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

赵玥 S100030374

[摘要]皮亚杰儿童教育的主要思想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学习的本质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动手做来学习,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重视儿童之间的“合作”过程;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有:明确儿童教育的内在目的,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重视实践和合作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借鉴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教育改革飞速发展。重视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在为普及学前教育而努力。“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心愿,许多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培养行动。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社会和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一代身上,加之许多早教机构的迅速扩张和对一些“时髦”理念大肆宣染,加剧了独生子女父母对培养唯一的孩子成为高端人才的渴望。当前,在儿童教育领域里过度教育、过早启蒙的现象起来越严重,这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重温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感受颇多,对于纠正当前教育问题很受启发。

一、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

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提出的儿童建构理论不仅影响到欧洲,也影响到全世界的儿童教育。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指导当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在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做法。他认为儿童不应该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要学会如何思维。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

皮亚杰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分清了教育的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之区别,教育的外在目的即社会目的是以成人为本,内在目的即发展目的是以发展为本。只有通过内在目的才能达到和实现外在目的。

2、学习的本质是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

皮亚杰创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为认识儿童学习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巨大发展并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是一种能动认知结构构建过程。皮亚杰并不否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将知识硬塞给儿童,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情景,让儿童自己主动、自发地学习。

皮亚杰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一

是选择一定的内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二是利用情感因素激发,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三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必须与儿童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又要足够新颖,具有一定的挑战。

皮亚杰对于学习本质的的论述,与我国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相适应,对于改变教师角色,转变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动手做来学习

皮亚杰认为,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通过参加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儿童的动作和活动,只依靠看和听而没有活动的教学方法,他认为这不过是口头教学。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布置情景,提供教具,让儿童自由摆弄、实验、观察、操作,而不是让儿童一味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不断向儿童发问,随时了解他们有所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皮亚杰称这种教育法为活动教育法,利用活动教育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发明创造精神。

[2]皮亚杰这一思想,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特性。根据儿童期注意保持时间较短的特点,以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符合儿童成长的特点,使学习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实现。

4、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

皮亚杰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在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实验的过程中,他探索和发现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至两岁),儿童思维的萌芽。儿童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他们的动作或行为包括本能、习惯和智力三个层次。这一时期的早期教育是及时给婴儿提供多样化的(听、看、触摸……),能吸引他们观察的物体(玩具、实物等),注意实施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训练,在喂食和“游戏”中通过语言和手势等动作多与他们交往。

前运算阶段(2至7岁),表象和形象思维的出现。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各种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这时进行的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观察、测量、数数、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重量、容量、时间、速度、数量等初步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至12岁),初步逻辑思维的形成。在前一阶段出现表象图式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具体运算图式,这时儿童动作既是内化的,又是可逆的,既能使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图式,又能从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概念的本质,所以产生守恒概念。这一时期通过教学活动,主要是形成儿童各种科学的基本逻辑概念和逻辑分类能力,以及掌握各种逻辑关系。

形式运算阶段(12至15岁),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顺应(“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逐步达到成人的逻辑思维水平。这时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条件进行复杂的推理活动。[3]

皮亚杰认为,教育科学的发展应建立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应该按照儿童各个阶段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反对将儿童看作“年幼的成人”。同时皮亚杰认为,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在教学中多采用“自我发现的教学”,只有儿童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