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免疫-益生菌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2.5其他生理功能
益生菌还具有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营养强化作用,合成维生素,营养竞争作用,以及预防糖尿病,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抗高血压作用,改善肠道功能,预防阴道感染等功能。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毕业论文3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3.1益生菌在酸奶中的应用目前应用于酸奶中的益生菌主要有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热乳杆菌等。双歧发酵乳的感官特征是较轻的酸味,与其他发酵乳制品比较少发生苦味,形成具有生理活性的L+乳酸,双歧杆菌特别适宜加工发酵乳饮料,可生产兼具营养和生理功能的发酵乳制品。酸奶因口感丰富多样,营养价值较高,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为含有活力强的乳酸菌,能起到增强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加强肠的蠕动和机体的物质代谢的作用,对增强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酸奶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乳制品之一,近两年其产销量保持直线上升,增长速度在30%以上。对比国外的人均酸奶消费量,我国的酸奶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时尚的需求日益膨胀,酸奶的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最初的原味酸奶,到调味酸奶、果粒酸奶,口味实现了多样化;从基础酸奶,到益生菌酸奶、低乳糖酸奶等,健康功能实现了多样化。3.2益生菌在啤酒中的应用双歧杆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的益生菌,将双歧杆菌与日常饮用的啤酒有机的结合,制成益生啤饮.通过实验筛选出了双歧杆菌的最优培养基与最适培养条件,将经厌氧培养的双歧杆菌制成休眠细胞,与适量的休眠剂乳酸链球菌素同时加入啤酒中使啤酒在不失原来口感的前提下同时具有补充肠道有益菌群的保健功能[5]。3.3益生菌在酸酪中的应用干酪也可作为益生菌的载体,因其既有发酵剂作用又兼具对人体独特的生理功能。蛋白质、脂肪水解是干酪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发酵剂和非发酵剂乳酸菌构成了干酪主要菌。嗜热菌L.bulgaricus和S.thermophilus是硬质意大利和瑞士干酪的常用菌;嗜温菌L.casei和L.plantarum是多种干酪成熟的主要非发酵剂[6]。4益生菌的安全性益生菌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应用于人类的益生菌最好来自人体;②益生菌必须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③益生菌必须经过一定时间证明其无致病性;④益生菌不能有与一些疾病(如心内膜炎、肠道不适症相联系的历史;⑤益生菌不能使胆盐早期解离;⑥益生菌不能携带可以转移的抗抗生素基因。3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益生菌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益生菌的生理功能以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首先,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

当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就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受到不良饮食、抗生素使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腹泻、便秘、肠炎等。

益生菌能够通过与有害菌竞争肠道内的生态位和营养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次,益生菌有助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黏膜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道重要屏障,它能够阻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进入体内。

益生菌可以通过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提高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减少有害物质的侵入,降低肠道炎症的发生风险。

再者,益生菌在免疫调节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

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例如,某些益生菌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此外,益生菌还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些益生菌能够产生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同时,它们还可以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K,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也展现出了潜力。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的日益关注,有益生菌的研究也受到了大量关注。

益生菌具有多种功能:有助于抗病毒,抗菌,抗真菌的能力,可以防止胃肠道发生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营养吸收,防止腹泻,改善口腔健康,抑制细菌膜,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减少肥胖等等。

现在,有益生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如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益生芽孢杆菌,伤寒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酸菌,蘑菇芽孢杆菌,梨形杆菌,等等。

不同种类的有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乳酸菌可以增加抵抗力,双歧杆菌可以促进消化,放线菌可以降低血脂,芽孢杆菌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伤寒菌可以预防伤寒等。

最近,研究者们着重研究了有益生菌的抗肿瘤作用,例如研究发现,乳酸菌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来帮助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双歧杆菌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抗肿瘤。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等。

它们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口腔、皮肤等部位,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制剂是将这些有益菌株进行培养和提取,制成可供人体摄入的产品,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消化等。

益生菌制剂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在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方面,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次,在促进免疫力方面,益生菌制剂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

此外,益生菌制剂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肠道相关疾病,如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在益生菌及其制剂的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研究者已经发现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对人体有不同的功效,因此,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鉴定工作,以找到更具活性和效果的益生菌菌株。

其次,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提高益生菌制剂的存活率和生存能力,以确保其在人体内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制剂可能与人体的基因组有关,即不同的个体可能对益生菌制剂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一现象称为“益生菌个体化”或“肠道健康个体化”,正在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总的来说,益生菌及其制剂在人体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对益生菌及其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的深入,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益生菌产品上市,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随着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发展,未来还有望实现益生菌个体化治疗,为每个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益生菌制剂,进一步改善健康状况。

益生菌健康功能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健康功能的研究进展

a r e t h r e e r o u t e s f o r p r o b i o t i c s t o f u n c t i o n :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 mi c r o -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b o d y ’ S
A b s t r a c t : T h e h e a l t h e f f e c t s o f p r o b i o t i c s h a v e b e e n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c o n i f r me d . T h e y c a n a d j u s t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 mi c r o l f o r a ,
i n h i b i t t h e g r o wt h o f h a r mf u l b a c t e r i a ,d i mi n i s h i n l f a mma t i o n ,f i g h t a g a i n s t a l l e r g i c r e a c t i o n s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b o d y’ S i mmu n i t y .Ho we v e r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a c t i o n o f p r o b i o t i c s i s p o o r l y u n d e r s t o o d. I t i s wi d e l y a c c e p t e d t h a t t h e r e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研究进展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研究进展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包括益生菌的种类、功能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文章分析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引言: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提高,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综述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正文:益生菌的种类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点。

例如,乳酸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而双歧杆菌则能够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提高免疫力。

益生菌的功能益生菌的主要功能包括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免疫力、预防肠道感染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的目的。

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等疾病。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益生菌饮料、益生菌酸奶、益生菌片剂等。

这些保健食品通过添加益生菌,可以达到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益生菌还可以应用于改善皮肤健康、减轻过敏症状等领域。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优缺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优点主要包括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促进营养吸收等。

然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稳定性差、对储存条件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等。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益生菌的稳定性和储存条件研究,以解决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在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促进营养吸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其存在稳定性差、对储存条件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未来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开发新的益生菌种类,研究其在调节人体免疫、预防癌症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优化益生菌保健品的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效果。

益生菌对炎症和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对炎症和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实 川 心 脑 肺 血 管病 杂 志 2 0 1 3年 1 2川 第 2 1卷第 1 2期

前 沿 进 展 ・
益 生 菌 对 炎 症 和 免 疫 系统 影 响 的研 究进 展
胡金 娥
【 摘要 】 益生茵有 利于人体健康 ,现在 不但作 为食品添加剂 广泛 地使 用,还可应 用于 胃肠 炎的治疗、 胃肠管道
t h e s e q u e s t i o n s .
【 K e y w o r d s 】
P r o b i o t i c s ;I n l f a m m a t o r y ;I m m u n e s y s t e m
益生 菌 ( p r o b i o t i c s )是 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
( S MA) 、 去 甲肾上腺 素和 D A再 摄取 抑制 剂 ( N D R I s ) 等。P S D 药物 治疗 时 , 应 根据 P S D的不 同类 型 , 结 合患 者具体 情况 选择 药物 。经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 的抑郁症 状可 以消除 , 有助于 肢体功 能的恢 复 , 使患者社会交往和生活能力尽快得到恢复。 4 . 2 心理治疗 早期 心理干预 也是 治疗 P S D的重 要方 法 , P S D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 、 放松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a n d w e r e w i d e l y u s e d a s a f o o d a d d i t i v e a n d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g a s — P r o b i o t i e s a t e b e n e i f c i a l t o h u m a n h e a l t h ,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摘要:益生菌是指定的能够改善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微生物能够定植于人或动物肠道、生殖系统内,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益生菌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有益菌,它们在食品、保健品和医疗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也逐渐被揭示出来,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关键词:益生菌;生理功能;作用;引言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定殖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

其主要生理功能为:降低肠道细菌易位;增强免疫;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预防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等。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益生菌研究的热点。

一、降低肠道细菌易位肠道细菌易位是指肠道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发生移位,侵入肠粘膜下组织,引起肠粘膜炎症的现象。

肠道细菌易位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如引起腹泻、炎症、胃肠道疾病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从而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与致病菌竞争肠腔内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抑制或降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还可通过分泌抑菌物质和益生菌自身代谢产物抑制致病菌生长。

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分泌的抑菌物质有乳酸、醋酸、苹果酸、柠檬酸等;益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有乳酸、乙酸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1.1分泌抑菌物质乳酸是益生菌分泌的主要抑菌物质,是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与其他有机酸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与 pH值有关。

乳酸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乳酸还可以抑制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也能抑制其他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乳酸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乳酸还可以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脂多糖结合,降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还能激活胞内一些酶,影响细胞内能量代谢,导致细胞死亡;还能使细菌表面产生疏水性物质,导致细菌表面疏水性丧失,从而抑制其粘附和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菌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摘要: 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健康有益的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微生物。

大量研究表明, 益生菌能够维持宿主肠道菌群平衡, 作用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 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本文就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途径, 及其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益生菌; 免疫调节;The Advancement of Probiotics for Host ImmunomodulationAbstract: Probiotics have been defined as living microorganisms with low or no pathogenicity that exert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the host. Many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robiotics couldmodulate immune system by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gut microflora, stimulating gut mucosal immune tissue and induce cellular or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he immunomodulation pathway of probiotics, humoral and celluar immunity influenced by probiotics were reviewed.Key words:probiotics; immunomodulation益生菌是对机体健康有益的一类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微生物。

作为促进机体健康的有益菌, 益生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不仅可以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 降低血胆固醇,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1]。

研究表明, 益生菌一般能够在肠道内定殖,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刺激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活化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促进免疫球蛋白 A 的生成, 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综述了益生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目前益生菌的应用都是通过消化道,消化道特有的结构特征对益生菌的作用产生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有:1 肠道黏膜免疫肠道最基本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养分供机体代谢需要, 肠道黏膜面积巨大, 时刻要抵御经口进入的大量的微生物和食物等抗原的侵袭, 担负着重要的免疫功能。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由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有关细胞与分子成分, 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抗体、溶菌酶、抗菌肽等组成。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GALT) 是机体最大的淋巴组织, 包括黏膜淋巴结、上皮间淋巴细胞、固有膜淋巴细胞和滤泡相关上皮层[3]。

肠黏膜的分泌型 ( sIgA) 是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IgA 主要由黏膜淋巴结和固有膜淋巴细胞分泌产生, 与肠上皮腺体细胞合成的分泌片结合后形成 sIgA, 它既可以抵抗肠腔内的蛋白水解酶的水解作用, 也不会激活补体。

经肠粘膜上皮细胞释放到肠腔内的 sIgA, 和肠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混合存在, 可以降低致病性微生物在黏膜表面的附着, 中和细菌毒素, 限制细菌的繁殖[4]。

而益生菌一般是通过口服途径进入体内, 它们首先作用的是黏膜免疫系统, 研究表明, 益生菌能够刺激机体sIgA 分泌细胞的生长, 从而增加肠道内 sIgA 的量,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2 口服耐受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抗原和产生抗原耐受。

因为所有的食物成分和消化道正常微生物都可以被机体看作抗原, 所以口服耐受是生命维持不可缺少的免疫功能。

口服耐受是指机体对经口服途径进入肠道内的抗原保持着免疫低反应性[6]。

实验动物研究表明, 饲喂抗原的剂量和饲喂频率影响口服耐受, 高剂量抗原会导致 T 细胞未被激活处于无应答状态。

低剂量抗原诱导产生IL- 4、IL- 10 和TGF- β( 转移生长因子- β) , 从而抑制黏膜淋巴结中诱导调节性 T 细胞的活力, 使机体产生口服耐受[5]。

口服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机体的自稳状态有重要意义。

当口服耐受被抑制时, 体内 Th1 和 Th2 细胞比例失衡, Th2 细胞数目增加从而促进了 IgE 的分泌, 诱发变态反应病。

将婴儿双歧杆菌定植到无菌小鼠的肠道后,可以建立对乱蛋白的耐受,说明益生菌能够影响口服耐受的建立。

3 消化道菌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新生动物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 出生后消化道菌群逐渐建立。

消化道菌群的建立受母体肠道微生物组成、接触环境和食用食物组成的影响, 通常可分为三类: 固有菌、外来菌和病原菌。

固有菌指正常动物消化道定植的, 伴随宿主进化而来的细菌; 病原菌即能引起疾病的细菌; 外来菌则既非固有菌, 又非病原菌, 是一类不引起宿主发病的过路菌。

固有菌多为厌氧菌, 种类繁多, 主要有 5 大类细菌: 脆弱类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和梭菌[6]。

固有菌和肠黏膜在肠道内共同构成一道保护屏障, 阻止细菌、病毒和食物抗原入侵。

无菌动物由于缺乏肠道微生物, 体内黏膜淋巴结的数目要比正常动物少, IgA 分泌细胞的数量仅是正常动物的十分之一。

免除无菌状态后, 动物的免疫系统可恢复正常发育。

这说明肠道微生物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3]。

Gronlund 等研究发现, 0- 6 个月的健康新生儿肠道内脆弱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定植的时间越早, 外周血中 IgA 分泌细胞出现的越早; 随着肠内脆弱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定植数目的增加, 外周血中的IgA 分泌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由此可见, 肠内固有菌可以促进肠黏膜内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7]。

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 益生菌能够通过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 pH, 营养竞争、占位、产生细菌素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维持肠道固有菌群, 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8]。

4 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4.1 益生菌细胞壁成分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益生菌大部分是非病原性革兰氏阳性菌, 其细胞壁主要组分为肽聚糖( PG) 、多糖( PS) 和脂磷壁酸( LTA) , 它们都有免疫刺激特性。

PG 能直接活化宿主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

被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释放 TNF- α、IL- 1、IL- 6、IL- 8、IL- 12 以及蛋白酶,如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等[5]。

LTA 是一种锚定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质膜疏水性脂的甘油磷脂多聚物, 它一直延伸通过细胞壁肽聚糖达到细胞壁表面。

在溶菌酶的溶菌作用、白细胞的阳离子肽、β内酰胺等诱导下, LTA 可以非特异性地连接到靶细胞的膜磷脂或特异性地连接到 CD14 和TLR2。

LTA 结合分泌性CD14 后可以抑制肠道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脂多糖对肠道上皮细胞的作用, 从而控制其引起的炎症反应[9]。

4.2 益生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的作用途径益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及黏膜固有层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诱导的肠道局部免疫反应[2], 先天性免疫应答被激活。

M细胞( MC) 与上皮组织相连的膜细胞、上皮细胞( EC) 和并指树突状细胞( DC) 处理益生菌后以不同种的内化方式进入小肠内腔。

益生菌与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后, 菌体或片段被内化, 首先与消化道固有膜中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 、巨噬细胞和( 或) 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 益生菌与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诱导 IL- 6 的释放。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益生菌或片段,从而诱导细胞因子如 TNF- α和 IFN- γ的产生,增强上皮细胞的兴奋和免疫相关细胞之间的相互干扰。

还刺激肥大细胞产生 IL- 4。

其他细胞因子如 IL- 6 和 IL- 10 也被刺激产生来增强细胞因子网络, 摄入的细菌或片段也可通过吞噬作用清除。

IL- 6 能够促进产生 IgA 的 B 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张, 增加产生 IgA 的 B 淋巴细胞的数量和通过这些细胞进入肠道固有膜中原浆细胞。

IL- 6与 IL- 4 和 TGF- β( 本实验为测定) 结合能够诱导胸腺依赖性 B 细胞表面抗原从 IgM 转变为 IgA,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肠道固有膜分泌 IgA 的 B 细胞的数量[2]4.3 益生菌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刺激人类和啮齿动物分泌 sIgA 细胞增殖, 从而使得 sIgA 水平上升( 表1) 。

Perdigon 等 1995 年报道, 口服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小肠 sIgA产生和 sIgA 分泌细胞的增殖。

在沙门氏菌感染时, 饲喂酸奶酪的小鼠血清中 IgA 浓度显著高于饲喂牛奶的小鼠, 主要是由于肠道 B 细胞分泌IgA 进入循环系统而增加了血清 IgA 浓度。

Perdigon 等 1999 年发现, 口服干酪乳杆菌可以增加小肠液中 sIgA 的浓度, 并认为这是由于乳酸菌刺激肠道黏膜淋巴结和 CD4+T 淋巴细胞向 CD8+T 淋巴细胞转变的结果。

另有研究表明, 益生菌能缓解 IgE 介导的超敏反应, 小鼠口服热灭活干酪乳杆菌亚种 Shirota, 能够抑制卵白蛋白诱导的血浆 IgE 的生成。

与对照组相比, 卵白蛋白诱导的脾脏细胞产生 IgE 的量显著降低。

益生菌不仅可以促进小鼠口服耐受的建立, 对于不能建立口服耐受而诱发的变态反应, 也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表 1 益生菌的体液免疫调节作用[5]益生菌菌株试验对象测定指标效果双歧杆菌, 口服( 热灭活) 啮齿动物卵白蛋白诱导的系统抗体反应抑制体外脾脏细胞 IgE 和血浆干酪乳杆菌,口服( 活菌) 啮齿动物营养不良动物肠道感染和抗体产生促进 sIgA 抗体的产生, 减轻肠嗜酸乳杆菌+消化链球菌口啮齿动物大肠杆菌易位和血清中总的抗大肠减少大肠杆菌的易位, 促进抗大两岐双歧杆菌,口服( 活菌) 人类脊髓灰质炎病毒诱导的总 IgA 促进 sIgA 抗体的产生4.4 益生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益生菌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主要包括激活巨噬细胞、B 淋巴细胞和NK 细胞, 促进白介素( IL) 和干扰素( IFN) 等细胞因子的产生( 表 2) 。

乳酸菌能够通过刺激或抑制 Th1 型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调节免疫反应, 如干酪乳杆菌能够促进Th1 型细胞因子 IL- 12、IFN-γ和 TNF-α的生成[10]。

IL- 12 能够诱导 NK 和 T 细胞分泌 IFN- γ,促进前体 T 细胞转化为功能性 Th1 型 T 细胞来调节机体粘膜和系统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