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125粒子概论

合集下载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发布时间:2021-04-08T15:11:35.6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作者:王东[导读] 碘125粒子植入术是目前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式王东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乐山614000碘125粒子植入术是目前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式,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完成的外科手术,将微型的碘125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或者受到肿瘤侵犯的组织当中,对肿瘤细胞持续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并且不间断的作用在肿瘤部位,对肿瘤组织具有持续性、毁灭性的伤害,进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那么,患者进行碘125粒子植入术的时候会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呢?本文就为您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植入碘125粒子的原理碘125粒子植入术是一种组织间放射性治疗,简单的来说就是将放射性粒子经过手术或者借助影像学与内镜引导,穿刺植入到肿瘤部位。

在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的放射出β或γ射线,在低剂量连续辐射作用下来杀死肿瘤细胞,或者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

也有特别好的治疗或者缓解症状作用,而正常的组织不会受到影响,或者只有一些微小的伤害。

与传统的放疗相比,此种治疗方式具有持续性、毁灭性优点,并且对周围组织损伤比较小,所以在比较复杂部位的肿瘤或者是不能耐受传统放疗的患者当中,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

2.植入碘125粒子治疗的适应症应用碘125粒子治疗的病种相对比较广泛,其中包括脑膜瘤及脑转移瘤、脑胶质瘤,眼眶内肿瘤、鼻咽癌、口腔癌、颈部转移癌、肺癌、胸膜间皮瘤、胸腺瘤、乳腺癌、淋巴瘤,纵隔恶性肿瘤、食管癌、胆管癌、肝癌、胰腺癌、恶性肿瘤局部骨转移和晚期胃肠癌等。

也适用于未经过临床治疗的原发癌(比如晚期喉癌、前列腺癌);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比如中晚期胰腺癌);外放疗之后,因为剂量或者组织耐受等原因导致的癌组织残留;乳腺癌根治术后在淋巴区域内植入,达到预防癌细胞扩散的效果;局部进展期患者不能应用,局部治疗控制没有效果或者发生远处转移;需要保留重要的器官;还有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碘125粒子防护2 (2)

碘125粒子防护2 (2)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 射率是随着距离 的增加而减少的。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 律,达到减少射线 量的目的。
距离防护是最 简单的防护方 法。
屏蔽防护是最根 本的防护方法。
距离2~4cm
可以使辐射剂量减小80%~93%
测得的辐射剂量已接近室内 天然本底剂量
距离50cm
已达室内天然本底剂量
Company Logo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 特殊防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 员穿铅衣。在给病人做检查及相关治 疗时,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 时间过长。
病区设置
病人之间防护
粒子植入病人如住 多人房间,病人床 间距1 m以上,并嘱 病人尽量不要随意 走动,向病人及家 属讲解预防的重要 性。
出院时请购买,使用防护背心 请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穿上铅衣,近距离接触不会有辐射 6个月后无需防护 定期复查,检查有无移位,防止丢失
28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GB16360-1996《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规定,植入125I粒 子放射性在3.7×109Bq 以下时(相当于100颗 125I粒子),早期死亡 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 护。
病人的分泌 物,衣服, 食物器皿可 以和普通人 一样处理。
死亡后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如何做好防护呢?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正当化
人体接受任何 来源的照射都 必须有正当的 理由。
最优化
在考虑到经济 和社会因素之 后,使任何辐 射保持在可以 合理控制的尽 可能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机构简介和质量控制要点

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机构简介和质量控制要点

碘[125I]植入治疗密封籽源结构简介和质量控制要点XX君安药业科技XX前言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镭。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镭针治疗肿瘤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1917年Barringer首次把镭针用于前列腺的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apy)。

但由于镭及以后采用的192Ir 放射性核素是长寿命的,临时植入到病灶部位,经过一定时间还要取出,且192Ir 和226Ra的放射线能量高,在治疗肿瘤时候,很难防止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因此Brachytherapy一直没有得到很广泛的使用。

125I和103Pd由于其较短的半衰期和很低的X射线能量,因此使得永久植入的近距离治疗成为可能。

1972年Whitmore使用125I针进行了前列腺的近距离治疗。

随着B超、CT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和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的出现,可以精确地把放射性籽源植入到所需部位,并且保证肿瘤部位剂量最高,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籽源植入近距离治疗技术臻成熟,并获美国FDA批准。

碘[125I]籽源已进入规模生产,作商品供应,并逐渐形成产业。

在美国、欧洲已显示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应。

在我国这项治疗技术也已得到应用,并收到较好效果。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造福肿瘤患者,本文简要介绍碘[125I]籽源结构和质量控制要点,及XX君安药业科技XX推出的碘[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

1.碘[125I]籽源的结构简介碘[125I]籽源的结构,一般分为内核和外包壳两部组成。

1.1碘[125I]籽源内核结构①内核形状和材质内核形状为球、丝(柱、棒)状。

材料为高原子序数金属(银、钨、钯等)、陶瓷、离子交换树脂、镀有银的玻璃球等。

②125I在内核的分布大体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将125I浸吸在内核内部(体积分布)。

另一种是将125I镀覆(吸附)在内核表面(面分布)。

125I附着牢固度和分布均匀性是籽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即同一批生产的内核,要求在每粒内核上的125I牢固地均匀分布,和每粒间所含125I活度达到很小偏差。

(参考课件)碘125粒子防护

(参考课件)碘125粒子防护

离射线越远
辐射越小
术后家属应尽量不要站在粒子植入的一 边,最好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谢绝儿童、 哺乳妇女、 孕妇到病房探视
病人的分泌 物,衣服, 食物器皿可 以和普通人 一样处理。
患者住院期间防护
死亡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GB16360-1996《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规定,植入125I粒 子放射性在3.7×109Bq 以下时(相当于100颗 125I粒子),早期死亡 火化的尸体无需特殊防 护。

包括防护设备,引导设备,植入 器械,分装器,剂量仪等……
据监测,0.18~0.25mm 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 蔽90%~99%的125I粒子 放射源辐射剂量!

术后防护
术后一般护理(如观察病情),不需 特殊防护,只有在近距离(<50cm) 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 员穿铅衣。在给病人做检查及相关治 疗时,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 时间过长。
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
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 积重要器官的肿瘤。
患者拒绝进行根治手术的病例。
预防肿瘤局部区域性扩散,增强根治 效果的预防性植入。
转移性肿瘤病灶或术后孤立性肿瘤 转移灶。 无法手术的原发病例。
外照射治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 剂量的补充。
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 I125是一种低能量的射线,以间接电离作用 为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院后的防护措施
出院时请购买,使用防护背心 请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穿上铅衣,近距离接触不会有辐射 6个月后无需防护
定期复查,检查有无移位,防止丢失
28
病区设置

碘125放射性粒子概论ppt课件

碘125放射性粒子概论ppt课件
优化的剂量分布
24
治疗计划
详细描述每颗粒子 的活度、空间坐标
25
三维质量验证系
植入后的真实剂量分布
2D 剂量观察
3D 剂量观察
26
三维验证分析
27
28
植入后质量评估
植入后第一天,或水肿半衰期过后,CT或 本世纪末 CT/MRI 融合图像,进行粒子重 建
显示剂量分布,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得 到重要器官受量
4
近距离治疗
暂时性(后装治疗机)、永久性(粒子植入)两种 ● 放射源植入肿瘤靶区内,距离肿瘤靶区最近,放射线释
放的能量绝大部分作用在肿瘤组织,最大限度消灭肿瘤细 胞 ● 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受到射线照射极少,得到保护 ● 近距离治疗属于高剂量、高精确度放疗
5
粒子植入治疗特点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 使用初始剂量率低的核素 规范治疗方案 术前有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 多学科协助
局部控制率 治疗过程简单,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
手术时间短
8
放疗安全性
手术过程中,术者与放疗工作者,受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放射防护应检查手术室、手术床、吸引器内有无失落粒子 ,检查病
人体表、05m及1m处的放射剂量 胸腔粒子植入后应当距离多远?未予确定。但应预防儿童、孕妇受到
照射 Smathers建议,受照率为5mrem/h。对公众不形成危害
17
影响剂量分布的因子
放射性粒子种类 活度 粒子数 粒子植入的位置 以上4个变量在不同治疗计划中均可调整
18
植入原则
巴黎系统:放射源直线排列,相互平行, 放射源之间等距离(15~20mm)。剂量分布 不均匀。
外周密集,中心稀疏,剂量分布力求均匀。 外周最小剂量(MPD)即边缘剂量应达到处 方剂量(PD);中心剂量不超过 2 PD,减 少中心部位剂量。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许多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高效安全且精准度高,能持续性照射,患者的年龄、体质对其无影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碘125放射性粒子存在一定的辐射性,需要加强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优势于MRI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实现无刀手术效果,患者一般情况下两天后就能出院,经过治疗后能扩大手术范围,且后期经手术治疗后效果会比较理想。

碘125粒子存在一定的放射性,为了考虑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病人以及周围人的防护问题。

●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安全隐患按照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放射源分成五类,其中第四类和第五类对人体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碘125放射性粒子正属于这两类,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比较长,能够持续性照射,低剂量的射线会持续性放射,影响周边人群以及环境,故此需要加强辐射防护,但部分医院对这种辐射的防护重视度并不高,比如病房中没有配置全套的防护措施。

碘125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辐射损伤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症状,导致医护人员认为这种辐射并没有伤害性,可能出现不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表示穿着防护衣不仅影响行动,而且不利于治疗操作,因此穿防护衣的依从性并不高,另外,也未能形成定期接受剂量监测和体检的行为,不理解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做好防护的目的有效的辐射防护能够避免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保证工作人员、病人、家属乃至于社会公众人士的健康和安全,且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防护要素第一,时间防护。

时间越长,人体受到的照射累积剂量越大,所以,如果照射率不变,那么缩短照射时间能减少照射剂量,鉴于此,可以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角度出发,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照射时间,以达到防护效果。

放射性粒子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

放射性粒子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
Z HANG n,XU i Ya Je
( ue Po lS optl a g hu, in s 2 5 0 ) S bi epe H si ,Y n zo J gu, 2 0 1 a a
A S A T: jcie T vs g t te mp rac f ei eai us go B r C obet oi et ae h otn e r p rt en r n f nt v n i i op o v i
p i a y l e a c rp te t sc n u t d r r i rc n e a in swa o d c e .Re u t A1 p te t u c s f l e er d 1 5 a t— m v sl s l a in ss c e su l r c i e 2 Ip r i y
文 章 编 号 :17 6 2—2 5 (0 2 1 3 32 1 )6—0 0 0 8—0 2
Pe i p r tv r i fI d n — 1 5 p r ils ro e a i enu sng o o i e‘ a tce —2
i p a a i n f r lv r c n e a i n s m l nt to o i e a c r p te t
所有 患 者 术 前 行 肝 脏 C 扫 描 , 据 C 图 T 根 T
像 选取 最佳穿 刺部 位及 进针角 度 , 常规消 毒 、 局麻
后 , 者 屏 住 呼 吸 , 者 将 穿 刺 针 穿 刺 到 肿 瘤 体 患 术 内。穿刺成 功 后 再 次行 C T扫 描 , 定 位 置 无 误 确 后 , 此层 面呈 放射状逐 层植 入 , 在 手术过程 中及手
中图 分 类 号 : 7 .3 R 4 3 7 文 献标 志码 :A

放射论文——碘125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放射论文——碘125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碘125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摘要】碘125作为一种人工放射性核素,由于其衰变过程简单,释放出的光子能量相对低,以及其半衰期相对较短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方面。

如骨密度测定,甲状腺肿瘤活组织检查,放射免疫,以及X 射线荧光分析等,但目前其最重要的应用还是在肿瘤治疗方面。

本文将对碘125的基本性质,制备,以及应用做介绍。

【关键词】碘125 放射性核素 骨密度测定 放免 放射自显影 X 射线荧光分析 肿瘤治疗碘125是碘的一种人工放射性核素,其衰变方式为轨道电子俘获衰变。

衰变方程为 Q v Te I ++→+-125520112553e ,其中e 12552T 是Te 的一种稳定性核素。

发射的γ射线能量为0.03548兆电子伏,半衰期为60.14天,由于其能量合适,半衰期适中,使其在生物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碘125的制备碘125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肿瘤治疗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其制备工艺就显得相当重要。

按辐照靶件主要分为3类。

主要的方法为直接将天然氙气或者低浓缩e 241X 制成高压气体靶件入反应堆辐照,此方法缺点为气体靶件制作相对困难,但由于其简易的优点,使它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选择。

有些则采用将其制成氟化氙固体靶件再入堆辐照,此方法则规避了气体靶件制作的困难,但在反应堆内氟化氙容易分解生成气体氟和氙,不利于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还有部分发达国家则采用一种需要高投资,复杂设备,技术难度大的方法,即将高浓缩的e 241X 在堆内辐照。

由于其以上缺点,因此仅有极少数发达国家使用。

2.碘125应用碘125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利用其低能内转换电子,可以进行放射自显影,如作甲状腺肿瘤活组织检查;碘125能发射能量适宜的单能光子(即低能γ射线),可用它做成简便、精确度高、剂量率低的骨密度精确测定装置;用碘125做成的低能光子源还可用于X 射线荧光分析,来测定元素周期表上从砷到镉许多元素的含量。

此外碘 125还可作为标记试剂来标记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尤其是体外放射性免疫分析用的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扩大边界5mm


按照治疗计划,在影像指导下植入粒子,使放射剂量分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理论与实践上,均达到EBRT精确放
布与肿瘤靶区一致,高度适形


疗的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物理概念



种类 物理特性 活度 剂量率 半衰期 剂量分布
放射性粒子的活度



放射性粒子具有的放射性活度 肿瘤植入的全部粒子的总活度,应满足治疗计划 肿瘤处方的需要,满足周缘剂量(mPD) 一般植入要求,每个粒子活度0.4~ 0.7 mCi 1 mCi 产生182Gy 肿瘤所需要总活度(mCi)=期望组织吸收剂量 (Gy)×肿瘤重量 (g)/182 总活度基础上,增加 15%~ 20%剂量,增加疗效
放射性粒子临床适应症

肿瘤不全切除,术中植入 切缘太近或切缘阳性

肿瘤不能切除:医疗原因非手术适应症; 肿瘤近邻重要脏器或组织;患者拒绝手术 手术造成形态及功能损伤,粒子植入保存 组织及功能

放射性粒子植入比外照射的优势

放射性粒子植入可达到完全适形 没有或很少周围组织损伤

局部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剂量获得很高的 局部控制率 治疗过程简单,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 手术时间短

植入原则


巴黎系统:放射源直线排列,相互平行, 放射源之间等距离(15~20mm)。剂量分布 不均匀。 外周密集,中心稀疏,剂量分布力求均匀。 外周最小剂量(MPD)即边缘剂量应达到处 方剂量(PD);中心剂量不超过 2 PD,减 少中心部位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MPD):肿瘤靶区周围的 剂量,应达到PD。做治疗计划时调整粒子 位置达到预期剂量要求。 MPD为肿瘤靶区长、宽、高的近似体积 植入粒子数=(肿瘤长+宽+高)/3×5/每 个粒子活度
靶区勾画



以CT及CT/MRI融合图像为基础,画出肿瘤 边缘轮廓 肿瘤边缘适当外放,不同肿瘤,不同方向 的边界外放值不同 PTV内应为PD100%等剂量线
治疗前治疗计划



勾画靶区轮廓 预置导针及粒子数,得到剂量分布图 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计算靶区及重要 器官所受剂量 预估粒子数及植入位置
举例


V90=90%,即有90%的靶区接受 90% 的处方剂量 D90=130Gy,即 90% 的靶区接受 130Gy,如果PD 144Gy ,130 Gy是 144Gy 的 90%
谢谢

放疗安全性

手术过程中,术者与放疗工作者,受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放射防护应检查手术室、手术床、吸引器内有无失落粒子 ,检查病 人体表、05m及1m处的放射剂量

胸腔粒子植入后应当距离多远?未予确定。但应预防儿童、孕妇受到 照射

Smathers建议,受照率为5mrem/h。对公众不形成危害
粒子植入治疗的行政管理
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粒子释放的射线强度 剂量率与活度有关,随活度下降,剂量率 呈指数下降 任何时间的总剂量率=初始活度× 1.44 × 半衰期 处方剂量可用剂量率描述: 125I 160Gy为 7.72cGy/小时, 103Pd 144Gy为 7.00cGy/小时
半衰期


不同种类粒子,半衰期不同 125I 半衰期是 103Pd的 3.5倍,因此103Pd 沉积的总剂量时间是 125I的 1/4 半衰期与粒子治疗生物效应有关。 125I半 衰期长,治疗分化好的肿瘤; 103Pd 半衰期 短, 剂量率高,使癌细胞修复减少,治疗分 化差、恶性度高的肿瘤
剂量分布


按放射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方式下降 源表面剂量最高,随距离增加剂量迅速下 降,但落差梯度逐渐减缓。距源1-2cm为4 倍,3-4 cm1.8倍,距源 2-4cm间,剂量 减少 80%~ 93% 125I 源放射线射程 1.7cm,80%的剂量在 1cm之内
影响剂量分布的因子
放射性粒子种类 活度 粒子数 粒子植入的位置 以上4个变量在不同治疗计划中均可调整


工作人员培训:上岗证及培训 医院资质 放射性核素管理
粒子植入的设备
放射性粒子: 125I , 103Pd TPS 相关辅助设备 —粒子植入针 —粒子储存仓及装载器 —引导系统 —固定设备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


在影像指引下进行,超声、CT等

在TPS上,勾划肿瘤靶区(GTV),给予处方剂量PD,
评估植入质量的 3 个数据


V80、V90、V100、V150、V200 D90、D100、D150、D200 TVR(靶-体积比):接受PD(mPD)剂量 的体积与靶区体积之比,理想的TVR=1.0
植入后评估的剂量参数



Dn(剂量参数):靶体积 n %得到的累积 剂量,即 D100、D90、D80等 Vn(体积参数):靶区达到 PD 的百分数, 如 V200、V150、V100 TVR(靶-体积比)
近距离治疗


暂时性(后装治疗机)、永久性(粒子植入)两种 放射源植入肿瘤靶区内,距离肿瘤靶区最近,放射线释 放的能量绝大部分作用在肿瘤组织,最大限度消灭肿瘤细 胞
● ● ●

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受到射线照射极少,得到保护 近距离治疗属于高剂量、高精确度放疗

粒子植入治疗特点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 使用初始剂量率低的核素 规范治疗方案 术前有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 多学科协助
放射性粒子植入概念
马刚
放射性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三大手段之一 70%肿瘤病人需作放射治疗 肿瘤治愈率 45%,外科治愈22% 放射治疗治愈18%,化疗治愈5%

近距离治疗 Brachytherapy 用具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植入 组织间进行放射治疗
— 1901 Pierre Curie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提供-观察植入针和目标及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三 维 治 疗 计 划

计算机优化的植入针数量和位 置 优化的剂量分布
治疗计划

详细描述每颗粒子 的活度、空间坐标
三维质量验证系
植入后的真实剂量分布
2D 剂量观察
3D 剂量观察
三维验证分析
植入后质量评估



植入后第一天,或水肿半衰期过后,CT或 本世纪末 CT/MRI 融合图像,进行粒子重 建 显示剂量分布,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得 到重要器官受量 画出靶区等剂量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