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网监测在德州市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析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应用

浅析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应用
援寒
浅析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应用
1 . 沈阳唐轩铂金房产置业有限公司
张美玲’ 孙广东 辽宁沈 阳 1 1 0 0 2 5 2 . 黑龙江省地质测绘院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3 0
程度 的下沉,本文结合数字水准仪 在地 面沉降测量中的应 用方法, 提 出确 保观 测沉 降量 的稳定性的建议。 【 关键 词l精密水 准测量; 沉降监测 ; 地 表下沉

较 大的安 全隐 患 , 引起 了各领域 的相关学者 的注 意 , 积极寻找 解决办 法。 随 着现代测绘 仪器的进步, 高精密 仪器在 基础数 据采集 中的推 广应


用, 加快 了外业施测 的速 度, 有 效地 缩 短 了 外业 工作时 间, 更好 的实现 M、 v 一 高差全 中误 差 ( mm) , w一 附合或环 线 闭合 差 ( mm) ; L 一 自动化作业。 上海市地 质特点 系软土 地基 , 随着 快速地下隧 道的开 通使 计算各w时, 相应的路线长 度 ( k m) ; N 一 附合路线和 闭合环 的总数 。
理, 按 照结 点法逐一进 行平差计算 , 并计算 出监 测点的近 似高程 , 经复 放尺垫前先 将表层松土 拨开, 并将尺垫砸 实, 这样就能 有效地 减弱水 准 测 后, 采用秩亏 自 由网平差 法对监测点的稳定性 进行测评 。 仪器和水准尺的下沉所带 来的影响 ; 本 论文 实例为 上海市地 面沉 降测 量项 目, 各种 水 准点 已者 是比较 坚固可靠光滑 突出的 继 续施测 时要 先检核 间歇 点是否变动 , 闭合差符合要求 则继 毕, 目 前在 管理和 维护 中, 笔者 完成 的测区 内线 路总长1 6 2 k m, 分成2 9 固定 点上 , 个测段施测 , 涉及4 个 基岩点 , 5 组分层标 , 地铁类 点1 4 个, 其余点2 4 8 个, 续施测 , 否则 , 返测至上一个 水准点进行检核 ; 水 准路 线有经过 闹市区, 有 经过人流 量、 车 流量较 大的街 区, 也 有必须 5 ) 为保证测绘成果 的质量 和检验仪器的稳 定性 , 每天作业前都 要进 行I 角检 验 ; 经过大跨径桥 的路段 , 因此在 一定程 度上提 高了 外业 施测的难度 。

德州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建设

德州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建设

德州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建设作者:梁浩刘蕾张永伟孟凡奇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35期摘要德州市地面沉降在山东省内较为典型。

该研究简要分析了该地区地面沉降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GPS监测点布设、GPS监测墩建设,初步建立了地面沉降GPS监测网络,并选取德州运河办、德州二屯等15个监测点2013年9~10月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验证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关键词德州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中图分类号 S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5-351-02Abstract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land subsidence in Dezhou is typical. The basic sit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e area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rough GPS monitoring site layout and GPS monitoring pier construction, GPS monitoring network on land subsidence was established.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15 monitoring sites such as Dezhou Canal Office, Dezhou Ertun during Sep.Oct. 2013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monitoring data was verified.Key words Dezhou City; Land subsidence; GPS monitoring network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造成地下水基础设施破坏、地面水准点失准、河流防洪能力降低等诸多灾害,引起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防治地面沉降在当前地质工作中尤为重要。

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引言:地表沉降是指地壳在某一地区发生下沉的现象,常常是由于地下水的开采、沉积物的压实或矿井的逐渐冒陷而导致。

地表沉降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如何准确测量地表沉降并及时监测其变化一直是一个挑战。

幸运的是,测绘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地表沉降监测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一、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沉降的信息。

通过将激光束发射到地表并测量其返回时间,可以得到地表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结合GPS测量的坐标信息,可以精确地建立地表沉降的数学模型。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快速的测量速度,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从而对地表沉降的变化进行及时监测。

二、微波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微波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雷达波束干涉原理的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雷达波束与地表之间的相位差异,可以反推地表的高程变化。

这种技术常用于大范围的地表沉降监测,比如湖泊、盆地等地区。

微波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长期监测能力,可以实时监测地表沉降的趋势和速率,并预测未来的沉降情况。

三、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获取地表信息的方法,可以用于地表沉降的监测和研究。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确定沉降区域的范围和程度。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提供地表沉降的历史数据,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沉降的原因和机制。

卫星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广覆盖性和全球范围上的应用,为地表沉降的监测和研究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四、全站仪测量技术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用于地表沉降的监测和研究。

通过全站仪的测量,可以准确地获取地表沉降点的坐标和高程变化。

此外,全站仪还可以结合GIS技术,对地表沉降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全站仪测量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测量和监测。

结论: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与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设置的沉降观测点与沉降基准点进行观测,用相对数值来表示建筑的沉降程度。

一般沉降观测基准点网由多个沉降基准点和沉降工作基点组成。

沉降基准点是进行建筑沉降观测工作的基准和参照,它应设置在建筑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沉降工作基点是当沉降基准点不能直接引用为便于现场测量作业而设置的相对稳定的测量点。

文章主要对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内容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标签:地面沉降;精密水准测量;监测应用【文献标识码】A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全市统一高程控制网,并定期与国家水准基点进行联测,比较准确的掌握了市区地面高程的变化。

通过各种监测技术的应用,掌握地面沉降时空分布规律,进一步查明地面沉降的原因,掌握沉降规律,提出控制沉降的措施意见,保障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的重大基础设施的运营安全。

1、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网建设地面沉降基准网是地面沉降监测的主要参考标准,而且,监测网的形式应结合水准路线形式进行相应的设计,通常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网的建设都会将多条路线组成水准网,进而保证一定数量的共同点。

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结合监测的侧重点明确水准监测网的监测周期,当然,在此过程中应根据水准网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监测,并要对监测现场的各项监测数据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水准网监测的有效性。

如果不能准确把握组网平差时,将很难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基点沉降位移检查造成难度大的情况,更难以确定地面沉降的具体数据。

在利用监测基准网实施周期性观测之后,需要对其区分观察误差或点位沉降引起的点位高程差异原因,以便于对水准点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通常在地面沉降监测中,需要由基准点逐渐开始进行水准联测,并根据间接平差原理对平差进行逐一的计算,从而提升平差计算的有效性,同时也更有利于监测点近似高程的计算。

2、精密水准测量中存在的问题2.1 水准面曲率水准曲面率是影响精密水准测量產生误差最为常见的一个因素,精密水准测量是借助于水准仪提供了一个水平的视线,并根据其前后标尺在水平视线中所显示的数值,从而得到高差数值。

测绘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测绘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测绘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地下沉降是指地面表面下陷的现象,这在城市建设、地铁工程等许多领域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有效监测和及时掌握地下沉降的情况,测绘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常用的测绘技术之一是全站仪测量法。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通过观测地面上不同点的坐标来了解地面的形变情况。

在地下沉降监测中,全站仪可通过多次观测某一参考点,并与其他点进行对比,来确定地下的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的形变,并提供精确的数据用于工程调整和决策。

其次,卫星定位技术也是地下沉降监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导航系统等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测量不同地点的坐标,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来检测地下的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全球范围、高精度和实时监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沉降监测的各个领域。

此外,激光测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沉降监测。

激光测量仪可以通过测量光线的传播时间和光线的反射角度来确定物体的坐标和高度。

在地下沉降监测中,激光测量仪可以定期对特定地点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基准点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地下沉降的情况。

激光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快速测量和自动化处理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地下沉降监测工作。

此外,雷达成像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利用雷达波束的电磁波穿透地下,并接收地下物体的反射信号,可以获取地下的物体信息,包括地下沉降的情况。

雷达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大范围的地下信息,并能够实时监测地下沉降的变化。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地下沉降监测,提供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在地下沉降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站仪测量法、卫星定位技术、激光测量技术和雷达成像技术等方法的应用,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测地下沉降的情况,并提供数据支持用于工程调整和决策。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地下沉降监测的技术方法也将进一步完善,为城市建设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好的支持。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州地面沉降监测的作业情况及原点组的建立。

在济南市的鹊山上,设立了3块岩层水准标石的原点组;使用美国Trimble DiNi 12 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施测二等精密水准238km,联测各类水准点73个。

对观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在德州城区西部形成一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沉降中心年均沉降量为62.5 mm。

建议在其周边增埋地面观测标石,进行加密观测,以掌握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地面沉降;监测;水准测量;沉降量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of Dezhou c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undamental point group. On Queshan mountain of Jinan city, setting up fundamental point groups with three rock levels, and using the US Trimble DiNi 12 electronic level and bar code typed indium level steel rod, we tested level second precision 238 km, and jiont tested 73 standard points of all kinds. Through analying the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we found that there formed a obvious subsidence area in the west of Dezhou city with an average annual settlement of 62.5 mm in the center. Thus, we suggests that the groun observation markstonesshould be buried more around the surrounding to closely observe and master the change rule.Keywords: the ground settlement;testing;leveling;settlement中图分类号:X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概述德州市地处山东省的北部,西与河北省的故城、景县相邻;北与河北省的吴桥县接壤;南与济南隔黄河相望;东与滨州毗邻。

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实践案例

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实践案例

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实践案例引言地表沉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对于地表沉降的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测绘技术作为一种精准的空间数据采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的监测工作中。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践案例,探讨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效果。

案例一:城市地铁施工引发的沉降监测地铁建设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但施工过程中会引发地表沉降。

为了及时了解地下隧道施工对周边地表的影响,可以利用测绘技术进行监测。

通过全站仪和GNSS等测量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点及周边地表的沉降情况,并生成沉降曲线图。

沉降曲线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地铁施工引发的地表沉降情况,帮助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

案例二:高速公路桥梁监测高速公路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但长期使用和外力影响可能导致桥梁发生沉降。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需要对桥梁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激光扫描仪等现代测绘技术进行监测。

激光扫描仪可以快速、高精度地获取桥梁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可以检测出桥梁的沉降情况。

这种基于测绘技术的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对大范围桥梁进行快速全面的监测,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案例三:土地沉降监测土地沉降是城市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

传统的土地沉降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工作量和费用,而测绘技术则可以提供更为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例如,利用高精度的GPS测量设备,可以对土地进行精确测量,以获取土地高程变化数据。

同时,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地表,可以得到地表形态的详细信息。

这些测绘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土地沉降的程度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测绘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测绘技术能够实现对地铁施工、桥梁和土地等不同地表沉降情况的精准监测。

它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精度,还帮助城市规划者和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地表沉降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高精度水准仪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高精度水准仪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高精度水准仪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地面沉降往往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是形成地面沉降的因素,其中矿产开采造成的沉降最为严重。

本文对高精度水准仪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精度水准仪;地面沉降监测;应用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地面沉降一直处于微量沉降状态,因此对地面沉降测量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精确获取地面沉降的细微变化量,需进一步提高水准测量整体精度,其中最重要一项内容就是构建地面沉降精准监测基准网,优化地面沉降数据处理方案,提高水准测量可靠性。

基岩标作为水准网中的结点,不仅增加了水准网强度,同时为引测提供了便利。

1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传统的地面沉降监测方法主要有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等;随着测绘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新兴的测绘技术如摄影测量、InSAR技术等也逐渐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中。

但是由于新兴的监测方法成本高,技术复杂且精度不稳定,目前城市地面沉降监测还是以水准仪测量等传统沉降监测方法为主。

以传统的水准测量方式进行地面沉降监测方式较为简便,就是通过布设监测点并且对监测点进行联测获取监测点沉降数据,获取的监测数据一般是离散且不均匀的。

所以对于沉降数据的后处理,也就是进行空间插值计算是获取监测区域连续的地面沉降信息的主要方式。

但是,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用场景也存在区别,同时不同的监测区域,监测点布设的情况也不一致,所以选择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对于地面沉降信息的获取非常重要。

趋势面法和样条函数法进行沉降数据插值得到结果的精度最差;反距离权重法进行沉降数据插值,得到结果的精度最高,其次为克里金插值法。

利用趋势面法进行沉降数据插值是通过拟合沉降监测数据获取地面沉降趋势面,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通常平滑的表面很难刚好经过监测点。

只有在趋势面次数高、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平滑的表面才能刚好经过监测点,故插值得到的结果精度较低。

本文使用监测区实验数据的沉降值变化较大,而样条函数插值法对于数据变化不大的插值计算效果较好,故对于本文实验数据进行插值,得到结果的精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其他地区的地面沉降量较小 , 累计地 1 9. 9 1mm a 面沉降量在 5 多年平均沉降量 6 5~ 2 8 2mm 之间 , / 。 3 9. 4~ 1 7. 6mm a 根据水准测量剖面图 ( 图 1, 图2 ) 可看出城区外 围累计沉降量明显小于市区沉降量 。 德城区西部和 北部 , 由于 受 德 城 区 深 层 地 下 水 降 落 漏 斗 、 沧州漏 斗、 衡水漏斗共同影响 ① , 地面沉降量相对较大 。

·2 9·
第2 8 卷第 6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2年6月
下降 , 水头 不 断 降 低 , 深层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 态 。 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与地面沉降中心位置 一致 , 均处于德城区国棉厂一带 , 且漏斗形态和扩展 范围形状也基本相似 。 漏斗中心水位标高与地面标 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也基本相似 。 两者之间存在高 度的相关性 , 即深层地下水位标高的不断降低 , 地面 沉降量也随之增大 , 可见地下水水位下降与地面沉 降关系密切 。
摘要 : 山东地面沉降灾害以鲁北平原最为严重 , 在德州 地 区 的 地 面 沉 降 已 对 当 地 人 民 的 正 常 生 产 和 生 活 构 成 了 威 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通过建立水准测量网络及监测运行 , 查明 了 德 州 市 地 面 沉 降 的 规 模 和 范 围 , 胁, 研究成果表明工作区均存在地面沉降现象 , 截至 2 德城区由于地下水 开 采 强 度 大 , 地面沉降幅度最大, 目前 0 1 0年, 地面累计沉降量为 1 多年平均沉降 速 率 为 5 / , 形成了以市区西北部为中心的地面 1 8 6. 9~ 6 3 6. 9mm, 9. 3 5mm a 沉降盆地 。 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大规模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 地面沉降 ; 降落漏斗 ; 地下水位 ; 水准测量 ; 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 : P 2 2 7 文献标识码 : B
修订日期 : 编辑 : 孟舞平 2 0 1 2 0 3 1 3; 2 0 1 2 0 6 0 4; 收稿日期 :
原有监 测 网 标 石 开 展 了 一 期 沉 降 测 量 ① 。2 0 0 6— 以济南鹊山为测量起点 又 进 行 了 两 轮 精 密 2 0 0 7年, 测量成果更加 准 确 可 靠 。2 水准测量 , 0 1 0年地面沉 降测量是前期测量 工 作 的 延 续 , 测量起点为济南鹊 山。
3] 测和网络传输技术 , 建立地面沉降监测信息 系统 [ ,
逐步建成以基准 站 、 基岩标 、 分 层标 、 G P S 和地 下 水 动态监测为主要手段的山东鲁北平原区域地面沉降 监测网 , 进而实现 山 东 鲁 北 平 原 地 面 沉 降 的 有 效 适 综合研究地面沉降机理与发展趋势 , 提出山 时监测 , 东鲁北平原地面沉 降 防 控 对 策 建 议 , 为区域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
] 2 ②, 与深层地 下 水 位 密 切 相 关 [ 随着地下水位的持
续降低 , 地面 沉 降 量 随 之 加 大 。 区 内 自 2 0世纪6 0 年代开始开采深层 地 下 水 以 来 , 地下水位埋深不断

中国地质科学院 , 杨丽芝 , 德州深层地下水位降落 漏 斗 演 变 机制与可调控性研 , 2 0 0 9年。 吉林大学 , 蔡文晓 ,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 沉 降 关 系 研究 , 2 0 0 9年。
1 水准测量路线组成
为了保证成果资料的可靠性和起算点的稳固 性, 该工程利用埋 设 在 济 南 市 历 城 区 黄 河 北 侧 鹊 山 上的原点组 , 由原点组以一等水准精度向北沿1 0 4 国道引测至临 邑 县 城 南 1 路线长度4 5k m 处( 7. 2 , 再沿乡村 公 路 向 西 以 一 等 水 准 精 度 测 至 张 庄 k m) ( 路线长 3 , 之 后, 由张庄沿省道 S 7. 2k m) 1 0 1线向 西北以 二 等 水 准 精 度 引 测 至 德 州 市 区 ( 路线长度 , 再经市 区 点 向 东 二 等 水 准 精 度 测 量 的 路 6 0. 0k m) 线长度为 4 经市区点向西二等水准精度测 0. 1k m, 向北测量的路线长度为 量的路线长度为 2 4. 6k m, 全网联测各类水准点6 沿途联测临 1 2. 3k m, 0 点, 时固定点 1 3个。
0 引言
随着德州深层地下水开采量 2 0 世纪 8 0年 代, 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和发展 , 区内产生了 的增加 , 不同程度的地面沉 降 , 沉降范围包括德州市的德城 区、 武城县 、 平原县 、 陵县 、 宁津县部分地区 。 自此德 州市建立起了地面 沉 降 监 测 网 络 , 该网络由地面沉 地面沉降监测 G 地面沉 降监测水准网 、 P S 监 测 网、 降监测地下水 ( 水量 ) 动态监测网组成 , 其中水准网 、 地下 水 动 态 监 测 网 已 建 成 , 且 运 行 较 好, G P S监测 网初步建成 。 水准测量网的主要监测目的是查明德州市地面 沉降的规模和范围 , 为研究德州市地面沉降提供相 应数据资 料 。1 9 8 9年在德州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 外的禹城市张庄镇 设 立 测 量 原 点 , 对德州深层地下 水降落漏斗区首次开展精密水准测量 , 至1 9 9 2 年完 共取得4次地面测量 成第一轮地面沉降 测 量 工 作 , 1] 资料 。2 年 月进行 了 第 二 轮 地 面 沉 降 测 量[ 。 0 0 0 7 2 0 0 5 年因德州 深 层 地 下 水 降 落 漏 斗 扩 展 至 禹 城 市 张庄镇附近 , 为避 免 测 量 原 点 本 身 的 沉 降 影 响 测 量 精度 , 同年 9 月在 济 南 市 历 城 区 黄 河 北 侧 鹊 山 上 建 立了由 3 块岩层水准标石组成的原点组 , 同时利用
3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按等级进行平差计算 , 先计算一等 , 后 计算二等 , 平差计 算 前 对 水 准 路 线 及 每 千 米 水 准 测 量往返测高差中数 的 偶 然 中 误 差 均 进 行 验 算 , 各项 进行平差计算 , 平差计算所采 测量误差符合要求后 , 用的高差均加入了水准标尺 1m 间隔真长的改正及 正高改正 , 平差计算采取 2 人对算 , 其一使用武汉测 绘科技大学编写的 《 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 统C 在微机上进行数据处理 , 其二使用清 华山 O S A》 维测量技术开发公 司 编 制 的 《 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 平差系统 》 进行数 据 处 理 , 两 者 计 算 结 果 相 同, 计算 数据正确 、 可靠 。
6 结语
通过 多 年 的 水 准 测 量 网 监 测 , 初步查明了德州 市地面沉降的规模 、 范围及沉降速率 , 但目前监测手 段仍以人工监测为 主 , 不能实现全天候的适时监测 预警功能 , 同时也存在人为误差 , 建议引进自动化监
参考文献 :
[ ]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 [ ] 地矿测绘 , ( ) : 1 J . 2 0 0 1, 1 7 3 2 3 2 7. 宋波 . [ ] 陈松 , 王秀 , 等. 德州 市 地 面 沉 降 成 因 及 防 治 对 策 浅 析 2 王小刚 , [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 ) : J . 2 0 0 6, 1 7 3 6 2 6 6. [ ] 潘懋 . 我国地面沉 降 灾 害 现 状 与 防 灾 减 灾 对 策 [ ] 灾 3 J . 金江军 , 害学 , ( ) : 2 0 0 7, 2 2 1 1 1 8 1 1 9.
图 2 南北线沉降量剖面图
5 德州地面沉降成因
地面沉降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由 诱发因素触发而 产 生 的 。 诱 发 因 素 有 多 种 多 样 , 不 同因素诱发的地面 沉 降 的 范 围 、 速率及持续时间不 尽相同 。 其中人类活动因素是造成大规模地面沉降 的重要诱发因素 ( 超量开采地下水 ) 。 德州地面沉降
犜 犺 犲犕 狅 狀 犻 狋 狅 狉 犻 狀 犳犔 犪 狀 犱犛 狌 犫 狊 犻 犱 犲 狀 犮 犲犅 犪 狊 犲 犱狅 狀 犵狅 犜 犺 犲犔 犲 狏 犲 犾 犻 狀 狌 狉 狏 犲 犻 狀 犲 狋 狑 狅 狉 犽 犻 狀犇 犲 狕 犺 狅 狌犆 犻 狋 犵犛 狔 犵犖 狔
图 1 东西线沉降量剖面图
4 取得的研究成果
根据 水 准 测 量 成 果 , 整个工作区均存在地面沉 降现 象 , 截至2 德城区由于地下水开采强度 0 1 0 年, 大, 地 面 沉 降 幅 度 最 大, 目前地面累计沉降量在 形成了以市区西北部 11 8 6. 9~ 6 3 6. 9mm 之间 , 为中心的地面沉降 盆 地 , 沉降中心位于德城区国棉 , 累计沉降量( 为 一厂 院 内 ( D 6 2) 1 9 9 1—2 0 1 0 年) 多年平均沉降速率为5 / 。 11 8 6. 9mm, 9. 3 5 mm a 2 0 0 5—2 0 0 6年沉 降 量 5 6 mm; 2 0 0 6—2 0 0 7年沉降 量 8 9. 0mm; 2 0 0 7—2 0 1 0 年地面平均 沉降 量 9 3. 2 年平均沉降量为 3 1. 1mm; 1 9 9 1—2 0 1 0 年 地面 mm, 平均 沉 降 量 为 9 年均沉降量为 4 0 0. 8 mm, 7. 4 mm。 整个德城区均被 5 0 0mm 地面沉 降 等值线 所 包围 ; 在德城到陵县刘泮 、 禹城张庄南附近沉降量渐 变到 3 平均沉降速率为1 0 0 mm, 6. 0 9~1 6. 1 3 / ; 另外以 平 原 县 城 为 中 心 形 成 了 一 个 小 的 地 mm a 面 沉 降 中 心, 4 累计地面沉降量 0 0 mm 圈 闭 , 多年平均沉降量 2 4 8 0. 8~ 3 9 8. 1 mm, 4. 0 4~
第2 8 卷第 6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2年6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准测量网监测在德州市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