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统医学中放血部位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谈一谈放血疗法

谈一谈放血疗法

谈一谈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先于中医,以后才有中药、针灸等方法,并且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血疗法又叫刺络疗法、刺血疗法、泻血疗法。

曾为人类医疗健康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在春秋战国时代和欧州中世纪是占统治地位的治疗方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上都曾有过放血疗法的历史,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也是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疗法是藏医学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技术,蒙医放血疗法也有非常久远的历史,维医认为刺络放血是致病体液用手法排泻的方法之一,又称全身泻法,此外回医、苗医、侗医、纳西医、水医等都有刺络疗法的记载。

放血疗法的历史是一个曲折的历史,他有非常辉煌的年代,也有暗淡的岁月,而且几度辉煌,几度暗淡,这是受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制约了放血疗法的发展,在欧州中世纪放血疗法广泛流传,治疗各类疾病,到后期传到美州,也是美国。

曾经有美国总统叫富兰克林,有种说法,“富兰克林流尽最后一滴血”,是在应用放血疗法而死的。

当时是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只能这样理解。

在西方放血是用剔头刀切口放血。

其标志是中国理发店二色螺旋灯。

当时在欧美,见到了这种红白相间的螺旋灯是放血的医务室,传到中国的二色灯就变味,因为中国放血是三棱针,二色灯成了剔头的标志,这是受刺血疗法的影响。

后来美国国会认为总统是被放血疗法治死,就通过一个法律,禁止放血疗法应用,这样一来在西方、美州、欧洲包括奥州禁止放血疗法的应用。

现在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中国医生是禁止中医放血、禁止有见血行为的,这是法律所规定的,否则是违法的。

但是美国1983年出版《90年代科学技术23项突破》(查尔斯.帕纳蒂著)一书中就指出:“放血疗法的复兴是医学领域里疾病治疗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

他称“大量的静脉出血,为稀释血液疗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澳大利亚著名教授L.J坦法思所著《血液流变学在诊断及预防医学中的应用》一书中提出“、、、、即钟摆又摆向古老的放血术、、、这种古老医疗经验具有其真理成份”。

常见三种采集血气分析位置的区别

常见三种采集血气分析位置的区别

常见三种采集血气分析位置的区别
1、椀动脉:是临床最常见的动脉采血部位。

椀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位置表浅,容易触及;穿刺和观察简单、方便、反复穿刺不易形成血管内壁瘢痕组织增生,避免影响血流经过,同时易于压迫止血。

但近腕侧皮下组织少穿刺过深易损伤筋膜疼痛较敏感,且易引起动脉痉挛。

2、股动脉:管径粗,血流量大,易触及。

常是危重病人首选的部位。

股动脉位置相对较深,加上此部位组织疏松,需按压较长时间才能止血且少量出血不易被发现。

所需采血时间长,如压迫不良会引起穿刺部位血肿,压迫时间过长会引起血管闭塞。

股动脉穿刺时要求患者穿刺侧肢体外展,暴露较多,意识清楚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不依从性。

3、足背动脉:足背动脉位置表浅,周围皮下脂肪分布少,软组织少,动脉管壁厚,弹性好,活动度差,易于穿刺且1次穿刺成功率高。

同时穿刺处渗血少,止血容易,不易造成穿刺处青紫及血肿。

综合分析加临床脸证,足背动脉穿刺采血在患者主观疼痛发生例数、血肿形成例数、误穿静脉例数等方面明显低于椀动脉、股动脉等,是临床优先选择的采血部位O。

放血疗法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放血疗法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放血疗法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摘要: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特定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小络脉,特定腧穴,病灶部位进行针刺,放出适量血液起到治疗疾病为目的中医传统疗法。

该疗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具有操作简、便、廉,起效快的特点。

古代文献对放血疗法的记载数不胜数,放血疗法作用众多,以《内经》:“菀陈则除之”为治则,在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述了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为放血疗法的探索与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放血疗法;放血疗法作用;研究进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用尖锐针具如三棱针、粗毫针、梅花针、采血针等特定针具在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产生泻热、排毒、祛瘀、通络、止痛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古代最早的放血器具为“砭石”,古人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砭石“以石刺病”。

最早的文献记载《黄帝内经》云:“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书中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热喘、暴喑、鼻衄等病证。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和《脉法》中有“启脉”的记载,叙述了用砭石治疗痈肿的方法。

历代医家对放血疗法的经验总结在文献中举不胜举,这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放血疗法作用1.1清热作用:中医认为的热有实热和虚热两类,阳气盛则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热随血泄而起到退热的作用,刺络放血泻热更适合实热引起的发热症候。

1.2止痛作用: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经脉瘀滞阻塞,闭塞不通导致的,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放血可以改善瘀滞不通的状态,恢复气血正常运行,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因此偏头疼、牙痛、咽喉痛等急性痛症,通过放血可以迅速缓解。

1.3解毒作用:毒邪壅盛,正邪斗争剧烈,通过放血可使亢盛之火热毒邪随血而泄,如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疮疡痈疽等。

放血不仅能排除热毒邪气,调理气血,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放血部位

放血部位

1.口眼喎斜:足跗上放血。

此症若口内(脸颊之内侧)见青筋亦应放血。

2.眼皮上长疮: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3.青春痘可于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4.肥厚性鼻炎:膏肓附近放血。

5.牙痛:原则上如上牙痛则青筋现于小腿外侧,下牙痛则青筋见于足跗。

应用时,但见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青筋,便可放血而取效,不必拘泥于上下牙分属之部位。

6.舌下腺发炎:脚背放血。

7.舌闇不能言:尾骶骨放血(尾骶骨见不到青筋,故不必泥之)。

8.高烧哑巴不能言:后背心见有黑青异色处放血。

(此乃小儿高烧之重者;若轻症,但少商、大椎放血即可)。

9.凡打伤、摔伤或被点穴不能言语:五、六椎间放血立解。

10.自高处下坠不语:五、六椎放血(董师曾治一例,放血三次即愈)。

浅谈中医的放血疗法

浅谈中医的放血疗法

浅谈中医的放血疗法中医的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

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长期的临床实验证明,放血疗法是一种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副作用小、起效迅速的医疗手段,有着很好的推广价值。

放血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普通病情放血疗法只需放出几毫升的血液就可达到治疗的效果,一些严重的病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全的放出近百毫升的血液,从快速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一些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在临床治疗多例病人,这种方法疗效可靠,效果好。

有的病人问,几天放血一次好,那么这还是要看出血量,出血量大在100毫升左右,可以10-15天一次。

小于50毫升,可以一周一次,小于30毫升,可以3-5天一次。

如果是家人帮助操作,方便治疗,可以分期分批治疗。

还有另一说法就是放血疗法是中医早已淘汰了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从物理医学角度出发来思考,放血疗法最多也就是对高血压、血液粘稠过高有一些帮助,说放血疗法包治百病是绝对不存在的,采取此疗法需慎重。

放血疗法的常用穴位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上星:主治头痛,目痛,鼻衄,热病;水沟: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中暑,口眼歪钭,牙关紧闭,急性腰扭伤等;龈交:主治齿龈肿痛;内陆仓:主治面瘫;金津、玉液:主治口疮,舌肿,呕吐;十宣:主治昏迷,癫痫,癔病,乳娥,小儿惊风,中暑;四缝:主治小儿疳疾,百日咳;八邪:主治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肿痛;八风:主治脚气,趾痛,毒蛇咬伤足跗肿痛曲泽:主治烦热,胃痛,呕吐;少商:主治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肿大,鼻衄,发热,昏迷;商阳: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齿痛,手指麻木,昏迷;委中:主治腹痛,吐泻,腰痛(急性腰扭伤疗效好),丹毒;高血压:太阳、印堂点刺出血1-2毫升;曲泽、委中,电磁出血各1-2毫升;大椎、肝俞,点刺出血约2毫升,加拔火罐。

放血疗法中西对比,一目了然!

放血疗法中西对比,一目了然!

放血疗法中西对比,一目了然!谁是放血疗法之父如果要追溯现代西方医学的始祖,希波克拉底无疑是最响亮的名字。

在他看来,疾病不是一个局部现象,而是整个机体中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四种体液平衡的紊乱,通过放血、催泻及调节饮食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体的自然痊愈。

这位西方“医学之父”也成为了放血疗法的鼻祖。

放血疗法在西方的流行还与另一位伟大的医学家盖伦有关,他在解剖学、生理学、治疗学上的成就,在16世纪以前无人能比。

盖伦推崇放血疗法,在《治愈的方法》等著作里他阐明了这样的观点:放血疗法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疾病,包括出血和虚弱的人。

放血疗法不仅仅是治疗痛风、关节炎、眩晕、癫痫、抑郁、眼病等大病的优选疗法,更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

盖伦非常热衷于放血,在特定情况下,他推荐每天要放两次血。

放血疗法把理发师变成了外科医生116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让放血疗法走入了民间,理发店成了放血疗法的主要场所。

理发师用的刀和人们对放血的热需,谱写了一段有意思的西方医学史——外科学的发展是从理发店走出来的。

其中标志性的人物就是16世纪的法国理发师Ambroise Paré,他后来被誉为“外科医生之父”。

理发师们发展了一整套的放血操作规程和工具,放血疗法的双刃刀具叫“柳叶刀”,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Lancet”(柳叶刀)就是来自放血用的双刃刀片。

理发店沿用至今的红蓝白条纹相间的柱状标志中,红色代表流动的动脉血液,蓝色代表流动的静脉血液,而白色代表止血用的绷带,这是一个生动的放血疗法广告。

对放血疗法的质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放血疗法中引发的事故,渐渐使人们对其产生了质疑。

1799年12月12日,68岁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骑马巡视种植园回来,感到喉咙疼痛,第3天病情加重,呼吸困难。

华盛顿深信放血,他的私人医生也深信放血的作用,连续数次的放血后,华盛顿停止了呼吸。

历史上这个最倒霉总统死于放血疗法。

给华盛顿放血的医生是美国“医学之父”本杰明·瑞师(Benjamin Rush)的学生。

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的研究进展

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的研究进展

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的研究进展面瘫是发病率较高的周围神经病变,针灸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

放血疗法是针灸的一种方法,总结近10年的文献,了解放血部位的不同,所起的疗效及作用不同,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该病时提供思路,为提高临床疗效贡献力量。

标签:面瘫治疗;放血疗法;放血部位面瘫,中医称之为“口僻”,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为每年26~34人/10万人。

该病对患者不仅影响容貌,而且对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现代医学认为面瘫是由面神经麻痹的引起,目前多通过改善局部炎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西医普遍采用激素进行治疗,存在疗效缓慢,副作用明显,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的问题。

中医治疗面瘫是从患者实际状况出发,辨证施治,遵循本病发生发展的机理进行治疗。

其中,中医放血疗法是临床常用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常用工具为:三棱针、梅花针、毫针等;治疗方法为:在腧穴、病灶局部、病理反应点或相应的浅表小静脉处放血。

具有泻火解毒、祛瘀生新、凉血祛风、通络止痛、激发经气、调和气血、醒脑开窍、退烧除热的功效。

采用放血疗法治疗面瘫具有见效快、预后好、副作用小、经济、简便的优势。

但在临床具体应用时,由存在放血部位不同的治疗方案,现结合临床治疗效果,综述2004 ~2014年的文献,综合分析面瘫治疗中放血部位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1 放血部位1.1 耳朵《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故在耳朵放血可以达到调节经络,驱邪外出的效果。

对近十年文献分析,应用放血疗法治疗面瘫的文献共有68篇,其中应用耳朵放血的有10篇,占比14.7%,涉及病例380例,有效病例357例,总有效率为93.9%。

姚献文[1]采用耳尖放血疗法加针刺方法治疗患者42例,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再次出现面瘫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针刺组。

西方的放血疗法

西方的放血疗法

西方的放血疗法不同于传统中医中药的放血疗法,西方也曾经一度流行放血疗法,有部分相似之处一个滥用的例子是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

他是一位放血疗法的狂热信奉者,并且多次为他的佣人施行过放血疗法。

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生病,发烧之外还有呼吸困难。

他的管家和医生在一天之内先后分四次给他放血,总共放掉了125盎司左右的血,合3.5升左右,这个血量大约是成人总血量的一半。

当天晚上华盛顿就逝世了。

据后人研究华盛顿患的不过是普通的喉与气管的感染,要不是放血过多,是不至于送命的。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今天放血疗法已经没有人再使用了。

即使对“三高”有暂时疗效也不采用了。

因为现代医学发展了一整套完善的检测血压、血糖与血脂的简单而又方便的方法。

对经过科学检测已经知道患了“三高”的人,也已经有一套更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到了20世纪,放血疗法在西方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首先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源自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说人的生命依赖四种体液,血,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空气,水,土和火,和中国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个“气”少了“金木”。

古希腊人认为血在四种体液中是占主导地位的,伽林大夫认为血是人体产生的,经常“过剩”,正如中医里滋阴派讲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样,中医滋阴,古西医于是就放血。

伽林还和把人体皮下的动静脉血管和身体各个内脏器管联系起来,所谓“相表里”,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里”的血管上开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静脉的血治疗肝病,放左臂静脉的血治疗脾脏的病。

一直到中世纪,放血的实施者都是教堂的僧侣,直到1163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才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民间,具体的讲是交给了理发师,现在理发馆的招牌,就是旋转的红蓝白的筒子,红色是动脉血,蓝色就是静脉血。

理发师们发展了一整套的放血操作规程和工具,切割血管的刀片叫“柳叶刀”,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就是来自放血用的刀片。

在欧洲非常流行的放血疗法随着殖民者传到了美洲大陆,美国著名的大夫本杰明.瑞师(Benjamin Rush)就是放血疗法的推广着和实践者,本大夫是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签字的唯一的一位大夫,14岁就从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新泽西学院大学毕业,以后创建了美国医学教育体系,当时美国大夫的四分之三都是他的学生,被誉为“宾夕法尼亚的希波克拉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 国传 统 医 学 中 的经 络 理 论 在 回医 学 中 得 以 充 分体 现 。 对 中 针 不 同 的疾 病 , 回医 根据 传 统 的经 络 理 论 选 取 不 同 的 经 络 腧 穴 部
位针刺放血 , 以达 到 治 疗 疾 病 的 目的 。 医 的放 血 部 位 主 要 是 病 畲
不 跳 脉 上进 行 。 相 同 的脉 络 理 论 指 导 下 , 医 的放 血 也 是 在 不 在 蒙
跳 脉 上 进行 , 即在 特 定 部 位 , 浅 部 脉道 ( 脉 ) 开 或 穿 破 进 行 将 静 切
放 血 。 维 医 放 血 部 位 亦相 对 固 定 , 不 同 的 “ ” 血 , 治 疗 不 在 脉 放 可 同 疾病 , 分 为 “ 可 克法 力 ” 一 静 脉 血 管 , 拇 指 在 一 条 线 上 , 脉 头 与 手
血 疗 法 的作 用 在 于 出 恶 血 、 经 脉 、 血 气 , 变 经 络 中气 血 运 通 调 改
身 。 而 火 路 在 人体 内 为传 感 之 道 ,相 当于 现代 医学 的 “ 经 通 神 路 ” 火 路 同龙 路 一 样 , 有 干 线 及 网络 . 布 全 身 。 血 时 在 龙 。 也 分 放
中 图分 类 号 : 2 53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3 0 2 — 2 R 4. A 1 0 — 4 X( 0 2 0 — 4 5 0
【 摘要 】放血疗法 曾是 世界 范围 内广泛应用的一种古老治疗手段 , 是世界许多 民族共通 的疗法 , 代表 了人类
阳 . 护 人 体 健 康 的一 种 直 接 而 有 效 的 方 法 。 医 刺络 放 血 部 位 维 中
的 选 择 是 基 于 经 穴 理 论基 础 之 上 的 , 血 部 位 主 要 有 耳 穴 、 放 阿是
穴 、 应 点 和 浅 表 静 脉 ( 络 管 ) 。 1耳 穴 。 反 脉 等 () 常用 的有 耳 尖 、 、 肝 上 屏 尖 、 上 腺 、 、 桃 体 、 l轮 2 轮 3 轮 4 耳 背 沟 ( 压 肾 肺 扁 轮 、 、 、 、 降 沟 )耳 背 静 脉 、 应 敏 感 点 等 , 他 耳 穴 也 可 使 用 刺 血 疗 法 。最 、 相 其 为 常 用 的 为 耳尖 穴 , 耳 尖 穴 具 有 便 于 操 作 、 感 等 特 点 , 能 因 敏 且
井 穴 为 Hl6和 F — , 体位 于各 指 趾 爪 角 旁 开 2 3m 处 。 一 16具 ~ m 皮
肤 刺 络 是 以皮 肤 或 肌 肉 中 的异 常 点 为 刺 络 部 位 ,在 异 常 点 附 近 未 能 发 现 细 络 时使 用 。皮 肤 刺 络 的对 象 是 通 过 望诊 和触 诊 发 现
臂 的 外 侧 缘 上 ; 奥 克 艾 力 ” 一 正 中静 脉 血 管 , 由两 支 血 管 “ 脉 肘 是
( 下转 第 4 7页) 2
中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2年 3月 第 2 卷 第 3期 J T M. r2 1 , 12 , o3 1 E C Ma. 0 2 Vo. 1 N .
认 识 不 同 , 以选 取 放 血 部 位 亦 不 尽 相 同 , 放 血 部 位 的选 取 直 所 而
弯 凹处 :马 比 孜 ” 一 隐 静 脉 血 管 , 膝 关 节 内凹 处 ; 奥 塞 来 “ 脉 小 在 “
木 ” 一 背静 脉 血 管 , 无 名 指 和 小 指 之 间 ; 萨 分 ” 一 大 隐 静 脉 掌 在 “ 脉 脉 血 管 , 内侧 踩 关 节 上 方 , 膝 以上 部 分 扎 住 , 管 就 可 见 位 放 出适 量 血 液 , 以达 到 防治 疾 病 目的 的一 种 外 治 方 法 。
世 界 其 他 传 统 医 学 中 也 使 用放 血疗 法 , 印 度 、 欧洲 、 洲 等 , 如 古 美 每 个 民族 放 血 疗 法 各 具 特 色 。但 由 于世 界 各 民族 对 放 血 疗 法 的
回医 均 依 据 不 同病 症 而选 取 不 同 的部 位 ,放 血 部位 既有 血 管 分 布 区域 又 有 神 经 分 布 区 域 。 畲 医 、 医 、 医 等 多 在 血 管 相对 较 哈 苗 丰 富 的 部 位 放 血 。 过 比较 不 难 发 现 , 管 各 民族 放 血 部 位各 不 通 尽
接 影 响 放 血 疗 法 的效 果 。 本 文 就 世 界 各 民族 放血 疗 法 的放 血部 位 做 一 比较 研 究 。
1 中 国不 同 民族 医学 的放 血 部 位
“ 困 尼 萨 ” 一 一 种 弯 曲 交 叉 的 血管 , 住 小 腿 , 管 鼓 胀 起 来 尔 脉 扎 血
以后 再 放 血 。 2 根 据 不 同 疾 病 , 区 不 同 放 血 部位 。 医 认 为 人 () 选 壮
中国 中 医 急症
21 0 2年 3月 第 2 卷 第 3期 JT M. r 2 1 , o. 1 N . 1 E C Ma. 0 2 V 12 , o3

42 ・ 5

证 治 探 讨 ・
世 界传统 医学 中放血部位 的 比较研究
贾 飞 郭 义
( 津 中 医药大 学 , 津 3 0 9 ) 天 天 0 13
外 界 环 境 的影 响 , 受 六 淫 之 邪 而 发 病 , 称 肺 为 娇 脏 。 “ 寒 感 故 适 温 ” 主 要 体 现 在 根 据 外 界 环 境 温 度 的 变 化要 及 时增 减 A J 的 衣 ,L
主要包括适寒温 、 节饮 食 两 个 方 面 。
暴食 , 饮食 过量 , 可导 致脾 胃损 伤形 成食 积 。 食偏 嗜 的小 儿 , 又 饮 一
是 过 食 生 冷 . 其 在 夏 季往 往摄 人 过 多 冰 冷甜 食 , 尤 损伤 脾 胃 , 致 导
41 适 寒 温 .
肺 主气 、 呼 吸 , 窍于鼻 , 合 皮毛 , 司 开 肺 因而 易 受
发 挥 出 所 有 刺 血 疗 法 的 功 能 , 有 广 泛 代 表 性 。2 阿 是 穴 、 具 () 反应
变 局 部 的浅 表 静 脉 ; 医 在 痛 点 、 头 、 下 、 尖 处 针 刺 放 血 ; 哈 额 舌 鼻 苗 医 放 血 部 位 多选 择 指 ( ) 、 ( ) 趾 尖 指 趾 甲旁 、 中 、 下 青 筋 、 人 舌 肘 窝 、 窝 等 处 : 家 医在 人 体 某 部 位 的小 血 管 , 如 头 部 、 根 腋 土 比 舌 部、 四缝 穴 、 指尖 放 血 治 疗 疾 病 以及 侗 医 选择 舌下 、 窝 、 窝 食 腋 肘 和 十 指 尖 针 刺 放 血 。 藏 医 、 医 脉 络 理 论 基 础 相 同 , 血 部 位 亦 蒙 放 基 本 相 同 。 在 浅 表 静 脉 . 医放 血 部 位 在 固定 的 静 脉 。 均 维 而壮 医 、
部位 比较研究
会 合 而成 的血 管 , 与食 指 在 一 条 线 上 , 肘 内弯 的 凹处 ; 巴斯 力 在 “
克 ” 一 要 静 脉 血 管 , 中指 在 一 条线 上 , 腋 下 出 来 , 到 肘 脉 贵 与 从 弯
放 血 疗 法 是 指 用 三 棱 针 、 肤 针 等 针 具 , 患 者 浅 表 血 络 或 皮 在
相 同 , 无 一 例 外 地 都 选 取 了 静 脉 或 毛 细血 管 较 丰 富的 部 位 。 但
2 世 界 其 他 民族 传 统 医 学 中 的 放 血 部位 21 日本 汉 方 医学 放 血 部 位 日本 汉 方 医 学 和 中 医 学 一 脉 相 .
承 , 其 放 血 理 论 充 分 体 现 了 中国 传 统 医 学 中 的经 络 理 论 , 血 故 放 疗 法 多 用 经 穴 刺 络 、 穴 刺 络 、 肤 刺 络 、 络 刺 络 等 , 少 使 井 皮 细 很 用 静 脉 刺 络 。经 穴 刺 络 顾 名 思 义 是 以经 穴 为 刺络 部位 的一 种 治 疗 方 法 。根据 经穴 的 主治 作 用 进 行 取 穴 。经 穴刺 络 中 , 十 二 用 井 穴 的刺 络 叫 井 穴 刺络 。 日本 专 家 非 常重 视 井 穴 刺 络 , 日本井 穴
体 现 在饥 饱失 常和 饮食 偏 嗜两 方面 。 小儿 饮食 量不 足 , 血 生化 如 气
乏 源 , 之 气 血衰 少 正气 不 足 , 复 发生 肺 系病 证 等 ; 经 常暴 饮 久 反 如
作 用 , 有 预 防再 次 发 病 的 意 义 。 “ 寒 饮 冷 则 伤 肺 ”小 儿 调 护 又 形 ,
对 生 命 的本 质 的 某 些 认 识 , 又 各 具 本 民族 特 色 。 界 各 民 族 对放 血 疗法 认 识 不 同 . 血部 位亦 不 尽 相 同 , 但 世 放 本
文 就 世 界 各 民族 传 统 医学 中 的放 血 部 位 作 一 比较 研究 。
【 关键词】 世界传统 医学
放血疗法
是 指一 些体 表 明显 露 出 的相 对 细 小 静 脉 , 如肘 窝 、 窝 、 股 沟 、 腋 腹 胭 窝 、 腕 、 背 、 阴 等 处 , 取 暴 露 怒 张之 静 脉 血 管 刺 血 。 手 足 会 选 1 中 国 其 他 民族 医 学 中 的 放 血 部 位 ( ) 血 部 位 较 固定 , . 2 1放 以 静 脉 为 主 要放 血 部 位 , 以藏 医 、 医 为代 表 的少 数 民族 放 血 的 蒙 部 位 比较 固 定 , 别 选 择 特 定 脉 刺 络 放 血 治 疗 疾 病 。 两 个 少 分 ]这 数 民族 放血 特定 部位 的选 择 是 建 立 在 其 别 具 特 色 的 脉 络 理 论 基
路 和 火 路 上 选 取 穴 位 , 血 部 位 以大 椎 、 放 陶道 、 背 有 关 穴 位 为 胸
行 不 畅 的 病 理 变 化 , 而 达 到 调 整 脏 腑 气 血 功 能 的作 用 。 “ 恶 从 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