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老王》(第一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老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第9课老王课型:讲读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人物的形象。
2.理解文本中的叙述、描述和其他表达方式。
3、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1.在中国,知识渊博、个性高尚的女性被称为“先生”。
杨江是其中之一,她的岳父夫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2、给加点字注音。
禁令()崩溃。
()失败。
携带骷髅。
抓住滞.()笨愧怍..(典)翳.()4、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荒芜:(2)崩溃:(3)禁止:(4)凑合:(5)缓慢而愚蠢:(6)羞耻:合作探索、阅读文本和思考:①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 作者对老王有何感想?请用课文中的单词回答。
能力提升1、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老王送香油、鸡蛋一部分。
)1》。
2.尝试:为老王写一篇“墓志铭”。
当堂检测欣赏文本中的关键段落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说了一声“嗯”,径直走进来,向我伸出双手。
他一手拿着瓶子,一手拿着袋子。
我正忙着捡。
瓶子里有芝麻油,包装里有鸡蛋。
我记不起是十点还是二十点,因为我的记忆里有太多了。
我不记得他说了什么。
不管怎样,意思很清楚。
他把它给了我们。
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感谢他给我的香油和大鸡蛋,然后转身走进屋子。
他很快拦住我说:“我不要钱。
”我也急忙解释说:“我知道,我知道——但既然你在这里,就不要让别人拿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老王》导学案 新人教版

9 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镶嵌、愧怍”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3、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蹬.车(dēnɡ)惶.恐(huánɡ)田螺.眼(luó)夜盲.症(mánɡ)荒僻.(pì)塌.败(tā)压.根儿(yà)翳.(yì)取缔.(dì)凑.合(còu)镶嵌..(xiānɡqiàn)冰伛.(yǔ)骷髅..(kūlóu)攥.着(zuàn)滞.笨(zhì)愧怍.(zuò)二、词语释义闲话:闲谈。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单干户:不跟人合作,单独干活的人。
压根儿:根本、从来(多用于否定句)。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扶病:带着病(做某件事)。
伛:曲(背)、弯(腰)。
翳:指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
抱歉:心中不安,觉得对不住别人。
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愧怍:惭愧。
三、语句解读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句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句①“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句①“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老王》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老王》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老王》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老王》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导入学生们,在阅读本课文《老王》之前,我们先通过图片、短文等方式探讨“友谊”的重要性。
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幅图片,谈一谈图片中的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他们是不是好朋友,这两个小朋友的行为是不是体现了友谊的重要性。
二、阅读全文(一)第一遍阅读请在三分钟内默读全文,了解文中人物、情节。
(二)第二遍阅读请大声朗读全文,加深对文中人物、情节的印象并理解文本内涵。
(三)小组讨论请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 文中阿强是个怎样的孩子?2. 文中老王是个怎样的老人?3. 阿强和老王之间的友情是怎样建立起来的?4. 阿强和老王在一起经历了什么?5. 阿强最终怎样体现了对老王的感激之情?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三、思考拓展请思考以下问题:1. 你认为“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重要?2. 除了本课文中,你还有哪些故事和亲身经历可以说明“友情”的重要性?3. 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老王”这样的人吗?你对他们有着怎样的看法?4. 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越来越脆弱,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好自己身边的友情?请个体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今天的课程里,我们一起阅读了本课文《老王》,通过图片、短文等方式探讨了“友情”的重要性,对文中人物、情节进行了理解,并分组讨论了相关问题,最后思考拓展了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让友谊像阳光一样普照你我通过本课《老王》的阅读和讨论,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友情的可贵和重要性。
阿强和老王之间的友谊是因互相关心和帮助而建立起来的。
尽管他们年龄差距大,但他们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彼此支持和鼓励。
最终阿强体现了对老王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动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友情也是不可或缺的。
与朋友之间的信任和关心让我们变得更加有安全感和责任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9老王.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9老王9老王【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作者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的美德。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通过几个生活片断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学习流程】1、给加点字注音。
個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眼翳滞笨愧炸2、自读课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3、小组研讨:以''老王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句式交流对老王形象的认识。
作者一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王和他们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们为什么对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从“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来看,你认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4、思考品味:第8段中“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样的处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8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 ?为什么?第16段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 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组交流: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吗?或者勾勒一幅他的简笔画。
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7、拓展阅读乞丐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 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岀一只、肮脏的手……他呻吟着, 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老王》导学案 新人教版(4)

第9课《老王》学习目标:1、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识记文中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画出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说说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
3、结合主旨句,说说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朗读课文,画出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说说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
难点:结合主旨句,说说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引:1、谁能介绍一下作者?2、这些字词我们注意了吗?(1)注音塌败()取缔()伛()翳()骷髅()绷()滞笨()愧怍()(2)释义塌败:取缔:问题导学:1、通过课文的学习,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2、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最终离开了人世,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她为什么能这样想?杨绛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典题训练:、“前任”、“强笑”、“镶嵌”等词好像过于雕凿,但作者为何这样写?(2)、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老王的“脑袋慢”?(3)、第三段中为什么说“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4)、第八段中既然说“他面如死灰,两只眼…分不清…眼”又为什么问他“你好些了吗”。
这难道语意就不矛盾吗?(5)、第十段中为什么说蛋多而数不清?(6)、第14段“我知道……托人捎了”,为什么说“我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7)、第16段中为什么“害怕”?为什么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为什么不能想象他怎么回家的?(8)、最后一段中的第一个问号的作用?“侮辱”的含义?这段文字有了什么意义?(9)、从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关心爱护中,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10)、作者为何要尊重比他地位低下的老王呢?当堂检测: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推荐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9《老王》(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9《老王》(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9d80017375a417866f8fd2.png)
9《老王》(第2课时)【课前探究】1、分角色朗读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互助提升】1、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为切入点,引导探究:如何看待文中人物的“幸”与“不幸”。
2、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3、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体验成功】1、你身边有这样的不幸者、弱者吗?你平日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你像作者一样,有过良心的叩问吗?2、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快乐心得】【中考写真】1.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③这就构成一副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2.综合性学习(7分)4月13日是世界读书日,华新中学举办了首届文化节,倡导同学们多读书、广读书,更要读好书。
为了更好地办好本届文化节,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本届文化节写一则宣传标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下列关于“影响学生阅读名著的原因”调查统计表进行说明例:选A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难以找到书”的同学有5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
【精品】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9《老王》新人教版学案(无答案)

《老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一、课前探究1、正确标注词语:伛翳、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凑合、骷髅、滞笨、愧怍。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呆滞笨拙(2)荒凉偏僻(3)明令取消或禁止 4)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3、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
代女作家,家、教授。
著有长篇小说《》等。
二、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三、互助提升1、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2、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3、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
”的形式表达出来。
4、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四、体验成功:1、课文中老王的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
你能就这些只言片语推测一下老王当时的心理和表情吗?2、老五劝说“我”收下香油和鸡蛋的情节作者没有描述,请你设想一下,老王当时是怎么说服“我”收下的?五、快乐心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一、课前探究1、分角色朗读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二、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三、互助提升1、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为切入点,引导探究:如何看待文中人物的“幸”与“不幸”。
八年级语文上册9老王导学案新人教版

《老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难点,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哦)1、教学难点: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学习方法】讨论、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案(厚积而博发哦,只要用心你定会收获快乐!)【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教材助读】1、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她是作家、文学翻译家,《洗澡》是她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就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
她的丈夫是著名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就是《围城》,这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2、背景介绍:看上面的资料,杨绛确实是功成名就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是幸运儿。
但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
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
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老王》(第一二学时)
课型
预习交流
学习目标:1、识记文 中重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字义。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 文。
3、概括文章要点。
学习重点:准 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阅读 时请体会。
三、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些方面?老王的善良表现在那些方面?(结合文章中具体语句分析)
梳理小结
导入:
课后反思:
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塌败()取缔( )翳()骷髅()()
镶嵌()()绷()滞笨()愧 怍()
荒僻()攥 着()伛()惶恐()
2、词语解释:
失群落伍:
滞笨:
愧怍:
取缔:
塌败:
镶嵌:
交流探究
一、自由 朗读课文,可以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可圈哪些事情?重点是什么?贯穿文章的线索是什 么?
自主预习
一、借助导学方案了解作者及背景。通过课下查阅的资料,相 信你一定能试着用几句话介绍作者及她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找出你不理解的生字词查阅借助工具书做标注。
预习检测
一、《老王》的 作者是__ ______,她的丈夫是________,字_______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______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