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部编二年级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壹五个生字,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5、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2)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难点:(1)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相关树木,收集树木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树妈妈》,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生: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名字叫《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真有爱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树之歌》。
(课件出示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树”这个字是什么偏旁?(“木”字旁)“木”字旁一般与树有关。
《树之歌》讲的就是关于树的儿歌。
请孩子们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入:儿歌中写了哪些树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请孩子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要求:(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儿歌一共介绍了几种树?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找到了哪些树呢?请按顺序来说一说。
生汇报:找到了11种树木。
有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树之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的树木。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树木的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树木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会用“树之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认读。
2. 诗歌形式的表达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课文课件或黑板。
3. 生字词卡片。
4. 诗歌创作纸张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的树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树木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读音,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读。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应用。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2)每组选择一种树木,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这种树木的描述和赞美。
5. 诗歌创作展示:(1)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
(2)教师对每组的诗歌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的生字词。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了解树木,保护环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学生对不同的树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朗读课文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也有了提高。
树之歌二年级语文

树之歌二年级语文《树之歌》二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树之歌》这首诗歌,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自然界中树木的生命力和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朗读《树之歌》这首古典名诗。
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活动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放映一段树木成长的时间快速视频,引发学生对树木的思考和好奇心。
(二)学习课文:1. 教师先朗读《树之歌》,然后再请学生跟读。
通过听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基本的诗歌韵律。
2. 分小组,学生轮流读课文的每一句,教师进行纠音并解释一些生字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1. 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树之歌》的主题和意境:树木在四季轮回中的生长变化,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力强大。
2. 细读课文,教师解释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并和学生进行互动式问答,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感受课文:1. 学生分小组进行艺术表演形式的朗读,通过行动与声音,表现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状态。
2. 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畅想自己是一棵树,思考自己在不同季节中的感受和变化。
(五)巩固课文:1.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树之歌》的内容,并进行小组分享。
2. 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短小的诗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感悟和欣赏。
(六)拓展活动:1. 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树木,用自己的视角拍摄或绘制树木的形象。
2. 学生组织展览活动,将自己观察到的树木形象进行展示,并撰写简短的说明文字。
3. 学生自主选读相关的树木诗歌,进行朗读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树之歌》这首诗歌,可以让学生在情感、智力和审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同时,通过观察和感受树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的意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次教学,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繁茂起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正确认读“树、木、林、森”等词语。
b. 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等字。
c. 理解课文《树之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b.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生字新词的认读与书写。
b.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c. 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难点:a. 生字新词的正确书写。
b.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展示各种树木,引导学生说出树木的名称。
b. 板书课题《树之歌》,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a.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c.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d.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意境。
3. 课堂练习:a. 学生默写生字新词。
b. 学生仿写诗歌,表达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
2. 家长辅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意境。
3. 观察身边的树木,说说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朗读水平等。
2. 课后作业: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诗歌仿写水平等。
3. 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程度的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树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生字新词的卡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树之歌》这篇课⽂是部编版⼆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2篇课⽂。
本课是⼀⾸介绍树⽊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等11种树⽊,表现了⼤⾃然树⽊种类的丰富。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课⽂原⽂ 杨树⾼,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杉活化⽯。
⾦桂开花满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由⼈民教育出版社⼩学语⽂室编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1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树⽊特点,朗读、背诵⼉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字,正确书写10个⽣字。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带⽊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
教学过程: ⼀、联系⽣活导⼊ 在你家周围、⼩路旁或者公园⾥,你经常看到哪些树⽊?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们和⼤树的感情⼗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就和树有关,题⽬是《树之歌》。
⼆、初读⼉歌,认识树⽊名称 1.借助拼⾳朗读⼉歌。
2.数⼀数⼀共⼏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呢?请你⼀边读⼀边圈出树⽊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棉、桦树、银杏、⽔杉、⾦桂 ⼀共11种树⽊,“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树之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正确认读“杨、柳、枫、柏、松、木、桂、桐、金、银、苏、醒、宝、岛、站、稍”等15个生字。
1.2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杨、柳、松、柏”等8个生字。
1.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环境保护。
3.2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15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2.1理解“树之歌”的寓意。
2.2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树木名称。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树木特点。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2.2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4.小组讨论4.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自选一种树木,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特点。
6.作业布置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课文,并讲述树木的特点。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1.优点1.1学生对树木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树木。
1.2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1.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1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壹五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
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
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拆分法:掌=尚+手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习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
(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2 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几种树,分别是什么?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
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
(2)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
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
(板书:树)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
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新课标第一网
(3)学习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
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
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
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
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
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习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
(板书:枫树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
(5)学习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
(板书:木棉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
(6)学习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
(板书:银杏水杉桂花)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杨树榕树松柏梧桐树
木棉水杉桦树桂花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