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的开题详细报告.doc

合集下载

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与综合评价技术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

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与综合评价技术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

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与综合评价技术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抽油机是石油开采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石油开采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抽油机的故障难以避免,不仅会造成生产效率降低,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和维护成本。

为此,实现抽油机的在线监测和综合评价成为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和综合评价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采用振动信号、声发射、电涡流、红外热像等技术对抽油机进行监测和诊断,以及利用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但是,由于抽油机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如高温、高压、高速等,监测难度较大,同时现有技术还存在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实际应用不够广泛等问题,因此,对于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和综合评价技术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基于多种技术手段的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和综合评价技术,探究抽油机故障的诊断和评价方法,提高抽油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并为石油开采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油机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理论研究:通过分析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特性,探究抽油机故障的诊断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2. 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和开发:基于振动信号、声发射、电涡流、红外热像等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一种针对抽油机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抽油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3. 监测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算法研究:对于抽油机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以提高故障信号的检测和诊断精度,采用多种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算法的效果进行实验验证。

4. 抽油机故障诊断与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对抽油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合故障诊断理论,研究抽油机故障诊断方法和评价指标,提高对抽油机故障的准确判断和分析。

5. 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利用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抽油机在线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建立抽油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之一,在国家的能源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石油生产的成本较高,且开采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因此如何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抽油机是一种石油采集工具,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运用一定的能量,将井口油液提至地表。

而传统的抽油机运转方式大多采用定频电机驱动,其能源利用率低、噪音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阻碍了抽油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开发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以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噪音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选题意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石油企业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变频节能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能够自主识别位置信息、实现自适应控制、提高稳定性等一系列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内容1. 抽油机传统定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2. 变频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应用3. 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4. 系统测试及性能评估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与案例分析走向设备的设计与生产。

五、预期目标1. 实现抽油机变频控制,降低能源消耗2. 实现自适应控制,提高稳定性3. 减少设备噪音,提高工作效率4. 验证系统性能,实现节能降耗效果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周:调研论文,了解研究现状2. 第二周:研究抽油机传统定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存在问题3. 第三周:研究变频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应用4. 第四周:开始设计基于智能控制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5. 第五周-第六周:系统实现与测试6. 第七周-第八周:性能评估与总结七、参考文献1. 杨明. 基于变频控制技术在抽油机中的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11.2. 王乐. 井下抽油机自适应变频控制系统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15.3. 徐飞. 基于PLC的智能抽油机控制与应用设计[D].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常见抽油机运动与动力分析、评价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常见抽油机运动与动力分析、评价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常见抽油机运动与动力分析、评价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油机是主要的抽油设备之一。

其作用是将地下石油和天然气抽到地面,从而完成石油开采。

因此,研究抽油机的运动和动力分析、评价系统,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抽油机的运动和动力分析、评价系统研究已有一定基础。

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的研究大多仅考虑了单一因素对抽油机性能的影响,缺乏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研究。

二是对于油田开采实际情况的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有必要开展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综合考虑抽油机运动和动力分析、评价系统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抽油管径、井深、抽油机机型、材料、工艺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对抽油机的运动和动力特性的影响,进一步评估抽油机的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抽油机运动和动力特性分析建立抽油机运动和动力分析模型,考虑不同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包括抽油机机型、转速、抽油管径、井深等因素。

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分析以上因素对抽油机的稳定性、能效等性能指标的影响。

2.抽油机性能评价以常见的抽油机运动和动力特性指标为基础,建立抽油机性能评价体系。

并通过参数化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其性能的综合影响。

3.方案设计与优化针对不同抽油工况,设计出合适的抽油机方案。

同时考虑抽油机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实际情况,对抽油机进行优化设计。

三、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抽油机的运动和动力特性,并能够评价抽油机的性能。

同时,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抽油机的性能和石油开采效率。

这对于保障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供应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并结合实验研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五、预期成果1.建立抽油机运动和动力分析、评价体系。

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抽油机是石油开采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功耗通常占到全井站功耗的50%以上。

因此,在抽油机的研发中,节能减排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传统抽油机中,游梁式抽油机被广泛应用。

然而,游梁式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受到很多力的作用,导致其能量损失较大。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的能量损失问题,研发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动平衡技术可以使游梁式抽油机的受力更加平衡,减小弯矩,从而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抽油机的效率。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效果,对其节能降耗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石油开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游梁式抽油机受力情况,找出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2.设计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利用仿真软件对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节能效果;4.在实验室内制作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对其进行实验室测试,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5.对传统游梁式抽油机与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能耗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2)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调研和现有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分析游梁式抽油机的受力状况及能量损失的原因,设计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最后,制作实验室样机进行测试,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最终对两种不同抽油机的能耗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三、预期成果1.研究游梁式抽油机的受力情况及能量损失的原因;2.设计并仿真分析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制作实验室样机测试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效果;4.对传统游梁式抽油机和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能耗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随动平衡技术的节能效果。

四、进度计划第一阶段(前两个月):文献调研,分析游梁式抽油机的受力情况及能量损失的原因,并进行初步设计;第二阶段(中间两个月):利用仿真软件对随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仿真分析,改进设计;第三阶段(后两个月):制作实验室样机进行测试,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完成数据对比分析;第四阶段(最后一个月):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抽油机采油系统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抽油机采油系统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抽油机采油系统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石油产量的增加,石油采油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变得越来越关键。

石油工业是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保证石油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对石油采油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的研究是必要的。

二、课题目的本项目旨在研究抽油机采油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实现对石油采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对石油开采设备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提高石油采集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停产时间和工作损失。

三、研究内容1.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分析。

2. 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等。

3. 远程诊断技术的研究,包括故障诊断方法、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4. 设计并实现抽油机采油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流程和交互界面等。

5. 对实时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预测。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项目采取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等方法,建立基于云平台的抽油机采油系统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对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收集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

2. 研究远程监控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等,探索可行的数据上传、处理和存储方案。

3. 研究故障诊断技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系统的诊断方法和算法。

4. 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搭建抽油机采油系统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进行试验验证。

5. 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

五、预期成果1. 实现抽油机采油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诊断,提高石油采集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建立具有可移植性和扩展性的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框架,为后续的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基础。

3. 提高国内抽油机工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研究进度安排2021年6月-9月:了解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并研究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

抽油机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抽油机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抽油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油品的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在油品的生产中,抽油机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抽油机的相关技术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重要性。

由于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广泛,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中。

然而,抽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而如何优化抽油机的结构、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是目前许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

对于抽油机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因此,通过对于抽油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的优化其设计结构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于抽油机的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和相关优化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抽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其主要特点和优缺点;2.研究抽油机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3.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优化措施,以提高抽油机的性能和生产效率;4.对于抽油机的应用市场和市场需求进行梳理和分析,为相关厂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其主要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2.抽油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等;3.抽油机的设计和优化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包括选材、加工工艺、结构优化、系统维护等方面;4.抽油机的应用市场和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其当前的市场情况和发展态势等方面。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理论分析法:通过对于抽油机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实验研究法: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和开展实验研究,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3.数值模拟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通过数值模拟仿真来分析抽油机的结构和运行等方面,为后续设计和优化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支持;4.数据统计法:通过对于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市场数据和行业发展情况,为相关生产厂家提供市场参考。

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实现故障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实现故障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实现故障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的应用逐渐增多。

但由于环境复杂及设备运行的不确定性,使得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故障检测及诊断变得十分重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问题关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有效诊断的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还可以为设备维修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项研究旨在设计一个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故障诊断的智能系统,该系统可以从设备的传感器获取数据并实现智能化处理,进而实现设备故障的诊断。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平台;2.开发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设备故障的预测及自我学习功能;3.开发智能诊断平台,并集成预测功能;4.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及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步骤一:搜集相关数据及文献,建立数据采集平台需要搜集有关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的设备参数、运行数据等有关数据,并根据数据采集网站进行数据采集组织,建立统一接口,实现数据的标准集成和处理。

步骤二:开发数据处理算法,实现设备故障的预测及自我学习功能;在本研究中,将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处理。

针对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的数据特点,我们将选择聚类算法、分类算法及回归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对设备故障的预测及自我学习功能。

步骤三:开发智能诊断平台,并集成预测功能。

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诊断平台,将实现设备故障的诊断并输出预测结果。

步骤四: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及优化。

进行系统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针对不同类型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的预测和诊断能力,并对系统结构、参数优化,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研究成果和预期价值本项研究将通过开发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故障检测诊断平台,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及故障诊断,将会对油田开采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油田抽油机是油田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油田的稳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油田抽油机的运行除了会耗费巨大的能源资源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于环境保护也存在一定的压力。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能源的基本政策,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迫在眉睫。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文拟研究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通过调研、实验等方法,探讨如何改进现有油田抽油机的性能,减少运行功率,降低能量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具体来说,本文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设计方法:通过了解传统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其结构和特点,为后期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2. 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研究:分析当前常见的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减阻降噪、电动机换机等,总结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3. 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应用实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田抽油机进行应用实践,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功率、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评估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证明其在实际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油田抽油机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和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1. 理论分析法: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了解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设计方法,掌握其结构和特点。

2. 实验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田抽油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新技术的节能效果。

3. 数据统计法:通过统计被选用油田的现有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为后续的优化改进提供基础数据,比较其之前和之后的数据,评估优化改进效果。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意义本文预期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意义:1. 深入了解和掌握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设计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油机的开题报告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一种机器设备,俗称“磕头机”,通过加压的办法使石油出井,常见抽油机即游梁式抽油机是油田广泛应用的传统抽油设备,通常由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拖动。

一、课题的意义。

抽油机的产生和使用由来已久,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应用最早,普及最广的属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早在140年前就诞生了,至今在世界各产油国中仍占绝对优势。

其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易损件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使其经久不衰。

然而,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要求抽油机具有长冲程、大负载、能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性能特点来满足日益发展的油田开发的需要。

游梁式抽油机井数量多,其工作性能,特别是节能性能直接影响采油成本。

在采油成本中,抽油机电费占30%左右,年耗电量占油田总耗电量的20%——30%,为油田电耗的第2位,仅次于注水。

游梁式抽油机抽油系统的总效率在国内一般地区平均只有%——23%,先进地区至今也不到30%,可见降低抽油系统高能耗的迫切程度与难度。

自动调节平衡式抽油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节能特性,具有平衡效果好、光杆最大载荷减小、节能效果好等特点。

与同级常规抽油机相比,所配备电动机功率可小20%;以相同挂泵深度条件下油井每度电的出油量相比,比常规抽油机节约能耗35%左右。

美国前置型抽油机比常规型抽油机节能31.9%~39.60%,我国该型机比常规型抽油机节能34.9%。

因此,完善和发展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理论,研制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型游梁式抽油机对于抽油机井节能降耗、提高举升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极大的深远影响。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方向。

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与应用抽油机已有100多年历史。

在百余年的采油实践中,抽油机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抽油机技术发展较快,先后研发了多种新型抽油机。

抽油机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目前,世界上生产抽油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和罗马尼亚等。

美国石油学会APISpec11E《抽油机规范》中规定,抽油机共有77中规格。

美国Lufkin公司生产B,C,M,A等四种系列抽油机:B系列游梁平衡抽油机8种规格;C系列曲柄平衡抽油机64种规格;M系列前置式抽油机46种规格;A系列前置式气动平衡抽油机26种规格。

俄罗斯生产13种规格游梁抽油机。

法国Mape公司生产种规格曲柄平衡游梁抽油机以及立式斜井抽油机和液缸型抽油机。

加拿大生产液、电、气组合一体式HEP抽油机。

罗马尼亚按美国API标准生产51种规格的游梁抽油机,35种规格的前置式抽油机及前置式气动平衡抽油机。

目前,世界上抽油机最大下泵深度为4530m.,在美国Reno油田使用。

俄罗斯抽油机最大下泵深度为4000m。

全世界生产抽油装置的公司有300多家,其中生产抽油机的有150多家。

国内在抽油机先进技术研究方面,新油田基本与国际接轨;在先进技术推广、大面积使用方面,国内则比国外发达国家落后。

尤其是老油田使用的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若用技术先进的抽油机代替,投入成本太高,回收成本周期过长,从而影响力新式抽油机的推广使用,因此各油田还是以游梁式抽油机为主。

为了节能增效,各油田及研究单位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国内外各油田使用的抽油机有很多种,总体上可分为:游梁式、无梁式。

1、游梁式抽油机,(1)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是油田使用历史最悠久,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抽油机。

该机采用具有对称循环四杆机构或近似对称循环四杆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但长冲程时平衡效果差,效率低,能耗大,不符合节能要求基本停止了生产。

(2)异相型游梁抽油机是近30余年来改造成功的一种性能较好的抽油机。

与常规游梁抽油机相比有两点改进:其一是将减速箱背离支架后移,增大了减速箱输出轴中心和游梁摆动中心之间水平距离,形成较大极位夹角;其二是平衡块重心与曲柄轴中心连线和曲柄销中心与曲柄轴中心连线之间构成夹角。

其所需电动机功率小,在一定条件下有节能效果。

(3)前置型游梁抽油机其悬点载荷较低,抽油机承载状况较合理,运行平稳。

减速箱齿轮基本无反向负荷,连杆、游梁不易疲劳损坏,机械磨损小,噪声比常规式抽油机低,整机寿命长。

前置式抽油机可配置较小功率的电动机,节能效果显著。

与常规式抽油机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省钢材的优点。

(4)气动平衡游梁抽油机,这种抽油机实际上是前置式抽油机的变型。

其不同之处是不用平衡重来实现平衡而是利用气缸内气体压力产生的推力来实现平衡。

优点是无笨重的平衡块,总机重量减轻约1∕3,用调整气包内压力实现平衡的调节工作,调整平衡时不用停机,操作十分方便,而且有利于减小减速箱的负扭矩平衡效果好。

缺点是气缸加工费用高。

(5)斜直井游梁抽油机,一般采用常规型或前置型游梁抽油机的基本零部件。

为了满足井眼中心线倾斜的需要,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改造。

当井斜不大于10°时,可直接将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底盘倾斜安装或将支架后大腿加长,以保证驴头切点运动轨迹与井眼中心线重合。

当井斜大于10°~45°时,则采用前置式游梁抽油机基本部件,加大驴头弧面长度,连杆改为可调式,根据井斜大小调整连杆长度,使驴头切点运动轨迹与井眼中心线重合。

此外,还有很多新型游梁式抽油机,例如两级平衡游梁抽油机、异型游梁式抽油机、调径变矩游梁平衡抽油机、悬挂偏置游梁平衡抽油机、活动式抽油机、低矮型游梁抽油机、双驴头节能型抽油机、双井大塔轮游梁式抽油机、游梁式链轮抽油机、拖车式抽油机、双游梁式抽油机、Lufkin斜井抽油机、椭圆齿轮减速器抽油机等。

2、无梁式抽油机。

(1)链条抽油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结构独特的无游梁抽油机。

具有惯性载荷小、冲程长度大、重量轻、节省电能等优点,已在许多油田使用。

工作时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和减速箱驱动主动链轮旋转,使垂直布置的环形轨迹链条在主被动链轮间运转;轨迹链条则通过特殊链节上主轴销和滑块带动往返架顺着机架上的轨道作往复匀速直线运动。

链条抽油机采用气动平衡法,抽油机在作往复运动时,电动机的负载就比较均匀。

(2)皮带抽油机。

近年来,在链条抽油机的基础上,胜利油田与美国EVI—高原泵公司合作,改进设计成功ROTAFLEX抽油机。

它主要是用高强度皮带代替钢丝绳。

它克服了链条抽油机大部分的不足,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性能好。

(3)液压抽油机的研制。

美、苏等国始于40年代,50年代末期我国也曾进行过研制和实验,但由于制作工艺较复杂,液压元件可靠性差和效率不高等原因,发展较缓慢。

近年来,由于制作工艺及液压元件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采油工艺的需要,又引起人们的重视。

它具有无级调节冲程长度、冲次,悬点振动载荷小,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可以适应不同的油井状态。

主要由液压驱动系统、平衡系统等组成。

(4)直线电动机抽油机是国内20世纪末开始研制,21世纪初试验成功的一种全新抽油机。

它打破了抽油机利用电能转换为旋转运动,再经过机械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模式,而是将电能直接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简化了机械传动过程,有效提高了效率。

采用变频技术实现无级调整冲数,利用无触点限位控制器实现无级调整冲程,使得抽油机运动规律能够满足采油工艺的要求。

由于不使用四连杆机构,克服了游梁抽油机加大冲程,减速箱扭矩增加,四连杆尺寸加大,引起抽油机外形尺寸和总机重量都迅速增加,直线电动机抽油机加大冲程只需加高机架,抽油机外形尺寸和总机重量都增加的很少。

采用天平式平衡,平衡效果好,每个冲程绝大部分时间是匀速运动,加速度小,惯性载荷小又可以进一步节能。

初步测试结果节能可达50%左右。

由此可见,这种抽油机的结构机理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抽油机性能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节能效果显著,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选用了变频技术,整机造价也不超过常规游梁抽油机。

功能独特,能适应恶劣环境,全天候连续运转,特别是实现了无级调整冲程、冲数,为智能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抽油机。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抽油机,典型的如曲柄连杆式无游梁抽油机、气驱动平衡抽油机、柔性杆传动抽油机、滚筒式长冲程抽油机、滚筒式无连杆抽油机、天车平衡抽油机、数控式抽油机、内燃式抽油机、卧式无游梁抽油机、摆动平衡抽油机、双泵无游梁式抽油机、双井游动滑车式抽油机等。

迄今为止,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仍然是油田采油作业的主要装置,其数量占抽油机总数的1/2以上,但油井长期开发导致地层发生变化,是原来处于平衡转台的抽油机处于非平衡装状态下,国内抽油机调节平衡主要由两种方法:一是由人力来调节抽油机自身的游梁平衡重或者移动曲柄滑块二是当抽油机自身的平衡配重也不能够继续调节抽油机平衡时,二是当抽油机自身的平衡配重也不能够继续调节抽油机平衡时,通过在抽油机上安装平衡调节装置来继续调节,而经调研分析,目前大部分平衡调节装置都仅仅是在抽油机上安装机械部件来实现的。

三、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可自动调剂平衡的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使其结构合理,节能高效。

主要内容包括:(1)原理方案设计(总体尺寸,四杆机构)。

(2)运动分析(计算位移、速度、加速度)。

(3)动力分析及平衡计算。

(4)主要部件结构设计、计算。

(5)比较其优缺点。

(6)绘制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计3张0#图。

(7)完成外文翻译一份(15000外文字符)。

四、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

本次设计的内容为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可自动调节平衡):(1)认真查阅、收集资料,做到深刻的理解本次论文所要设计的内容。

(2)首先了解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析目前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缺点,提出自动调节平衡的方案。

(3)对抽油机设计做出整体安排。

(4)使用的方法是平衡判断方法,主要有电流法,扭矩法,功率法。

(5)进行机械系统设计。

(6)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五、阶段进度计划。

这次毕业设计的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 月xx日,结合导师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以下设计进度:第一阶段:1周——3周熟悉论文题目,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英文翻译。

第二阶段:4周——10周推导运动学方程,设计传动系统结构、抽油机结构各零部件结构及研究连杆机构的优化方案。

第三阶段:11周——14周绘制图纸,撰写论文。

第四阶段:15周——16周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1]张学鲁.游梁式抽油机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9.[2]黄世清,周传喜.竖游梁塔架式抽油机的运动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9,(1):155-157.[3]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4]张自学,兆文清,王钢.国内外新型抽油机[J].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55-59.[5]崔旭明,高桐,闵志缤,陈平,雪松.基于结构优化和复合平衡的常规游梁抽油机节能改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9,32(5):118-0.[6]张晓玲,于海迎.抽油机的节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9(2):4-6[7]钟平,等.抽油机井高效节能技术[J].国外油田工程.2019,2:32-35.[8]杜炳国,付显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