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_刘晓宇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

正 常组织干 细胞 与肿 瘤 干细 胞存 在很 多 共 同
点口 。 ] 迄今肿 瘤 干 细胞 起 源 于何 种 细胞 尚未有 定 论, 目前有两种假说 : 1 ( )一些 已经 开始分化 的 原始细胞或成 熟 细胞 可 能在 损伤 或致 癌 因素 的作 用 下 , 癌 变 以 前 重 新 获 得 自我 更 新 能 力 , 历 突 在 经
在的必要性 ( 1E 。 图 ) 3 4 12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起 源学 说 .
HE - R 2型 、 基底 细胞型和类 正常 型 ( 2 。根据肿 图 ) 瘤的干细胞起 源学说 , 正常乳 腺细胞 发生突 变形成 乳腺癌干细胞 后不但会导致 乳腺癌 的发生 , 而且不 同类 型 的 突 变 会 导 致 不 同类 型 的 乳 腺 癌 ( 2 _ 。 图 )】 对肿瘤病理 分子 类 型和 起源 认识 的加深 不仅 可 以 使 医师进 一步 明晰不 同类 型乳腺 癌 或特 殊类 型乳 腺癌 的临床 病理 特 征 和分 子 学 特 点 , 可 以帮 还 助 医师更 好的 了解 不 同患者 的乳 腺 癌在 生 物学 特 性、 治疗 反应性 及 预后 存在 差 异 的原 因 , 制定 更 并 好 的个 体化治疗方案 。
性 mR NA的表达水平 可以把乳腺 癌重新 划分 为至 少 5种不 同的病 理分 子类 型 : 腔上 皮 A 型( 瘤细 肿
胞 高 表 达 E ) 腔 上 皮 B型 ( 瘤 细 胞 低 表 达 E 、 R 、 肿 R)
替换 细胞也只 能从 腔上 皮层 脱 落进 入 导管 的管 腔 内E 。这些特点 初步 显 示 了乳腺 组 织 中干 细胞 存
干细胞治疗乳腺癌展望

干细胞治疗乳腺癌展望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副作用明显且难以避免。
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正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干细胞治疗乳腺癌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乳腺癌是由乳房组织内的恶性细胞引起的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副作用,如切除术后的瘢痕、放疗引起的皮肤损伤和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等。
因此,寻找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少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进行自我更新和转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
据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抗肿瘤的潜能,可以通过增强免疫系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方式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目前,干细胞治疗乳腺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干细胞的来源与治疗的机制。
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干细胞和外源性干细胞。
内源性干细胞是指体内自身存在的干细胞,如乳腺组织中的乳腺干细胞。
研究表明,乳腺干细胞具有自我维持、增殖和分化为乳腺组织的能力,这使得它们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来源。
外源性干细胞则是指经过体外培养后获得的干细胞,如胎盘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和脂肪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等。
这些外源性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可以提供大量的细胞原料用于治疗。
干细胞治疗的机制是指干细胞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式。
干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如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功能等。
研究显示,干细胞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干细胞还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从而改善肿瘤局部供血和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
尽管干细胞治疗乳腺癌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需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干细胞的来源和纯度仍然是一个问题。
乳腺癌干细胞:从基础到临床参考模板

乳腺癌干细胞:从基础到临床【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基础;临床肿瘤起源细胞是肿瘤的致瘤细胞, 而其他的细胞不具有致瘤性。
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方法杀死肿瘤细胞后, 肿瘤还会复发, 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全杀死肿瘤的起源细胞(即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根治恶性肿瘤的方法指出新的方向,可能是攻克人类肿瘤新的突破点。
本文就乳腺癌干细胞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乳腺癌干细胞1.1 乳腺癌干细胞的特征与意义2003年, Al-Hajj等[1]在原发性乳腺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具有CD44+/CD24-/Lin-表面标志的一小部分细胞(约占总体肿瘤细胞的2%),将100个这样的细胞移植入NOD/ 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乳腺中就可以形成肿瘤,而且具有所有原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且仍含有1%~5%的CD44+/CD24-/Lin-细胞。
而用20000个没有此表型特征的肿瘤细胞接种则不能形成肿瘤,因此说明乳腺癌可能是由乳腺癌干细胞起源而来的。
此实验显示乳腺癌细胞功能各异, 但仅有少数的肿瘤起始细胞在移植到NOD/SCID鼠体内后形成肿瘤。
乳腺癌肿瘤起始细胞能够形成肿瘤的其他细胞成分,此种能力与乳腺成体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特点。
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成熟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变必须具备3 种条件:①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②长期生存的能力;③发生错误突变的机会。
在正常细胞群中只有干细胞具有这种能力, 因此猜想乳腺成体干细胞来源于干细胞。
如果分离得到乳腺肿瘤干细胞, 就可以通过其表面特异的标志物或异常表达的标志物, 检测体内是否残留有肿瘤干细胞, 同时把乳腺癌干细胞作为靶细胞, 建立乳腺癌干细胞模型,为乳腺癌研究奠定细胞学基础,进而为手术、放化疗提供指导性治疗模型[2]。
1.2 可能的乳腺癌干细胞激素受体状态乳腺癌亚型至少包括2种不同的细胞表型,基底样型和导管型。
因此推测认为不同的乳腺癌亚型可能由不同的干细胞群突变而来。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刘明明;杨恭【摘要】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comprise a sub-population, which enables the capacity for self-renewal and the potentiality for differentiation and high tumorigenicity.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most likely contribute to tumor generation, progression, relapse, metastasis and therapeutic resistance. Herein, the recent advances i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were highlighted in this review.%乳腺癌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致瘤能力的细胞亚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以及治疗抵抗等密切相关。
现就近年来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8页(P624-630,636)【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信号通路;小干扰RNA【作者】刘明明;杨恭【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上海市乳腺癌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上海市乳腺癌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杨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双聘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和乳腺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的相关研究。
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永生化和转化、RAS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DNA损伤修复、肿瘤微环境和细胞衰老、基因组稳定性以及NF-κB相关基因转录调控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包括并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4篇,主要杂志为JNCI、PNAS、CCR、Oncogene、Carcinogenesis、IJC、EJC、JBC、PLoS One、Tumor Biology等。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刘晓宇;王琳;段思佳;袁春雷;金梅【摘要】乳腺癌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分化的能力以及很强的体内成瘤能力等特性的一类细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生长、复发、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有关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are a population of differentiated cells with self-re-newal,differentiation and tumorigenic abilities.More and more evidence shows that BCS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BCSC.【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7)012【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微环境;信号通路【作者】刘晓宇;王琳;段思佳;袁春雷;金梅【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人数约24.9万,死亡人数约6.0万[1]。
且乳腺癌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居民的健康。
经过规范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复发及转移[2]。
干细胞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专论·2011年第12期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 BULLETIN进科研启动项目(Z2009011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0101262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基金(2009USRTP -KF -09干细胞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郭亚慧申小涛王文朋刘鹏霞(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呼和浩特 010021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男性乳腺癌罕见。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
随着干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肿瘤大剂量放、化疗后的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中有着重要作用,而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基因载体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这些研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分析目前人们应用干细胞治疗乳腺癌的研究现状,同时统计分析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和美国clinicaltrials 数据库中用干细胞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的最新数据,并且指出了干细胞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趋势,目的是为后续开展的用干细胞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乳腺癌治疗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Trials of Utilization of Stem Cells to Treat Breast CancerGuo Yahui Shen Xiaotao Wang Wenpeng Liu Pengxia(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nimal Transgenic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21Abstract: Breast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y women, which has serious impact on female health. Male breast cancer is rare. Breast cancer is usually treated with surgery and then possibly with chemotherapy or radiation, or both. Stem cells have been used fo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now.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high -dose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promotes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and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 addi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be used as gene carriers to suppress tumor cell growth. Here, we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of stem cell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and analyze the latest clinical trial data from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and Clinical Trials, and show the future trends of utilization of stem cells to treat breast cancer.Key word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reast cancer treatment干细胞(stem cell是机体内存在的一类特殊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1]。
乳腺癌干细胞的进展

广东医学院学报
Vol. 29 No. 6
2011 年 12 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Dec. 2011
675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张远起(综述),李建文、陈小东(审校)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广东湛江 524001)
提 要: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在特定的微环境下,可以分化成多种组织和器 官,理论上一个干细胞可以发育成为完整的生物个体或组织器官。肿瘤干细胞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乳腺癌的形 成,局部、远处转移及治疗抵抗等生物学行为。乳腺癌干细胞是当今科研领域的一个热点,有关乳腺癌干细胞理论及 其在临床防治中的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该文综述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2.3 侧群(side population, SP)细胞分选技术
[7]
Goodell等 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表 面高表达ATP结合盒(ATP binding cassette, ABC)转运 蛋白,该蛋白可以将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泵出细 胞外而使得细胞不被染色,通过荧光染色结合流式 细胞的分选技术,可以将不被染色的细胞分选出
进展作一综述。
1 乳腺癌干细胞的起源
人们对“干细胞”的认识已有数十年,但目前 尚缺乏明确的组织学或原位细胞检测的证据来进行 界定。关于乳腺癌干细胞的起源,目前比较认同的
[2-3]
假说有 :(1)正常乳腺干细胞可能积累更多导致恶 性的突变而转变为乳腺癌干细胞;(2)正常干细胞分 化而来的祖细胞或者进一步分化的细胞获取了致癌 突变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转化形成乳腺癌干细胞。 这一假说在乳腺癌分子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现况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现况乳腺癌是当今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生命的头号杀手,目前有多项研究认为乳腺癌起源于乳腺癌干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理论的提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乳腺癌的根源、复发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为根治乳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乳腺癌是当今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生命的头号杀手,已成为当代女性肿瘤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
尽管医疗水平和诊疗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但主要还是以手术切除癌灶,结合化疗、放疗以及生物治疗,仍然有很多患者出现化疗耐药、复发和转移,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乳腺癌干细胞理论学说的提出,让无数学者看到了乳腺癌彻底根治的希望。
乳腺癌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数量很少,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亚群,与乳腺癌的起源、转移和复发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 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2003年,Marsden等[2]学者通过对乳腺癌细胞进行异种间移植,建立动物模型,第一次通过实验证明了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
他们从乳腺癌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中分离出一类具有特殊表型的细胞,即CD44+CD24-/low,移植到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发现这群细胞只需200个就能在NOD/SCID小鼠中成瘤,移植瘤的细胞组成和性质与致瘤细胞相同,并同样有较强的致瘤性,而其他表型的肿瘤细胞10 000个也不能形成肿瘤。
表示这类细胞可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
而Shipitsin等[3]的研究也发现CD44+CD24-/low可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的标志,并且是乳腺癌患者评价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现在已普遍将CD44+CD24-/low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另外还可以与ESA、ALDH1、CDl33等表型和一些特定的受体整合素家族成员结合,都可以作为乳腺癌干细胞表面的标记物。
关于肿瘤干细胞的起源学说目前尚有诸多争论,但较为公认的有以下两种假说:(1)部分已经开始分化的祖细胞或已进一步分化为较为成熟的细胞在损伤或致癌等外在有害因素的作用下,某些基因经历致癌突变,获得自我更新能力,形成肿瘤干细胞[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cent Advances i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LIU Xiao-yu,WANG Lin,DUAN Si-jia ,YUAN Chun-lei,JIN Mei (Department of Breast Sangery,The Second Affiliate是威胁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根据全国肿瘤 登 记 中 心 的 数 据 资 料 显 示,近 年 我 国 女 性 乳 腺 癌 年 均 发 病 人 数 约 24.9 万 ,死 亡 人 数 约6.0 万 。 [1] 且 乳 腺 癌 发 病 率 呈 升 高 的 趋 势,严 重 威胁着广大居民的健康。经过规范治疗的乳腺癌患 者,其中也有 相 当 一 部 分 发 生 复 发 及 转 移 。 [2] 越 来 越多的研究表明,乳 腺 癌 干 细 胞 是 导 致 乳 腺 癌 复 发 及侵袭转移的重要 原 因,故 引 起 业 内 学 者 的 高 度 重 视 。 现 就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来 源 、分 选 及 鉴 别 、信 号 传 导通路以及微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 述。
2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分 选 及 鉴 定
2.1 根 据 细 胞 表 面 标 志 物 分 选 法 2003年,Al Hajj等 借 [5] 助 乳 腺 癌 细 胞 移 植 动
物模型,从 乳 腺 癌 中 分 离 出 细 胞 表 面 分 子 标 记 为 CD44+CD24-/LowESA+ 的 乳 腺 癌 细 胞 ,然 后 将 该 类乳腺癌细 胞 接 种 到 NOD/SCID 小 鼠,均 可 成 瘤, 而使用不表达 CD44+CD24-/LowESA+ 分 子 标 记
4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微 环 境
正常干细胞和肿瘤细胞均受其生长的微环境调 控 。 间 质 细 胞 、肿 瘤 相 关 成 纤 维 细 胞 、细 胞 外 基 质 及 血 管 、炎 症 细 胞 等 共 同 形 成 了 肿 瘤 微 环 境 ,为 肿 瘤 的 发生、发 展 提 供 了 条 件。 肿 瘤 相 关 成 纤 维 细 胞 (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TAF)是 被 认 为 是 活 化 的 纤 维 细 胞 ,在 乳 腺 癌 组 织 中 ,大 多 数 成 纤 维 细 胞 能分泌多种胞外基 质 蛋 白 和 生 长 因 子,参 与 肿 瘤 生 长[22]。Liao 等 发 [23] 现,抑 制 成 纤 维 细 胞 的 活 化,可 抑制肿瘤 血 管 和 淋 巴 管 的 生 成。 从 而 抑 制 肿 瘤 发 生、发展。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于 肿 瘤 的 浸 润 性 生 长 和 远
3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信 号 传 导 通 路
乳腺癌的发生 和 发 展,需 要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不 对称分裂实现自我更新及分化来完成。而这个过程 受到信号转 导 通 路 等 多 种 因 素 的 调 控。Pece等[11] 认为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自 我 更 新 就 是 Wnt、Notch、 Hedgehog 等 信 号 通 路 突 变 的 结 果 。 3.1 Notch 信 号 通 路
Hedgehog信号 通 路 在 肿 瘤 干 细 胞 中,Hedge- hog 信号通路异常活化。Liu 等 通 [18] 过细胞体 外 培 养 发 现,Hedgehog 信 号 通 路 在 CD44+/CD24-/ Lin-的细胞中被激活。而 Tanaka 等 使 [19] 用 Hedge- hog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抑制 CD44+/CD24-/Lin- 细胞群的增 殖,他 认 为 Hedgehog 信 号 通 路 的 激 活 打破了乳腺癌干细 胞 的 稳 态,促 进 干 细 胞 进 行 自 我 更新与分化。
异常 激 活 的 Wnt信 号 通 路 能 使 干 细 胞 的 自 我 更新能力异常,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Li等 研 [15] 究 证实 Wnt信号通 路 的 异 常 激 活 能 够 导 致 乳 腺 干 细 胞调控异常而生成肿瘤。在 Wnt信号通路的 下游, 存 在 一 靶 基 因β-catenin。HER2 基 因 作 为 判 断 乳 腺 癌预后的临床指标,其可以刺激 β-catenin 基因的活 化,从而介导 下 游 靶 基 因 LEF 的 转 录 增 加 从 [16] 而 导致肿瘤的生成。Lamb 等 通 [17] 过微球体培养技术 将乳腺 癌 干 细 胞 与 其 他 细 胞 区 分 后,比 较 两 者 β- catenin蛋白表 达 量 与 下 游 靶 基 因 LEF1 转 录 的 多 少,判断了乳腺癌干细胞中 Wnt信号被激活。 3.3 Hedgehog信 号 通 路
实用临床医学2016年第17卷第12期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6,Vol 17,No 12
· 99 ·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刘 晓 宇 ,王 琳 ,段 思 佳 ,袁 春 雷 ,金 梅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南昌 330006)
摘 要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是 具 有 自 我 更 新 、分 化 的 能 力 以 及 很 强 的 体 内 成 瘤 能 力 等 特 性 的 一 类 细 胞 。 越 来 越 多 的 证 据
表明,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生长、复发、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 有 关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研 究 进 展 进行综述。
关 键 词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微 环 境 ;信 号 通 路 中 图 分 类 号 :R737.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8194(2016)12-0099-04 DOI:10.13764/j.cnki.lcsy.2016.12.040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研 究,肿 瘤 干 细 胞 学 说 得 到 了 越 来越多研究结果的支持。该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是 具 有 自 我 更 新 、分 化 的 能 力 ,以 及 很 强 的 体 内 成 瘤 能 力等特性的一类细 胞,是 肿 瘤 生 长、复 发、转 移 的 重 要原因。肿瘤干细 胞 的 发 现,为 临 床 的 肿 瘤 研 究 和 治疗提供了 新 的 思 路。 直 到 2003 年,Al-Hajj等[5] 借助异种乳腺癌细 胞 移 植 动 物 模 型,首 次 在 实 体 瘤 中证实了乳腺癌 干 细 胞 的 存 在。 此 后,又 有 多 个 学 者的研究分选与鉴别出了乳腺癌干细胞。
Notch通过与 邻 近 细 胞 的 受 体 相 互 作 用,来 调 节细胞的生长分 化。 一 些 肿 瘤 如 乳 腺 癌、宫 颈 癌 都 可出现异常的 Notch信号[12]。而 Notch1做为 此 信
号传导通路 的 主 要 受 体,Zardawi等[13]研 究 发 现 其 在 Her-2 阳 性 型 中 的 表 达 率 显 著 比 其 他 亚 型 高。 表明 Notch1的阳性表达 率 可 能 与 乳 腺 癌 Her-2 亚 型有关。Peng等 研 [14] 究 发 现 使 Notch1 失 活 后,培 养的球体中乳腺癌干细胞数量及所占比例都明显减 少。 3.2 Wnt信 号 通 路
1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的 来 源
一个多世纪前,Cohnheim 和 Durante就提出过 肿瘤来 自 于 干 细 胞 的 假 说。 后 来 Makino 等 与 [3] Hamburger等 先 [4] 后 在 干 细 胞 的 理 论 基 础 上 提 出 了“肿瘤 干 细 胞 ”的 学 说,引 起 了 业 内 的 广 泛 关 注。
University,Nanchang330006,China)
ABSTRACT: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are a population of differentiated cells with self-re- newal,differentiation and tumorigenic abilities.More and more evidence shows that BCS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BCSC. KEY WORDS:breast cancer;stem cells;micro-environment;signaling pathway
侧群细胞分选技术是乳腺癌干细胞分离鉴定的 主要方法之一。其利用乳腺癌干细胞能够将有毒的 荧光染料排出细胞外的特性来将其与普通细胞分离 鉴别。Patrawala 等 发 [10] 现将从人 乳 腺 癌 细 胞 分 离 出来的侧群细胞移植到 NOD/SCID 小鼠中,移植的 侧 群 细 胞 数 量 越 多 ,则 形 成 肿 瘤 的 小 鼠 越 多 ,且 肿 瘤 形成所需时间越 短。 需 要 注 意 的 是,目 前 大 多 数 染 料的毒性可能会对乳腺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造成 一定影响。
的乳腺癌细 胞 接 种 NOD/SCID 小 鼠,其 不 能 成 瘤, 然后继续从成瘤的小鼠中继续分选出具有该分子标 记的乳腺癌细胞接种到 NOD/SCID 小鼠,经过 4 次 传代后,该乳腺癌 细 胞 成 瘤 能 力 几 乎 没 有 变 化。 这 也为实体 瘤 中 存 在 肿 瘤 干 细 胞 提 供 了 最 直 接 的 证 据。但运用此种细胞表型筛选法也有不完美之处, 其分离出来 的 并 不 全 是 乳 腺 癌 干 细 胞 。 [6] 因 此,利 用细胞表面标记来鉴定和分离完全的乳腺癌干细胞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收 稿 日 期 :2016-09-30 基 金 项 目 :江 西 省 科 技 应 用 基 础 研 究 项 目 (20151BBG70178) 作 者 简 介 :刘 晓 宇 (1993—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乳 腺 肿 瘤 方 面 的 研 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