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地理资源是指本地区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地理信息。
这些信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乡土地理资源是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分析身边的地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学生亲身参与调查、观测、测量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特点,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1.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乡土地理资源。
例如,在讲授气候类型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气候特点;在讲授地形类型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地形特点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观测、测量等,让学生亲身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利用网络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乡土地理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地理课程资源正日益受到关注。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正处于转型期,地理教师们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期待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好地整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1. 多样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地理环境、土地利用、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样。
2. 实践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通过实地调研、田野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认知效果。
3. 更新性随着农村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也在不断更新,保持着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特点。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合不足目前地理课程中的乡土地理教学受限于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未能充分整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
尽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实践性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实地调研的机会,缺乏亲身感受乡土地理资源的机会。
3. 学生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缺乏兴趣,觉得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要求,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地理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田野考察,让学生亲自走出课堂,去感受乡土地理资源,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知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创设情境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联系到学生生活实际中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的探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2024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和地域性。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实施策略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源和教学活动。
这些资源具有地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1. 提高学生兴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调查、分析等实践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涉及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地域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4. 促进地理知识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1. 整合乡土地理资源:教师需要整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源,形成乡土地理教学材料。
2. 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掌握实践技能。
3. 结合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乡土地理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4.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乡土地理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缺乏相关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乡土资源是指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建设等密切相关的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和意义。
1. 了解地理知识:乡土资源紧扣着地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地形地貌、气候气候差异、水文地貌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的理解。
2. 培养环保意识:乡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往往能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地理技能: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研究能力,还可以掌握一定的地理调查技能,对地理实验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建设进行实地考察。
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特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
2. 采集资料: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相关资料,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给全班。
让学生可以将实地考察得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表达。
3. 辅助教材: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源和环境,选用当地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地理知识。
4. 小组研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对当地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让学生深入研究当地的土壤类型、水资源分布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5. 与社会结合:联系当地相关的社会组织,例如环保协会、地理学会等,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让他们了解地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
1. 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4. 加深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的兴趣和理解。
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研究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技能。
乡土地理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我国某地区的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乡土地理教学。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
2.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家乡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同时,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土地理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乡土地理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的选择(1)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2)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名胜古迹等。
(3)经济地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
2. 教学方法的应用(1)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家乡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家乡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地图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
3. 教学活动的开展(1)开展乡土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撰写家乡的地理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举办家乡地理摄影展,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
(4)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四、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体验性。
农村乡土资源丰富,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帮助高中地理教学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落实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则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深度理解和体验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趣味。
乡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体形象、欣赏性和趣味性强等特点。
通过利用农产品大棚、渔塘、古镇建筑等乡土资源,可以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
另外,乡土资源中还蕴藏着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历史故事和传说,这些资源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非常有趣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掘、探究和体验文化底蕴。
最后,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乡土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地理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贯通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践需求和学习水平,科学组织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综合来看,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并且有利于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乡村地理资源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教学更具有生活化和情境化,构建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实用的地理教学体系,推进高中地理教育品质的提升。
利用乡土资源 充实地理教学

。
”简单 的一次次参 观 ,充分
激发 了学生热爱 家乡的情感 ,起到 了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热爱家乡的
作用 。
我 们 充分 利用 第 二课 堂 和课外 活 动 ,组织 学生 走 出学 校 、走 出课 堂 ,进行实地考察 、走访群众 、查 阅资料 、问卷调查 、参观等综合性 学 习的活动 ,首先从 感性 上去认识
师 道 ・教 研 2 1 第 7期 0 0年
播等 自编有关节 目。比如结 合印度 洋地 震 引发 海啸 对沿 岸地 区的破
3 培 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 .
“ 乡土地 理”所属 的范 围就在 学 生身 边 ,更加 贴 近学 生生 活 实
坏 ,讲述红树林对海啸的作用 ;结
合汶川地震 引发 的泥石 流 、滑 坡 、 堰塞 湖等次生灾害等 ,为学生讲解
富有个性 的过程 。
一
、
利 用 乡土 资源 充实 地
2 增 强 学生 爱 国 、爱 家 乡的 .
情 感 乡 土地 理 是 学 生 观 察 、 了解祖 国 的 “ 口” 窗 ,通 过 乡土 地 理 的 学
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和 自主发展 的空 间。我们结合 当地珠 江沿岸 目前红树林所遭到的几乎毁 灭性破坏 的状况 、本镇 的蛋家文化 之一——咸水歌正在 申报物质文化
生熟悉的 ,但是 ,但这并不等于学 生 已认识 和理解家 乡的地理 环境 , 这 中间还有 一个将感知提升为理性 认识的过程 。乡土地理教学的 目标 之一 ,就是要帮助学生 以实践和综
合 学 习 为 主要 学 习途 径 ,认 识 家 乡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乡土地理是指研究乡村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学科。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地区的地理现象,增强他们对乡土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将从知识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估三个方面,分析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乡土地理在知识点的选择上可以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与其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点进行讲解。
比如,在学习乡村人口分布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学生们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和图表制作。
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己所在地的人口分布特点。
其次,乡土地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加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乡村地貌的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乡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乡村文化和乡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再次,乡土地理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可以进行小组研究或个人论文写作,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的乡土地理知识,并利用地图、图表、照片等形式进行展示和评选。
同时,可以组织乡土地理知识竞赛,加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乡土地理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乡土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地理现象和人文景观,增强地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生态环境 恶化 。圩 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物种单 湿地环境受到破坏 , 在以前候鸟( 大雁 、 天鹅 、 野
一
,
鸭) 迁移 的必经之地 , 现在已很难看到这些候鸟了。 另一 方面 , 农药残 留现象严 重 , 民在快要收获的 农 季节 , 由于作物受到虫伤 , 他们不得不喷洒农药 , 以 保证粮食 的产量 。 解决措施 : 在近几年 , 当地农民已很少愿意花 费时间 、 精力在积累绿肥 、 粪肥上下功夫 了。 现在农
一
同学们通过室外学 习、研究和体验家乡的地理风 貌、 乡土民情 , 会更加懂得学 习的 目的就是为 了建 设好家乡 , 建设好祖国 , 为社会作贡献。 二、 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大圩乡农业发展过程中
出现 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 ) 态环境 问题 及 解决措 施 : 一 生
、
乡本地的农民子弟 , 他们司空见惯的就是祖辈从事 农业生产 的这一现象 ,而这一代孩子 由于长辈宠 爱, 从小娇生惯养 , 远离生产劳动。 引导他们从事生 产实践活动 , 让他们真正体验 、 感受祖辈 的艰辛 , 真 正了解家乡 、 认识家乡, 增长知识 , 增强创新意识和
的利用了农时 , 经济效益较高。引导学生探究这种 现象 , 怎样去更合理的利用土地?更合理的利用大 圩现有的 自然资源? 3 . 参加大圩 乡的旅游活动。 随着大圩 乡经济发 展步伐的加快 ,乡政府大量开发境 内的旅游资源。
民单靠种植业来发家致富是不太可能的, 大圩的农 业, 都是 以家庭经营为主, 每家只有几亩地 , 属于亚 洲典 型的小农经营模式 , 农产 品的商品率低 , 与其 在家侍弄几亩地 , 不如到城市里打工 。农忙时回家 几天 , 该施肥时就施肥 , 该喷农药时就喷农药 , 缺少 技术指导 ,农民没有环保意识和绿色农业意识 , 这 几年大圩圩区的农业污染程度在逐年加深 , 对农业
维普资讯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合 肥 市 包 河 中 学 姜 健
大圩乡地处合肥市东南 ,距市 区约 l 公里 , 2 位于合肥市远郊。 该地东临南淝河 , 南滨巢湖 , 面积
4. 5 8平方千米 , 口 2 2万.该 处土地肥沃 、 人 . 7 地 势平坦 、 气候适宜 , 为典型 的农业 区 , 素有 “ 鱼米之
的时间短 ( 约在一周时间 内)产生 的烟雾集 中、 , 量 大, 污染危害严重 。 由于大圩乡位于合肥市东南面, 合肥市盛行风 ( 东南风 ) 的上风 向, 风:
物带到城区, 烟雾锁城 , 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氧化 : 二 碳、 粉尘等 )既危害人体健康 , , 又影响正常的社会 经济生活 , 曾使骆 岗机场飞机 多次改降 , 甚至延误
污染 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现在乡政府要针对这种现 象采取措施 , 对土地进行 整合 , 采取机 械化 、 现代
化, 规模化经营 , 进行必要 的科学技术指导。
2秸 秆 的人 为燃烧 。 . 大气 污染严 重 :
大圩乡是安徽省命名 的十 四家“ 农家乐” 旅游示范 点之一 ,04年 4月 , 20 被确定为“ 国家级无公害农 产品生产基地”连续 四年举办“ , 菜花节 、 葡萄节” 等
1 . 富营养化 , 水体 农产品农药残 留现 象严重 : 问题剖析 : 改革开放 以后 , 民大量使用化肥 、 农 磷肥等化学肥料 , 已很少使用绿肥 、 粪肥等农家肥 。
田地里的化学肥料没有完全被植物吸收 , 随着雨水 和灌溉水流入到沟渠 、 河道及圩 田的低洼处 , 导致
水体富营养化 , 沟渠 、 河道杂草丛生 , 甚至生物受到 危害 , 沟渠里 已很难看 到鲜活 的泥鳅 、 黄鳝 、 鱼 鲤
活动,乡政府于 20 年在新民村建立了一处典型 05 的徽派建筑群 , 几处度假 、 休闲 、 垂钓中心 , 吸引了 周边地区 , 特别是合肥市内人到此处旅游观光 。
仨癣 喜 幸 J
问题剖析 : 大圩乡每年所产生 的大气污染主要 有两 次 , 春季 的油菜秸秆燃烧 , 秋季的水稻稻草燃 烧。 特别是每年 的油菜秸秆燃烧 , 燃烧面积大 , 燃烧
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在课本教学之余 , 把课本知
识引入到社会生活 中去 , 给生活 以指导。 同时 , 运用 自己所学知识给家人提 出诸多农业技术方面的问 题, 例如 : 如何对圩区的土壤进行改 良? 大圩乡的立 体农业该如何进行?他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 也感 受到地理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2 . 探究家乡的农业特 色。 水稻种植业一直是这 里的传统农业 , 人们世代耕种 , 近几年随着 市场 但
带学生亲 自到圩 区走一走 , 看一看 , 边观察 、 边 讲解 、 边研究 , 我和同学们全部骑 自 行车前行。 亲身 感受家乡的美丽风光 ,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结 。
乡” “ 、 合肥粮仓” 之美誉。随着合肥城市化 的发展 , 这里逐渐成为合肥市禽蛋 、 蔬菜 、 花卉 、 水果的供应 基地。我校地处该乡 , 大圩乡独特的地域环境为乡 土地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 本文就如何利用 乡 土资源开展地理教学谈几点体会。 将课堂向课外教学实践延伸 1 . 参加生产劳动 实践。我校的学生大都是大圩
航班 。
去做, 让农民 从中真正尝到甜头。
经济的发展 , 合肥市城市化规模的快速扩大 , 大圩 乡离合肥市越来越近 , 市区对农产品 , 特别是蔬菜 、 花卉 、 水果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于是 , 出现一种新 型的农业类型 : 立体农业。如当地农民利用葡萄套 种葱 、 、 蒜 白菜或花生等 , 葡萄在冬半 年落叶, 而此 时正是葱 、 蒜生长季节 , 民既节约 了耕地又合理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