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路径选择
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研究综述及展望

2 01 3钜
V o1 .1 3. NO.1
1月
J a n . , 2 0 1 3
我国沿海渔民 转产转业研究综述及展望
闫培 玻 ,蒋 重 秀
(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广 东 湛 江 5 2 4 0 8 8 ) 摘要 : 我 国 是 一 个 渔 业 资 源 十 分丰 富 的 国 家 , 渔 业 历 史悠 久 。 近 年 来 由 于 我 国 与 日本 、 韩 国、 越 南签 订 的 渔 业 协 定 相 继
的则 是 由环境 污染 和过 度 捕捞 所 引起 的全 球 渔 业 资
所有制” ( s o l e o wn e r s h i p i n f i s h e r i e s ) 是 解 决 共 有
较早 相对 成熟 , 在 2 O世 纪 中叶 国外 就有 学 者 开 始 研 究渔 业资 源 问 题 。1 9 5 4年 加 拿 大 经 济 学 家 Go r d o n
部 分捕 捞 渔 民转 产 转业 l _ 3 ] 。宋 立清 认 为 , 我 国沿 海渔
民转产 转业 的直接 诱 因是 随着 《 中E l渔 业 协 定 》 、 《 中 韩渔业 协定 》 和《 中越北 部湾 渔业 协定 》 的签署 和相 继 生效 , 我 国 的海 洋 渔 业 管 理 制 度 发 生 了 根 本 性 的 变
量 研究 , 各 种研 究得 出 的结论 较大 的增 进 了渔 民转 产
y
世纪 9 0年代 就有 学 者 开始 研 究 , 国外 的研 究 过 程 首 先从 渔业 问题 开 始 , 然 后 找 出 渔业 问题 的深 层 原 因 , 进而 实施 渔 民转 业转 产计 划 , 最 后制 定转 业转 产 的对
论促进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框架

Ke o d :cat ein ;f h r a yw r s os rgo s i e n;t nfr n o ;p l y f m l a s m r s r gjb oi a e a ei c l
随着 《 日渔 业 协 定 》 《 中 、 中韩 渔 业协 定 》 《 和 中越 北
业 渔 场 的 收缩 这 “ 重 约 束 ” 我 国海 洋 渔业 的 不利 影 三 对
响 ,我 国各 级 渔 业 行 政 管理 部 门及 时 制定 和 实施 沿海 渔 民转 产转 业 政 策 。这 项 政 策实 施 近一 年来 , 海 各地 沿 涌 现 出很 多 促 进 渔 民转 产 转 业 的 具体 措 施 ,也 取 得 了 不 同程 度 的积 极 效 果 。 当反 思 这 项 政 策 的制 订 和实 施
NS
M OF DVA I Ⅱ G O RANS E F S A C T T F R I HERM EN' OB I C0A TA . S J N S I REI
Y NG Z-in A ij g a
(hn s cd my o i ey S in e,B in 0 3 ,C ia C iee A a e fFs r c c s e ig 1 0 9 hn ) h e j
部 湾 渔业 协 定》 的相 继 生效 ,中 国海 洋 渔业 刚踏 入 2 l 世 纪 的 大 门时 又 面 临 着我 国东 、黄 海 和北 部 湾渔 业 管 理 制 度 的根 本 性 变 化 ,我 国大 批 渔船 撤 出原 传 统 作 业
渔场 。为 了应对 近 海水 域 污染 严 重 、 渔业 资 源衰 退 和作
Abs r t: Und r t ac e Die to o t a a y e fa o de n c n mi p lc , i d i g nd l s i r c in f he n l s s r me f mo r e o o c o iy n ucn a ca s—
我国“失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的原因探究——基于青岛市沿海渔村的调查

和相继生效以及在“ 十五” 和“ 十一五” 期 间, 面对近海渔业资 的渔 民 的渔 获 量 可 能 比 以前 的渔 民的渔 获 量还 要 多 ,这 得 益 源 日趋衰退 的局面, 国家制 定了“ 控制捕捞强度,实现捕捞产 于渔业科技 的进步和海洋捕捞业的技术装备现代化,同时这 量零增长” 的目标, 我国东海、 黄海和北部湾渔业管理制度发 也意味着, 失海渔民数量的增加, 剩余渔民转产转业势在必行。 生了根本性变化 ,海洋渔业开始 由领海外 自由捕捞向专属经
近十多年来 ,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进展和捕捞技术、 捕 作业 海 域 由沿 岸 内海拓 展 到 外 海远 洋 作 业 的 时间 由季 节性 转
捞 能 力 的不 断 增强 以及 近 海海 洋 生态 环 境 的 恶化 , 特 别 是两 向常年性 , 抗风浪能力也大为提高, 作业时间和空间大幅扩大。
作业 的能力。渔 民长年生活在海上 , 以海为伴, 以海为生, 由 会 的稳定。鉴于上述原因, 农业部决定, 对沿海渔 民实施转产 于一时还不太适应岸上的生产和生活 , 他们承受着转 岗、 就业 转 业 政策 , 力争 5 年 内减船 3 万艘, 约3 0 万渔 民实现转 产转 业 。 带来的诸多压 力。无论是被动性“ 失海” , 还是本能性“ 失海” ,
海渔业资源迅速减少, 捕捞能力出现过剩。特别是随着 《 中日 具, 与 以前 4 0多条 出海 打 渔 的渔 船 相 比 , 不仅 数 量大 为 减 少 ,
渔 业 协 定》 、 《 中韩 渔业 协 定 》 和《 中越 北 部 湾 渔业 协 定》 的签署 而且渔船 的整体科技含量大为增加。现在人数减半甚至更少
沿 海 六渔 村 的 实地 调 查 , 总结 9 3 - 纳 出 了青 岛沿 海地 区 “ 失 海渔 民” 转产 转业 有 如 下 四个 方 面 的原 因: 一是 国 家政 策 的
海岛渔民转型项目实施方案

海岛渔民转型项目实施方案为了满足特呈岛的全面旅游开发的用工需要,以及岛上渔民因“湛江湾清障工程”而面临转产转业的现状,实施“海岛渔民转型项目”,把广大渔民培养成合格的休闲旅游业人才,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预订目标培训500名特呈岛18-50岁的渔民(身体健康,最好有初中以上的文化基础)向旅游休闲服务行业转型,并奖励10名在特呈岛内成功创业者。
二、实施时间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为期三年,每年为一个周期。
三、政策保障出台《特呈岛渔民旅游创业扶持办法》,鼓励渔民积极参加培训并成功创业。
四、资金保障三年内从区财政、上级专项扶持资金、相关企事业投入资金等三个渠道投入210万元,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保障项目实施。
五、平台保障从湛江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湛江旅游职中、各大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抽调有培训技能的人员组建1支旅游休闲产业培训团队,在特呈岛村委会建立1个旅游休闲产业人才定点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理论讲解,2个休闲旅游产业技能实训基地(红岛渔庄农家乐、特呈渔岛度假村),主要负责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为行业基层管理和服务人员提供业务技能培训平台。
六、机制保障建立定期考评和动态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对象制定相应标准,奖优罚劣;建立旅游休闲产业人力资源政校企互动机制,实现企业、政府、院校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建立人才培训政企合作投入机制,政府投入为基础,带动企业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七、组织保障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特呈岛渔民休闲旅游产业人才培训工作小组,霞山区旅游局、霞山区人社局、霞山区特呈办、特呈岛村委会、特呈渔岛度假村等单位派出业务骨干参加。
职责分工:区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全面工作;霞山区旅游局和霞山区人社局负责联系培训讲师团队、收集培训资料;霞山区特呈办负责组织渔民参加培训和安排理论讲课场地、技能培训场地、现场考勤等;特呈岛村委会提供讲课场地、协助开展其他工作;特呈渔岛度假村提供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场地和负责往来霞山到特呈的船只交通。
渔民转产转业探讨

渔民转产转业探讨渔民转产转业探讨xx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近海污染的加剧以及中日、中韩等暂定措施水域的实施等,“船多鱼少海窄”的矛盾日益突出,渔业逐渐成为弱势产业。
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推进渔民转产转业,迫在眉睫。
1.认识三个关系。
一是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渔民转产转业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稳定问题。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不能瞎转、乱转。
二是转产与升级的关系。
按我们的理解,渔民转产转业,其目的归根到底就是增强渔民收入,其内涵不仅仅是指涉渔劳力转移到二产和三产上来,还应该包括传统渔业产业的提升。
三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鼓励渔民改进作业方式、增强捕捞能力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保护,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就是对渔民的最大保护。
2.坚持三个原则。
渔民的转产转业应是自愿的,只能引导,而不能搞强迫。
一要坚持信息引导。
要经常性向渔民提供涉渔、涉船等相近产业的信息,引导渔民在相对熟悉的行业里重新就业、创业,这样可减少渔民的转产转业成本。
二要坚持政策引导。
要用足用好上级的有关政策,如渔业养殖上规模补助、海上休闲产业补助、渔家乐补助政策等,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渔民转产转业。
三要坚持项目引导。
项目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看到有钱可赚、有利可图,渔民自然而然地进行转产转业。
3.进军三大领域。
一是海水养殖业。
“以养为主,捕养结合”,既可弥补由于海洋资源枯竭引起的海产品产量减少,而且为沿海渔民改变以捕鱼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是远洋渔业。
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远洋渔业,开发利用公海渔业资源,以减轻近海捕捞压力。
三是海上运输业。
渔民转产海上运输,使渔民不用放弃老本行,能更好的发挥技术特长和优势。
4.做强三项产业。
一是做强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是新兴朝阳产业,潜力很大。
要加强规划,利用渔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渔家乐、海洋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开发等,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拉长渔业产业链,为渔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二是做强渔区物流业。
渔民就地转产转业问题与思考

苏及浙江 的一些渔村调查 中发现 , 一些经营好的渔 民, 为扩大生产和保 障 自己的生命财产 , 一般
般 都 由渔村 或水产批 发部 门直接分成 小包装销售给 居 民, 只要 价格合理 , 少 中间多余 的流通 减
环节 , 薄利 多销, 这样渔村或个人渔 民的经营者 可以获得从原水产 品到规格包 装中的增值部分 ,
随着保鲜技 术的提 高和城市居 民经济收入 的增加及 家务意识的改变 , 水产 品小包装 的销售形式
・7 ・ 1
维普资讯
太平洋学报 2 0 年第5 06 期 我 国的就 业形势无论 是城市还是 农村都相 当严 峻 , 特别是 农村地 区, 期 以来过 剩劳动力 长
的问题 一直 困扰着各级农村地方政府 , 为社会 经济发展 中的最大 问题 , 成 在相 当一段时期里 , 很 多农业 种植劳动力流 向渔业生产 , 加剧 了渔业 生产 经营的无序竞争 。现在渔业 经济面临渔业资
维普资讯
海洋经 济与交全
渔 民就地 转产转 业 问题与 思考
韩 兴勇
【 内容提要 】 对我 国沿海捕捞 渔民 的转产 工作 中存 在 的一些 问题 , 如就地 转产 , 水产 品养 殖 、 闲渔 业等 问题提 出一 些看 法, 为在短 期 内要 解 决这些 问题 必须从 国家的指导思 想和财 体 认 力条 件 , 结合 渔 民 自身现有 的条件 和 能力 实际 出发 , 并 开展 相 关产业 的转移和延 伸 。在 具体 实 施过程 中应 充分发挥 渔村 集体和 专业合 作组 织的作 用 。从 目前的市场条件 上看 , 应该 即考 虑 目 前 又着眼于将 来的渔业可持续发展 。对 此 阐述 了一些具体解 决这些 问题 的对 策探 讨。
海洋开发中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

做 出 选 择 , 不 合 理 的 结 构 逐 步 合 理 化 , 而 推 使 从
动传 统海洋 渔业 向现代海洋 渔业 转变 , 实现 数量
型 渔 业 向 质 量 型 渔 业 的 转 变 。 不 仅 是 海 洋 渔 业 这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过 程 , 且 也 是 海 洋 渔 业 经 济 走 而 上可持续 发展 道路 的过程 。 鉴 于 目前 我 国海 洋 渔 业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过 度 , 主 要 经 济 鱼 类 资 源 严 重 衰 退 的 现 实 , 须 放 宽 视 必
政策 建议 。
一
实 行 渔 业 区 域 化 布 局 、专 业 化 生 产 、一 体 化 经 营 、 会 化 服 务 、 业 化 管 理 而 率 先 实 现 沿 海 渔 社 企 村 和 渔 业 的 现 代 化 。对 此 , 须 从 以下 j 个 方 面 必
转变 思路 。
一
、
海 洋 渔 业 : 传 统 产 业 向 现 代 产 业 转 变
志 着 我 国海 洋 渔 业 管 理 制 度 面 临 着 重 大 转 变 。 随 着 中 日、 韩 渔 业 协 定 生 效 和 北 部 湾 划 界 , 国 中 我
式 。把 渔业资源增 值 与休 闲渔业结 合起来 , 极 积
发展 不 同类型 的休 闲渔业 。
三 是 鼓 励 发 展 与 渔 业 增 长 相 适 应 的 第 三 产 业 , 展 渔 业 空 间 , 伸 产 业 链 条 , 进 渔 业 产 拓 延 推 业 化 。 例 如 , 以 根 据 海 洋 资 源 的特 点 和 社 会 消 可
业 现代 化 。
关 键 词 海 洋 渔 业 资 源 开 发 : 海 渔 民 : 产 转 业 沿 转
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研究综述及展望

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研究综述及展望闫培玻;蒋重秀【摘要】我国是一个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渔业历史悠久.近年来由于我国与日本、韩国、越南签订的渔业协定相继生效,另外捕捞过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沿海渔业资源变得十分脆弱,对渔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在此背景下渔民转产转业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3(013)00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渔业资源;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作者】闫培玻;蒋重秀【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近年来由于沿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我国相继与日本、韩国、越南所签订渔业协定的实施,再加上捕捞过度与沿海环境污染等问题,沿海渔业面临一些新问题,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广泛关注。
渔民转产转业关系到我国当前渔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对促进海洋捕捞业和谐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关于渔民转产转业方面的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各种研究得出的结论较大的增进了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渔民转产转业的背景及成因、转产转业工作所面临的难点、现有转产转业政策的不足、转产转业出路等方面。
笔者下面针对近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进展一一进行归纳和整理,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渔民转产转业背景及成因通俗地讲渔民转产转业就是指渔业劳动力转移,渔业劳动力由捕捞业转到其它行业,通过劳动力转移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在渔业问题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比较早相对成熟,在20世纪中叶国外就有学者开始研究渔业资源问题。
1954年加拿大经济学家Gordon发表了一篇影响意义深远的论文,他将渔业资源归类为共有财产资源,Gordon认为解决渔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设渔业产权,Scott明确指出确立“渔业单一所有制”(sole ownership in fisheries)是解决共有品问题之关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 渔 业 由于 受 到 中 日、中韩 渔业 协 定 的影 响 ,渔 民失 业 现 象 日渐 凸 现 ,渔 民 转 产 转 业 难 度 很 大 。
续位 居全 国首 位【 1 ] 。 与 此 同时 ,海 洋 捕 捞 在 山东 省 海 洋 渔 业 中 曾
一
度 占据 主导地位 。但 由于近海环境不 断遭 到破
并且也是少数几个实现 了养殖量远大于捕捞量 的
省 份之 一 ( 图 1 。2 0 见 ) 0 5年 ,渔 业 总产值 120亿 5
元 ,5年 来 年均 增 长 1 .%,海 洋渔 业 及相 关 产 业 20
收 稿 日期 :20 — 3 1 09 0—9
渔船 中的大部分将不得不退出这些水域[ 2 1 。这直接
造 成 主要 处 于 黄 海 海 区 的 山东 省 海 洋 渔 业 发 展 面 临 严峻挑 战 。
基金项 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 山东半岛沿海渔 民转产 转业问题研究” 目(0 WZ 2 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 S7 5 ) 作者简介 :陶顺君(9 3 ,男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海洋 18 一) 环境 问题 、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 。
转产转业。对于沿海重点渔区之一的山东省来说 ,
30 5
3 o 0
20 5
留 20 0
一 10 5 10 o
5 0 O
天津 河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山东 广东 广西 海南
l
图 1 2 0 沿 海 各 省 区养 殖 量 与捕 捞 量 对 比 04年
Ma ae e t rcie管理 实践 ng m n at P c
山东半 岛沿海渔 民转 产转业 的路径选择
陶顺君 ,同春芬
(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 6 0 6 10)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 近海渔业资源不足与捕捞力量过剩之间的矛盾,山东半岛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越
来越受 到关注。 依据山东 渔业 文章 半岛 及相关 产业的发 展特点 和规律, 对山东 半岛沿 海渔民 转产转业的 路径进行 探
坏 ,加 上 以往 无 限 量 的捕 捞 ,鱼 群 数 量 锐 减 。 自 19 年农 业 部 实 施 海 洋 捕 捞 年 产 量 “ 增 长 ” 略 99 零 策 以来 ,山东 也制 定 了相 关 法 律政 策 保 护渔 业 资 源 ,
2 0 至 今 海 洋 捕捞 出 现 负增 长 。尽 管 如此 ,多 0 0年
现 实 意 义 。 山东 省 是 我 国海 洋 渔 业 资源 最 为 丰 富 的 沿 海 省份 之 一 ,对 我 国海 洋 经 济 的发 展 具 有 重
年 来 , 山东 省 水 产 捕 捞 量 仍 仅 次 于 浙 江 省 位 居 全
国第二( 见表 1。 )
由于 捕 捞 量 长 期 处 于较 高 水 平 ,再 加 上 海 洋 污 染 等 造 成 的 海 洋 生 态 破 坏 ,近 年 来 山 东 省 近 海 渔 业 资 源 迅 速 减 少 。特 别 是 随 着 中 日、中 韩 海 洋
讨和分析, 提出以海水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滨海旅游业、休闲渔业等传统和新兴产业为主的 路径选择。同时结合 实际提出了实现山东 半岛渔民转产转业的四项关键措施。 关键词:山东半岛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路径; 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 2 l 3 64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童编 号 : 10 — 9 9(0 0 0 一 0 5 0 0 2 2 2 2 1) 1O 2 — 6
一
、
山东半 岛沿海 渔民转产转业 的紧迫
产 值 占全 国海 洋渔 业及 相 关产 业 产值 的 2 . 65 %,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随 着 我 国 同周 边 国家 渔 业 协 定 的 签 订 , 以及 海 洋 渔 业 资 源 的衰 退 ,我 国渔 业 人 口过 剩 及 失 业 问题 已 十分 严 重 。据 有 关 调 查 显 示 ,沿 海 各 省 海
渔 业 协 定 的 签 署 和 相 继 生 效 ,我 国东 海 、黄 海 渔
要影 响。海洋渔业作为 山东海洋经济 的第一支柱
产业 ,在 全 省 经 济 发 展 中 占有 重 要 的地 位 。多 年 来 ,山 东 省 的水 产 品 总 产 量 一 直 处 于 全 国 首 位 ,
业 管 理 制度 发 生 了 根 本性 变 化 ,海 洋渔 业 开 始 由 领 海外 自由捕 捞 向专 属 经 济 区制度 过 度 。据 统 计 ,
为解决沿海渔 民 日益严 峻的生计 问题 ,实现 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于 2 0 年作 02
渔业 经 济研 究 2 1 第 j 0 0年 期 2 5
圈管理实践 M ngm nPate aae et r i cc
出决 定 ,对 沿 海 渔 民实行 转 产 转 业 政 策 , 目标 是 力 争 用 5 左 右减 船 3万艘 ,使 约 3 年 0万渔 民实现 海 洋 捕 捞 是 地 区经 济 支 柱 产业 ,由于 捕捞 业 的衰 退 ,与 之 相关 的产 业 也 将 随之 萎 缩 ,从 而进 一 步 加 剧渔 区失业 人 口 ,严 重危 及渔 区社会 的稳定 。
此 外 ,海 洋 渔业 资 源 的 衰退 ,更 无 法 确 定 将 会 有 多 少 渔 业 人 口受 其 影 响 。 因此 ,解 决 渔 业 过 剩 人 口问 题 ,寻 找 渔 民 转 产转 业 的有 效 途 径 ,对 发 展 海 洋 渔业 经济 ,维 护渔 业 社 会 稳 定 都 具 有 重 要 的
《 日渔业协定》 中韩渔业协定》 中 和《 生效后 ,山东
省 失 去 了 4 %以上 的传 统 “ 金 ” 0 黄 作业 渔场 ,即使
允 许 一 部 分 渔 船 至韩 、 日专 属 经 济 区 和 中 日 、中 韩 “ 定措 施 水 域 ” “ 渡 水 域 ” 暂 和 过 作业 ,但 万 余 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