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演讲优质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3、最后一次演讲优质精品课件

卑 bēi ( 卑污 ) 裨 bì ( 裨益 ) 婢 bì ( 奴婢 )
课前预习
4.本课生字词典
卑( bēi ): ①(位置)低。如:卑湿。 ②(地位)低下。如:卑贱。 ③(品质)低劣。如:卑鄙。 ④谦恭。如:卑辞。
赋( fù ): ①(上对下)交给。如:赋予。 ②旧指农业税。如:田赋。 ③征收(赋税)。如:赋以重税。 ④我国古代文体。 ⑤做(诗、词);如:赋诗一首。
“好习惯”示范生活动,我们班为此召开了动员
会,请你在会上发表即兴演讲,鼓励同学积极参
加这一活动。
状元成才路
2.课下阅读闻一多状元成才路著名的诗集《红烛》迎加入全国初中语文教师群53425608
全国初中语文教师②群625385443
新课指南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时代背景;学 会本课的字词;体会本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掌 握文章的主旨。
状元成才路
直前、不怕牺牲
主旨概括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 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 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 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状元成才路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 和勇气,表达了自状元己成才路 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 身的斗争精神。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再读课文,说说这篇演讲 稿有什么写作特点,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结构梳理
最 第一部分:痛斥卑劣行径,歌颂献身精神。
后
一 第二部分:揭露虚弱本质,指明历史规律。
次
状元成才路
讲 演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三部分:鼓舞群众斗争,表达自己、勇往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反复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 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连用三个“无耻” 反衬三个“光荣”, 高度赞扬了李先生为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 争取民主和平而勇于
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献身的精神。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巨人心中的巨人, 大师笔下的大师。
——臧克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积累“诬蔑”“卑鄙”“蛮 横”“挑拨离间”等易考词语。
2.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3.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4. 注意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不畏强暴、
感叹句
情感:对反动派的 无耻和卑劣行径的 怒不可遏的血泪控 诉、对李先生牺牲 的悲痛和对李先生 爱国主义精神的高 度赞扬。
[真题模拟]本文中,演讲者的观点是什么?
考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答题思路]
(1)明确观点的概念:演讲者(作者)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发表 的见解和主张。
(2)寻找、归纳观点:①看演讲词的标题、开头、结尾、直接表述 句,寻找直接表达演讲者观点的语句;②概括段落内容,归纳提取演讲 者的观点。
本文考点回顾
本文阅读考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揣摩演讲词的语气
重要修辞手法
反复 反问 设问 排比
重要写作技法
运用多种句式写演讲稿
拓展延伸
表现大无畏的爱国精神的诗句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就义诗》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20张ppt)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4.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 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 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 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 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学习任务一:梳理文本,合作探讨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 哪几个方面?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4.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 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三:小试牛刀感正气
活动一:从文章中任选一段(多段),或能读出闻一多先生对战友逝去的悲愤, 或读出闻一多先生对无耻敌人的痛恨,或读出闻一多先生对人民大众的鼓舞。
活动要求:1.学生准备五分钟 2.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小结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有力猛如虎。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学会演讲。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 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3.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 特色。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活动四
(3)在演讲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第二,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 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最后一次讲演》
1.阅读演讲词,说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导入
背景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 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制造 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爱 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 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 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 悼大会。
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 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 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 的坚定信心。
应该读出一种愤怒, 一种痛恨,一种痛 斥的情感来。
活动二
小组合作,梳理演讲词的思路。
活动二
明确: 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 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 虚伪的本性(1—3段)。其次,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光明就在眼前(4、5段)。最后,号召昆明人民发扬 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6—12 段)。
朗读语气 语调
揭露其虚弱本质—— 要读出蔑视 指出其末日来临—— 要读出信心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 么样的号召?
13.最后一次演讲 (共21张)PPT课件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
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 蔑视。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闻一多先生的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拍案而起发表了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演讲
本课学习 目标
➢ 了解有关闻一多的文学常识,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 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积累部分词语并会运用学 ➢ 弄清本课所写内容,整体把握主题思想,学习闻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课文讲解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 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 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
加以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 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 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2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背景材料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 国民党特务暗杀,而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 多先生。闻一多先生的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 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 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拍案而起,发表 了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演讲。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了。 这篇课文就是这次演讲的记录整理稿。
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共46张PPT)

4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1.了解讲演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口头向群众宣传
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结构: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 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主体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 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
到激励和鼓舞。
5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29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品析:因果倒置的复句。强调了正义必胜,真理永
存的坚定信念,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30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
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
再跨进大门!
品析:充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 和视死如归的彻底革命精神。
31
课堂小结
闻一多先生的这篇讲演词,慷慨激昂,义正辞严,态度 鲜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一次讲演”,尤其是他的 语言,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有极强的感染力、战斗力。 在讲演中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 了对比、反复等修辞,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更好地表达 出讲演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32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怒斥罪恶、赞颂英烈 针对性强
内容 敌人必败、人民必胜
追述历史、发出号召
特点 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语言口语化
18
第二课时
19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的来历》
20
导入新课
闻一多先生不仅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中国人。闻一 多先生满怀爱国之心,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 深深地打动了一代一代的读者。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1.了解讲演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口头向群众宣传
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结构: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 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主体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 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
到激励和鼓舞。
5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29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品析:因果倒置的复句。强调了正义必胜,真理永
存的坚定信念,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30
合作探究
品析句子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
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
再跨进大门!
品析:充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 和视死如归的彻底革命精神。
31
课堂小结
闻一多先生的这篇讲演词,慷慨激昂,义正辞严,态度 鲜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一次讲演”,尤其是他的 语言,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有极强的感染力、战斗力。 在讲演中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 了对比、反复等修辞,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更好地表达 出讲演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32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怒斥罪恶、赞颂英烈 针对性强
内容 敌人必败、人民必胜
追述历史、发出号召
特点 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语言口语化
18
第二课时
19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的来历》
20
导入新课
闻一多先生不仅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中国人。闻一 多先生满怀爱国之心,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 深深地打动了一代一代的读者。
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8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最后一次讲演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 暗杀!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 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 平,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最后一次讲演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
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 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 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 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 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 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 A.闻一多义正辞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卑.鄙.无.耻.的罪行。 B.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摊开明讲,更显得光明磊落。 C.面对曹操的挑.拨.离.间.,马腾与韩遂心里面渐渐起了间隔。 D.中央展厅的墙面主要使用了乳白色的塑铝板,更显空间光.明.正. 大.。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最后一次讲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 荣! B.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 民的关注。 D.《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 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8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对反动势力正面指斥,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 者毫无畏惧,针锋相对,表现强烈的斗争精神。
3.讲演的视点
“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 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 “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 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时,连用七个“他们”,流露出极 其愤怒和轻蔑的态度。
4.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闻一多先生表明自己愿意和千百个爱国志士一样,义无反 顾,随时准备献身的决心。
这句话既是对李公朴先生为民主牺牲最隆重的赞美,又集 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爱憎分明,大义凛然
揭露真相,痛斥敌人,颂扬烈士。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
章,用嘴说说话……”(第一段)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第二段)
作用: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设问句比普通的陈述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2、在讲演中大量使用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强烈感情
反问句:
反问,是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 里。反问的语气有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情感。
3.学习本文的语言技巧,拟写讲演词。
文体知识
讲演词
本文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
讲演词是演讲的内容,也叫演讲词、演说词。 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个发表讲话的文稿。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 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递给听众, 使听众在思想上和演讲者产生共鸣。
主要形式
演讲主要有四种形式:宣读式演讲 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背先诵式演讲 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临场提生纲式演讲 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即兴式演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段品读
(一)、齐读第一部分(1-3段)思考: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
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应该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1、齐读第一部分(1-3段)思考: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 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 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 暗杀 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唐诗杂论》《楚辞校 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 《庄子》《楚辞》四大
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 成“新义”),被郭沫 若称为: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 蓄髯八年。1943年 以后,面对国民党 统治的日益腐朽, 拍案而起,走出书 斋,投身到反对独 裁、争取民主的革 命洪流中去。1946 年7月15日,在昆明 被国民党特务刺杀 身亡。
闻一多先生纪念馆
青岛闻一多像
清华大学校园内闻一多像
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
为什么要演讲?
◇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 ◇ 1946年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 国民党 特务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 打伤。
◇ 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与闻一多先生 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 民党反动派对李先生又恨又怕。
•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并表达自己 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读读写写
晓得( xiǎo dé)卑劣( bēi liè ) 无耻( chǐ )
毒手( dú
悲愤( fèn ) 势力( shì )
)
污蔑( miè )
锤击( chuí) 毁灭( huǐ )
屠杀( tú
恐怖( bù
)
)
卑鄙( bǐ )
他们 你们
向听众揭露 面对面向敌人发起进攻
用“你们”直斥敌人,痛斥的色彩更强烈。 表明演讲者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怒和
蔑视的感情。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 站起来!”,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不 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蔑视、
蛮横( mán hènɡ )
赋予( fù yǔ )
光明正大( míng ) 挑拨离间( tiǎo bō lí jiàn )
词语解释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 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闻一多
演讲词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
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
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
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 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 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 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 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 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 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 了一位慧眼识英才的主考官。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有力量”在哪里?
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
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
“我们有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 2.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 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 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 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 定音破格录取。
果不其然,臧克家没有 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 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 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 的诗集《烙印》。
闻一多除了是一位慧眼识英才的老师之外,它还充当着 怎样的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最后一次演讲》
我们曾经学过写他 一篇文章你还记得吗 ?
臧克家
闻一多
——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 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
诗人 新诗集《红烛》 《死水》是现 代诗坛经典之 作。 1925年3 月在美国留学 期间创作了组 诗《七子之 歌》,表达了 深挚的爱国之 情。
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4.“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
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请赏析这句
话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运用比喻,表明反动派在垂死挣扎,斗争会 更残酷;表达人民必胜和前途光明的信念。
Hale Waihona Puke 精段品读(三)、齐读第三部分(6-12段)思考: 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
◇ 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 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
• 昆明进步青年学生,也有特务混杂其中。
讲了什么?
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在朗读 时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理清结构
• 第一部分(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 罪行,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 精神。 •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制造白色 恐怖的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存,阐述中心 论点。
最 卑 劣
最 无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 造谣污蔑 耻 嫁祸于共产党。
2.第③自然段中同时列举“一二·一”事件和李
公朴被害惨案的用意是什么?
连续列举正义人士被害的典型惨案,赞扬李
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揭露了反
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
精段品读
(二)、齐读第二部分(4-5段)思考: 1.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
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根据选段分点说明。
1.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
胜利,有什么根据?请根据选段分点说明。 ,敌人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是自己在慌在害怕, 是他们自己在恐怖。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2.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