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届高三百校大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4年高考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考试

2014年高考(306)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考试高考模拟2014-03-12 23292014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试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绮丽/倚马可待信笺/草菅人命躯壳/金蝉脱壳B.咯血/恪尽职守蹊跷/休戚相关切削/削足适履C.茁壮/相形见绌造诣/自怨自艾劲旅/疾风劲草D.机杼/毁家纾难折本/退避三舍威吓/杀鸡吓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关于小说的创作,莫言认为作家能否通过故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为此继续努力。
B.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但实质上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C.备受观众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标志着首次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首战告捷。
3.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请给出一个标题,并表达出你的看法。
(4分)(1)标题:(2分)(2)看法:(不超过50字)(2分)4.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5分)一位中学生骑车上学,却不小心撞坏了一辆“宝马”车。
车主并不知情,是悄然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这位中学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现场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的纸条并说明了情况。
此事通过微博很快传遍全国,中学生的做法受到网民的纷纷称赞。
如果你是车主,你将如何回复这位中学生?如果你是称赞他的网民,你又将如何跟帖?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车主回复:(不超过50字)(3分)网民跟帖:(不超过50字)(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高清版) - 答案

内部资料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三语文资料 第1页 共2页 编制: 谢修德 校对:2015届江苏省新星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1.答案:A .2.答案:D . 3.答案:B.4.答案 C .5.答案:A .6.D (益:更加)7.答案:D. 自己(A.孟子 B.欧阳公 C.欧阳公)8.答案(1)(我)认为文章是“气”的表现,但是文章并非通过学习写作技艺就能写得好,而“气”经过自身的内在修养却能得到。
(2)太尉如果认为可以教育好就请您屈尊指教我,这更是我的幸运了。
9.答案:①“气”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综合气质(2分)。
②“气”可以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③结交英雄豪杰,④拜见大家等方式加强修养得到。
翻译:见唐宋八大家参考书10. 参考答案(1)同:都是返乡士兵。
(2分)异: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还乡。
(1分)(2)对病军人的同情。
(2分)(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时间之长;以十万将士“零落尽”与“我”独还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4分,每点2分)参考答案:11.⑴居安思危 ⑵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⑶恐年岁之不吾与 ⑷下者飘转沉塘坳 ⑸雕阑玉砌应犹在 ⑹山岳潜形 ⑺相与枕藉乎舟中 ⑻苟利国家生死以12. 【手法分析】(4分)(1)表现人性的丑恶,反映当时人们缺乏怜悯、良知的社会现实。
(2)反衬爱斯梅拉达善良与宽容的人性美。
(或“与爱斯梅拉达善良、宽容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3)为结尾写人们良知的被唤醒作铺垫。
[4 分。
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
意思对即可。
]13. 【内涵赏析】(6分)(1)养父的出现,令他欣喜,让他看到被解救的希望,这种希望越来越强烈。
(2)养父的离去,让他感到失望,继而无奈、悲伤。
[6分。
答对一点3分,两点6分。
意思对即可。
]14.爱斯梅拉达是小说正面描写的主人公,她诚挚、善良、美丽。
她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善良,并在她身上时时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
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
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
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
”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
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
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
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
”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
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
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
他在《和大父游域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
14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考语文

幻灯片114届高三百校联考现代文阅读讲评《乡村燕事》3、10王于幻灯片2教学目标1、暴露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规范答题技巧,提升同学们的实战解题能力。
幻灯片3●快速回顾文本,●整体感知文意。
幻灯片4●14、作者为什么会对乡村的燕子情由独钟?结合选文探究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8分)●13、文章写乡村的燕子,为什么还要写老父亲的离世和亲戚女儿考上军校研究生等事?(4分)●12、选文第⑦段画线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4分)●11、选文第④段生动描写了燕子悦耳的歌唱,请简要赏析其表达特色。
(4分)幻灯片5幻灯片614、作者为什么会对乡村的燕子情由独钟?结合选文探究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8分)幻灯片714、作者为什么会对乡村的燕子情由独钟?结合选文探究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8分)①对燕子美丽的的身姿、悦耳的歌声的沉醉与喜爱②写燕子也是对纯真童年生活的怀念与追忆③借写燕子消失表达了对人类生态文明现状的忧虑与期盼④对自然人类美的爱惜与呵护。
幻灯片813、文章写乡村的燕子,为什么还要写老父亲的离世和亲戚女儿考上军校研究生等事?(4分)幻灯片913、文章写乡村的燕子,为什么还要写老父亲的离世和亲戚女儿考上军校研究生等事?(4分)①说明了乡村人与燕子息息相关,暗含着燕子与人的命运的某种维系,体现了燕子是乡村人的精神情感的寄托,②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幻灯片1012、选文第⑦段画线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4分)幻灯片1112、选文第⑦段画线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4分)①表达了作者由乡村燕子的回忆产生的独特的人生感悟②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文对燕子的叙述、描写转入下文叙述、议论、抒情等的表达。
幻灯片12●旧题回顾●7.“暮色中忽然响来叮叮的铃声,狗的吠嗥震动着溪谷。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承上启下(1分)。
●打破前文荒寂的气氛,引出下文牧羊女出现的情节(3分)。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文字版)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江苏省2014届高三语文百校联合调研测试试题(一)苏教版

江苏省2014届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社会蓝皮书描绘了2013年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涵盖了社会发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业、教育、民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
B.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它的应用常常握在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那些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
C.《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这本书,选配了十几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人们说2013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
”这是央视2014年第一期《新闻联播》温馨的结束语。
3.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旨(15个字以内)。
(4分)为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铁路部门决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旅客退票和改签可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退票时按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
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手机是科技时代的进步,却成了教育教学的“阻碍”;它是学生心中的“宠儿”,却也是教师眼中的“敌人”。
一个小小的手机,却在校园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手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请针对“手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这一问题,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2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5试技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4置管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3技试资件且、术卷料拒管中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试卷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
(10分)
京师西山碧云寺水、裂帛湖水、龙王堂水,皆可用;一入高粱桥,便为浊品。
凡瓶水须经风日者。
其他如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味虽甘,养花多不茂。
苦水尤忌以味特咸未若多贮梅水为佳贮水之法初入瓮时以烧热煤土一块投之经年不坏。
不独养花,亦可烹茶。
(选自袁宏
道《瓶史》)
注:梅水:在梅雨季节,以缸瓮收蓄的雨水,据称此种水水质甘滑,经年不变味。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苦水尤忌/以味特咸/未若多贮梅水为佳/贮水之法/初入瓮时/以烧热煤土一块投之/经年不坏。
20.写出作者袁宏道的朝代和其文学流派名称。
(2分)
明朝,公安派
21.概括作者在文中所列适合瓶养花卉的水的类型。
(2分)
山湖之水,雨水(梅雨之水)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宝玉为她所取的“颦颦”二字,准确地勾画了她的神情,也透露出她寄人篱下的辛酸和因其热爱自由的个性同等级森严、礼教繁多的封建贵族家庭很不投合而产生的郁闷。
B.《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瑞珏、鸣凤。
这三个女子虽然地位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她们最终却都是悲剧的结局。
C.《边城》中爷爷死后,渡船上放了两个大竹筒,接受人们的捐钱。
一来是为了安排爷爷的身后之事,二来是为了重修白塔。
D.《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对海抱着无限的好感和深情,把海想作一个女人,认为如果“她”做出任性或缺德的事情来,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对太太都极为吝啬、锱铢必较,但是唯独对女儿,还是保留了不少父爱,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就是不想让这个花花公子破坏女儿的幸福。
23.(1)《三国演义》中,蒋干中了周瑜之计,窃得所谓水军都督勾结东吴的书信交与曹操。
伪造的信中两位都督是谁?曹操为什么中计大怒杀了他们?杀掉他们之后曹操是什么表现?(6分)
蔡瑁、张允。
蔡瑁、张允本是荆州降将,未得曹操深信;加之蔡瑁、张允刚被曹操责备东吴兵少,曹军却落败,是两人不用心,所以,曹操中计。
杀了二人后,曹操很快醒悟自己中计,但是不肯认错,告诉众将二人是因怠慢军法而被斩。
(2)《哈姆雷特》中,被王子哈姆莱特视为忠诚的朋友的人是谁?他为王子做了什么?(4分)
霍拉旭。
他告诉哈姆莱特看见已故国王鬼魂的事情,他在哈姆莱特潜回丹麦后帮助哈姆莱特送信给国王,在哈姆莱特毒性发作时要自杀追随哈姆莱特。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生活是公平的吗
1980年,经济学家弥尔顿·弗里德曼与妻子罗丝合著并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书名为《自由选择》。
在维护政府放任主义的原则不受到平等主义的反驳时,弗里德曼承认,那些成长于富裕家庭并进入名校上学的人,要比那些来自于拥有较少特权的背景中的人,拥有一种不公平的优势;那些拥有才能和天赋的人——尽管这不是他们自己行为的结果——要比其他人拥有一种不公平的优势。
弗里德曼坚持认为,我们不应当试着去纠正这种不公平。
相反,我们应当学会去适应它,并享受它所带来的益处。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反对弗里德曼的观点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自鸣得意式的建议:“我们”应当反对这样一种论点:制度的安排总是有缺陷的,因为自然才能的分配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因素是不公正的,而这种不公正不可避免地必然要转移到人类的制度安排之中。
这种思想有时候被用来作为对不公正熟视无睹的接口,仿佛拒绝默认不公正的存在和不能接受死亡一样。
(我认为)自然的分配无所谓公正不公正,人们降生于社会的某一特殊地位也说不上不公正。
这些只是一些自然事实。
公正或不公正在于制度处理这些事实的方式。
”他表达了人所熟知、却经常被我们忘却的真理:事物所是的方式,并不决定它们应当所是的方式。
罗尔斯建议我们这样来处理这些事实:同意“与他人分享命运”,并且“只有当利用那些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能够有利于整体时,我们才能这么做”。
无论他的公正理论最终能否成功,它都代表了美国政治哲学中迄今为止所提出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支持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的理由。
24.概括选文中表达的“不公平优势”的原因。
(4分)
自然才能分配的不均衡,社会环境的偶然性因素。
25.针对存在的“不公平优势”,选文反对哪些错误的做法?(4分)
反对我们可以适应不公平优势,反对我们享受它所带来的益处;反对制度安排总是有缺陷,反对不公平优势必然会转移到制度之中。
26.罗尔斯认为如何追求更加平等的社会?运用罗尔斯的公正理论解释我国当今大学录取中少数民族可以加分的理由会是什么?(7分)
罗尔斯认为可以这么做:同意与他人分享命运,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要能够有利于整体。
(2分)
大学录取,为少数民族加分,可以纠正标准化考试中可能因社会环境而带来的不公平;大学校园因民族融合而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比一些和自己拥有相似背景的同学相处时要获得更多;少数民族可以具备在重要领域担任重要位置的能力,推进社会公平,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