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合集下载

水准测量网监测在德州市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水准测量网监测在德州市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 ; 其他地区的地面沉降量较小 , 累计地 1 9. 9 1mm a 面沉降量在 5 多年平均沉降量 6 5~ 2 8 2mm 之间 , / 。 3 9. 4~ 1 7. 6mm a 根据水准测量剖面图 ( 图 1, 图2 ) 可看出城区外 围累计沉降量明显小于市区沉降量 。 德城区西部和 北部 , 由于 受 德 城 区 深 层 地 下 水 降 落 漏 斗 、 沧州漏 斗、 衡水漏斗共同影响 ① , 地面沉降量相对较大 。

·2 9·
第2 8 卷第 6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2年6月
下降 , 水头 不 断 降 低 , 深层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 态 。 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与地面沉降中心位置 一致 , 均处于德城区国棉厂一带 , 且漏斗形态和扩展 范围形状也基本相似 。 漏斗中心水位标高与地面标 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也基本相似 。 两者之间存在高 度的相关性 , 即深层地下水位标高的不断降低 , 地面 沉降量也随之增大 , 可见地下水水位下降与地面沉 降关系密切 。
摘要 : 山东地面沉降灾害以鲁北平原最为严重 , 在德州 地 区 的 地 面 沉 降 已 对 当 地 人 民 的 正 常 生 产 和 生 活 构 成 了 威 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通过建立水准测量网络及监测运行 , 查明 了 德 州 市 地 面 沉 降 的 规 模 和 范 围 , 胁, 研究成果表明工作区均存在地面沉降现象 , 截至 2 德城区由于地下水 开 采 强 度 大 , 地面沉降幅度最大, 目前 0 1 0年, 地面累计沉降量为 1 多年平均沉降 速 率 为 5 / , 形成了以市区西北部为中心的地面 1 8 6. 9~ 6 3 6. 9mm, 9. 3 5mm a 沉降盆地 。 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大规模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 地面沉降 ; 降落漏斗 ; 地下水位 ; 水准测量 ; 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 : P 2 2 7 文献标识码 : B

地表沉降监测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地表沉降监测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地表沉降监测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地表沉降是一项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于城市土地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频繁的施工活动、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管网的铺设等因素,都会导致地表沉降的发生。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监测和干预,地表沉降可能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在城市建设中,地表沉降监测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监测地表沉降的趋势和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不仅可以避免地下管道的破裂和破坏,还可以减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目前,地表沉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GPS测量、遥感技术、激光雷达等。

其中,GPS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城市各个地点的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在地面上的GPS接收器,我们可以实时收集地面的坐标信息,并与基准点进行比较,判断地表是否发生沉降。

这种方法不仅准确度高,而且可以远程监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的监测中。

通过卫星影像的获取和分析,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城市的地表沉降情况,并进行相关评估。

激光雷达则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形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表沉降的原因和过程。

这些先进的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城市建设中的地表沉降问题。

地表沉降的出现会对城市建设带来诸多影响。

首先,地表沉降会导致地下管道的破裂和泄漏。

正常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需要顺利的管道,如果地下管道受到沉降的影响,将会给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带来巨大的隐患。

此外,地表沉降还可能导致土地沉降、建筑物倾斜和龟裂等问题,严重危及城市建筑物的安全性。

然而,地表沉降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通过持续地监测地表沉降的趋势和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在沉降达到危险程度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补充填土、加固地基等。

这些干预措施不仅可以保护地下管道的完整性,还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损坏概率,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方法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方法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方法地表沉降是指地下水开采、地下矿井开采、地下空腔涌湖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地表下陷现象。

地表沉降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及时掌握地表沉降的情况,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系列测绘技术中的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方法。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地表沉降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高程的变化来间接反映出地表沉降的情况。

遥感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利用激光束与地表的反射和散射特性,可以获取地表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实现对地表沉降的监测与分析。

2.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通过合成孔径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可以获取地表形变信息,进而推测地表沉降的情况。

3. 热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表的辐射温度来推测地表沉降的情况。

地表沉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后,地下水的上升速度会减缓,从而导致地表温度的降低。

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表温度的变化来推测地表沉降的情况。

二、测量仪器技术测量仪器技术是直接测量地表沉降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NSS等。

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变化来推测地表沉降的情况。

全站仪通过测量地表上若干点的坐标高程,并将其与基准点的坐标高程进行比较来判断地表是否发生沉降。

2. 水准仪:水准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变化来推测地表沉降的情况。

水准仪通过测量水准点的高程,并将其与基准点的高程进行比较来判断地表是否发生沉降。

3. 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获取地表坐标信息的技术。

通过在地表上布设多个GNSS接收器,可以实现对地表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从而判断地表是否发生沉降。

三、数学模型与分析方法除了遥感技术和测量仪器技术,数学模型与分析方法也是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的重要手段。

德州市地面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策

德州市地面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策
z n a r c s Th e i u n s wi o e t r a o t e s f t f t e b i i g o s me d — o tl ak . c e s r s o e l p s h e t t h a e y o h u l n s t o e o l d g e . To d c e s h a a d ,t i p p ra g e h tt e c ifs l to sp e e t n I u — re e r a e t e h z r s h s a e r u s t a h h e o u i n i r v n i . tf r o t e r p s st a h t r i f so ln b r wn u o r c a g h i e t r u d r h r p o o e h tt e wa e n u i n p a e d a p t e h r e t e l t d wa e n e — f gon r u d,a d t e g o n u s d n e mo i rn e e b i o c l c e i b e d t b u h n h r u d s b i e c n t i g n tb u l t o l tr l l a a a o t t e o t e a c a g s u d r r u d h n e n e g o n .
Ab ta t B n lzn h ea in ewe n u d r r u d wae e e a d g o n et g。 sr c : y a ay i g t e r lt s b t e n e g o n t r lv l n r u d s ti o n
第 3 卷第 3 1 期

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与数据分析处理流程

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与数据分析处理流程

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与数据分析处理流程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地面的沉降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沉降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二、沉降观测的方法为了准确监测地面沉降情况,一般采用测点布设的方式进行观测。

常用的观测方法包括测点设置、仪器选择和数据采集等。

1. 测点设置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点的布设范围和数量。

一般来说,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或工程附近的地面上,以便实时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

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 仪器选择根据沉降观测的需要,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

目前,常用的仪器包括测量仪器、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全站仪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数据采集观测过程中,需要定期采集沉降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并在数据采集后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备份。

三、沉降数据的处理方法沉降观测结束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一步骤旨在分析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并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1.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包括数据的筛选和去除异常值等。

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留关键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各个测点的沉降速度、沉降趋势和沉降规律等重要参数。

3.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对地面沉降情况进行解读。

解读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对沉降的影响程度和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沉降观测与工程管理的关系沉降观测和数据处理在工程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从而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德州城区地面沉降预测预报方法

德州城区地面沉降预测预报方法

心地 下水动态 资料 , 对以上相 关分析关 系式 进行验证 , 其最
末刻水位 地下水开采
埋深 ( m)
66 8 .9 6 .5 97 7 -5 13 7 .6 35 7 .4 45 7 .3 65
高预测误差率为 0 0 平均误差 率 0 0 预测结果接近实 . %。 6 . %。 3
方 式进 人均 衡区。因此 , 德城 区漏斗 开采条件 下的地下水资 源均衡方程式为 :
Q开 Q倜 Q弹 Q越 Q漏 = + + +
式 中 : ——德城 区漏斗含水层组弹性释水 系数 ;
F ——均衡区面积 (m ) k 2;
y— 德 城 区漏 斗 中心均衡 时段 末刻平均地下水位埋深 _ _
2 地 下水 资源 均衡 分析
21 地下水相关因素分析 . 德城 区漏斗是一个非稳定 的开采 降落漏斗 , 多种因素 是 综合影响 的结果 。在进行相关分 析时 , 综合考虑各种 影响 因 素, 根据 地下水资源 均衡分析 , 出影响 地下 水位动 态主要 找 因素 , 建立德城 区漏斗相关分析模型 。 根据德城 区漏斗 资源均 衡方程式 , 得到德 城 区漏斗 中心
【 关键词 】 地面沉降; 分析; 学模型 均衡 数

1 地 下水 资源 均衡 分析
德城 区深层地下水 的补给来 源为遥远 的含 水层裸露 区。
Qs Q侧 Q弹 = +


F ^ ( )
水 平迳流 十分缓 慢 , 其开采量主要是 均衡 区内含水层组本身 弹性 释放量 和均衡 区外含 水层 组的弹性释放 量 , 以侧 向补给
型。
由于德城 区漏斗 区超越 Ⅲ、 、 Ⅳ V含水 层组 的混合井 很
少, 井间渗漏 量也很小 , 因此 , 德城 区漏斗 在开采条件下 的地

沉降观测及其成果分析报告_secret

沉降观测及其成果分析报告_secret

临淮岗深孔闸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其成果分析xx局xx深孔闸工程项目部xx年xx月临淮岗深孔闸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其成果分析一、综述临淮岗深孔闸工程沉降观测的目的是测定其建筑物在铅垂方向的变动情况,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了解和分析所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超载时所要采取的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及《水闸施工规范》(SL27-91)的要求,我们在建筑物施工期间,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对其沉降进行观测,现介绍如下:二、测点布设1. 水准基点:根据业主提供的BM1,GBS12,GBS11作为沉降观测基点。

2. 沉降标点:在砼结构物的分缝部位布设了36个原形观测点,原形观测点的具体分布见附图“临淮岗深孔闸原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观测点用5mm厚铁板上安置一个半圆形的铜标点,铁板下焊接φ16钢筋30cm长(人字形),浇筑到砼内,铁板顶面与砼面平。

三、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 水准测量采用DS3200水准仪及配套的测微器、因瓦标尺进行测量,观测前对水准仪和标尺按照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查校核,在满足要求后进行观测。

施测时按二等水准测量,从BM1经GBS12到各沉降点到GBS11,形成附合线路,附合差不超过±1n mm。

观测仪器及设备见下表:2.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观测平常时期,每15天进行一次观测;行洪时,每天观测一次。

3. 工作要求: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和因瓦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4. 确定沉降观测路线并绘制路线图,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考虑前后视基本等距等原因,选定设置仪器的位置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以后每次都按固定路线进行观测。

5. 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是以后每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依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

因此我部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沉降点相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大于1mm进行重新观测。

如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和分析地表沉降是指地球表面下沉的现象,通常由于人类活动或地质灾害引起。

地表沉降不仅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还会影响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进行地表沉降的监测和分析对于保护环境和预防灾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进行地表沉降监测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系统能够准确测量地面的位置和高度,因此可以通过GPS设备的布设和定位,实时监测地表的沉降情况。

通过长期的监测数据,可以得到地表沉降的趋势和速率,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另外,地表沉降监测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上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的图像和其他有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测量地表沉降的变化,并提供详细的信息,如沉降区域的范围、幅度和速率。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表沉降的原因和机制。

在进行地表沉降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开采、矿山开采和建筑物施工等。

这些活动会改变地下水位和岩石结构,从而导致地表沉降。

因此,对于潜在的沉降区域,需要进行详细的人工活动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潜在的沉降风险。

此外,地质灾害也是地表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震和地下水倒灌都会引起地表的剧烈变化。

因此,在地表沉降监测和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地震监测系统和地下水倒灌的监测网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及早发现和预警地表沉降的风险。

除了上述方法,地表沉降的监测和分析还可以结合地球物理勘测和数学模型。

地球物理勘测涉及地磁、电磁和重力等各种物理现象的测量,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地表以下的构造和特征。

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模拟地表沉降的过程和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之,地表沉降的监测和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整合多种技术和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和详细的地表沉降数据,并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州地面沉降监测的作业情况及原点组的建立。

在济南市的鹊山上,设立了3块岩层水准标石的原点组;使用美国Trimble DiNi 12 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施测二等精密水准238km,联测各类水准点73个。

对观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在德州城区西部形成一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沉降中心年均沉降量为62.5 mm。

建议在其周边增埋地面观测标石,进行加密观测,以掌握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地面沉降;监测;水准测量;沉降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of Dezhou c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undamental point group. On Queshan mountain of Jinan city, setting up fundamental point groups with three rock levels, and using the US Trimble DiNi 12 electronic level and bar code typed indium level steel rod, we tested level second precision 238 km, and jiont tested 73 standard points of all kinds. Through analying the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we found that there formed a obvious subsidence area in the west of Dezhou city with an average annual settlement of 62.5 mm in the center. Thus, we suggests that the groun observation markstonesshould be buried more around the surrounding to closely observe and master the change rule.
Keywords: the ground settlement;
testing;leveling;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X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的北部,西与河北省的故城、景县相邻;北与
河北省的吴桥县接壤;南与济南隔黄河相望;东与滨州毗邻。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0′―117°05′,北纬36°45′―37°40′。

作业区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有京沪铁路、德石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105国道贯穿并交汇市区,省道101线由南向北进入德州市区。

工作区地势平坦,海拔17―22米,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水系发达,京杭大运河、漳卫新河、四女寺减河、徒骇河流经本区。

为水准测量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多风,年平均气温13.7℃,多年平均降水量524.6毫米。

我院受地方委托,于2010年承担了德州市地面沉降监测,并根据《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综合研究设计书》的有关要求,初步查明了德州市地面沉降的规模和范围,为研究德州市地面沉降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料。

2工程方案
2.1 作业依据
1) 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2) 国家行业标准《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95;
3) 国家行业标准《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4)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综合研究设计书。

2.2 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水准测量为二等水准测量,其精度见表1:
表1 一、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表
2)工作区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2.3 线路布设
1)为了保证成果资料的可靠性和起算点的稳固性,该工程利用埋设在济南市鹊山上的原点组,原点组有3块岩层水准标石组成,其编号为LY1、LY2、LY3。

2) 由原点组以二等水准精度向北观测至德州市城区,路线长度
238km。

详细路线图见图1“二等水准测量路线图”。

2.4水准观测
1) 观测使用美国Trimble DiNi 12电子水准仪(仪器标称精度为0.3mm)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作业前和作业期间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对仪器和标尺进行了检校,仪器性能良好。

2) 测量的转点尺承: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选用测钉或尺台(重量不小于5kg);一般土路上选用尺桩,尺桩长度为20cm。

3)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满足规范GB /T 12897-2006的第7.3.2条的规定,见表2:
4) 在一区段内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返观测,区段较长的按20 ~30km划分区段。

5) 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表3:
6) 水准观测使用Trimble DiNi 12电子水准仪,数据自动记录于仪器内存中,采用随机软件将数据传至电脑,打印整理成册作为外业原始观测资料。

[1]
7) 水准测量精度见表4:
表2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表
注:1、W为相应误差的限值。

2、由于组成路(环)线个数较少,故未计算Mw
2.5 平差计算
1)水准测量按二等水准进行平差计算。

2)平差计算前,首先对水准路线及每公里水准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全面进行了验算。

各项测量误差符合《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综合研究设计书》要求后,再进行平差计算。

3)平差计算时,所采用的高差均加入了水准标尺一米间隔真长的改正及正高改正。

4)概算与平差计算均由两人对算。

第一计算者和第二计算者分别
使用《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和《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两计算者处理结果完全相同,计算数据正确、可靠。

5)平差计算后的精度见表5:
表5平差计算后的精度表
1) 以实际点位绘制的高程变化等值线图见图2,高程变化竖剖面图见图3-1,高程变化横剖面图见图3-2。

2) 德州市区共统计本次沉降观测点21点,其中累计沉降量1100mm以上的有2个点;800mm-899mm的有1点;700mm至799mm的有3点;600mm至699mm的有3点;500mm至599mm的有1点;400mm 至499mm的有5点;300mm至399mm的点6点。

3.2 沉降结果分析
1) 德州市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区普遍存在地面沉降,且形成一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中心点D62累计沉降量为-1186.9mm,年平均沉降量为-62.5mm。

2) 市区累计沉降量最小的一点是D9其沉降量为-636.9mm,该点位于市区南部。

3) 市区外围(除西线外)累计沉降量明显小于市区沉降量。

4) 建筑物(以Q编号)沉降量与周围地面点(以D编号)沉降量无明显区别[2]。

4结论与建议
1) 德州市存在地面沉降,各观测点以每年16.9mm~62.5mm的速率下沉。

沉降中心位于D62,累计沉降量为-1186.9mm,年均沉降量为-62.5mm。

城区边缘,D9累计沉降量为-636.9mm,年均沉降量
-33.5mm。

监测区外围(YD1)累计沉降量为-321.7mm,年均沉降量-16.9mm。

由此看出,监测区各观测点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降。

随着
观测点的不均匀沉降,地面点的高差会越来越大。

2) 城区各观测点平均沉降量为-900.8mm,年均沉降量为
-47.4mm。

监测区的东边(D116)和南边(YD1),累计沉降量分别为-322.6mm和-321.7mm,年均沉降量分别为-17.0mm和16.9mm,累计沉降量和年均沉降量都明显的小于城区。

3) 建议尽快在德州市区内埋设一组土层观测标[3],以便作进一步的观测,找出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4) 由于城区年均沉降量为-47.4mm,根据《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95第4.4.3条的要求,参考《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第3.4.3条,城区内测量路线应布成网形,沉降点间距1km,观测周期1年为宜。

由此,建议在城区内增埋部分沉降观测点,增加水准观测工作量,使“德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组成一个完整的网形。

5) 由于德州市城区地面的持续下降,必然对城区地下管线造成威胁,对市区污水外排造成影响。

建议当地政府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胜岭,王德生,宋波,尹训志。

滨州市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地矿测绘,2008,24(4);25-27
[2]张文治,殷宪坤,潘宝玉. 济宁市城区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J].地矿测绘,2002,18(3);15-18
[3]宋波. 东营地面沉降监测.地矿测绘,2004,20(1):34-36
作者简介:
尹训志(1970~),男,山东夏津,测绘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工程测量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