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
(完整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推荐文档

1、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点评:在中国许多县级以下的农贸市场里许多食品特别是炒货,都是自制自销的,这些摊贩在市场上有摊位店铺,在家里或其它较隐的地方有自开的加工厂。
加工爪子花生等一些炒货,这些加工厂所用的场所完全没有卫生可言,也没有任何审批手续,就是有往往都是很形式的东西,他们加工时所用的油当然不会是好油,来源渠道也完全不清楚,反正会有人专门到店铺里来推销,会自动送上门来,加工者并不管油到底好不好,只要便宜就行,他们明知不会是好油,但也不会想到可能是毒油,他们的商品会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到全国各种经营场所。
包括各种大型超市。
特别是各种宾馆酒家等,事实上炒货的“脏”说出来足可让人大倒胃口,他们所谓的工厂办了十几年,从来就没有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去过,一,他们的厂是地下的,二,这方面好象没有人去管,当地zf为了地方经济往往都是采用宽松政策,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食品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三,从来就没有人问过、查过商贩货物的来源和渠道,四,对于炒货并没有一些相关的较详细的法规可寻可依,特别是对一引起自产自销的小作坊,完全就没有相关措施。
五,中国人喜欢“运动”,往往是发现严重问题后就来一下“运动”,而不法商人为了利益是挖空心思,无孔不入,无时不动,而监督部门则是上面叫动他才动,在“运动”与“运动”的时间里,谁去保证商品的质量呢?2、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除了法律方面的局限性,还在于我们广大民众特别是官员对各种知识的贫乏,试想: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之前,又有几位官员清楚“瘦肉精”“苏丹红”“牛肉精膏”等概念呢?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最需要监管的是流通渠道和商品来源,可是监督部门人浮于事,有几个真正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着想并时时牵肠挂肚呢?3、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历年食品安全事故

历年食品安全事故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年食品安全事故》的内容,具体内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成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成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1、202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2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2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
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2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中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20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近十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

4月17日凌晨,沈阳市公安局调集皇姑、和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分局警力开展端窝点行动,在该大棚内查获使用有害非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豆芽2吨,半成品8吨。有数据指出沈阳市场上近三分之一是毒豆芽。了让食物更加漂亮、增加黄豆发芽率,这些豆芽里被加入了尿素、恩诺沙星等违法添加剂。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恩诺沙星是一种抗生素,一般用在动物身上;6-苄氨基腺嘌呤长期食用则会在人体内产生可致癌的亚硝酸盐。
2011
催熟芒果
4月6日上午,媒体走访了华润万家、人人乐等大型超市。发现果品区大多摆放着用保鲜膜包裹的芒果,长得饱满,色泽鲜黄。而海南芒果5月中旬才成熟,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芒果基本都是被一种叫“乙烯利释剂”的“药”催熟的。
“乙烯利释剂”是一种低毒农药,如果用量过大、就会超出国家标准,食用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醒广大消费者,吃芒果时,最好清洗干净、去皮食用。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政府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
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问题银鱼用福尔马林
南京被曝小龙虾事件之后,其他水产品的安全问题也一并关注起来。2010年8月疾控中心公布了水产品抽检结果,共计有3种水产品被查出含有孔雀石绿、甲醛等违禁成分。无独有偶,2011年4月青岛市城阳质监局接市民举报,在一民房内查获大量“问题银鱼”。据统计,现场共查获小银鱼1.6吨,福尔马林100公斤。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1、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市卫生防疫部门、市区工商部门查封了八吨掺了石蜡油的东北大米。
2001年广州7月又在天平架牛利岗一货仓商店有掺有矿物油的“毒米”查处300吨“毒大米”经过漂白等加工……。
致癌大米”一般由霉变、生虫的陈旧米加工而成,经过去皮、漂白、拌油之后才能摇身变成“优质大米”,所以一般这些米粒都不怎么完整、完滑,如未加香精则仍有股霉味,如加上香精则会发出其它香味。
毒大米”的主要有害物质是黄曲霉,在食品污染的因素中,生物毒素污染危害最重大,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
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
2008年9月日本市场也出现了“毒大米”事件,但是事情暴露后,当事人日本奈良米谷销售公司社长中川昭一(54岁)无法活下去,以自杀谢罪。
2、敌敌畏火腿事件:2003年11月16日“敌敌畏金华毒火腿”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之前在2002年金华市有关部门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火腿的企业就有25家之多。
据知情人说,往火腿里添加敌敌畏在当地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用敌敌畏等违禁药物加入水中,来浸泡猪腿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
为什么被当地人认为是“公开的秘密”的加工法可以沿用那么多年,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
3、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359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1号”。
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1号”的行动席卷全球。
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社会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1号”,打响了全国查处涉红食品的第一枪。
从3月5日开始,“苏丹红1号”被滥用为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就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辣椒酱、辣腐乳、酱腌菜,到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长沙坛坛香牌风味辣椒萝卜、河南豫香牌辣椒粉以及方便面里相继被检出了“苏丹红1号”……。
近三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三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9年,我国发生了多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其中,疫情期间,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导致了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停工,一些食品市场供应出现紧张,甚至出现了一些食品价格的异常波动。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质量不合格等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20年,食品安全事件依然屡离不绝。
在这一年里,一些地方出现了因为食品加工环节不严谨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如河南一家豆制品厂因为生产环节不合格导致产品中毒事件。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因为食品保存环节不当导致的食品腐败事件,如一些冷链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当导致食品变质,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2021年,食品安全事件虽然有所减少,但依然时有发生。
在这一年里,一些地方出现了因为食品销售环节不规范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一些食品商超因为销售过期食品而被曝光。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因为食品生产环节不合格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如一些食品企业因为生产环节不符合标准而被责令停产整顿。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希望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为食品安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举例1.雀巢奶粉碘超标2005-5 ,5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后来引发了消费者诉讼。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标准问题的讨论。
超标,是否必然对身体产生危害?国家食品标准与人体耐受性的尺度之间,显示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2.福寿螺2006-8 ,北京市先后有131人因生食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被确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这是北京首例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作为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后经调查,带病福寿螺来自广西桂林。
3.瘦肉精中毒2006-9 ,广东5名工人中毒,所吃肉食中瘦肉精超标1000倍;同年,上海二百余人瘦肉精中毒。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
有媒体称:“添加瘦肉精是养猪行业多年来的潜规则,而监管部门似乎无力遏制。
”4.多宝鱼“嗑药”2006-1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严重消费预警,称近期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渔药残留—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专家指出,长期大量摄食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
事发后,国家食监局即派调查组前往山东沿海各地,调查多宝鱼及其他海水养殖水产品的药物使用情况。
5.三氯氰胺2008-9 ,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随即掀起的行业整肃风暴中,公众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奶源造成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全行业,大企业、知名品牌的问题尤其集中。
中国乳业承受了空前的行业危机。
6.海南毒豇豆2010-2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
所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属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以及中草药植物上。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不少食品安全案例在近年来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担忧。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食品安全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案例一:有毒食品添加剂事件这是一个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案例。
该案例涉及到一家食品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了大量有毒食品添加剂,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加工厂没有进行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屡次违法添加有毒食品添加剂。
这一案例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生产企业缺乏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识和措施。
在追求利润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了非法添加剂的方式。
此外,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和惩罚力度不够也是导致此类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案例二:餐饮卫生问题餐饮行业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里,不少餐饮机构因为卫生问题而受到处罚和曝光。
其中一个案例是一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该企业在多个分店被检查时发现卫生问题,如食品存放不当、食品加工环境不洁等。
这一案例的原因在于餐饮企业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餐饮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同时,监管部门在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和频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三: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假冒伪劣食品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
这些假冒伪劣食品以次充好,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不少假冒伪劣食品的案件曾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造成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
一方面,监管部门的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食品得以滋生和流通。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地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欠缺,也加剧了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的存在。
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食用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慢性疾病。
重大食品安全案例

重大食品安全案例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案例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例为例,讨论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一、某某毒奶粉事件在某年某月,某某奶粉企业不法分子为了追求暴利,将非法添加有害物质进入生产过程,导致其生产的奶粉含有有毒成分。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哗然,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
该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力,奶粉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存在漏洞,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非法行为;二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不严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责任制度。
这一事态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消费者对奶粉品牌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导致奶粉市场的动荡不安;其次,企业形象受到重创,经济损失严重;最重要的是,大量婴幼儿因为食用了有害奶粉而受到健康威胁,甚至生命受到危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食品行业的监督能力。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守生产标准和程序。
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某某某有害添加事件某年某月,某某某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色泽和口感,非法添加有害物质,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该事件的原因是企业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产品质量的关注不足,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这一事件的影响不可小觑。
首先,受到影响的消费者数量巨大,他们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其次,企业声誉严重受损,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最重要的是,这种事件的发生会进一步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培养高度的食品安全意识。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使其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
同时,媒体应承担起舆论监督的责任,对违法企业进行曝光,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05年4月6日:依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报导,所有肯德基调料中的苏丹红一号均 可追溯至广东田洋公司。该公司以工业原 料违法假冒成食品增色剂,销售给河南驻马 店豫香调味品有限公司用于辣椒粉加工;再 经 过安徽义门苔干有限公司公司包装,卖 给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最后售给肯德 基的供应商基快富公司,从而混合成为肯 德基的调料。
• 05年3月17日:百胜品控人员在基快富工厂 进一步追查苏丹红时,在生产记录中发现 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苏丹红的 辣粉也曾经 在2005年1月12号以前用在部分 肯德基香辣鸡翅、香辣鸡腿汉堡和劲爆鸡 米花的调料中。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肯德基立即通知所有 餐厅停用少量剩余基 快富调料,由味好美 的同样调料替代。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由此可见,从田洋公 司到肯德基,中间隔 了四家企业。
谢谢大家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6月1日,比政府宣布 停售和收回市场上所 有比制造的蛋禽食品。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6月3日,比政府再次 宣布,由于不少养猪 和养牛场也使用了受 到污染的饲料,全国 的屠宰场一律停止屠 宰,等待对可疑饲养 场进行甄别,并决定 销毁1999年1月15日至 1999年6月1日生产的 蛋禽及其加工制成品。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05年3月16日:百胜要求全国所有肯德基餐 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鸡腿 堡两种产品。同时启动内部流程妥善处理 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防止问题调料回流到 消费渠道。通过媒体和餐厅发布中国肯德 基“有关‘苏丹红一号’问题的声明”, 向公众致歉。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 局当天发表声明说, 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被 污染的西红柿是造成 此次沙门氏菌病蔓延 的元凶。目前有关部 门把调查重点放在了 从墨西哥进口的胡椒 上,并派出检查小组 前往墨西哥调查。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自4月10日发现首个沙 门氏菌病病例以来, 美国有关部门就一直 在寻找造成此次疫情 的源头,但迄今没有 明确结论。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局官员戴维翻艾奇逊 说,目前沙门氏菌病 蔓延速度已经 减缓, 但民众不可放松警惕。
• 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致癌物质的产业链条 05年2月18日:英国在食品中发现苏丹红, 下架食品达500多种”5年3月4日:北京市 有关部门从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 号”,并确认苏丹红来自广州田洋。百胜 再次要求所有供应商继续排查“苏丹红一 号”,并把重点转向国内原料。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05年3月15日:在肯德 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 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 中发现了微量“苏丹 红一号”成份。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迫于强大的国际和国内的压力,比利时卫 生部和农业部部长相继被迫辞职,并最终 导致内阁的集体辞职。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据统计,该事件共造 成直接损失3.55亿欧元, 间接损失超过10亿欧 元,对比利时出口的 长远影响可能高达200 亿欧元。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 氏菌引发的肠道传染 病。沙门氏菌是通过 食物传播的一种病菌, 肉类和禽蛋是导致人 类感染这种病菌的主 要源头,谷物、水果 和蔬菜也可携带这种 病菌。患者的临床表 现包括头痛、恶心、 腹痛、发热等。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8月,欧洲健康官员宣 布,沙门氏菌病已经 爆发至少144起案例, 主要在英国和爱尔兰。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比利时“二恶英污染 鸡事件”在世界上掀 起了轩然大波。欧盟 委员会指责比利时 “知情不报,拖延处 理”,并决定在欧盟 15国停止出售、并收 回和销毁比利时生产 的肉鸡、鸡蛋和蛋禽 制品。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美国决定全面封杀欧盟15国的肉品,法国 决定全面禁止比利时肉类、乳制品和相关 加工产品进口。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公司查明所有问题均来自中山基快富公司 的供应商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宏芳曾 向基快富提供两批含苏丹红的辣椒粉。这 两批辣椒粉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肯德基的新 奥尔良和香辣产品中。会上,肯德基宣布 了三项食品安全措施,全力防范今后类似 事件的发生。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 全事件
食品监管科
2012-10-25
王建波
1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美国“沙门氏菌病”:突如其来的食品安 全危机
2008年7月17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 最近在美国42个州肆虐的沙门氏菌已导致至少 1220人患病,这是美国10年来最严重的沙门 氏 菌病疫情。该中心称,实际染病人数比官方公布 的数据要高得多,因为许多人染病后没有就医。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据悉,被查出的该饲 料厂生产的含高浓度 二恶英成分的饲料已 售给超过1,500家养殖 厂,其中包括比利时 的400多家养鸡厂和 500余家养猪厂,并已 输往德国、法国、荷 兰等国。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比利时其它畜禽类养 殖业也不能排除使用 该饲料的可能性。比 利时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的鸡体内二恶英含 量高于正常限值的 1,000倍,危害极大。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比利时“二恶英鸡污染事件”:内阁集体 辞职 • 1999年2月,比利时养鸡业者发现饲养母鸡 产蛋率下降,蛋壳坚硬,肉鸡出现病态反 应,因而怀疑饲料有问题。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 据初步调查,发现荷兰三家饲料原 料供应 厂商提供了含二恶英成分的脂肪给比利时 的韦尔克斯特饲料厂,该饲料厂1999年1月 15日以来,误把上述含二恶英的脂肪混搀 在饲料中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