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课件-第5讲

合集下载

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课件-第8讲

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课件-第8讲

差异法的公式
场合 ① 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是a的原因 相关情况 ABC D - BC D 被研究现象 a
无a
3.求同差异并用法 3.求同差异并用法
如果一种现象在一组场合下出现, 如果一种现象在一组场合下出现,在另一 组场合下不出现, 组场合下不出现,那么在一种场合下所共 有的, 有的,而在另一组场合下所共无的条件就 是该现象的原因。 是该现象的原因。
举例
温度升高,水银的体积就膨胀, 温度下降, 温度升高,水银的体积就膨胀, 温度下降, 水银的体积就缩小, 水银的体积就缩小,所以温度的变化是水银 体积变化的原因。 体积变化的原因 上海天文地质大队的同志在寻找上海地面沉 降的原因就是用了共变法。他们发现打深井, 降的原因就是用了共变法。他们发现打深井, 地下水用的越多,地面沉降越快, 地下水用的越多,地面沉降越快,从而得出 结论: 结论:大量抽取地下水是造成上海地面沉降 的主要原因。 的主要原因。
公 式
S1 S2 S3 Sn
P P P P
(s类不止n (s类不止n个) 类不止 所有的S都有P ∴ 所有的S都有P
使用简单枚举法进行归纳推理的时候要做 到两点:
在前提中尽量增加枚举的数量,数量越多, 在前提中尽量增加枚举的数量,数量越多,遗漏相 反情况的可能性就越小,推理的根据也就越充分, 反情况的可能性就越小,推理的根据也就越充分, 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尽量搜集可能出现的反面事例。所以要尽量搜集可 尽量搜集可能出现的反面事例。 能出现的反面事例是因为一但前提中发现了一个相 反的事例,结论就被推翻。 反的事例,结论就被推翻。 相反,如果在使用简单枚举法进行推理时,只根据 相反,如果在使用简单枚举法进行推理时, 少数重复出现的现象便草草地作出结论, 少数重复出现的现象便草草地作出结论,逻辑学上 称之为“轻率概括” 称之为“轻率概括”。

大一《逻辑学》全部课件

大一《逻辑学》全部课件

例如: 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 辑。 再如: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 逻辑! 又如: 有人说,“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 的逻辑。 还如: “你想要攒钱买房子,又大手大脚地乱花钱, 这是什么逻辑?”妻子质问丈夫。
④ 指一门学科,即逻辑学
例如: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学好逻辑是十分必要的。 再如: 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 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 力都大有好处。 又如: 逻辑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术语 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常项/逻辑变项/逻辑规 律/逻辑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 一、逻辑概念与逻辑学科 1.逻辑概念: 英语logic的音译,来源于古希腊语logos,有 “思维”、“言辞”、“理性”、“秩序”、 “规律”等含义。 现代汉语的含义有: ①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例如: 森林的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 了洪水的爆发,这是合乎逻辑的。 再如: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 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又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
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逻辑形式结构: S是P。
2.逻辑学研究的思维规律 逻辑学还研究思维的逻辑规律,即同一律、矛 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遵守了这四条规律,才能使思想具有确定性、 不矛盾性(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3.逻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逻辑学还研究思维的逻辑方法。逻辑方法,是 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遵循和运用逻辑规律以形 成概念和命题、进行推理和论证的方法。 例如,定义、划分、限制、概括等简单的逻辑 方法,确定命题真假的真值表法和赋值法以及命 题演算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科学归纳法,概率、 统计的方法,进行证明和反驳的方法如反证法和 归谬法等等。

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课件-第5讲

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课件-第5讲

思维规律
概要
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共同构成 了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本讲有四条规律。
一、同一律
这是一条关于思维要保持确定性的
规律。 1.同一律的含义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维
的自身具有同一性,即一个概念或一个判 断总是确定的
公式:A 是 A
2.同一律要求
① 使错 误。 混淆概念

举例
某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我看了电影
《园丁之歌》后很受感动,我长大后也要 做一个园丁,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偷换概念
举例
古希腊一个诡辩者对他的朋友说:“你没
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拥有的东西,是不是
这 样?”对方答:“是这样”。诡辩者说:
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 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 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E.循环论证
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的说法: 甲:高(2)班的同学都懂计算机 乙:有些不懂计算机的是高(2)班的同学 丙:甲和乙的说法都对 从甲和乙的话中,可知丙的断定:
一对恋人有如下一段话: “我最亲爱的,你能发誓说我是你的第一个恋人 吗?” “当然是。这还用得着怀疑吗?嗯,真怪,男人 们为什么总要这么问我?” 下列哪项准确指出姑娘答话中存在的逻辑错误?
A.转移论题 B.两不可 C.倒置因果 D.自相矛盾 E.以偏概全
某国对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最近三 年来,中学生吸烟人数在逐年下降。于是,调查 组得出结论:吸烟的青少年人数在逐年减少。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调查组的结论受到怀疑?
没有。
代表们基本上全体出席了会议。

逻辑学教程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逻辑学教程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ab
b
Aa
C
C
Aa
b
bB
a b a Bb
a
凡A是B, 凡B是A; 凡B是A。 有A是B,
有A非B。
凡A是B; 有B是A, 有B非A。
有A是B, 有A非B; 有B是A, 有B非A。
凡A非B, 凡B非A; A+B=C
凡A非B, 凡B非A; A+B<C
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 法,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
•判 S与P 的断 关系 的 真假 判断 的形式
SAP
• SEP
• SIP
• SOP
SP
真 假 真 假
P S
S P
•真

•假


•真


S P
S P
•假

•假



•真
•真
A 反对关系 E








I 下反对关系 O
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可以同假;可以同真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联言判断? 2.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何区别? 3.假言判断有几种类型?它们有何不同? 4.什么是负判断?各类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什么? 5.如何利用真值表断定复合判断之间是否等值? 6.什么是模态判断?各种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如何?
第四章 演绎推理
目的和要求:明确推理的实质和特征;了解掌握推理的 种类、形式结构和规则。要求既能运用正确的推理形式, 也能改正错误的形式;能够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准确 地分析出具体的推理形式,能灵活、正确地运用各种推 理,迅速、准确地揭露错误的推理,提高正确运用各种 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

哈工程大学杨玉洁老师逻辑学

结论是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
举例
道德是有历史性的
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道德是有继承性的
∴ 道德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
公式
p
q
s
∴ p∧q∧s
2.联言推理的种类
根据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判断分成
➢ 合成式 ➢ 分解式
① 分解式
举例
工、农、兵、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依靠力量 ∴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第七讲
复合判断推理
一、联言推理
1. 什么是联言推理
➢ 联言推理是其前提或结论是个联言 判断并且根据联言判断联言肢同真 的性质推出结论的演绎推理。
前提是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
举例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思维的发展都是 由于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 思维的发展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公式
p∧q∧s ∴s
➢ 否定肯定式选言推理的小前提不能把所有的 选言肢否掉;另外,选言推理有省略式。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 小前提肯定一个选言肢,结论可以否定其余 选言肢。
➢ 小前提否定其余选言肢,结论可以肯定一个 选言肢。
② 相容关系的选言推理
➢ 否定肯定式
举例 一个错误的推理或者前提虚假、或推理形式不对 这个推理的错误不是前提虚假
公式
p ←→ q p
∴q
肯后肯前式
举例
当且仅当理论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公式 p ←→ q
q
∴p
否后否前式
举例
当且仅当理论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真理 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理论不是真理
∴ 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理论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逻辑学教程第五版课件普通逻辑课件5

逻辑学教程第五版课件普通逻辑课件5

8.3 论证的规则
论题不清
论题必须清楚明确
首先在思想 上必须把论题弄 清楚、弄确切
其次,在论证 时必须把论题清楚 确切地表达出来
论题必须保持同一
证明过少
转移论题 偷换论题
证明过多
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判断
虚假论据 预期理由
循环论证
论据的真实性不能 依靠论题来证明
从论据应推出论题
推不出
论据不足 论据与论题不相干
8.1 论证的概述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还是独 立地思考问题,经常需要证明什么或反驳什么的。其中 的证明与反驳就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某个或某些真实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 真实性的思维形式。
张三这次不用负刑事责任,因为张三 属于正当防卫,而《刑法》规定属于 正当防卫的不用负刑事责任。
归谬法也是一种间接反驳的方法。它先假定被反驳的 论题为真,然后由这个假定推出一个或一系列显然是荒 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就 要否定后件”的规则,确定被反驳的判断虚假的反驳方 法。
从被反驳的判断中引伸出假判断
被反驳的论题:p 假设:p真 证明:如果p,那么q
非q 所以,非p 根据矛盾律:所以,P假
间接反驳就 是通过证明与 对方的论题具 有矛盾关系或 反对关系的判 断的真实性, 从而根据矛盾 律,确定对方 的论题虚假性 的反驳方法。
被反驳的论题:p 假设:非p(非P与P是矛盾关 系或反对关系)
证明:非p真 所以,p假
反驳的论题:喝醉酒的人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
反驳的方式:引用《刑法》的有关条文规定,证明“醉 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和被反驳论 题是相矛盾的,根据矛盾律两者不能同真,得出“喝醉酒的 人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为假。

lesson 5 CGA MA1

lesson 5 CGA MA1
Lesson 5
Cost Behavior and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McGraw-Hill/Irwin Copyright © 2006,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Lesson 5 Contents
Topic 5.1 Types of Cost Behavior Patterns Topic 5.2 Total Cost Function and Cost Behavior Assumptions Topic 5.3 Analysis of Mixed Costs
(such as maintenance workers)
Cost
Volume
Xuezhen zhu School of Business ,Soochow University.
The Linearity Assumption and the Relevant Range
A straight line Economist’s closely Curvilinear Cost approximates a Function curvilinear
Topic 5.8 Operating Leverage and CVP Analysis Topic 5.9 Multiple Products and CVP Assumption
Topic 5.10 Computer illustra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Xuezhen zhu
Summary of Variable and Fixed Cost Behavior
Cost Variable In Total Total variable cos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ctivity level within the relevant range. Total fixed cost remains the same even when the activity level changes within the relevant range. Per Unit Variable cost per unit remains the same over wide ranges of activity. Fixed cost per unit goes down as activity level goes up.

逻辑学第三第五章

逻辑学第三第五章

第三章、第五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判断?为什么?1.没有耕耘,哪来收获?2.教学大楼内严禁吸烟!3.李玉安的事迹是多么感人啊!4.普通逻辑是否应该送进历史博物馆?二、下列语句各预设了什么判断?1.为何植绿不见绿?2.应该说明平反的何时能真正减下去?3.请将马路让出来!4.国有资产流入了谁的腰包?5.反腐败的任务有多重啊!6.请不要再用假种子、假农药坑害善良的农民了!三、分析下列性质判断的结构。

(指出是什么判断;若非标准形式,请换成标准形式;标出主、谓项,联项,量项;指出主、谓项周延情况。

)1.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是白种人。

2.凡是搞阴谋诡计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3.鱼目岂能混珠!4.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5.没有任何物体不在运动。

6.难道领导干部是特殊公民?四、设下列判断形式为真,请指出主项S和谓项P外延间可能具有何种关系。

1.没有S是P。

2.没有S不是P。

3.不是所有S是P。

4.有S不是非P。

五、下列判断是A、E、I、O中的哪一种?请写出主谓项与之相同的其他三个判断。

假定原判断为真,请根据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指出其他三个判断的真假情况。

假如原判断为假,情况又怎样?1.甲班有的同学是文学爱好者。

2.小王庄不是所有人家都有彩电。

3.这个城市所有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

4.十月份放映的影片全都是进口大片。

六、对下列判断换位、换质、换质位,并写出推理的逻辑形式。

⑴换质:1.所有知识分子都是劳动者。

2.有些外国的经验不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⑵换位:1.所有抢劫犯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2.有些担任高级职务的领导干部是腐败分子。

⑶换质位(先换质,再换位,只要求推两步):1.真理是不怕批评的。

2.所有犯罪行为都不是合法行为。

七、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1.反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所以,所有非侵略战争都是正义战争。

2.凡是正确的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凡是来源于实践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移论题
举例
某一贪污大案,在审判时,审判员问被告: 某一贪污大案,在审判时,审判员问被告: 你贪污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被告回答: “你贪污的主观原因是什么?”被告回答:“我 父母长期生病,全家五口人生活, 父母长期生病,全家五口人生活, 而收入只有 500多元 多元 经济困难,铤而走险。 ,经济困难,铤而走险。另外领导上的官僚主义 财务制度不健全,才得涂改账目, ,财务制度不健全,才得涂改账目,伪造发票之 这就是我犯罪的重要原因。 机。这就是我犯罪的重要原因。” 审判员立即严肃的说: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审判员立即严肃的说:“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上例审判员运用同一律的知识, 上例审判员运用同一律的知识,指出被告转移了 论题。 论题。
举例
和平主义者提出口号:反对一切战争。 和平主义者提出口号:反对一切战争。 理由:一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理由:一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理由和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② 理由和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否则 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举例
凡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 法律是上层建筑 ∴艺术有阶级性(错误:“推不出”) 艺术有阶级性(错误: 推不出”
趣味 故事
徇甸人民流传兔子伤风的故事。 徇甸人民流传兔子伤风的故事。 鲁迅在《野草》 鲁迅在《野草》中讲了一个学生向老师请教立 论的故事。 论的故事。 《坚瓠续集》里关于蝙蝠的故事。 坚瓠续集》里关于蝙蝠的故事。
2.排中律作用 2.排中律作用
它是揭露“骑墙居中” 它是揭露“骑墙居中”,“模棱两可”逻辑错 模棱两可” 误的有力武器。 误的有力武器。
学校举行英语和数学竞赛。 学校举行英语和数学竞赛。 教务员: 成绩统计表明,75%的人英语合格 25% 的人英语合格, 教务员:“成绩统计表明,75%的人英语合格,25%的 人数学合格。 人数学合格。” 负责人: 这么说来, 负责人:“哦,这么说来,英语合格者是数学合格者 的三倍? 的三倍?” 教务员: 不能这么说,还有10%的人两门都不合格。 10%的人两门都不合格 教务员:“不能这么说,还有10%的人两门都不合格。” 以下哪项最能合理地解释教务员话中的表面性矛盾? 以下哪项最能合理地解释教务员话中的表面性矛盾? A.统计数字包括了所有的竞赛参与者 A.统计数字包括了所有的竞赛参与者 B.数学合格者都包括在75%的英语合格者中 数学合格者都包括在75% B.数学合格者都包括在75%的英语合格者中 C.统计数字不准确 C.统计数字不准确 D.有些学生英语和数学都合格 D.有些学生英语和数学都合格 E.有些已报名的学生估计试题难度大 有些已报名的学生估计试题难度大, E.有些已报名的学生估计试题难度大,没有去应考
思维对象必须同一,否则犯“ ② 思维对象必须同一,否则犯“偷换 论题” 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偷换论题
举例
无政府主义者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无政府主义者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 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唯 物主义的原理时, 就采用了偷换论题的手法, 物主义的原理时, 就采用了偷换论题的手法, 把这一科学论断歪曲为 “ 吃饭决定思想体 然后再大肆进行攻击。 系。”然后再大肆进行攻击。 上例是一种违背同一律的手法。 上例是一种违背同一律的手法。
一个月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 一个月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而工 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 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又暂时抛开 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以上的陈述犯了下列哪项逻辑错误? 以上的陈述犯了下列哪项逻辑错误?
A.论据不足 A.论据不足 B.循环论证 B.循环论证 C.偷换概念 C.偷换概念 D.转移概念 D.转移概念 E.自相矛盾 E.自相矛盾
母亲包屁儿子犯罪
公安人员问: 你的儿子犯了罪, 公安人员问:“你的儿子犯了罪,你有什么 说的? 说的?” 母亲答:“我就希望政府给我恢复名誉。” 母亲答: 我就希望政府给我恢复名誉。 公安人员问:“倒卖电视机难道不违法吗?” 公安人员问: 倒卖电视机难道不违法吗? 母亲答: 北京还有别人卖呢。 母亲答:“北京还有别人卖呢。”
偷换概念
举例
古希腊一个诡辩者对他的朋友说: 古希腊一个诡辩者对他的朋友说:“你没 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拥有的东西 是不是 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拥有的东西,是不是 这 样?”对方答:“是这样”。诡辩者说: 对方答: 是这样” 诡辩者说: “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么你的头上 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 就有角了。 就有角了。” 上例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方法。 上例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方法。
举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列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能成为检验认识 正确与否的标准。 正确与否的标准。
他回答问题的观点基本正确, 他回答问题的观点基本正确,一点错误都 没有。 没有。 代表们基本上全体出席了会议。 代表们基本上全体出席了会议。
趣味 故事
蓝色红宝石的奇遇。 蓝色红宝石的奇遇。 光荣的白卷先生。 光荣的白卷先生。
我国多数企业完全缺乏“专利意识” 我国多数企业完全缺乏“专利意识”。 根据中国 专 利局最近对500 500家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的一次调查 利局最近对500家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的一次调查 结果表明, 结果表明, 在做科研或新产品规划时制定了专利 计划的仅有27% 27%。 计划的仅有27%。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哪一个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哪一个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在被调查的500家企业以外, A.在被调查的500家企业以外,有一部分企业也 在被调查的500家企业以外 制定了专利计划 B.一些企业不知道怎么制定专利计划 B.一些企业不知道怎么制定专利计划 C.一些企业申请了许多专利 一些企业申请了许多专利, C.一些企业申请了许多专利,但并没有专利计划 D.“专利意识 专利意识” D. 专利意识”和申请专利是两回事 E.没制定专利计划的企业不一定没有 专利意识” 没制定专利计划的企业不一定没有“ E.没制定专利计划的企业不一定没有“专利意识”
商家为了推销商品,经常以“买一赠一” 商家为了推销商品,经常以“买一赠一”的广 告招来顾客, 告招来顾客,以下哪项最能说明这种推销方式 的实质? 的实质?
A.商家最喜欢这种推销的方式 A.商家最喜欢这种推销的方式 B.顾客最喜欢这种推销的方式 B.顾客最喜欢这种推销的方式 C.这是一种亏本的推销方式 C.这是一种亏本的推销方式 D.这是一种耐用商品的推销方式 D.这是一种耐用商品的推销方式 E.这是一种以偷换概念的方法推销商品的手段 E.这是一种以偷换概念的方法推销商品的手段
2.同一律要求 2.同一律要求
使用概念必须同一,否则会犯“ ① 使用概念必须同一,否则会犯“偷 换概念” 换概念”或“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混淆概念
举例
某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 某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我看了电影 园丁之歌》后很受感动, 《园丁之歌》后很受感动,我长大后也要 做一个园丁,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做一个园丁,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A.近三年来,帮助吸烟者的戒烟协会在增加 A.近三年来, 近三年来 B.近三年来 近三年来, B.近三年来,反对吸烟的中学生在增加 C.许多吸烟的青少年不是中学生 C.许多吸烟的青少年不是中学生 D.国际上的香烟打进国内市场 国际上的香烟打进国内市场, D.国际上的香烟打进国内市场,香烟价格在下降 E.由于经费紧张 由于经费紧张, E.由于经费紧张,下一年不再对中学生作此调查
四、充足理由律
1.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1.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在思维和论证过程中, 在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正确的思 想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想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公式:所以A是因为B 公式:所以A是因为B(B是A的理由)。 的理由)。
2.充足理由律的要求 2.充足理由律的要求
理由要真实,否则犯“虚假理由” ① 理由要真实,否则犯“虚假理由”的 逻 辑错误。 辑错误。
二、不矛盾律
这是一条关于思维必须要保持明确 性的规律。 性的规律。
1.什么是不矛盾律 什么是不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反对或两个矛盾的 判断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判断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公式: 公式:A不是
举例

矛盾关系 本案的罪犯是成年人。 本案的罪犯是成年人。 本案的罪犯是未成年人。 本案的罪犯是未成年人。 对立关系 对被告处最高有期徒刑。 对被告处最高有期徒刑。 对被告处最低有期徒刑。 对被告处最低有期徒刑。
第五讲
思 维 规 律
概要
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共同构成 了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了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本讲有四条规律。 本讲有四条规律。
一、同一律
这是一条关于思维要保持确定性的 规律。 规律。 1.同一律的含义 1.同一律的含义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维 的自身具有同一性, 的自身具有同一性,即一个概念或一个判 断总是确定的 公式: 公式:A 是 A
趣味逻辑练习
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 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 方说: 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 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 小林说 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 “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 旁边的小刚看了 看他们俩人的答案后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时 看他们俩人的答案后说: 小林的答案错了。 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 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 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 “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 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请问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请问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小方说的是真话, A.小方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对了 小方说的是真话 B.小刚说的是真话 小刚说的是真话, 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错了 C.小林说对了 小林说对了, C.小林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 D.小林说错了 小林说错了, D.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 E.小刚说对了,小林和小方的答案都不对 E.小刚说对了, 小刚说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