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十六个误区
肥料好不好,质量是关键;效果差不差,方法很重要!

肥料好不好,质量是关键;效果差不差,方法很重要!有时候两家农夫买同样的化肥,为什么还是比别人家的施过肥的效果要差无数呢!到底是哪个环节浮现了问题了呢?不是质量,是办法!其实在施肥方面,存在无数误区,不注重的话很简单浮现施肥不当的现象,造成肥效差、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对于农资商同样管用,假如自己卖的肥料没问题,碰到农夫这么问,有阅历的农资商要把农夫施肥的这些误区讲清晰,让他自己反思一下办法错了没有。
误区如下:1.双氯肥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含氯约30%,易烧苗,要准时浇水。
盐碱地和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
对叶(茎)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而且使蔬菜滋味变苦,口感差,效益低。
尿基复合肥含氮高,缩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烧苗,要注重浇水和施肥深度。
2.只施底肥,不追肥无数用户怕棘手,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办法是不科学的。
作物在早期对营养需求较少,施足基肥后的确可以保证长时光作物对营养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殊对于保肥保水本事较差的砂壤土,不准时追肥更简单造成脱肥现象。
所以,对生长久超过 2 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
3.配方一样,用量一样,效果一样道理很容易,胖人与瘦人的主要差别不是吃的多与少的问题,而是汲取的多与少的问题。
肥料也一样,同样配方同样用量因为产品本身的缘由会有一个显然的营养通过率的区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总营养低的产品会比营养高的产品效果还要好。
4.用了复合肥以后,别的肥就不用了有的用户认为,施用复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肥料了,这是错误的。
普通复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钾元素,少量品种含有锌、硼元素,假如不注重准时补充有效的中微量养分元素和有机活化养分,同样会对作物品质、产量产生严峻影响,收益下滑。
5.果树看花施肥果树花多花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势,要让果树其次年花芽分化多,坐果多,上一年就应施足肥料,特殊是果后施肥十分重要:由于摘果以后果树大伤元气,这时应准时补充营养,恢复果树元气,增加果树的反抗力,保证其次年果树的生产本事。
肥料施用常见误区

肥料施用常见误区目前市场上的肥料品种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合适的肥料对农民来说不简单,很多农户因为不懂得施肥方法,往往在施肥时陷入了误区,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还起到了反作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肥料施用的常见误区吧。
1、钙镁磷肥作追肥用钙镁磷肥在水中不宜溶解吗,肥料发挥比较吗,所以不宜作为追肥用,尤其是在农作物水中中期以后作追肥,这样做会造成肥料的利用率低,效果比较差。
钙镁磷肥正确的施用方法是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或作拌种肥,这样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效果。
2、氮肥浅施或撒施我们常用的氮肥有尿素、碳铵等,它们的含氮较高,施入土壤后除少量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外,大部分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另外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定,如果浅施的话,肥效利用率低,而且氮肥浅施施肥量大,浓度过高,它挥发出的氨气会熏伤作物茎叶,造成肥害。
3、过磷酸钙直接拌种很多农户喜欢用过磷酸钙直接拌种,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强,直接拌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它的正确用法是作追肥,而且要开沟深施,作种肥时施在种子下方或旁侧5-6厘米处,用土将肥料与种子隔开,避免肥料和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种,造成种子腐烂。
4、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锌肥和磷肥之间存在严重的“颉颃作用”,如果将它们一起施入,那么会降低锌肥的肥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施肥时应该将锌肥和磷肥隔开使用。
分别作基肥、苗肥施用,这样能提高磷、锌肥的肥效。
5、硼砂用冷水溶解在喷洒硼砂叶面肥时,很多农户会用冷水溶解硼砂,这样硼砂会很快的再次结晶,失去肥效,所以一般在施用前先将硼砂放入热水瓶中,加开水溶解,盖紧瓶塞带至田间,再加冷水至所需的浓度,可大大提高效果。
走出对无公害农产品施肥认识的误区

20 .3 当代 农 业 0 2 1
误 区之 一 : 无 在
灰 钾 肥 、 镁 硫 窑 钾 盐 、 囟石 等 ; 合 肥 , 混 合 肥 外 , 光 复 除
磷 酸 一 铵 、 酸 二 铵 、 酸 磷 肥 、 磷 磷 硝 硝 铵 、 磷 铵 、 磷 酸 铵 、 磷 铵 、 磷 硫 聚 偏 焦
用 的 , 且 是 必 须 施 用 的 , 为 大 多 而 因
麦一
无 公害 家 产 余 的要 靠 施 之 外 , 晶 其
肥 来 提 供 。 无 公 害 《
农 产 品 ( 品 ) 品 食 产
施 认 的5@ 肥 识 Il l l }
安 全 标 准 》 求 的无 要 公 害农 产 品 ( 品 ) 食
粮 食安全指标 中 , 与
施 肥 有 关 的 指 标 仅 仅 是要 控制 亚 硝酸 盐 和 铜 的 含 量 , 其 他如 镉 、 、 等 安全 指 标 基 本 上 与 铬 铅 施 用 化 肥无 关 ; 同样 , 菜 、 蔬 水果 安 全 指 标 要 求 控 制 的 与 施 用 化 肥 有关 的 是 硝 酸 盐 、 硝 酸 盐 以及 铜 的 含 量 , 亚 茶 叶 要 控制 铜 的含 量 , 淡水 鱼 、 鲜蛋 、 肉类 要 控制 亚硝 酸 盐 的 含量 , 他 如 其 植 物 油 、 奶 、 蜜 、 用 菌 安全 指 标 鲜 蜂 食 涉 及 的内 容 也 基本 与施 用 化 肥 无关 。 当前 农 民 常 规施 用 的化 肥 主要 是 : 氮 肥, 包括 碳 酸 氢 铵 、 素 、 尿 硝酸 铵 、 、 氨 氨 水 、 酸 铵 、 化 铵 、 酸 钙 、 灰 硫 氯 硝 石 氮 、 酸 钠 、 酸 铵 钙 等 ; 肥 , 括 硝 硝 磷 包 普 通 过 磷 酸 钙 、 状 过 磷 酸 钙 、 过 粒 重 磷 酸钙 、 淀 磷 肥 、 渣 磷 肥 、 镁 磷 沉 钢 钙 肥 、 氟磷肥 、 矿粉肥 等 ; 肥 , 脱 磷 钾 包
果树施肥中的误区及其纠正

的利用 率 。
在施 肥深 度上 ,现 在大 多数 果园 仍然 于每
3 % ,0 0 7 %左 右要 靠 化 肥 供应 , 它 如 磷 、 等 其 钾 肥料 元 素也 呈 现 类 似情 况 , 肥 的增 产 效 应 十 化
分 明显 。正 因如 此 , 些 果 农 开 始忽 视 有 机 肥 有
主要 是有 机肥 料 。 由于 有机 肥料 中的某些 元 素 ( 如氮 、 、 等 ) 量 不 能 充 分 满 足 作 物 的需 磷 钾 含 要, 因此产 量 水平较 低 。为 了提 高作 物产 量 , 就
必须 适 量增 加 化 肥 的施 用 量 。据 统计 , 目前有 机 肥 料 所 能 提 供 的氮 素 只 占作 物 所 需 氮 量 的
替 的 。一 是 所 含 营 养 成 分 丰 富 、 面 , 任 何 全 是
一
提 高起不 到 多大 的作用 ,尤 其 是对根 系分 布较
浅 的矮 密果 树 而 言 , 是 如 此 , 更 导致 产量 低 、 质
种 化 肥 种 类 所 不 具 备 的 ; 是 能 改 良土 壤 ; 二
三 是 有 利 于促 进 土壤 中微 生 物 的 活 动 ,加 速 土 壤 中 生物 小 循 环过 程 ,有 利 于 果 树 的 生 长 发 育 ; 四是 有 机 肥 料 在 分 解 过 程 中 能 够 产 生 大 量 的有 机 酸 ,可 以 使 一 些 难 溶 性 养 分 变 为 可 溶 性 养分 , 而提 高 土壤 养 分 的利 用 率 。 因 从
为好 , 后 浇水 。但 幼龄果 树 为促进 根 深叶茂 , 施 不 宜采用 浅施 法 。
的施 用 量 一 般 要 求 和 果 树 产 量 等 量 施 用 或 倍
化肥施用的六误区

浓度 应更 低 。
3 过 磷 酸 钙 直 接 拌 种 过磷 酸 钙 中 含 有 35 5 . %~ %的 游 离 酸 , 腐 蚀 性 很 强 , 接 拌 种 会 降 低 种 子 的 发 芽 率 和 出 苗 率 。 确 的 直 正
塞 , 至 田 间 , 再 对 凉 水 至 所 需 的 浓 度 , 果 会 大 带 效
;
l l i l l
曩囊蓦 l _
0 引 言
使 用 方 法 是 : 追 肥 时 开 沟 深 施 : 种 肥 时 应 施 在 种 作 作
在 农 作 物 施 肥 过 程 中 ,部 分 农 民 由 于 施 肥 不 当 , 技 术 欠 妥 。 致 肥 料 利 用 率 不 高 , 肥 成 本 增 加 , 至 导 致 导 用 甚 作物受 害减产 。总结起 来 有六个误 区 : 1 钙 、 、 肥 作 追 肥 镁 磷 这 些 肥 料 在 水 中 不 易 溶 解 , 效 缓 慢 , 别 是 在 农 肥 特 作物 生长 中期 以后追肥 , 利用 率较 低 , 肥效 果也 差 。 其 追
巍 寝 科技 毽 ㈣年 第期
④ ⑩ ⑩ ⑩ ⑩ ⑧ ⑩
刘 云 霄
新 源 县 农 业技 术推 广 站 , 疆伊 犁 新,、8源自50 3 80、 一 、
. . .
、
- 。 鬈 _ - 誊 J 矗 慧
:
一
、
‘
, 、
| 麓爱 童 ¨l 《 露 , 筹 l 爱 一 _ | ∞ -I 。 . _ l 强。
大提 高。
( 上接 第 4 1页 ) 小 ,使 得 该 区 域 地 下 水 位 下 降 ,经 长 期
棉 花生育进 程 。
3 结 语
对 地下水 位的动 态监 测 , 结果 表明 :2 16团滴 灌棉 田在 棉
农业科学施肥宣传

农业科学施肥宣传资料这几年的入户调查施肥情况,许多农户施肥有这几方面的误区:第一肥料下得多,就产得多的认识,造成投入增加。
第二用旋耕机打地前匆忙撒施肥料,表施现象严重,造成肥料挥发,浪费严重。
第三有机肥用量下降,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失调。
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农家肥的现象很普通,只用地不养地,造成许多土地板结严重,抗旱、保肥、保水能力下降。
第四在化肥施用上,各作物间极不平衡,经济作物用量大,粮食作物用量少。
盲目施肥现象不仅造成化肥浪费严重,同时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污染。
针对上述不合理施肥现象,在对任何一种作物施肥时,要根据你在什么地上种什么作物,确定施什么肥料。
然后再计算出施多少肥,具体什么时期施,以什么方式施肥效果最佳。
我们的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
施用肥料的确定。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
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
无视最小养分而补充其它养分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最小养分即土壤的供给能力最低的那种养分,这就是我们要补给的养分。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关键时期,即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植物营养临界期:指在植物生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量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
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植物生育的影响极其明显,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
磷的临界期一般在幼苗期,氮的临界期稍向后移。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一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这时就是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此时植物生长旺盛,对施肥的反应最为明显。
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小麦在拨节到抽穗。
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在作物生长发育早期,而土壤中施入磷肥后,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和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慢。
为保证作物苗期对磷元素的需求,磷肥最好以基肥形式施入土壤,以防止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供应不足。
走出化肥使用的误区

仍 有一 些 农 民对 诸 多农 药 的施用 存 在着 ‘ 懂 似
非懂” 的现 象 ,结 果 是 白白浪 费 了农药 不说 , 还耽误 了农 药施 用 的 最好 时机 , 响 了农业 生 影 产 。 坊市 质 量 技术 监 督局 稽 查执 法 人员 通过 潍 日常质 量 投诉 的处 理工 作 ,和 农药 国家标 准 、 行业 标 准 、 地方 标 准和 企业 标 准 的具体 技 术规 定 ,总结 了农药 施 用 “ 项 注 意”,可 供广 大 八 农 民在农 作 物种 植 生产 实践 中参考 。
十 年 的养分 积 累 。所 以 , 用化 肥 是补 充 土壤 施
误 区五 :有 机 农 业 保 护 环 境 和 野 生 动 植 物, 常规 农业 对 环境 影 响 大 。 论 是有 机农 业 不 还 是常 规农 业 , 正确 有 效地 使 用肥 料都 不 会 对 环 境构 成威 胁 , 常规 农业 的高 产使 我们 在有 而 限 的土地 上获 得 了充 足 的食 物 , 如果 全部 依 赖 有 机 农业 , 人类 就 需要 大 面积 开 垦耕 地 以满 足 对食 物 的需要 , 将 对环 境 和野 生 动物 造成 更 这
用说 明 去操 作 , 才能 达到 防 治植 物病 虫 害 的效
果 。如果 随 意加 大农 药 的施 用 量 , 不但 加 大 了
代谢 功能 呈 现 了一种 旺 盛 的状 态 , 这 种条 件 在 下施 用农 药 , 但会 使农 药 在 高 温下 挥 发 , 不 还
会使 农药 向张 开 的叶 片气孔 中渗 透 , 易 发生 容 改革开放 2 0余 年 来 ,我 国农 药 工业 得 到
迅 速地 发 展 . 大 农 民对农 药 的施 用 知识 也 由 广 药 害 。所 以 , 用农 药 最好 是 在早 晚凉 爽 的时 施
谈寒地水稻施肥误区

1 5 — 2 0天 , 但这 时采用毒肥法 封闭灭草 : f 1 1 施用蘖肥时期严 重滞后 。f 2 ) 施肥量要 大 , 肥料用 量太少肥药粒撒 不匀封闭 灭草效 果差。 因此应 做到先施蘖肥后封 闭灭草 , 先促进秧苗 健壮生育 , 增加分 蘖量 , 提高其抗逆性 , 再采用 毒土法二次
闭灭 草 。 空育 1 3 1 品种 , 主茎 1 1 片叶 , 品种肥 效反应 线在 N+ 2
叶 ,水稻分蘖盛 蘖叶位为 5 . 5叶,有效 分蘖 临界 叶位为 8 叶。根据寒地水稻需肥规律 、 品种本身 的生理特性 、 寒 地水 稻土壤养分释放规律 , 采用 “ 前促 、 中稳 、 后健” 的施肥原则 。 即要求蘖肥早施 而且分两次施用 ,插后 3 —5天秧苗 4叶 期, 施用 第一 次蘖肥 占尿素 蘖肥用 量 8 0 %, 第二 次在 6叶 期看苗施用 , 肥效反应在 8叶前 , 目的为 了促进秧苗早 生快 发, 控制无效分蘖。 在生产 中蘖肥集 中施用或施用时期过晚 以及蘖肥结合 插后封 闭灭草 的风险及危害非常大 ,会造成水稻植株体 内 氮 素水平在短 时间内急剧增加 , 加 重病 虫害发生 的几率 ; 施 蘖肥 和灭草在使用时期上相互矛盾 ,插后封闭灭草时间过 早 因秧苗素质差会产生药害不利于返青 ,使用时间在插后
封闭灭草。 2 . 3 施肥重点 由生育前期 向中后期转移 种植 户在水 稻种植过程 中施用大头肥 ,将总氮量 的大 部分做蘖肥 , 生育 中后期一般不施肥。 这种施肥方法在农场
1 . 1 误 区一 : 尿素不做 基肥使用 , 种植户认 为尿素在 土 壤 的移动性大 , 尿素在水整地后移栽前 , 尿素的肥 效会 随着 插秧前放水流失 , 造成尿素 的浪费 。 1 . 2 误 区二 : 蘖肥施 用量过大或施 用时期过 晚 , 蘖 肥结 合本 田二次封闭灭草 。种植户在插秧结束后一次性施 用分 蘖肥 , 在低温 年份秧苗返青 慢 , 多 次施 用分蘖肥 , 来促进 秧 苗返青 , 从 而使 蘖肥 过量施用 。 本 田第二次封闭灭草结合分 蘖肥一起施用 , 节约劳动 力。 1 - 3误 区三 : 施肥 主要 集 中在水稻 生育前期 , 水稻 生育 中后期正值 7 、 8 月份高温多雨 的天气是稻瘟病发生的敏感 期, 这时期 施肥 会加重稻瘟病 的发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区十:用了复合肥以后,别的肥就不用了 有些用户认为,施用复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化肥了, 这是错误的。一般复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钾元素,少量品 种含有锌、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有效的中微量营养 元素,同样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误区十一:价格贵=成本高 由于复合肥产品属于生产资料类,非直接消费品,所以 分析成本高低的依据不是价格而是投入产出比,如果在同等 用量或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哪种产品带来的效益高,产量高, 哪种产品的成本就是低的。 误区之十二 :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 有限,溶解的快,作物吸收不了,是浪费,所以好品质的肥 料养分释放速度应该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相对应,这也是一 些产品加入缓释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作物对养分的 全程需要。但笔者认为加入缓释剂的化肥不宜作追肥,因为 如果养分释放的速度跟不上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会出现作物 早期脱肥现象。
误区三: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抓住苗),就能获得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 除外)。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 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 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 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 产量。 误区四:只要多施肥料,就能获得高产,效益就高 各种作物全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时期所需养分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 如果施肥时不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一是使作物出现缺素症、抗 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使部分作物需要量 少或基本不吸收的养分残留或流失,造成肥料浪费。因此,应根据植株的 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肥效。 误区五: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作物养分吸收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以及 水、气、热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 造成养分流失、缺肥等现象的发生。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 应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 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 肥堆沤1-2天后底肥,不追肥 时下很多用户怕麻烦,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 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作物在早期对养分需求较少,施足 基肥后确实能够保证长时间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 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别对于 保肥、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不及时追肥更容易造成脱肥现 象。所以,对生长期超过2 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 物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
误区六: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农村应用较 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 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但农民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 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肥、 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 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 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误区七:只注重大量元素施入,不注重中、微量元素施入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全生育期或某 一生长时期对某种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或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如果不 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 等。因此,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需 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钙、镁、硫、铁、锰、锌、硼 等多种中、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误区八:配方一样,用量一样,效果一样 同样配方同样用量由于产品本身的原因会有一个明显的养分利用率 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总养分40%的复合肥产品会比其他45%养分 产品的效果还要好的原因。
施肥的十六个误区
误区一: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 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 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 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赿远,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 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 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 果。 误区二: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 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 物需肥特性进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同时, 农作物的养分吸收也与光、温、水、施肥方法(如干施、淋施、根外追 肥等)有关。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作物养分的吸收,相反, 则吸收放缓,根外追肥因养分直接被叶片吸收,所以见效快,可迟施, 但浓度要低,以防损伤叶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渗入植株根部,见效 较快,也可适当迟施,干施肥效慢,应早施。
误区十三: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虽然这对于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 的效果,但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产量的增加,因为对作物前期生长而言,氮素很重 要,但随着作物的生长,对磷钾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氮的需要反而减少,偏施氮 肥只会使作物旺长。所以为了保证增产效果,应该注意追施复合肥。 误区十四:产量上不去是肥料不好 少数用户认为产量上不去是肥料的原因,其实产量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如天气、 土质、施肥方法、肥料产品的配方选择、种子、农药和田间管理等,要从各个方 面来考察,肥料好坏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误区十五:对肥料各自的生理功能认知偏差 “氮是男人磷是婆娘,钾如儿女济一堂;钙镁硫,挺阳刚;微量元素暖胃汤;有 机生物肥如海绵,疏松活化夺高产。” 误区十六:对肥料在土壤中消化、吸收、利用、转化问题认知偏差 ① 任何无机肥料、有机肥料进入土壤先进行有益生物菌和水分等进行消化;作物 根系一般能吸收气态、离子态和分子态养分。 ② 矿质态有机无机养分在水分带动下通过“质流、扩散、截获”三种形式才能被 植物(农作物)吸收、利用、转化。 ③ 有机氮及氨基酸态营养物质在土壤中可尽快被吸收、利用、转化。 作物根系能吸收少量分子态的有机养分,如尿素、氨基酸、糖类、磷脂类、生长 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