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4.2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随堂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是主动转运吸水的结果B.甘油跨过质膜运输时会使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发生形变C.细胞所需的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D.变形虫从周边环境中摄取食物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转运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其中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可来自ATP的水解,也可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①参与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③的作用是使细胞排出K+C.载体蛋白③具有运输的作用D.溶质分子甲进入细胞可能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有关3.在室温(适宜)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在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B.细胞在t2时吸水能力最大C.外界溶液可以是KNO3溶液D.若降低温度,比值为3时对应的t2应左移4.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A.A B.B C.C D.D5.某同学将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则质壁分离及复原所需时间会缩短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6.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

2021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广东高考)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

则( )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1.(xx·连云港调研)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C.浆细胞分泌抗体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xx·海口调研)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单纯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4.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

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

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B.质子通过单纯扩散跨膜运输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5.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图中均为主动运输B.所有图中均为被动运输C.图Ⅰ、Ⅱ和Ⅲ可表示单纯扩散D.图Ⅲ中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6.(xx·沂南模拟)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

高中生物下篇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提升专训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下篇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提升专训 新人教版必修1

下篇模块重难突破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五、提升专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细胞的渗透吸水方式是自由扩散B.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生自由扩散C.枯死的枝条放入水中会发生渗透吸水D.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属于渗透解析B项为扩散,C项亦为扩散,D项为协助扩散。

答案 A2.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解析由题图可知: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萝卜条由B浓度溶液移入A浓度溶液,萝卜条质量将增大。

答案 B3.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氯有杀菌作用B.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C.由于渗透作用,细菌失水死亡D.钠有杀菌作用解析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需要有一定浓度的溶液,高于或低于此浓度,细胞就不能很好地生活。

因此,用高浓度的盐水浸泡细菌,会使其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答案 C4.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

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 )。

A.①无色、②绿色B.①红色、②绿色C.①红色、②无色D.①红色、②红色解析题图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①处是蔗糖和红墨水的混合液,红墨水不能透过细胞膜,细胞质呈现绿色。

答案 B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载体属于蛋白质,起选择作用;能量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

海藻细胞可以通过积累溶质提高细胞内浓度,不至于造成质壁分离。

答案 D6.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单元练习-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单元练习-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C. 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完全没有水分子进出D. 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2、将若干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植物成熟细胞分别放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测得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b溶液和KNO3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E点前,有蔗糖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AF段,有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C. AE段,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减小D. EG段,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3、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①液泡②线粒体③核糖体A. ①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如图为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中的③呈现紫色B. 图中的①具有全透性,②③④构成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C. 短时间内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以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D. 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可能会失去活性5.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的低,被动运输D. 甲组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的相等,被动运输6、下列关于物质运输实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吸水时也会有水分子扩散到细胞外B. 咸菜腌制过程中Na+、Cl﹣进入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C. 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 蛋白质一般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7、撕取同一部化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溶液中,测得细胞膜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4.1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随堂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4.1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随堂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一、选择题1.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A.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壁、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解析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答案 A2.质壁分离实验中经过了0.3 g/mL蔗糖溶液的处理,细胞变化示意图如下所示,其变化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解析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液泡逐渐变小。

答案 A3.将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分生区细胞B.人的红细胞C.种子的胚细胞D.根毛细胞解析质壁分离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所具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分生区细胞和种子的胚细胞没有大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 D4.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应选取()A.鳞叶内表的白色表皮B.鳞叶外表的白色表皮C.鳞叶外表的紫色表皮D.鳞叶外表的干皱表皮解析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中含色素,质壁分离与复原比白色的明显。

答案 C5.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①植物细胞的死活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依据的原理是渗透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同时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所以当其失水后,就会发生质壁分离。

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存在与否决定于细胞的死活,所以,只要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或复原,就能证明实验原理是正确的,同时也能证明细胞是活的。

答案 B二、非选择题6.请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word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word同步测试题

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2 、下列细胞能成功用于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叶的下表皮细胞D.用开水煮过的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3、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30%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则此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应是()。

A.水B.30% 蔗糖溶液C.低于30% 的蔗糖溶液D.高于30% 的蔗糖溶液4、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C.K +和NO3+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5 •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 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D. 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6、如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 a ------- b ------- 色素(分子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① 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 Na +、K +的吸收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② 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D.①②③④⑤9、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 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 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10、 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有重要用途。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课时分层练习 含解析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课时分层练习 含解析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 - 1 - 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 8 - 第四章检测 ................................................................................................................... - 14 -第1节被动运输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渗透作用及相关装置1.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必然具有半透性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

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B.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C.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3.(多选)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小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知识点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4.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皱缩、涨破B.涨破、皱缩C.皱缩、皱缩D.膨胀、膨胀5.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

新教材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新教材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新教材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下列对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帮助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将物质从浓度高一侧转运到浓度低一侧,均不需要消耗能量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方式不同C.体温的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没有影响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多种,其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①可表示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运输B.图②可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腌制糖醋蒜时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可用图③表示D.图②、③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后的限制因素相同5.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6.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一、选择题
1.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森和桑格B.尼克森和桑格
C.尼克森和欧文顿 D.尼克森和罗伯特森
解析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 B
2.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解析变形虫的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 C
3.如图中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部位于两侧,蛋白质以贯穿、镶嵌或覆盖的方式存在,外表面有由糖类与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

答案 C
4.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会发生的现象是( )
A.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
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
C.细胞表面一半发红光,一半发绿光
D.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
解析因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D
5.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与胆固醇、脂肪酸等物质都属于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这些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6.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化学成分看,图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这种特点表现为图中①②大都是可以__________。

(4)决定细胞膜功能复杂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

解析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由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部分能运动,因此细胞膜从结构上看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且细胞膜不是全透性而是有选择地吸收所需的离子和分子,因此从功能上看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起选择作用的是蛋白质(载体)。

答案(1)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
(2)①磷脂双分子层
(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运动的
(4)②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