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16种施肥误区

合集下载

施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施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施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如果施肥不当,反而会给农田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施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数量
施肥的数量应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

如果施肥过量,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污染环境;如果施肥不足,会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产量和质量。

2.施肥时间
施肥的时间应该根据作物生长期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通常,在播种前
或是生长初期进行基肥施用,在生长中期进行追肥施用,在生长后期
逐渐减少追肥。

避免在雨后或寒冷的天气中施肥,以免肥料被冲走或
是效果差。

3.肥料种类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以及土壤养分状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肥料种类。

根据营养成分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根据不同肥料的液态和固态分
为速效肥和缓释肥。

选择肥料时,不仅应考虑营养成分和作物需求,
还应考虑肥料价格和环保要求。

4.施肥方式
肥料的施用方式有多种,如撒播、浇灌、喷洒、控释等。

在选择施肥方式时,应考虑作物品种、作物生长期、土壤湿度、气候条件和肥料特性等因素。

对于坡耕地、水田和园林等不同地形环境,有不同的施肥技术和方法。

5.环保措施
施肥也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施肥时,应注意避免肥料污染水源和土壤,尽量避免农药和除草剂与肥料混合使用,加强肥料包装和储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合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但也要注意以上问题,保障环境和健康。

肥料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肥料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肥料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四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2期李四清柘城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三樱椒之乡,小麦、玉米、三樱椒是柘城县的三大种植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小麦97万亩、玉米60万亩、三樱椒25万亩。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方在肥料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提出来了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肥料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部分农民认为,肥料施用越多,庄稼会越高产,在生产中随意加大肥料用量。

2、肥料利用率低。

在施肥中,不能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土壤肥水状况、气候条件、肥料的类型与施用方法等,进行科学合理施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尤其是化学肥料,具有溶解快、散失快、速效性。

由于作物不能在短时期内全部吸收利用,以致造成大量流失、淋失、挥发等损失,使肥料利用率降低。

3、肥料配比不科学。

不能按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肥料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律”,往往凭感觉或习惯施肥,造成肥料配比不合理、不科学,多数过量使用氮素肥料,造成肥料施用浪费严重,农作物品质下降,土壤污染加剧。

4、追施方法不当。

不能采用科学有效的追肥方法,甚至怕麻烦、图省事,不分情况一概追肥撒施,不仅肥料利用率较低,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若肥料撒施量较大,甚至对作物造成肥害,使作物不能正常生长,降低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施肥的原则和方法1、施肥原则(1)要遵循“ 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

肥料施用要根据作物对营养的生长发育需要,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既能节约用肥,又能使作物生长健壮,达到稳产、丰产、优质。

(2)施肥要符合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和对产量及质量的要求,结合环境污染治理,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在生产中具体做到控氮、稳磷、增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方法。

2、掌握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条件都有所不同,所以,施肥的任务往往不是一次施肥就能完成的。

浅谈蔬菜使用农药化肥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浅谈蔬菜使用农药化肥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下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4页)
12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家权:浅析测土配方施肥在生态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分的调配、光合作用的进行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 生态蔬菜的培植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配比满足植物对 微量元素的需求。
2 施肥的具体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发展,我国农药化肥研发工作获得了 突破性进展,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 药化肥的使用能够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率,促进蔬菜快 速生长,进而提高蔬菜产量,增加菜农经济收益[1]。但农 药化肥种类选择不当或使用超量会影响蔬菜品质,并对 环境造成污染,导致生态环境失衡,不利于农业可持续 发展[2]。因此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种植情况,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第11卷第18期 Vol.11 No.18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7年6月 Jun. 2017
浅谈蔬菜使用农药化肥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蹇泽东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产业发展服务服务中心,402260)
摘 要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是防治病虫害、促进蔬菜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但在具体使用过程 中存在明显误区,严重影响了农药化肥作用的发挥,甚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蔬菜 种植实际情况,明确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导种植户走出使用误区。基于此,简要概述了蔬菜 农药化肥使用误区和不宜给蔬菜施用的农药化肥,并探讨了蔬菜农药化肥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蔬 菜种植的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 蔬菜;农药化肥;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18.065

花椰菜施肥小心事项

花椰菜施肥小心事项

VS
详细描述
一些菜农为了追求高产,往往施用大量的 化肥,尤其是氮肥,这不仅增加了成本, 还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过量施肥会导致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吸收其他必要的营养 元素,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施肥不均
总结词
施肥不均会导致某些营养元素过剩或缺乏, 影响花椰菜的品质和产量。
详细描述
在施肥过程中,如果不能均匀施用肥料,可 能会导致某些营养元素过剩,而其他元素缺 乏。这样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到全面的营养 ,从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过早施肥
总结词
过早施肥可能会影响花椰菜的生长和发育。
详细描述
一些菜农往往在花椰菜刚出苗就开始施肥, 这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因为此时植物 的根系还不够发达,对营养的吸收能力有限 。过早施肥不仅不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
能造成浪费。
施肥方法不当
要点一
总结词
不当的施肥方法可能会影响花椰菜的吸收效果和生长 。
施肥经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农场主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施肥经验,包括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
经验总结
该施肥经验能够满足花椰菜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减少化肥 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量,避免烧苗和浪费。
案例三:某花椰菜品种的施肥技巧
背景介绍
该品种的花椰菜对养分的需求较高,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肥技巧。
花椰菜施肥小心事项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施肥时间选择 • 施肥种类选择 • 施肥方法与注意事项 • 施肥与其他管理措施的结合 • 常见施肥误区与解决方案 • 实际案例分析
01
施肥时间选择
生长前期
营养生长阶段

化肥使用注意事项:化肥施用要做到10个“不要”

化肥使用注意事项:化肥施用要做到10个“不要”

化肥使用注意事项:化肥施用要做到10个“不要”化肥必须科学施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今天我们根据多年农业生产经验,总结出化肥施用的10个“不要”,让你轻松掌握化肥使用注意事项。

1、氮肥不要浅施因为氮肥施用在浅层,受太阳光照射后,很容易使氮素分解挥发,其中碳酸氢铵的挥发性尤为突出。

因此,要改变表层撒施的习惯,采取开沟深埋的方式,以防氮素的挥发。

2、不要单施某一种化肥单施一种化肥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质地变硬,引起土壤变酸或变碱,严重破坏其理化性质,而且单施一种化肥还会影响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衍活动,降低土壤活性。

所以,要合理配方施肥,做到无机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3、不要在大棚内使用碳铵因为大棚内属高温和封闭环境,而碳铵在高温条件下极其容易挥发,温度越高,“氨”挥发越快,挥发量越多,这样会使氨气熏伤植株,妨碍作物正常生长。

4、不要一次过多施用高浓度化肥不论是氮化肥还是有机化肥都不要一次施用过量,如尿素含氮量高达46%,若一次施用剂量过大,浓度过高,就会使作物根系出现“倒吸”现象,致使根受到损伤,出现烂根死亡。

使用化肥也要做到“少吃多餐”,掌握稳施巧施的施肥原则。

5、不要乱配混施两种以上的肥料如对一些“氨态氮”类肥料,就切忌与草木灰、石灰、磷肥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否则,酸碱中和,不仅加速了氮素探发,而且其生成物会使土壤板结。

6、不要在豆科类作物上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大豆、花生、绿豆等豆科作物,其根部均附有根瘤菌,若氮素化肥施用过多过猛,就会直接损伤根瘤菌的固氮活性能力,养成“惰性”,降低固氮能力。

若种植豆科作物的土壤里极度缺氮肥,可与磷肥配合施用少量氮肥,可收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7、不要施用含氯化肥于敏感作物如烟草、柑梅、薯类、葡萄等作物,对含氯化肥十分敏感,切忌向这类作物施用含氯化肥。

8、不要撒施或面施磷素化肥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浅施(撒、面施),就使磷素停留于表面,不能到达土壤深层,作物根系无法吸收,从而大大降低施磷的肥效。

50个常见营养误区

50个常见营养误区

50个常见营养误区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石,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营养存在一些误区。

下面就列举50个常见的营养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正确的营养知识。

1. 错误观念:只要吃维生素片就能补充营养。

正确观念:维生素片只是辅助补充营养的方式,最好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营养。

2. 错误观念:糖分会使人发胖。

正确观念:只有过量的糖分摄入才会导致体重增加,适量的糖分是必需的能量来源。

3. 错误观念:不吃晚餐可以减肥。

正确观念: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吃晚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健康和减肥。

4. 错误观念:蛋白质摄入越多越好。

正确观念:虽然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量摄入蛋白质对身体也有负面影响。

5. 错误观念:只要吃水果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正确观念: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应该多样化摄入水果才能全面补充维生素。

6. 错误观念:饮食中不需要脂肪。

正确观念: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要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和鱼油。

7. 错误观念:素食就是健康的饮食方式。

正确观念:素食也需要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以确保摄取足够的营养。

8. 错误观念:只要吃营养餐就能得到均衡的营养。

正确观念:即使是营养餐,也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搭配,才能达到均衡的营养摄入。

9. 错误观念:多喝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

正确观念: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但多喝酸奶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摄入其他不健康食物。

10. 错误观念:吃多了维生素片会导致维生素中毒。

正确观念:一般情况下,通过正常饮食很难导致维生素中毒,但过量摄入维生素片可能会有风险。

11. 错误观念:喝橙汁可以预防感冒。

正确观念:橙汁中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但并不能直接预防感冒。

12. 错误观念:多喝水就能减肥。

正确观念:水是减肥过程中的重要辅助物质,但不能替代饮食和运动的调节。

13. 错误观念:饮食中需要摄入大量的膳食纤维。

正确观念:膳食纤维确实对身体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大棚种菜有四忌还有10种肥料不建议使用

大棚种菜有四忌还有10种肥料不建议使用

大棚种菜有四忌还有10种肥料不建议使用栽植大棚蔬菜窍门多,特别注意“四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损失。

一忌定植过密由于温室大棚设施投入较大,蔬菜栽培时想通过提高定植密度等措施来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实践表明是不科学的。

因为大棚内水肥充足,湿度大,温度较高,相同品种在棚内的生长势强,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定植密度偏大时常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气差,容易诱发病害。

因此,同样的品种与露地相比,光照相对较差,定植密度应较露地小。

二忌忽视微肥有些菜农往往重视大量元素的施用,轻视或根本不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很容易诱发生理性病害。

蔬菜施肥应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蔬菜品质和提高产量为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推广配方施肥,做到控氮、稳磷、增钾,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肥、蔬菜专用肥,有针对性地施用微肥,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适时适量使用氮肥,不过量施肥,收获前20天禁止施用化学肥料。

三忌滥用植株生长调节剂植株生长调节剂在调节蔬菜生长、促进生根、控制瓜类性别分化、防止落花落果等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因而广泛用于瓜类、豆类、绿叶类、茄果类等多种蔬菜。

生产中往往存在使用浓度过大、使用时期不当或多次重复使用的问题,对蔬菜生产造成损失。

如低温期坐果使用浓度偏大,易导致畸形果发生等。

因此,要在了解其作用机理的情况下,掌握其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次数等。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一般不主张食用,而有机蔬菜是禁止食用的。

四忌连作由于某种作物效益很好,种植者常常在地里连年种植一种作物,这样地力得不到恢复,最终导致各种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蔬菜同科作物普遍忌连作,与同科作物连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两年。

在大棚内,因无严冬酷暑,病菌虫卵繁殖快、数量多,更需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轮作期为3至4年,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轮作倒茬原则上以一种高产高效的作物为主茬,轮作换茬要有利于控制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注意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尽量使前后茬作物、相邻间作作物发挥互利或偏利作用,也可利用作物与杂草的相克作用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由此而达到蔬菜高产高效的目的。

种植蔬菜,这三类肥料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危害大,很多人不了解

种植蔬菜,这三类肥料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危害大,很多人不了解

种植蔬菜,这三类肥料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危害大,很多人不了解蔬菜的生长离不开肥料,因此施肥是种植蔬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关乎到蔬菜是否高产高质,同时,也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小伙伴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往往因为经验的缺乏,或者传承的错误施肥方法,对不同的蔬菜使用了错误的肥料的用量,导致蔬菜生长慢,烧根烂根,甚至有些还会积累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种植蔬菜需要认知各种肥料的特性,以及每一样肥料对不同蔬菜的作用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种植出好的蔬菜;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类肥料,种植蔬菜的时候要慎用。

一、含氯肥料要慎用含氯的肥料有很多,比如氯化钾、氯化铵、氯化钙等等,这类肥料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不仅如此,所有植物体内都是含有氯元素的,只是量少、不同植物含量不同而已。

这些氯元素分别分布在茎、叶中,对蔬菜的生长有很大作用,会参与光合作用,可调节蔬菜叶子上的气孔运动,抑制病害发生等等;缺氯的话,会让蔬菜叶子失绿、叶尖枯萎,根系生长受阻,须根变少,根尖变成棒状;总之就是一句话:蔬菜生长不能缺少氯。

氯元素对蔬菜的生长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量,如果氯过量,会导致蔬菜代谢紊乱,降低蔬菜的品质,还会让蔬菜“中毒”,主要表现在叶边缘出现干烧症状、叶子早熟性变黄以及叶片脱落。

因此,在给蔬菜施肥的时候要谨慎,根据不同作物品种进行不同的施肥,比如大麦、玉米、菠菜和甜菜等是比较耐氯的农作物,施肥的时候,可以施适量的氯化钾等含氯肥料,不能用太多,而且最好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氯化肥的肥效,减轻氯离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于马铃薯、莴苣、白菜、地瓜、豆科作物、葡萄树、番茄、胡萝卜、白萝卜、山药、球茎茴香等,它们比较忌氯,最好不要施含氯的肥料,如果使用不当,轻的话,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严重的话,就会引起烧根、烂根、烧叶等问题。

总之,在使用含氯肥料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在使用之前,要查找资料确认蔬菜是否耐氯,而且使用的时候,尽量少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16种施肥误区
误区一: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

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赿远,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

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误区二: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

同时,农作物的养分吸收也与光、温、水、施肥方法(如干施、淋施、根外追肥等)有关。

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作物养分的吸收,相反,则吸收放缓,根外追肥因养分直接被叶片吸收,所以见效快,可迟施,但浓度要低,以防损伤叶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渗入植株根部,见效较快,也可适当迟施,干施肥效慢,应早施。

误区三: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就能获得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除外)。

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误区四:只要施足肥料,就能获得高产
各种作物全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时期所需养分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

如果施肥时不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一是使作物出现缺素症、抗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使部分作物需要量少或基本不吸收的养分残留或流失,造成肥料浪费。

因此,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肥效。

误区五: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作物养分吸收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以及水、气、热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流失、缺肥等现象的发生。

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肥堆沤1-2天后施肥,可减少养分的散失。

误区六: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农村应用较为广泛。

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但农民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误区七:施肥赿多,效益赿高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

如果施肥过
多,则会造成减产。

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误区八:只注重大量元素施入,不注重微量元素施入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长时期对某种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或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

因此,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误区之九:只施底肥,不追肥
时下很多用户怕麻烦,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

作物在早期对养分需求较少,施足基肥后确实能够保证长时间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别对于保肥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不及时追肥更容易造成脱肥现象。

所以,对生长期超过2 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

误区之十:果树看花施肥
果树花多花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势,要让果树第二年花芽分化多,坐果多,上一年就应施足肥料,特别是果后施肥非常重要,因为摘果以后果树大伤元气,这时应及时补充养分,恢复果树元气,增强果树的抵抗力,保证第二年果树的生产能力。

有些人喜欢施过冬肥,虽然有用,但不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果树吸收养分的最重要部位是在根部,入冬时,树的根系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吸收养分的能力很弱,果树施肥最佳时机是在摘果后落叶前。

看花施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果树明显的大小年现象。

误区之十一:配方一样,用量一样,效果一样
道理很简单,胖人与瘦人的主要差别不是吃的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吸收的多与少的问题。

肥料也一样,同样配方同样用量由于产品本身的原因会有一个明显的养分利用率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总养分40%的复合肥产品会比其他45%养分产品的效果还要好的原因。

误区之十二:价格贵=成本高
由于复合肥产品属于生产资料类,非直接消费品,所以分析成本高低的依据不是价格而是投入产出比,如果在同等用量或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哪种产品带来的效益高,产量高,哪种产品的成本就是低的。

误区之十三:用了复合肥以后,别的肥就不用了
有些用户认为,施用复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化肥了,这是错误的。

一般复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钾元素,少量品种含有锌、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有效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同样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误区之十四: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作物吸收不了,是浪费,所以好品质的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应该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相对应,这也是一些产品加入缓释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作物对养分的全程需要。

但笔者认为加入缓释剂的化肥不宜作追肥,因为如果养分释放的速度跟不上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会出现作物早期脱肥现象。

误区之十五: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虽然这对于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产量的增加,因为对作物前期生长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随着作物的生长,对磷钾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氮的需要反而减少,偏施氮肥只会使作物旺长。

所以为了保证增产效果,应该注意追施复合肥。

误区之十六:产量上不去是肥料不好
少数用户认为产量上不去是肥料的原因,其实产量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如天气、土质、施肥方法、肥料产品的配方选择、种子、农药和田间管理等,要从各个方面来考察,肥料好坏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