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导游词文档2篇

合集下载

福建永定土楼导游词范本(2篇)

福建永定土楼导游词范本(2篇)

福建永定土楼导游词范本大家好!我是你们游览永定土楼的导游。

很高兴能与大家共渡这美好时光!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大家跟我来,我们今天参观的永定土楼,它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圆楼有____座,方楼有____多座。

因为其大多数是福建客家所建,所以又称“客家土楼”。

大家看,我们前面的这座土楼就是最富丽堂皇的圆楼——振城楼。

它依山而建,占地____平方米。

让我们来摸一摸这土楼的墙壁,是不是很坚一硬?它可是用生土、糯米饭等材料经过反复地一揉一、压建造而成。

土楼还有非凡的功能:它有一扇大而厚的铁门,可以防止火烧,它还防烟,因为在门的上面有一条长长的水渠,如果有浓烟,这些水就可以净化空气;它还有防震的功能,因为这土楼的墙壁是向内的倾斜的,就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向心拉力,地震时,如果土楼被震出了大口子,那么裂缝也会慢慢地复合。

再看这两边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私塾和烟厂,用来教学和制卷烟的。

看来古代人是很聪明的,知道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经济。

大家看,在振成楼的正门口,挂着一副有名的对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这就是“振成”的来历。

下面,大家自一由活动一会。

我们今天的永定土楼之游就到这里,祝大家旅途愉快!福建永定土楼导游词范本(2)福建永定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古老而又神奇的建筑群体,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们矗立在永定狭长的山谷之间,黄墙青瓦,宛如一座座巨大的坚不可摧的堡垒,给人一种庄严和厚重的感觉。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深藏着闽南民俗和客家文化的精髓。

对于来到永定的游客们,对这些土楼的了解将为他们带来非凡的体验。

今天我将担任大家的导游,为大家介绍福建永定土楼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永定土楼的背景和历史。

永定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脉中,距福州约280公里。

福建导游词范文(热门3篇)

福建导游词范文(热门3篇)

福建导游词范文(热门3篇)1.福建导游词范文第1篇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闽西之旅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在这里,我先代表我们开心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我们闽西游玩。

今天和我1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我身旁的这位张师傅,张师傅已有10多年的驾龄了,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和张师傅,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大家都知道,我们客家人是最热忱好客的,所以,我们今天也特别希望在坐的各位可以在闽西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相信我们美丽的闽西风光1定会给您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今天将要去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在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申遗成功。

福建土楼主要是分成永定土楼群、南靖土楼群和华安土楼群3部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旅游的是永定土楼王子—振成楼。

说到土楼啊,这还得从客家人谈起。

很多人误认为“客家”是1个少数民族,其实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1支特殊的民系,客家人原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1带的衣冠士族,由于战乱和天灾,自西晋以来,经过5次大迁徙,历经艰险,南迁至现在的闽粤赣3省1代,在宋末元初,构成了1支汉民族优秀的民系—客家。

如今,客家人已遍及世界各地了,据第10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期间的不完全统计啊,人数在1.2亿左右。

而我们的客家话同样成为了我国10大方言之1。

那现在我说句客家话让大家来猜猜我说的是甚么意思:欢迎大家来永定土楼!各位佳宾,眼前的这座就算最具代表性的土楼王子—振成楼了。

在介绍振成楼之前,我们先认识1下它的设计者林鸿超先生,林鸿超3林氏21世子孙,生于1880年。

他从小聪明好学,是清末的秀才,建筑设计师,曾任民国众议院会员、中央参议员。

对《易经》很有研究,琴棋字画样样精通。

林鸿超父亲是林氏20世的林仁山,也就是建造福欲楼的林氏3兄弟中排行最小的林仁山。

林仁山祖上以经营日升牌烟刀起家,他想独资兴修范围宏大的土圆楼,但因劳累过度于1906年不幸过世。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言,民国元年也就是1912年,林鸿超亲身设计并会同堂兄弟林莲生、林秀生、林云璈1起合建了振成楼。

福建旅游景点精彩导游词5篇

福建旅游景点精彩导游词5篇

福建旅游景点精彩导游词5篇“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是福建旅游的鲜明特色。

关于福建你又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篇关于福建旅游景点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福建旅游景点的导游词1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古城,就叫做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座落在泉州市惠安县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

近年来,崇武半岛优雅的环境,渔村的民俗,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广泛兴趣;而半岛上这座巍峨的古城,更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和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各位朋友一定也有同感吧?我们要想了解祟武古城,就必须追本溯源,从头讲起。

崇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临海,西连陆地,地势起自大雾山脉,婉蜒起伏,十分壮观。

它夹在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

往北与莆田的南日、湄州互为犄角;往南与晋江的永宁、祥芝互为犄角;东临台湾海峡。

近处海域遍布岛屿与礁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个战略位置十分显著的国防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

据说宋朝时,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节里。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后,在这里设小兜巡检寨。

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动在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一倭寇突然登陆祥芝的蚶江,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

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

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

祟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

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垒成,城墙共长2457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并设有两层跑马逍。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范文(2篇)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范文(2篇)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范文[开篇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福建土楼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南靖。

让我们一起走进魅力南靖,领略土楼王国的神奇魅力,品味土楼民俗的神秘文化,同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土楼人家亲密接触。

福建土楼以其深厚悠长的文化底蕴、独特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把“山.水.楼.人”融为一体,倾倒了无数的中外学者、文人墨客,让众多的游客流连忘返。

我相信,今天的“福建土楼”南靖之旅一定能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知识点※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已有近千年历史,然而引起世人关注,撩开其神秘面纱的却源自一个“美丽的错误”.在____世纪____年代,美国中情局在卫星上在中国闽西南崇山峻岭中发现了数量惊人、规模庞大的类似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

这个发现惊动了白宫。

____年美国两位客人贝里夫妇专程来到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土楼群考察,回到美国后,贝克夫妇给里根总统写了一份《中国南部调查报告》。

土楼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名扬天下,走向世界。

于是,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前来“寻宝探秘”。

在福建南靖这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大地上,成千上万像“地上长出的蘑菇”,似“天上掉下的飞碟”的古堡式建筑座落在小溪旁、田野间、绿树掩映的山脚下,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称赞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介绍词——南靖]☆南靖历史悠久,地理卓越,是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南靖,古称兰水县;臵县于____年,至今已有____多年历史;____年更名为南靖县,意为“南方之静”;民国____年,县政府迁至山城;建国后,____年起隶属漳州市,县政府在山城镇。

南靖地处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属全国沿海开放县市之一。

全县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人口____万人,有海外华侨华人____万多人,祖籍南靖的台胞____多万人,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福建著名天游峰导游词范文(2篇)

福建著名天游峰导游词范文(2篇)

福建著名天游峰导游词范文大家好!初遇到我,大家是不是认为我长得很帅!大家叫我小吴吧。

今天我要带你们去游“六六”!别用这么惊讶的眼光看着我,“六六”指的是三十六座峰,今天我们就游览其中的一座山峰——天游峰。

好,现在下车!大家不要你推我挤,第一次来到这名胜景区,不免有些冲动,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乐极生悲”。

我们已经来到天游峰脚下,我们所在之地是一片大草坪。

大家向左边看,那一条小溪是九曲溪,有九道弯所以叫九曲溪。

溪水清澈,缓缓流动,仔细聆听,溪水流动的声音,像奏出美妙的音乐,越听越乐听。

大家请随我来,这是一颗无比巨大的岩石,上面有着一条条线段,据说这是大脚仙的五彩云锦筑成的。

织女们每天都会采集云霞,让大脚仙挑回天宫。

有一次例外,大脚仙途径武夷山,被这山青水秀的景色迷住了,就放下云霞在武夷山游玩。

回来之时云霞被露水打湿了,大脚仙怕被王母娘娘责备,就将云锦放在岩石上晒,自己大睡一觉,睡醒时太阳已经西沉,大脚仙连忙跑去看云锦。

不料,云锦和石头和在一起了。

大脚仙伸手去摸,手就印在上面了,这块岩石因此而得名——晒布岩。

在晒布岩的左上方,那个三米多宽的黑色手印就是大脚仙的仙掌。

诸位你们知道吗?据科学家们的分析,这些小印子,就是雨水日夜拍打岩石而留下的痕迹。

晒布岩的后面就是天游峰了。

它高约____多米,却异常的陡,从山上垂下来的铁链就是从天上垂下来一样。

我们继续往上爬,现在已经到了半山腰,你们听,叮叮咚咚的泉水声,那是雪花泉。

它从山上飞流直下,击打着山脚下的岩石,溅起像雪花一样的水花,雪花泉的名字由来和晒布岩一样有趣。

雪花泉旁边是接笋峰,那山峰似乎连接又似乎断开,像竹笋一样,想必大家知道他为什么叫接笋峰了吧!它的后面是一个茶园,被上山留下的清泉滋润着,这里的茶比一般的茶还要香还要好喝,这就是著名的大红袍。

这半山腰的平地适合大家休息,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会儿我们进行爬上山顶夺旗比赛。

那里不仅能赏到最美的景色,还能得到丰富的奖励。

福建导游词15篇

福建导游词15篇

福建导游词15篇福建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福建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福建导游词1现在我们正驶向福建南靖土楼景区。

南靖号称“土楼王国”,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这些土楼点缀在山谷间、溪岸旁、田野上,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我们要去游览的是田螺坑土楼群,它是“土楼王国”里最美、最具特色的一处绝景。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概括出土楼就是南靖最美、最具特色的绝景。

)我现在考考你们吧!“你们猜一猜,土楼都有什么形状呢?”哈哈,你们一定都猜到了吧,没错,土楼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看!我们现在来到了福建土楼标志物——田螺坑土楼群,据说他们的先祖为了逃避战乱,走到这个地方时,发现这里风景优美、是块风水宝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田螺,于是就在这里安家立业、开基传延。

田螺坑土楼群由五座土楼组成,中间一座为方楼,围绕四周的有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楼。

站在这里往下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

如果我们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头往上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庄严肃穆。

(重点介绍了“田螺坑土楼群”)游客们,走,我们现在去观景台,在那可以看到土楼群的全貌。

大家请看,位于土楼群中间的是步云楼,右上方的是和昌楼,左下方的是瑞云喽,右下方的是振昌楼,最下方的则是文昌楼。

这五座土楼都是土木结构,每座土楼都只有一个大门,进入大门是宽敞的天井,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层是卧室。

楼里的生活设施齐全,几百年来,这五座土楼里的人们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曾有一位教授这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抓住土楼的构造形象生动地介绍)好啦!现在请你们自由活动,请大家不要伤害这里的一草一木,请不要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另外请大家注意安全。

福建省概况导游词

福建省概况导游词

福建省概况导游词【篇一:福州概况导游词】福州概况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地处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作为沿海的省会城市,也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更是海峡西岸重要的对台交流合作平台。

福州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开发较早的城市之一。

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至少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这次繁衍生息。

早期的福州人以渔猎为生,他们就是我们的新民称“闽人”。

长着是“金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当时的古闽人以蛇作为图腾,挨家挨户一进门就可见厅堂中央供奉着一条蛇,以前不管什么蛇都叫做虫,所以呢,门中一条虫,就是福建省简称——“闽”的来源了。

福州在春秋战国时候是属于越国的属地,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统一管辖福州地区。

后来到了汉高祖五年,无诸受封成为闽越王,就着手新建了福州的第一座城池——冶城。

从冶城开始,福州就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之后,福州先后经历了六次拓城,并且五度成为帝王都。

在唐开元十三年,人们发现福州城西北有座山叫福山,那么城就因山而得名,曰“福州”,这个名称呢,也就一直叫到了今天。

真的是有福之州,人杰地灵,风水宝地呀!“福”字最早在清康熙词典里为衣字旁,加上一横、一口、一田。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一件衣服穿,有一口饭吃,有一份田耕种,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到了如今,“福”又有了更深的含义,即长寿、好德、善终。

而“有福之州”呢,则更显其内涵。

它不仅有山之仙气,水之灵气,更有人之福气。

在福州呢,会让大家领略到“天福、地福、眼福、口福、清福。

”舒适天气之天福:福州属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在16-20度左右。

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适合农作物生长。

四时蔬菜纷呈,四季瓜果飘香。

(有正月的瓜子,二月的甘蔗,三月的枇杷,四月的杨梅,五月的桃子,六月的荔枝,七月的番石榴,八月的龙眼,九月的柿子,十月的橄榄,十一月的尾梨,十二月的红桔赶过年。

关于福建旅游导游词整理9篇

关于福建旅游导游词整理9篇

关于福建旅游导游词整理9篇关于福建旅游导游词整理 1各位嘉宾:上午好!(致欢迎辞)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欢迎诸位前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观光旅游。

我叫------,很荣幸为各位嘉宾导游,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不高,有不到之处请大家原谅,祝各位身体健康,旅途愉快,谢谢!(发宣传册)。

永定土楼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福建土楼(永定下洋)旅游风景区,途经红坊镇、高陂镇、坎市镇、抚市镇、陈东乡、岐岭乡、下洋镇等七个乡镇,全程约80公里。

现在我用客家方言说一名、句“欢迎各位嘉宾光临永定客家土楼”。

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境内共有23018座土楼,其中圆土楼有362座。

永定土楼最先建军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说起土楼旅游,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某超级大国的卫星发现中国福建的西部布满了无数个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他们怀疑可能是核反应堆,也可能是导弹发射井,而且规模庞大,数量惊人,引起该国当局的高度重视,于是派遣特工人员以记者的身份前来探个究竟,结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楼民居建筑。

虽然虚惊了一场,但是却为土楼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到目前为止,永定土楼已接待了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中外游客。

应该说永定的圆土楼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因为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

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

永定最大的圆土楼共四层,有400多个房间,可住六七十户人家约五、六百人。

圆土楼内有水井、浴室、厕所、磨房、猪舍、花园、学校等设施,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说她象个小城市一点都不夸张。

传说有两个同楼的新媳妇某日娘家相遇,为“自己住的楼是最大的土楼”这一话题争得面红耳赤,结果结伴回家才知道,她们住的是同一座土圆楼。

有人统计,倘若你到土楼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每个房间住一个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时间;每天认识楼里的一个人,要用近两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的导游词文档2篇Tour guide's words in Fujian Province编订:JinTai College福建的导游词文档2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福建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福建的导游词文档2、篇章2:福建导游词该怎么写文档篇章1:福建的导游词文档在待客习俗方面,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

小泰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福建泉州清源山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

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机。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

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

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

”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

”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

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对的,不必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观围护,规模宏伟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颇为壮观,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它的健在,足以证实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发达兴盛的。

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然“由楚入闽”,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现在让我们来认真观赏老君石雕坐像。

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

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

生动逼真的造型,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格外亲切可爱,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

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

严格他说,老君的耳朵和双膝似乎不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和变位却恰到好处地让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

而最令人喜爱和赞叹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满脸笑容,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的神仙架势。

那襟怀坦荡,笑口常开的神情,让人感到可亲、可近。

在民间,这尊老子石像还是健康长寿的象征。

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

”意思是说,谁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

当然,只有小娃娃才会信以为真。

其实清源山空气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寿了。

在亲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们将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

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

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

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

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

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磷峋,别有一番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寺前这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别之处?你看它树干东西分成两叉,正对寺庙大门,却又不遮佛眼,与寺庙形成一个很美的夹角,令人称奇。

古松苍劲挺拔,虬曲盘旋,像一位慈善为怀的老者,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宾客,因此,无怪乎黄山的客人观摩了这棵古松后,赞叹它比黄山的“迎客松”还美,姿态更加热情大度。

福建泉州开元寺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

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

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

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

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

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xx年)修建的。

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

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

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

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

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

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

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

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

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

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

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

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

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

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

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

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