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演讲PPT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

《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

字音字形
卑劣(liè) 卑鄙(bǐ) 蛮横(hènɡ)
诬蔑(miè) 挑拨离间(jiàn) 赋予(fù)
词语释义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悲愤: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使人不和睦。 卑鄙无耻:品行极端恶劣,不知道廉耻。
合作探究
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
特点: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 力和感染力。 (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 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例如:对敌人:无耻;对李先生:光荣。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 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 情。这篇讲演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量。
合作探究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 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话中 的两个“最”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强调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卑劣、无 耻,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之情。
合作探究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这句话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设问句,一方面质问敌人,一方面引 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激情大家愤怒的情 感。
合作探究 第1段有五个感叹句,找出来,说说各表
达了闻先生的什么思想感情。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 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这句表明闻先生对卑劣凶残地杀害李公 朴先生的国民党反动派极度愤恨和鄙视,这 是对敌人罪恶的揭露。 ②“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 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合作探究
概括第3段的主要内容。
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学生为争 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紧 接上段,解释了“光荣”的具体含义。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4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4张PPT)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 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课文研读
本篇文章作为演讲词很具有感染力,找出感染你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既用反复的修辞揭露了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 业而死的光荣。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
文章结构
如何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 部分
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
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1-3段
第二 部分
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木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4-5段
第三 部分
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
的决心。
知识链接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
见解和主张的文稿。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 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具有如下特点:
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通俗性、鼓动性
字音字形
诬蔑 wū miè 恐怖 kǒng 卑鄙 bǐ
课文研读
本篇文章作为演讲词很具有感染力,找出感染你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 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 将本来抽象化的前仆后继的决心形象化,让人印象深刻。
课文研读
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共48张PPT)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共48张PPT)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
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 词,属议论文体裁。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文 学常识;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 容,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4、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 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有关资料: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特殊背景下所作。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调动200万军队准备进攻解放区,并加 紧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内战的阴云笼罩大地。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师生在国民党 军警的枪声中召开大会,反对内战,呼吁和平。闻一多参加了大会。 11月26日,昆明31所大中学校宣布罢课抗议反动派暴行,提出一 系列民主要求。12月1日,数百名特务和军人袭击四所大中学校, 捣毁教具,劫掠财物,用铁棍、刺刀和手榴弹残害爱国师生,制造 了“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为烈士的灵堂送去挽联并在会上发言。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2月10日, 重庆各界举行庆祝大会,国民党特务前来捣乱,郭沫若、李公朴等 60多人被打伤。3月17日,闻一多参加为“四烈士”举行的出殡公 葬活动,参加游行、路祭,并在入殓liàn典礼上致词。4月17日, 闻一多任社长的《民主周刊》发表时事评论,严正批判蒋介石。其 后不久,国民党“悬赏250万元购买闻一多的头颅”。闻一多不怕 反动派恐吓,坚定地表示:“我留在昆明一天,就要战斗一天”。
7月11日晚,反动派暗杀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闻一多 带病主持李公朴的丧事。这时,闻一多的处境非常危险,许多消息 表明,国民党特务下一个暗杀的对象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已将生 死置之度外,未予理睬,没有躲避。
7月15日上午,李公朴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召开大会,请李 夫人报告李公朴遇难经过。闻一多准时参加会议。李夫人发言泣不 成声,混入会场的特务却起哄扰乱,公开挑衅。为防止意外,事先 约定闻一多不作讲演,但此时他难压怒火,拍案而起,即席发表演 说,即“最后一次讲演”。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

朗读课文6-12段,回答问题。 (1)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2)演讲的最后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斗争精神。
全篇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句子是?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面对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残酷暴行,作为战友 的闻一多毅然挺身而出,公开发表讲演,结果被反 动派特务杀害。你认为闻一多这种“有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做法有意义吗?
你能试着归纳一下本文的主旨吗?
这篇演讲词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 动派卑劣无耻的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扬李公 仆为民主而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人民与 反动派斗争到底。
悲愤( fèn) 捶击(chuí) 卑鄙( bǐ )



恐bù( ) huǐ( ) 灭 赋yǔ( )
蛮横( mán)

无chǐ( )
从标题《最后一次讲演》,你看出了这篇文章 的文体是什么?
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讲演词、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 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讲话文稿。
它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 演讲词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 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词具有鼓动性、 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演讲词能够将演讲者的观点、主张等传 达给听众,并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欣赏闻一多《死水》
光荣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 据?朗读4—5段,找出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 己在制造恐怖;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PPT课件(23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PPT课件(23页)

明确:
优美的景物——乐景
师:难道你们也有烦恼?我来随机采访一下,你们有发愁的时候吗?你有烦恼吗?你有伤心的时候吗?你有难过的时候吗?
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这个环节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理解占有欲在作崇。)
3. 第③自然段中同时列举“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
被害惨案的用意是什么?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这堂课总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即“主动学习来源于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 ,在轻松氛围中走进寓言,并主动创作寓言。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同时,针对课文简短的特 点,适当扩展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神话等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语言、思维、迁移等方面的培养训练,从而实现人文、知识、能力“三维目标”。 阅读并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叙事详略。 ③百草园中景物繁多,作者是怎样匠心独运,把景物描写清楚传神的?
三层意思,逐 层深入,彻底 揭露了反动派 制造暗杀李公 朴事件的险恶”有什么表 达效果?
无耻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 情强烈真挚。
对比 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 反衬 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光荣 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 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最 后 一 次 演多 闻 讲一
学习目标
1.领会本文鲜明观点表达的特色。 2.体会本文口语化的特点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1946年7 月),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 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 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 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 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 代表诗人和学者。代表作品有新 诗集《红烛》、《死水》。

初中语文《最后一次演讲》课件1(共38张)

初中语文《最后一次演讲》课件1(共38张)

主题思想分析
01
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和语 言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主题思想 。
02
探讨主题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 义和价值。
主题思想总结
总结《最后一次演讲》的主题思想, 并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评价。
探讨如何将主题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 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 。
CHAPTER 05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CHAPTER 03
人物形象分析
闻一多
总结词
正义凛然、大义凛然
详细描述
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中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他毫不 畏惧地面对国民党特务,用激烈的言辞谴责他们的暴行,展现出了正义凛然、 大义凛然的形象。
李公朴
总结词
无畏牺牲、视死如归
详细描述
李公朴是《最后一次演讲》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面对死亡毫无惧色,视死如 归,表现出了无畏牺牲的精神。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激励着听众,使他们更加坚 定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信念。
CHAPTER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主持了李公朴的追悼会, 并亲赴云南大学礼堂讲演。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讲演,讲演共分:斥责杀人者不通道理;反对历史倒退;肯定李先生为民主 而奋斗牺牲;对民主运动前途的信心等四部分一百段一千二百字。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关于《最后一次演讲》的主题和 思想,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互相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 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角色
让学生扮演《最后一次演讲》中的角 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 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课件PPT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课件PPT

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杀,
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嫁祸于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
★与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相对比的正是为了真理,
为了和平而献身的李公朴先生以及昆明人民的
光荣。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பைடு நூலகம்
2、文章中的“他们”、“你们”都是指特务,闻一
精选完整ppt课件
23
(3) 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 彩强烈。如第二段“无耻啊!无耻啊!这是 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既用 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 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第五段“你们杀了一个,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朴站起来!”用“一个”和“千百万”对比 ,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 信心。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 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1920年7月发表了 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人中国的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这 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的现实 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 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创作背景
文题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
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
主运动。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
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
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活动四
(3)在演讲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第二,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 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最后一次讲演》
1.阅读演讲词,说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导入
背景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 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制造 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爱 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 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 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 悼大会。
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 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 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 的坚定信心。
应该读出一种愤怒, 一种痛恨,一种痛 斥的情感来。
活动二
小组合作,梳理演讲词的思路。
活动二
明确: 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 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 虚伪的本性(1—3段)。其次,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光明就在眼前(4、5段)。最后,号召昆明人民发扬 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6—12 段)。
朗读语气 语调
揭露其虚弱本质—— 要读出蔑视 指出其末日来临—— 要读出信心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 么样的号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演
• 讲演又叫演讲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 所,以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 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 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 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讲演词具有 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闻一多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作者简介
自主学习
闻一多(1899-1946) ,原 名 著名 、 、 。
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 古典诗词和美术 。 1912年 考入北京清华大学。
• 1组中第一句由两个感叹句组成,语气强硬,语调 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 势。
• 2组中第一句用简明的语言向敌人发问,发人深思, 接着宣判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通过反复,既 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灭了敌人威风,又表达 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
• 3组中第一句用“一个”和“千百万个”,“ 杀 死”和“ 站起来”作对比,给了敌人有力的打 击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号召人民前赴 后继,斗争到底。
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a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1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 2. 快完了!
b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3.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与汇报展示
•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 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 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 身的决心。
• 演讲过程中要注意哪些?
• 那么我们在演讲的过程中需要 做好那几点?
合作探究
1.针对会场的特殊情况,演说一开始,闻一多 先生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 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紧 接着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反 动派的卑劣无耻,作用是什么?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 定》。2月10日,重庆各界举行庆祝大会,国民党 特务前来捣乱,郭沫若、李公朴等60多人被打伤。 3月17日,闻一多参加为“四烈士”举行的出殡公 葬活动,参加游行、路祭,并在入殓典礼上致词。 4月17日,闻一多任社长的《民主周刊》发表时事 评论,严正批判蒋介石。 其后不久,国民党“悬 赏250万元购买闻一多的头颅”。 闻一多不怕反动 派恐吓,坚定地表示:“我留在昆明一天,就要战 斗一天”。
• 当天下午5时,闻一多在参加完“李公朴先生被害 事件记者招待会”回家的路上即遭暗杀。
• 通过背景的学习,你认为闻一多先生 在,演讲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悲愤
自主学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liè)诬蔑.( miè) 卑鄙.( bǐ )离间.(jiàn) 蛮横.(hèng)赋予.( yǔ )
自主学习 解释下列词语
卑劣:卑鄙恶劣。 诬蔑:诋毁和破坏名誉。 蛮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予: 给予。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自主学习 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 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 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 伪的本性。
2.文章中的“他们”、“你们”都是指特务, 闻一多先生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
3.文末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4.归纳本文的中心。
汇报展示 1. (1)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 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见敌人 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杀, 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诗派代表作家,1923年 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 第二本诗集《死水》。
朗读文章,文章的体裁? 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基调? 生字词?
2、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
•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 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 定信心。
背景资料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调动200万军队准备进 攻解放区,并加紧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内战的 阴云笼罩大地。
五.当堂检测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挑拨离间( )卑劣( )蛮横( ) 赋予( ) 诬蔑( ) 2.请你说说关于爱国的诗词佳句,
进一步感受闻一多的爱国精神。
归纳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接触 了演讲稿这种文学体裁及其特点, 学会了无论是讲话还是写作都要根 据特定场合和对象讲话,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嫁祸于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 ★与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相对比的正是为了真理, 为了和平而献身的李公朴先生以及昆明人民的 光荣。
• 2.面对“大家”而怒斥敌人,所以 用“他们”以指敌人;直接面对特 务,怒斥特务,于是用“你们”以 指“敌人”。
• 3.表达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 身的决心。
• 4.明确: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 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 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 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 人斗争到底。
• 7月11日晚,反动派暗杀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李公 朴先生。闻一多带病主持李公朴的丧事。这时, 闻一多的处境非常危险,许多消息表明,国民党 特务下一个暗杀的对象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已 将生死置之度外,未予理睬,没有躲避。
• 7月15日上午,李公朴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召 开大会,请李夫人报告李公朴遇难经过。闻一多 准时参加会议。李夫人发言泣不成声,混入会场 的特务却起哄扰乱,公开挑衅。为防止意外,事 先约定闻一多不作讲演,但此时他难压怒火,拍 案而起,即席发表演说,即“最后一次讲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