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孙权劝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孙权劝学》课件(47张)

谁 比得上
认为
大有所益。” 益处、好处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于是 从事 到了…的时候 到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
讨论 评议 非常,十分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
日,就即更重刮新 目相待,大兄怎何么 认见清事之
晚“啊乎”!,”肃于遂是 拜拜见蒙母,结表友顺而接别,就
表示感叹
语气
鲁肃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 家。字子敬,临淮东城 人。出身士族,为孙权 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 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 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 系。
吕蒙
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 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 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 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 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 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 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 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故。
拓展知识:
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比喻学识浅陋的人。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 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 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可 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 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请用自己的 话说说。
劝 不可不学 孙权
军中多务辞 吕蒙 就学
刮目相待豪
非复吴下阿蒙
赞
鲁肃
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他又是怎样劝 勉吕蒙学习的?(3分)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从“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 启示?(3分)
1、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他又是怎样劝勉 吕蒙学习的?(3分)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下册 第15课《孙权劝学》(共46张PPT)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书使人 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 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并 围绕这些名言或格言,谈谈读书 的重要性。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 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 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士比亚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 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 永远不会背弃你。 ——赫尔岑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 法灵活 ①邪!反问语气 “吗” ②耳 限止语气 “罢了” ③乎!感叹语气 “啊”
请各用两个字来回答以下 各题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4、鲁肃与吕蒙交谈以后有何举动?
1.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 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分析人物:
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 孙权: 吕蒙: 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 爱才,敬才 鲁肃: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 善劝 好学 关爱部下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爱才 敬才
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听劝 学有所进
有两个成语出自这篇文章,分别是哪两个?各是什 么意思?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2、查成语词典,解释下面成语。
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 变。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 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5 孙权劝学》课件 (共17张PPT)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 卓著,深受孙权的喜爱 和信赖。可吕蒙有个毛 病:就是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 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 四,认为自己是一介武 夫,读书学习有什么用?
掌握下列字词的意思及其用法:
①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示反问语气) ②古今异义词: 但:古义:只,仅仅 今义:转折连词。 ③其它需要掌握的词: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但当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见往事耳(知道) 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了解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正确的语序为:“蒙以军中多 务辞”,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注意其语序。)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 推辞。
Hale Waihona Puke 但当涉 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
益。
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第一层:(开头至“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的 过程,吕蒙在其劝说之下“乃始就学”;
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至结尾)写吕蒙学习的 成就: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 这篇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
课文虽然很短,但不多的几句话, 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的口吻、 神态和心理,使得人物都“活”起来了。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 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 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 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 四,认为自己是一介武 夫,读书学习有什么用?
掌握下列字词的意思及其用法:
①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示反问语气) ②古今异义词: 但:古义:只,仅仅 今义:转折连词。 ③其它需要掌握的词: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但当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见往事耳(知道) 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了解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正确的语序为:“蒙以军中多 务辞”,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注意其语序。)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 推辞。
Hale Waihona Puke 但当涉 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
益。
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第一层:(开头至“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的 过程,吕蒙在其劝说之下“乃始就学”;
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至结尾)写吕蒙学习的 成就: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 这篇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
课文虽然很短,但不多的几句话, 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的口吻、 神态和心理,使得人物都“活”起来了。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 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 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5《孙权劝学》课件(共10张PPT)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 句话是? 2、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 3、孙权是如何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 4、吕蒙推辞的原因是什么? 5、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有惊人的长进?
考一考你的领悟能力
请同学们以“我从《孙权劝 学》中学习到了……”句式谈 一谈这节课 你的收获。
解释下列词语,并翻译句子。
1、卿 今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 以 军中多 务。 3、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 4、但 当涉猎,见 往事 耳。 5、卿言多务,孰 若孤?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 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 之晚乎!
孙权:
字仲谋,三国时吴 国的创建者。他从兄 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 起,在五十多年的时 间内占有江东。其最 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 南地区,促进了东南 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 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 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 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 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吕蒙 :劝告, 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 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 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 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 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 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 久病死。
鲁肃:
字子敬,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 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 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孙权劝学》课件 新人教版

20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 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21/4/6
《资治通鉴》
CHENLI
1
2021/4/6
CHENLI
2
《资治通鉴》,此书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 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021/4/6
CHENLI
3
2021/4/6
CHENLI
4
pí
fǔ
2021/4/6
CHENLI
5
2021/4/6
CHENLI
谁 比得上 2021/4/6
以(之)为
CHENLI
1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 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拖。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 但士当吗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021/4/6
CHENLI
10
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起初 对……说 说 现在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掌管 事情
推辞 用
事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 想
但 当涉猎,见往事
做
通 “耶”句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孙权是怎样(zěnyàng) 劝吕蒙读书学习的?
• 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shú ruò)孤? • 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字以为大有所益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孙权劝说(quànshuō)的效果吕蒙
大惊(正面
(自zh信èn(gm侧iàn面)))
吴下阿蒙(wú xià ā méng) 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第二十八页,共38页。
成语(chéngyǔ)学习与运用:
“吴下阿蒙(wú xià ā méng)” 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 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 (攀例高句了),你还以不及知穷道困吗?而小至王富通有过学了, 习都(x可ué以xí)用,已经此掌语握。了两门外语,可不
③乎!感叹语气 “啊”
第二十页,共38页。
翻译(fānyì) 五字法
•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 书 名等可照录。
•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ɡǔ yì)词。 • 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 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 •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第十页,共38页。
体会人物(rénwù)对话 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yǔ zhòng xīn (2)c“há孤n岂g),欲谆卿治谆经告为诫博。士邪!”
反问句,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4)“孤常读书(dú shū),自以为大有 所益。”
讨论hì) 议事ǐ) 非常 惊奇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5课《孙权劝学》ppt课件

中 心
学 海
开 卷
无
有
涯
益
扩展训练: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 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 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 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 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研讨课文: 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 特点?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 “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 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分析人物对话 讨论人物形象 孙权 吕蒙 鲁肃
孙权 善劝: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必要性——严格要求,殷切希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方法、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读书的好处。
吕蒙
找出吕蒙态度的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乃始就学
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豪爽的武将风度。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 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拓展延伸
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 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 呢?
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 够学有所成.
《孙权劝学》PPT教学课文课件

深入探究——疏通文义
推脱
事务
古时王侯 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者
粗略的阅读 了解历史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 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 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 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课文是怎么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通过鲁肃与吕蒙谈话过程中鲁肃的 议论来表现吕蒙的进步。“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 课件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通过侧面描 写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大。
整体感知——背景介绍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 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 鹊巢,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 的同时,劝勉臣下读书明理,提高 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 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文中人物
吕蒙:吴国名将
孙权:吴国创始人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如今,现在
不再是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谈论天下大事 ,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 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部下好学
学有所进
爱才敬才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 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 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意见 要爱才但不能忌才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是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学识渊博,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退居西京洛阳。历 任闲职,专志修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了 《资治通鉴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讨论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 式和作用。想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 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 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 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
③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 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 严格要求,又有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 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 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 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 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 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 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 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 待。
孙权 → 吕蒙 ← 鲁肃
(善)↘ (听) ↓ (证) ↙
分
自孤卿猎博孤
角
以?言,士岂 为孤多见邪欲
色
大常务往!卿 有读,事但治
朗
所书孰耳当经
读
益,若。涉为 。
何刮士 见目别 事相三 之待日 晚,, 乎大即 !兄更
不卿 可今 不当 学涂 !掌
事 , 复卿 吴今 下者 阿才 蒙略 !, 非
初,权谓吕蒙曰(谓……曰: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 家大事,不能不学习!”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 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 已经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呀!”
(4)思考: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 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5)思考: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 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思考①“不可不学!”写 出了怎样的口气和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 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
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 孙 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 权
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蒙辞(推辞) 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 务多为理由推 辞(不学)。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 !但(只不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 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gè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
过)当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 究),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与……相比如何)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指从师学 习)。
(译文)孙权说:“我哪里是要你攻读 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 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 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 处。”吕蒙从此开始读书。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 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 埋怨鲁肃。“乎” 相当于“啊”, 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 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 到很自豪、自得。
(9)为什么“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 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 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人和事。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严厉,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语气,责备。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惊讶赞叹。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语气,调侃中带有自豪。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学识尚浅。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 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 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教学目的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
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 三
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 2、分析故事情节,掌握纪传体文学
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思考讨论(7)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 待因”为? 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
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gēng重新)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以新 的眼光来看待,老兄怎么发现情况这么 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 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 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讨论(6)“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
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 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 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 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 发出赞叹,惊异、赞许之态呼 之欲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 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 难以置信的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