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勘探面积说明
文物勘察费

文物勘察费国家文物局文件(90)文物字第248号关于颁发《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文化厅(文物局、文管会):为了加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管理工作,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已征得国家物价局、建设部同意,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直贯彻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函告我局。
国家文物局一九九○年四月二十日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考古经费管理,保证考古工作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考古单位为科学研究和配合建设工程及其他动土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经费预算编制工作。
第二章考古调查、勘探预算定额第三条考古调查是为了解地面,地下的古代文化遗址而进行的查阅文献、实地踏勘、采集标本并做出文字、绘图、摄影记录,提出勘探或考古发掘计划等工作。
调查经费预算定额的内容有:调查人员的交通、住宿、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文物包装运输费、资料整理费及不可预见费。
调查经费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编列。
调查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计。
调查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由文物部门核收10%的管理费。
第四条考古勘探是为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结构、范围、面积等基本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作。
勘探经费预算定额内容有:勘探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资料整理费、回填费、不可预见费等。
第五条普探采用每平方米布孔5个的梅花点布孔法而进行的勘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 5米深之内的普探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6-8工/日计算。
第六条重点勘探指为了解墓葬及其他遗迹现象并在地面作出形状标记而必须进行的钻探工作。
文物勘探基坑方案

文物勘探基坑方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基坑周边实际情况,施工前采用小孔径钻孔灌注桩加深层搅拌,局部压密注浆止水同时设予应力锚杆围护,对局部拟建庭院处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施工区交接处边坡采用钢板网混凝土护坡。
场地地势稍有起伏,地面黄海高程一般为3.05~4.11m,地面以平均黄海高程3.35m计(相当于建筑标高-0.20m),基坑开挖深度5.3~8.3m。
本工程土方开挖方量约5.5万立方米,开挖基坑的四周有文物保护建筑、光缆、电缆,且距离均较近,该地块与原忠王府及拙政园贴邻,故地下有存在古文物的可能,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整个工程的土方均需外运,如局部需留置现场,由总包项目部决定。
整个开挖采取多机并进,土方随挖随运,在开挖时严禁扰动围护桩体,同时要配合喷锚及锚杆施工。
挖土前在基坑中部先筑一条道路,用石块、碎石铺设,以便运土车辆行驶。
土方开挖到底板时必须保留20cm左右土层进行人工开挖修平,在挖土机完成足够工作面时,同步采用小型挖土机械及人工配合进行梁槽的开挖.基础土方开挖时在基坑周边视实际情况留出一定宽度的工作面,另外沿基坑周边留设排水沟位置,地梁下设置盲沟,同时设置若干集水井,集水井每隔约20m设置一个,用潜水泵进行抽排,集水井采用带孔洞的水泥管,外包两层滤网进行设置。
解决基底模板操作和排水问题。
对局部基坑深度较深处由桩基公司负责井点降水,方案另行编制上报监理。
土方开挖在机械开挖后进行现场人工基底铲平,基槽挖土、翻运、边坡整修等作业。
在土方开挖前应对场外光电缆走向、场内原有地下管线、及隐蔽障碍物了解清楚,以免土方开挖时遇到意外。
若明确有地下管线的事先小心揭露,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古城区特别是古建筑周边地下有古文物存在的可能,同时本工程挖土深度又较大,所以在清土时注意是否有文物,一旦发现有存在可能,立即与业主及政府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并及时保护现场。
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

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一、调查目的本次考古调查勘探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某一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存情况,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该区域的调查勘探,我们将进一步明确遗存的分布、性质和年代,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勘探的范围为XX市XX区XX镇的XX村及周边地区,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采用地面调查、考古勘探和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包括:对地表遗存进行详细记录和测量;通过钻探和发掘了解地下遗存的情况;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年代测定和成分分析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科学、系统、细致的原则,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调查队伍组成本次调查将由XX考古队负责实施,队伍由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组成。
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队伍进行调整,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调查时间安排本次调查时间安排为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为期一年。
具体时间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调查安全保障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具体包括: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器材;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等。
同时,我们将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调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在调查结束后,我们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详细的考古调查报告。
报告将包括遗存的分布、性质、年代和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告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八、调查经费预算本次调查经费预算为XX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人员工资、设备租赁和购置、场地租赁等方面。
我们将严格按照预算进行经费管理,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为调查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考古钻探收费

考古钻探收费收费说明:普探(每平方米布孔5个);普通土质:孔深2.5米以内定额,平方米6-8工/日;重点勘探:(卡探墓葬及其它遗址);说明:较软土质以上述标准为基数最多核减25%;较硬,特硬土质或带水操作一此标准增加50-150%;深度增加0.5米,定饿相应递增10%;普探面积最低从100平方米起计算,重点勘探面积最低从10平方米起计算。
注:日工资标准:民工按当时当地标准执行;技术工人:按民工日工资定额的150%-250%,用工量为民工费的15%-25%;其他费用规定执行[90]号文物字248号文件同[90]豫文物字89号文件。
收费依据:豫文字[1989]第16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二十九条、三十一条。
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文物局预计收费[2001]1724号《关于重申建设项目设计文物调查、勘探、发掘问题有关政策的通知》。
办事程序:受理材料、工地考察、签定协议、实施钻探、资料整理、工程费交纳、资料提供。
申报资料:《文物钻探通知书》、《位置图》。
================================================================================ ====================考古发掘费(一队)收费说明:项目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 秦汉之后遗址春秋战国遗址当时当地民工日工资2-4元4-7元7元以上2-4元4-7元7元以上2-4元4-7元7元以上消耗材料费6% 3% 1.5% 8% 4% 2% 8% 4% 2% 器材设备更新折旧费8% 4% 2.5% 10% 5% 3% 10% 5% 3% 记录资料费6% 3% 1.5% 8% 4% 2% 10% 5% 3% 运输费6% 3% 1.5% 6% 3% 1.5% 6% 3% 1.5% 临时建筑设施费10% 5% 3% 15% 8% 4% 12% 6% 3.5% 标本测试鉴定费18% 9% 4.5% 16% 8% 4% 12% 6% 3%收费依据:豫加费字[1998]243号;豫财预外[1998]48号文;豫(文物)字[1998]175号文。
国家文物局(90)文物字第248号 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

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90)文物字第24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考古经费管理,保证考古工作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考古单位为科学研究和配合建设工程及其他动土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经费预算编制工作。
第二章考古调查、勘探预算定额第三条考古调查是为了解地面、地下的古代文化遗存而进行的查阅文献、实地踏勘、采集标本并做出文字、绘图、摄影记录,提出勘探或考古发掘计划等工作。
调查经费预算定额的内容有:调查人员的交通、住宿、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文物包装运输费、资料整理费及不可预见费。
调查经费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编列。
调查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计。
调查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由文物部门核收10%的管理费。
第四条考古勘探是为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结构、范围、面积等基本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作。
勘探经费预算定额内容有:勘探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资料整理费、回填费、不可预见费等。
第五条普探指采用每平方米布孔5个的梅花点布孔法而进行的勘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普探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6 -8工/日计算。
第六条重点勘探指为了解墓葬及其他遗迹现象并在地面作出形状标记而必须进行的钻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重点勘探预算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80-120工/日计算。
第七条较软土质以上述定额标准为基数最多核减25%。
较硬、特硬土质或带水操作以此为标准增加50-150%。
孔深在2.5米以上,深度每增加0.5米,预算定额相应递增10%。
第八条普探面积最低从100平方米起计算。
重点勘探面积最低从10平方米起计算。
第三章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第九条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内容包括:一、人工费用:1、民工费;2、技术工人费;二、其他发掘费用:1、消耗材料费;2、器材、设备更新折旧费;3、记录资料费;4、运输费;5、占地补偿费;6、临时建筑设施费;7、标本测试鉴定费。
规程修订部分详细说明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8)》修订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增加此条款。
第三条新《规程》进一步细化了考古领队的职责,增加了考古工作单位的职责。
第二章考古调查新《规程》去掉了原《规程》第二章标题中的“考古钻探”部分。
考古调查包括了寻找发现古遗址和对遗址的调查两个关联的阶段。
而钻探,仅仅是遗址调查中可能用到的技术之一。
新《规程》明确规定,考古勘探(钻探是勘探的一种方法)是考古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考古发掘前可首先使用钻探的方法对遗址进行调查,确定发掘区域。
但考古发掘工作开始后,禁止在发掘区域内进行钻探。
第四条原《规程》没有说明考古调查的任务。
新《规程》明确提出考古调查的任务不仅是发现和确认文化遗存,还要研究文化遗存,并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包括航空、遥感、探地雷达、水下声纳等,可帮助发现文化遗存,但勘探结果必须经过人工实地踏查核实。
“遗址”与“地点”的区分表现在几方面:1、通过地表散落遗物判断地下遗址状况是考古调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即便是在高度开发的农业区,遗址地表散落遗物也能某种程度上反映地下遗址的状况。
但由于各种原因,原属遗址上的遗物经常被带到遗址范围之外,此类地点的发现,可作为判断和寻找附近存在遗址的线索,因此也属于考古调查的工作范围,但不能视这些地点为遗址。
2、在严重风蚀又很少被后人活动干扰的地区,文化堆积中的细小物质流失,相对大而重的遗物基本留在原地。
此类堆积尽管已经脱离地层,不能将其视同为遗址堆积,但其散布位臵、密集程度等是推断过去存在遗址以及遗址堆积情况的唯一线索,应当重视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记录。
对这些地点上的遗物采集,更应当采用系统的方法。
3、年代久远或地势崎岖地区的遗址常因塌坡、流水等自然原因遭到破坏,搬运后形成二次堆积,由于原来的堆积结构遭到彻底破坏,不能视为遗址,但也是推断附近存在遗址的重要线索。
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而言,发现这类地点亦属不易,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考古勘探收费

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1990年4月2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考古经费管理,保证考古工作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考古单位为科学研究和配合建设工程及其他动土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经费预算编制工作。
第二章考古调查、勘探预算定额第三条考古调查是为了解地面、地下的古代文化遗存而进行的查阅文献、实地踏勘、采集标本并做出文字、绘图、摄影记录,提出勘探或考古发掘计划等工作。
调查经费预算定额的内容有:调查人员的交通、住宿、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文物包装运输费、资料整理费及不可预见费。
调查经费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编列。
调查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计。
调查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由文物部门核收10%的管理费。
第四条考古勘探是为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结构、范围、面积等基本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作。
勘探经费预算定额内容有:勘探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资料整理费、回填费、不可预见费等。
第五条普探指采用每平方米布孔5个的梅花点布孔法而进行的勘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普探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6—8工/日计算。
第六条重点勘探指为了解墓葬及其他遗迹现象并在地面作出形状标记而必须进行的钻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重点勘探预算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80—120工/日计算。
第七条较软土质以上述定额标准为基数最多核减25%。
较硬、特硬土质或带水操作以此为标准增加50—150%。
孔深在2.5米以上,深度每增加0.5米,预算定额相应递增10%。
第八条普探面积最低从100平方米起计算。
重点勘探面积最低从10平方米计算。
第三章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第九条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内容包括:(一)人工费用:1.民工费;2.技术工人费;(二)其他发掘费用:1.消耗材料费;2.器材、设备更新折旧费;3.记录资料费;4.运输费;5.占地补偿费;6.临时建筑设施费;7.标本测试鉴定费;(三)发掘工作管理费;(四)安全保卫费;(五)不可预见费。
国家文物局(90)文物字第248号

<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90)文物字第24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考古经费管理,保证考古工作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考古单位为科学研究和配合建设工程及其他动土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经费预算编制工作。
第二章考古调查、勘探预算定额第三条考古调查是为了解地面、地下的古代文化遗存而进行的查阅文献、实地踏勘、采集标本并做出文字、绘图、摄影记录,提出勘探或考古发掘计划等工作。
调查经费预算定额的内容有:调查人员的交通、住宿、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文物包装运输费、资料整理费及不可预见费。
调查经费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编列。
调查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计。
调查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由文物部门核收10%的管理费。
第四条考古勘探是为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结构、范围、面积等基本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作。
勘探经费预算定额内容有:勘探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资料整理费、回填费、不可预见费等。
第五条普探指采用每平方米布孔5个的梅花点布孔法而进行的勘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普探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6-8工/日计算。
第六条重点勘探指为了解墓葬及其他遗迹现象并在地面作出形状标记而必须进行的钻探工作。
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重点勘探预算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80-120工/日计算。
第七条较软土质以上述定额标准为基数最多核减25%。
较硬、特硬土质或带水操作以此为标准增加50-150%。
孔深在2.5米以上,深度每增加0.5米,预算定额相应递增10%。
第八条普探面积最低从100平方米起计算。
重点勘探面积最低从10平方米起计算。
第三章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第九条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内容包括:一、人工费用:1、民工费;2、技术工人费;二、其他发掘费用:1、消耗材料费;2、器材、设备更新折旧费;3、记录资料费;4、运输费;5、占地补偿费;6、临时建筑设施费;7、标本测试鉴定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房山区长阳镇溪雅苑二期
土地一级开发考古勘探面积的说明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我公司位于房山区长阳镇的溪雅苑二期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根据北京市规委批准的《建设项目规划条件》(2009规条整字0012号),总用地规模为约256505平方米。
根据北京赛博时代测绘有限公司出具的《土地面积测绘技术报告书》,总用地范围内有国有土地3883.28平米,现状为铁路开闭站,只能在一级开发中保留;另有京周公路用地1948.12平米,现状为公路,只能在一级开发中保留。
两处用地共计5831.4平米,不具备考古勘探条件。
我公司此次考古勘探面积实际为250673平米。
希望贵所能考虑实际情况,予以协助为盼。
另附: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2009规调整字0012号)
2.《土地面积测绘技术报告书》北京赛博时代测绘有限公司
北京福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