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2(第十四周)建筑经济学教案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率

合集下载

建筑经济学(建筑生产函数)

建筑经济学(建筑生产函数)
对产出量作用大小的重要参数。
若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当资本投入量和劳 动力投入量按同一比例增加时,设这一比例 为λ ,且λ>1,则有:

F( λK,λL)=A( λ K)α( λ L)β = λα+ β A K α Lβ = λα+ β F(K, L)
F( λK,λL)= λα+ β F(K, L)

通常,在建立生产函数时,主要考虑资本 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 若以K表示投入资本数量,L表示投入劳动 力数量,则生产函数可简化为: Y=F(K,L)

二、常用生产函数
线性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修正的C-D生产函数

(一)线性生产函数
只考虑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作为投 入量,而且这两种要素对产出量作用都呈 线性关系;产出量采用净产值或附加价值 表示。 设资金利润率为r,平均工资为w,净产值 或附加价值为V,并假定它由工资和利润两 部分构成,则线性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V=rK+wL


如果以利润极大化为生产原则,可以认为 资金利润率r为资本K的边际产出(即边际 资本生产率),工资V对K的偏 w为劳动力L的边际产 V对L的偏弹 性EL(劳动 弹性EK(资 出(即边际劳动生产率),则有: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V AK L V V 1 1 AL K V , AK L V K K L L V K V L EK , EL K V L V
、 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是决定资本和劳动力
单纯提高资本装备率不一定能使劳动生产率提 高,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对劳动生产率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当尽可能使资本产出弹 性系数增大,至少在提高资本装备率的同时尽 可能使资本产出弹性系数维持不变。

建筑经济学

建筑经济学
(3)确定技术寿命的方法 ①技术试验测定法:介绍钢砼结构,用砼的碳化深度与时间的
函数关系(经验公式) ②统计调查法:数学期望法、平均指法、拐点法、假定分布函
数法
第二节 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建筑的经济寿命
(1)概念:建筑产品由于经济方面原因而报废时的使用寿命。 (2)影响经济寿命的因素
①建筑环境变化 ②地价(地租)上涨 ③技术进步 ④使用费用增加 ⑤需求变化 (3)确定经济寿命的方法 ①年度综合费用法(C):资金恢复费用(P/N)与年度使用费用(Q)之 和。②年度收益法:年度收益为零的使用年限。
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和维修更新的生产部门。建筑业是围绕建 筑活动的全过程来开展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Ø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国家标准分为四级:门类、大类、中类、小类 Ø 门类主要包括含建筑业在内的十六个门类 Ø 建筑业三个大类: (1)土木工程建筑业 (2)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 (3)装修装饰业 Ø 本学科界定的范围: (1)建筑产品:房屋建筑、构筑物以及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工程; (2)建筑生产活动:设计、施工和维修; (3)建筑市场:业主、设计机构、施工机构、咨询机构和政府主管机构;
第三节: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产值在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 建造的生产性房屋建筑、构筑物,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 供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 能够吸收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的物质产品,建筑生产可 以带动许多相关部门的生产
• 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是重要的劳动就业部门 • 其生产起着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
建筑经济学
建筑经济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胡韫频 副教授

建筑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完整

建筑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完整

建筑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完整1. 简介建筑经济学是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效益和经济可行性的学科。

它关注建筑行业在经济层面上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了一种综合的分析和评估建筑项目的方法。

2. 建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供需理论:建筑经济学应用了供需理论,考虑建筑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建筑项目的市场前景和可行性。

- 成本理论:建筑经济学研究项目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决策项目投资。

- 政府管理:建筑经济学关注政府对建筑行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研究政府在建筑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

3. 建筑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投资决策:建筑经济学研究如何进行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包括项目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环节的投资分析和评估。

- 成本控制:建筑经济学关注如何控制建筑项目的成本,通过成本估算、成本控制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手段,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 效益评估:建筑项目完成后,建筑经济学研究如何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效益评估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参考。

- 风险管理:建筑经济学考虑建筑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如何进行风险管理,降低项目的风险水平,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4. 建筑经济学的应用领域- 建筑投资咨询:建筑经济学为建筑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帮助他们在投资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

- 政府政策制定:建筑经济学为政府制定建筑行业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帮助政府调控建筑市场和促进行业发展。

- 建筑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学在建筑项目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项目经理进行投资、成本和效益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5. 结论建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项目在经济层面上的决策和管理的学科,包括投资决策、成本控制、效益评估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它在建筑投资、政府政策制定和建筑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建筑经济与管理 教案

建筑经济与管理 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1第一节建筑产品的价值与价格一、建筑产品的价值(一)一般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商品的出现和存在的社会条件是社会的分工,劳动产品归属于相应的所有者。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即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商品价值交换时发生的,就是商品的价格。

商品价值交换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量来进行等价交换,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大体相等,从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现象就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的表现。

商品价值交换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

(二)建筑产品价值的特征建筑产品也是商品,其交换也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建筑产品有一般工业产品的共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建筑产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其能提供人民生产和生活及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生产能力和效益;建筑产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凝结在建筑产品中的劳动者的劳动。

2. 建筑产品同样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产物建筑产品的具体劳动表现为:在建筑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劳动者运用自己的劳动技能,借助于一定的劳动工具和手段,改造劳动对象,创造出了适用于社会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建筑产品的抽象劳动表现在:劳动者创造出了建筑产品的价值,其凝结着劳动者的劳动量,这部分价值除用于补偿劳动者生活资料的消耗外,是形成企业盈利的来源。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建筑产品的价值量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情况,各企业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就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不同,所以生产同类产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这是其各异性;但在市场上它们表现在建筑产品的价格上是大体相当的。

这样,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就能获得较多的盈利;反之,盈利就少,甚至亏损。

4. 建筑产品在交换过程中必须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等价交换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其与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建筑工程经济》教案

建筑工程经济》教案

《建筑工程经济》教案第一章:建筑工程经济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工程经济的定义和内容;2. 掌握建筑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3. 理解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经济的定义和内容;2. 建筑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3. 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建筑工程经济的定义、内容和基本原理;2. 案例分析:分析建筑工程经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工程经济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工程经济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掌握;3. 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建筑工程经济的重要性。

第二章:建筑工程成本分析2.1 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工程成本的定义和分类;2. 学会建筑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 理解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成本的定义和分类;2. 建筑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2.3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建筑工程成本的定义、分类和分析方法;2. 案例分析:分析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成功案例;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2.4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工程成本分析方法的掌握;3. 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第三章:建筑工程投资决策3.1 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2. 学会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和管理;3. 理解建筑工程投资决策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2. 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和管理;3. 建筑工程投资决策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2. 案例分析:分析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成功案例;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和管理的方法。

(完整版)《建筑工程经济》教案.docx

(完整版)《建筑工程经济》教案.docx

课程教案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工程经济主讲教师胡芳珍职称讲师系(部)名称建筑工程系2010 年 02 月日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建筑工程经济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授课班级及人数工程造价专业0801~0804班总学时 /学期学时40/40总学分/学期学分学时分配理论讲授学时: 40实训(实验)学时: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核形式闭卷(√ )开卷()口试()上机(教材名称建筑工程经济人2/2))其它()教学1、建筑工程经济,渠晓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 9 月参2、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历年真题考书第一章(节、目)授课计划第 1 章建筑工程经济总论授课章节名称1. 1基本建设1. 2国民经济中的建筑业授课时间课次: 1周次:11、了解基本建设的概念、作用,基本建设项目及分类;教学目的2、理解建筑业的概念、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3、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素4、掌握建筑工程经济的特点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难点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手段课外作业无第 1 章建筑工程经济总论1. 1基本建设1. 1. 1基本建设的概念1.概念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用投资方式来实现以扩大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为目的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其相关管理2.内容(1)建筑工程(2)设备安装工程(3)设备购置(4)工具、器具及生产用具购置(5)其他基本建设工作1.1.2基本建设的作用1.创造和提高生产能力和使用效益2.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3.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1.1.3基本建设项目及分类1.概念基本建设项目:一般是指经批准包括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建设,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工程总体。

2.分类(1)按项目的目标,分为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2)按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属性,分为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3)按项目的投资管理形式,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4)按项目与企业原有资产的关系,分为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5)按项目的融资主体,分为新设法人项目和既有法人项目除了上述几种分类外,项目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

9建筑生产3节

9建筑生产3节

n (3)建筑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属于部门或行业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建筑生产先进与落后的基本 尺度。
n (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二者在总体上保持着基本一致的变化关 系。举例:假定建筑业由两个建筑企业构成,与 劳动生产率变化有关的数据列于表3.4中。说明: 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各企业产出量构成比 重的变化。
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 率
n 一.生产率的概率生产率,是指某一生产 过程的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Βιβλιοθήκη 生产率产出量 投入量
n (1)一般生产过程中投入量都是针对生产要素而 言,因而可以把生产率看作是某种生产要素的效 率。按照投入要素的不同,可分别称为资本生产 率、劳动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等,最常用的是 劳动生产率。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n (2)图3.5为根据日本建筑业19521965年间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 本装备率的有关资料,以1955年为标准时 间系列指数化的三条曲线图,可以看出变
化规律。以每年的劳动时间固定不变为前 提。
n 3.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n (1)劳动生产率有均衡化趋势
n 1)作为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物质能力 的一种反映,劳动生产率无疑将随着社会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
n 2.改善生产的组织和管理 n (1)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下,努力改善建筑
生产过程组织和管理,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十分 有效和重要的途径。 n (2)改善建筑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涉及许 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 n 1)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避免计划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加强建筑生产 的均衡性。 n 2)次啊用先进的施工组织方法,减少由于生产 环节之间衔接不好而造成的生产停顿及劳动时间 的浪费。

《建筑经济》教案

《建筑经济》教案

《建筑经济》教案任教学校:长沙市城建职校任教专业:工程造价任教班级:0804专科班任课教师:熊亚军年份学期:2010年上学期第一章建筑业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时间:2010年月日——2010年月日教学内容:1、了解建筑业的含义和范围2、了解建筑的形成、发展和特征3、掌握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的关系4、了解建筑业的形成机制教学重点和难点:1、建筑业的含义、范围及特征2、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的关系教学内容:建筑经济主要是研究建筑业经济活动的运动规律。

第一节建筑业的含义和范围一、建筑业的含义1、建筑活动(1)概念:A、广义(从建筑行业的整体上看):建筑活动包括一切土木工程以及附属设施的建造,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以及装饰装修活动。

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工程类型的范围,即全部土木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

二是指工程实施过程的范围,包括围绕上述各类工程开展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以及有关的招标投标等活动。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建筑活动的共性和内在的统一性。

B、狭义(从建设过程的实施环节上看):建筑活动包括房屋建筑和附属设施的建造活动,以及与房屋建造相关的设施、设备的安装工程。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建筑活动的个性和各类专业建筑工程的相对独立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的定义: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

2、建筑业的定义: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从事土木工程以及附属设施的建造,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以及装饰装修活动的行业。

二、建筑业的范围(一)国民经济行业划分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9、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6.2(第十四周)
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率
一、生产率的概念
所谓生产率,是指某一生产过程的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
某种生产要素的效率生产要素
投入量产出量生产率→→= 按照投入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
⎪⎪⎪⎨⎧原材料生产率最常见)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L V K V 实物生产率:产出量和投入量均以实物量的形式表示。

优点:是最简单也是比较准确的方法,在直观上易于理解,而且在不同时间、同类产品之间进行比较时,可以免除因价格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不可必性。

(因它是以量表示,没有价。


缺点:由于对不同的生产要素要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不仅使不同建筑产品之间难以综合,而且同一建筑产品的各个分部工程也无法综合,难以全面评价生产率的情况。

应用范围较窄。

价值生产率:产出量和投入量均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示。

优点:对不同结构和不同计量单位的实物工程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和比较。

不仅可以用来计算企业和部门的生产率,而且可以用于行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生产率水平比较。

缺点:受价格因素影响。

产出量可以采用总产值和净产值两种形式。

总产值:①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② 物化劳动即转移价值。

净产值:建筑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也就是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活动的净成果。

① 生产法计算公式:净产值=自行完成的工作量—物化劳动转移价值
② 分配法计算公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净产值=工资总额+利润+税金+利息+保险费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其他
⎩⎨⎧况。

的实际水平及其发展状观地反映建筑业生产率净产值生产率能够较客
水平和发展动态。

地反映出生产率的实际总产值生产率不能真实 企业生产总值=净产值+固定资产折旧
注:① 如果采用资本作为投入量,即计算资本生产率⎪⎭
⎫ ⎝⎛K V , 对K (固定资产或固定资本)采用V (原值或净值)—固定资产价值形态
原值:近似地反映生产的使用价值,把资产看作在整个使用期内都不减值,不论经过多少年,都按照新产品的价值进行计算。

③ 如果以劳动作为投入量,即计算劳动生产率⎪⎭
⎫ ⎝⎛L V , 就涉及到对劳动量如何计算的问
题。

最简单的办法是以人数或人年数表示。

(1)临时工:人月数、人日数、人时数。

(2)各地区实际有效的劳动时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3)加班
用较小、较精确的计量单位使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有可比性。

除了这点,① 熟练劳动和不熟练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质量是难以定量表示的。

② 正常作业时间内的劳动生产率与加班作业时间内的劳动生产率也存在一定差别。

二、劳动生产率
1.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一定物质资料的能力。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力成反比。

⎪⎪⎪⎩
⎪⎪⎪⎨⎧⎩⎨⎧民收入反映。

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会劳动生产率:用人均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社。

人员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按部门或行业全部从业或行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部门
算的。

业人数平均劳动效率计企业劳动生产率:按企计算的。

个直接生产者劳动效率个人劳动生产率:按每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建筑产品的个别劳动消耗量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量,企业才有盈余;反之,企业就要亏损。

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幅度有可能超过个别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幅度。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二是各企业产出量构成比重的变化。

10001110101101011v v L L v L L v L L v L L v L v L v ==⨯⎪⎪⎩⎪⎪⎨⎧=→=→∑∑∑∑∑∑∑∑∑∑劳动量结构影响指数劳动量结构变动劳动生产率结构指数变动各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2.劳动生产率与资本生产率的关系
设某生产过程的劳动量为L ,固定资本为K ,产出量为V ,则下列恒等式成立:
↑⋅↓↑=L
K K V L V ⎪⎪⎪⎩
⎪⎪⎪⎨⎧---资本装备率资本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L K K
V L V ① 资本装备率的上升往往伴随着资本生产率的下降。

② 资本装备率总是在不断提高的。

③ 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此,
①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资本装备率的提高。

② 资本装备率提高的同时资本生产率有所下降,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总是低于资本装备率提高的幅度。

③ 只有当资本装备率提高的速率大于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速率,并使两者乘积大于1时,劳动生产率才可能提高。

设就业者人数为L ,年劳动时间为H ,则式可改写为:
L
H H K K V L V ⋅⋅= ⎪⎪⎩⎪⎪⎨⎧--)定资本运转时间的倒数资本的数额(即单位固单位时间内运转的固定时间每个劳动者的平均劳动H
K L H 实际上,还会有一些闲置的固定资产,上式可改写为:L
H H K K V L V ⋅⋅=αα 3.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1)劳动生产率有均衡化趋势
① 不同行业,企业的总产值中所包含的转移价值比例高低不一的缘故。

使得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差悬殊。

② 以净产值作为产出量使得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就会明显减少。

(2)劳动生产均衡化的原因
在于净产值或新创造的价值的主要部分是由工资和利润形成的。

① 工资,各行业之间差距不大。

② 利润,各行业之间差距较大。

但是协调发展,将趋近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

但只有在具备以下条件时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① 首先,国民经济中的价格体系比较合理。

② 其次,国民经济中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比较合理。

③ 再次,技术装备水平较为接近。

(3)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