以扎几扎?(让学生完整地复述情境图的意思)师:求可以扎几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80里面有几个二十)师:要求80里面有几个二十,我们应该怎样列式?(板书:80÷20)师生一起口算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沪教版(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沪教版(1)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目标:1、根据已有知识,建立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之间的联系。

2、理解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已有知识,建立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个位上有进位的乘法竖式)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小胖买3箱薯片,12罐一箱,每箱42元3箱饼干,每箱28元师:从题目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提出哪些问题呢:出示:3箱薯片需要多少钱?3箱薯片一共有多少罐?3箱饼干需要多少钱??二、探究新知1、3箱薯片需要多少钱?师: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交流反馈:42+42+42=126(元)3×42=126(元)师:3×42=126 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反馈。

这就是我们昨天学习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3、学习竖式师:3×42,竖式怎么写?师板演: 42× 3师:能把你刚才想的过程在竖式上表示出来吗?(同桌交流)反馈42 42×3 ×3126 6 6和120是怎么来的?120126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请你在脑中回忆一下过程,再说说3×42你是怎么算的?小结。

5、练习:12 81×4 ×7交流反馈。

6、3箱薯片一共有多少罐?3×12=36(罐)12×3367、3箱饼干需要多少钱?独立完成交流反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28 28 28×3 ×3 ×384 64 124师:哪个对?你是怎么算的?交流反馈8、练一练:方框里填几(手势表示)2 5 1 6 2 9× 3 × 5 × 35 0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24 12 27×4 ×6 ×32、竖式计算5×14 22×3四、总结1、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独立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沪教版(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沪教版(5)
让学生感受一个新知识的获得往往通过旧知识来解决的,让学生认真 学习打好基础。
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
62×4
41×7
3×73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
3、揭示课题: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尝试 解答,学生交流。
二、探索新知
1、你能用竖式计算 62×4 吗?试试看!
2、交流学生探究过程
62
62
×4
×4
8 … 2×4
240
2 4 0 … 60×4
8
248
248
3、指导学生简写方法:
边介绍竖式简写方法,边板书
… 4×60 … 4×2
62
(1)一般把多位数放在上面。
×4
(2)注意末尾数位对齐。
248
(3)一位数先乘个位上的数,
再乘十位上的数。
60×4=240 的 “0”哪里去了?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与学法
二、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竖 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1、运用拆数的方法探索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计算的算理。
2、能够用简写的方式正确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3、学会知识迁移,学会产生联想,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通过学生已有的分拆思想解决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0+8=6,0 加任何数还是任何数,所以省略了。
4、竖式计算下列两题
41×7
3×73
5、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得到:a.大数在上,小数在下,末尾对齐;
b. 一位数从右往左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相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乘三位数)▏沪教版(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乘三位数)▏沪教版(1)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2)教学内容:课本第2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口算: 20×3= 200×3= 2000×3=10×4= 100×4= 300×2=想一想:380×3怎么算?二、探究新知:1、尝试:380×3用竖式计算由学生在练习纸上试做.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质疑.(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做法.)3、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方法一是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的;方法二是根据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方法进行类推得来的.)4、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5、类推练习:3800×3 师问:怎样算简便?找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6、归纳总结: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笔算?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笔算时应该注意:1.第二个因数要写在第一个因数的末尾的0的前一位的下面;2.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不能漏掉。

三、巩固练习:1、书22页试一试2、判断题1)109×4的积的中间没有0 。

( )2)260×5的积德末尾只有1个0。

( )3)因数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也只有2个0。

()四、独立练习1、列竖式计算225×3= 184×6= 609×7= 350×6=2、应用1)一个运动场里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都有634个座位。

这个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2)学校图书馆买了4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08元,买这些书一共需要多少元?3)动物园有一头野牛重650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是这头野牛的5倍,这头大象有多重?。

沪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沪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教学目标:1.会运用惩罚模式“乘是同数连加”来计算乘整十数、整百数,加强对乘法定义的理解。

2.运用推算,从4×3、4×30来计算乘整十数。

3.通过推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掌握所有的方法,并知道算理;学习困难学生只要求掌握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整十数,整百数。

教学难点:理解推算:从4×3推算4×30、4×300。

就是表示4个3时,4个3百,即(4×3)个十和(4×3)个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

教学设计:一. 情景引入:师:为了迎接新的一学期,也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胖早在暑假期间就开始积极筹备。

这不,今天,自信的他带来了一道乘法题目,向各位小朋友提出挑战,你们是否愿意接受挑战?二. 探究阶段:1.出示小胖的问题:4×30是多少?问:这题的数有什么特点?生:是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乘整十数的乘法。

(揭示课题:乘整十数)2.解答阶段1)师:这道4×30的积是多少呢?你会算吗?如果你可以独立解答,算完后就把你的解答方法和你的同桌介绍一下。

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找小组内的小朋友讨论后再解答。

2)交流汇报计算方法:方法一:因为4×30表示4个30连加,30+30+30+30=120所以4×30=120方法二:我使用推算的方法,因为4×3=12,所以4×30=120(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点子图介绍算理)师:把30看成3个10,那么4×30就是(4×3)个十,也就有12个十,是120,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

方法三:学生也可能会想到:把30拆成3×10,即4×3×10=12×10=120(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方法二和方法三的联系)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利用乘法的定义——同数相加来计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推算出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沪教版(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沪教版(3)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过程,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

2、会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复习引入1、抢答比赛1、9×82、10×33、50×24、3×25、3×40说一说表示几个几……二、创设情境,探究算法1、购买食品师:小胖正在超市挑选食品准备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你看小胖挑中了什么?出示:我要买3箱薯片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每箱42元(1)根据条件,你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2)一共要付多少元?(3)说一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4)列式:3×42出示课题,今天就要来学习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2、探究算法尝试探究算法(1)借助简图,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出结果(2)反馈计算方法方法一:42+42+42=126 乘法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运算方法二:3×40=1203×2=6120+6=126其他方法:不同的分拆方式思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我们把方法二的计算方式叫做横式计算(3)尝试横式计算借助简图,尝试横式计算4×5163×3观察总结:方法都是把两位数因数分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个部分的积合并。

3、导入竖式除了横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1)出示列竖式的过程(提示一般把数位多的因数放在上面,数位对齐)(2)出示竖式的计算过程(说说计算过程)(3)迁移理解竖式的一般形式(4)小结:不管是横式计算还是竖式计算都是在算3个2和3个40,最后把两个部分的积合并。

(5)练习纸(练一练):横式计算6×71 23×3竖式计算64×2= 3×72=三、巩固反思,强化理解1、闯关游戏第一关:小小营业员小胖是小小营业员,请你判断一下他算对了吗?a、3×32=86b、4×88=362c、71×5=355第二关:我是小侦探小巧的日记:今天,我带了150元去逛超市,最后买了3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用一位数乘》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用一位数乘》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用一位数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探索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理解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

3.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超市大买场图、多媒体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明天是双休日,今天老师准备下班之后到超市里买一些东西,送给福利园的小朋友。

那么老师可以到哪些超市里去买东西呢?生:华联吉买盛、大润发、家乐福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多!(出示家乐福)你看到了什么?生:师:大家想不想去买东西啊?〔利用书本上的大买场这一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索算法1.出示主题图点击薯片:12罐一箱,每箱42元老师买3箱薯片,需要多少钱?师:谁会列算式?(生答)342=?你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计算方法。

(交流汇报)(1)342是3个42,42+42+42=126(2)342=340+32=120+6=126(3)342=350-38=150-24=126(4)342=330+312=90+36=126〔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不仅让学生交流算法的思路,还让学生进行了互相学习。

〕2.师: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出许多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你们看小巧的计算方法和一样,只是写的过程不一样。

(出示)342= □ 340= □ 32=□ □+□=□3.师:谁能够说说小巧的计算方法?(个别学生复述)那么谁的方法最好?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在通过观察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优劣。

〕4.小结:两位数乘数分拆成几十和几,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将两个部分积相加,这样计算又方便又好。

〔这种算法的好处是描述形式的直观,使学生更能理解乘法的算理,同时也为后面的竖式计算和口算奠定基础〕5.模仿练习独立完成、说说计算过程716= 117= 233=独立完成、全班核对328= 958= 686=三、学习竖式1.师:342=?不仅可以用我们刚才学的方法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你们看小丁丁和小巧是怎样算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书第17页,交流汇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乘三位数)▏沪教版(1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用一位数乘(一位数乘三位数)▏沪教版(10)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算法,能正确用横式、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与法则迁移到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探索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新知的探索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横式和竖式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使用竖式计算时,积有序进位的算式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比一比谁的速度快20×7= 3×8+5= 7×11= 23×3=(二)、新课探究1、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本领了,首先请看题目(媒体出示)重阳节快到了,社区要买4台微波炉送给福利院,微波炉329元一台师:根据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4台微波炉需要多少钱。

师:那么怎样列式呢?生:4×329=师: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解决的新问题。

(板书出示: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2、探索新知(1)横式计算师:对于这个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算式,你能算出它们的积吗?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方法。

师:集体交流,逐一板书4×329=13164×300=1200 4×20=804×9=361200+80+36=1316答:4台微波炉需要1316元。

(口答)归纳:把三位数分拆成几百、几十和几,然后分别与另一因数数相乘,再将部分积相加,这就是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横式计算。

模仿练习: 3×782= 257×4=把329分拆成300、20和9,用它们分别与4相乘,最后把三次乘得的积相加,所以329×4=1316。

(集体校对) 702×3= 8×605=(男生) (女生)(2)竖式计算师:前几天我们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今天学习的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同样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谁来说说你准备怎样计算?3 2 9 × 4□ □ ……4×9 □ □ ……4×20□ □ □ □ ……4×300□ □ □ □师:如果要你简化可以省略哪几步?3 2 9×1 1 3 41 3 1 6师:竖式计算要注意哪几点?归纳:1、按相同数位对齐进行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
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
3.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36。( )
学生收获
你这次课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请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课后作业
学生对于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1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1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1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1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当Y为最小时,X=()。
1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厘米。
1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
1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
1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1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
①三位数 ②四位数 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500×6积的末尾有( )个0。
①1②2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①3②4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①5②4③3
5.小雨住在离学校28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2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相距( )。
①700米 ②100米③无法确定
4.一个数乘7,其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5.0乘5等于5。()
6.150乘4的积的末尾有2个0。()
7..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
8.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9.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
10.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6、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879×8。
A、>B、=C、<
7※、 ×5= ×3,则 与 的关系是( )。
A、 = B、 < C、 > D、无法比较
课内练习与训练
1、在○里填上+、-、×或÷。(5%)
0○10=10 9○0=0 23○0=23 4○4=1 5○5=0
2、估算。(8%)
398×4 502×2 983×7 636×7
8.在2、3、199、446、669五个数中,选出4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算式成立:()×( )=()×( )。
9.在○里填上“>”、“<”或“=”。
74×3○20024×5○1206×0×4○4240×4○120×8
10.203×7×6积的个位是( )。
1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1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数,60是乘法中的( )。
教育学科辅导学案
教师:学生:年级:日期:星期:时段:
学情分析
课题
用一位数乘总结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3.一个数加上0得( ),一个数减去0得( ),一个数乘0得( )。
4.25的4倍是( ),24的5倍是( )。
5.4个12的和与4的( )倍相等。
6.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420的算式:()、()。
7.98+99+100+101+102=()×5=( )。
考点分析:1一位数乘两位数,2一位数乘三位数
学习重点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方法
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
二填空选择判断题大练兵
一、我会填(25分)
1.25×4表示( )个( )连加,也表示( )的( )倍是多少。
4638×9 2386×3 6299×5 6809×4
3、列竖式计算。(8%)
235×7 649×55084×94207×5
4、脱式计算。(15%)
6×409-2300 528+323-60×8 1100×5-(560+690)
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