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第十单元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拓展题型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108× ÷
=60×
=114(名)
答:这时阅览室有114名学生看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女生人数不变,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4.某工地有一批水泥,第一天运走全部的 ,第二天运走8.75吨,还剩下11.25吨。这批水泥原有多少吨?
(1)画图分析:
(2)列式解答:
7.鲜多多水果店运进些苹果,卖出去这些苹果的 后,还剩168千克。那么鲜多多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千克苹果?
8.六月是小麦丰收的季节,某村收获的小麦放在甲、乙两个仓库,已知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小麦200吨,甲仓库运出50吨后,甲仓库剩余小麦质量是乙仓库的 ,原来甲、乙两仓库各有小麦多少吨?
【答案】120袋
【分析】设工地上原来有x袋水泥,第一个月用去它的 ,第一个月用去 x袋水泥,用(x- x)袋,求出剩余的水泥的袋数,再用剩余的水泥的袋数× ,求出第二个月用去水泥的袋数,用工地原来有的水泥袋数-第一个月用去的袋数-第二个月用去的袋数=80袋,列方程:x- x-(x- x)× =8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1)如图:
(2)45÷[1- -(1- )× ]
=45÷[ - × ]
=45÷[ - ]
=45÷[ - ]
=45÷
=45×5
=225(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225页。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数量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7.鲜多多水果店运进些苹果,卖出去这些苹果的 后,还剩168千克。那么鲜多多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千克苹果?
18.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 多300米,第二天修了700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004年全套一到六年级数学书

2004年全套一到六年级数学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1、比多少2、比长短3、比高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2、比大小3、几和第几4、2-5的分与合5、加法6、减法7、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2、6、7的分与合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解决问题5、8、9的知识6、8、9的分与合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解决问题 9、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填()12、连加连减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15、整理和复习(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2、写数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2、解决问题3、8、7、6加几4、解决问题5、5、4、3、2加几6、整理和复习第十单元总复习:1、20以内的数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3、认识图形4、认识钟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1)2、位置(2)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2、十几减83、十几减74、十几减6、5、4、3、2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1)2、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数的组成2、读数、写数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2、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2、认识时间(2)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找规律(1)2、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统计2、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1)2、总复习(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6、连加7、连减8、加减混合9、加、减法估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点2、直角的认识3、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5的乘法口诀3、1、3、4的乘法口诀4、乘加乘减5、6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2、倍数3、8的乘法口诀4、9的乘法口诀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2、数的排除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表内乘法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4、观察物体5、统计6、综合练习(一)7、综合练习(二)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2、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2、除法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锐角和钝角2、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1)3、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1000以内数的认识2、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近似数4、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雨资料Bai du 文库1、两位数加两位数2、两位数减两位数√3、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4、估算第八单元统计:1、统计表2、统计图第九单元找规律第十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1)2、总复习(2)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1、1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3、周长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5、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单元时、分、秒:1、秒的认识2、时间的计算3、单元测试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2、几分之几3、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搭配问题2、可能性第九单元总复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1)3、笔算除法(2)4、笔算除法(3)第三单元统计:1、简单的数据统计2、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年、月、日2、24小时计时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1)3、笔算乘法(2) 第六单元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小数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3、亿以上数的认识(二)4、用计算器计算5、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2、直线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一)3、笔算乘法(二)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2、垂直与平行(二)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2、除数: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4、整理和复习(一)5、整理和复习(二) 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2、统计(二)3、统计(二)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多位数的认识(一)2、多位数的认识(二)3、空间与图形(一)4、空间与图形(二)5、统计图(一)6、统计图(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2、不含的四则运算(2)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4、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位置与方向(1)2、位置与方向(2)3、位置与方向(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乘法分配律 5、减法的运算性质6、除法的运算性质 7、乘法的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2、小数的读法3、小数的写法4、小数的性质5、小数的大小比较6、小数点移动7、生活中的小数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五单元三角形:1、三角形的特性(1)2、三角形的特性(2)3、三角形的分类4、三角形的内和5、图形的拼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学广角(1)2、数学广角(2)3、数学广角(3)第九单元总复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2、小数乘小数3、积的近似值4、连乘、乘加、乘减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小数3、商的近似值4、循环小数5、连除、除加、除减6、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2、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梯形面积的计算4、组合图形的面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2、简易方程3、多边形的面积4、观察物体5、可能性6、决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2、分数的意义(二)3、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8、通分(二)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图形的变换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八坂s瑞雨资料Bai du 文库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分数乘法应用题3、倒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分数除法应用题3、比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分数应用题第四单元圆:1、圆的认识 2、圆的周长和面积3、扇形4、轴对称图形第五单元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百分数应用题4、纳税5、利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圆柱2、圆锥3、球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统计表2、统计图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 2、代数初步知识3、应用题 4、量的计量 5、几何初步知识 6、简单的统计。
309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圆的周长和面积。
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百分数的应用。
理解各种百分数的意义是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注意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然后约分。
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位置与方向。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掌握分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分数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圆面积的应用。
求圆的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时,可以根据圆的半径、周长和面积公式直接解题。
观察物体。
了解常见的两个垂直方向(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几何图形特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可能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并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这些知识点在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重要性,因此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第一次月考(1_3单元)(试题)(含答案)(2024)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024第一次月考试卷(1~3单元)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算式中,( )的积最大。
A .12 × 23B .32 × 23C .34 × 23D .33 × 23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车间单独做需要12小时,求第一车间加工这批零件的 34 需要几小时,列式正确的是( )。
A .34 ÷12B .34 ÷ 112C .34 × 112D .34 + 1123.两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34,第二根用去34米,剩下的部分( )。
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 .无法比较D .长度相等4.小玲看一本480页的科技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 14 ,第二天看了 13 ,两天一共看了( )。
A .160页B .120页C .208页D .280页5.下面是4名同学根据下图得到的结论,其中有( )名同学说对了。
乐乐说:以商厦为观测点,体育馆在东偏北45°的方向上。
康康说:以商厦为观测点,图书城在南偏东65°的方向上。
亮亮说:以商厦为观测点,学校在南偏西30°的方向上。
聪聪说:以商厦为观测点,图书城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
A .1B .2C .3D .4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6.45 ×89表示45的89是多少。
( )7.如果a × 32 =b (a >0),那么b 一定小于a 。
( ) 8.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假分数的倒数。
( ) 9.b ÷ 110 (b ≠0),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10.丽丽家在军军家南偏东50°方向600m 处,则军军家在丽丽家北偏西50°方向600m 处。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7分)11.2的倒数是 ; 是0.2的倒数。
12.大运河全长3200km ,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道,其中浙东大运河的长度约是大运河总长度的34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数学人教版6年级上册第2单元单元专题卷一、选择题1.小明上学时,从家向东南行走500米到学校,那么放学时,小明()就能走到家。
A.从学校向东南行走500米B.从学校向西南行走500米C.从学校向东北行走500米D.从学校向西北行走500米2.体育课上小明从旗台出发,先向东走200米,又沿原路返回向西走300米,现在小明在距离旗台()米处。
A.100B.200C.300D.5003.下列描述中指的是同一方向的是()。
A.南偏西20度与北偏东20度B.东偏北20度与北偏东70度C.西偏南20度与南偏东70度D.东偏北35度与北偏东35度4.对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B的东偏南30°方向上。
B.B在A的西偏北30°方向上。
C.B在A的南偏东60°方向上。
5.医院位于公园的西偏南30°方向800米处。
从医院去公园,要往()方向走800米。
A.东偏北30°B.西偏南30°C.西偏南60°D.东偏北60°6.如图,图中三角形ABC是一个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那么点A在点B的()。
A.西偏北60°方向5cm处B.西偏北30°方向5cm处C.东偏北60°方向5cm处7.如图表示了某地区博物馆、体育馆和图书馆之间的位置关系。
根据这幅图,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
A.体育馆在图书馆西偏北30°方向1500米处B.博物馆在体育馆南偏西45°方向500米处C.图书馆在体育馆西偏南30°方向1500米处8.火车站在学校南偏西30°方向20km处;机场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40km处。
用字母表示:火车站是(),机场是()。
A.D;C B.B;D C.C;D D.C;B9.图书馆在学校北偏东40°方向1km处。
画图表示正确的是()。
A.B.C.D.10.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30cm ,则点()2,4东偏南45°方向90cm 处是点(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卷(培优卷)(1)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培优卷)一、选择题。
(满分16分)1.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A. 4B. 5C. 6D. 7【答案】D【解析】【分析】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需要最多的正方体的搭法是下层6个小正方形,分2行,前后两行各3个,上层1个,如图所示【详解】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最多需要7个小正方体,如图所示: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一个由5个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
A. B. C.【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这5个小正方体分上、下两层,前、后两排;下层3个,上层1个,左齐,上层一个小正方体只能在后排。
A、C上层一个小正方体在前排,所以错误。
【详解】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并还原立体图形的能力。
3. 桌上摆着一个由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它的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它可能是下面的()。
A. B. C.【答案】A【解析】【分析】题目给出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形状,可以据此对三个选项进行排除,找出答案。
【详解】A.从上面看有两行,下行3个,上行1个,左对齐,从左面看有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左对齐。
都符合要求,故A选项正确;B.从上面看有一行,并排3个,从左面看,两行上下两个,都不符合要求,故B 选项排除;C.从上面看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右对齐,从看不符合要求,从左面看有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左对齐。
符合要求,C选项排除;综上所述,答案选A。
【点睛】由于题目只给出俯视图和左视图,具体的几何体形状不能确定,所以用排除法较为方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六年级教研组第一单元 位置1、什么是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 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 ,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 )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列 , 行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12 3 4 0行号(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例如:53×61表示: 求53的61是多少?9 ×61表示: 求9的61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1是多少?(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共有十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如下:1. 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口诀表:认识并背诵乘法口诀表2. 第二单元:整数- 正数、负数: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正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加、负数相加- 整数的乘法:相乘的规律3. 第三单元:图形与坐标- 点、线、面: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线段的长度: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 坐标系: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4.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平移、翻转、旋转:了解图形的基本变换操作-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认识图形的对称性5. 第五单元:小数- 小数的认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带小数点的乘法和除法计算6. 第六单元:百分数- 百分数的认识: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读法- 百分数的表示和转化: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7. 第七单元:平方与平方根- 平方数:认识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 计算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 开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8. 第八单元: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长方体的面积: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计算总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9. 第九单元:圆- 圆的认识:了解圆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10. 第十单元:时间- 时钟的认识: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时钟的读法:读时、读分、读秒- 时钟的计算:计算时间差、计算时间段11. 第十一单元:数据的处理- 统计图表:了解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和分析-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的“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的第1~8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百分数与分数、小数及比的互化方法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建立好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应用,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建立合理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一、回顾和整理1.回顾引入师问:本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哪些内容?2.出示讨论题(1)举例说说什么是百分数,以及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2)把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有哪些方法?(3)说一说你对生活中常见百分率的理解,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小组讨论后,分组汇报,集体讲评。
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师问:你知道这些百分数的含义吗?它们分别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适时纠正错误,提醒学生:注意化简比。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师:通过比较,你能说一说1998~2003年抽检合格率的变化趋势吗?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师:你估计一下,红色部分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其它颜色呢?为什么?生读一读表中的百分数并汇报交流生解释图中每个合格率的含义生自由发言,感受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3)题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师:如给题中图分别标号甲、乙、丙,你认为哪个图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00%?师:那么另外两个图中摸到红球的百分率又分别是多少呢?为什么?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7题(1)第5、6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系统总结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完成第7题师:正确率表示什么关系?你怎样计算呢?6.完成第8题(1)完成第(1)题问:都是加了40克糖,为何右边一杯含糖率高呢?(2)完成第(2)题问:为什么加的糖不一样了,含糖率却一样呢?生交流想法,突出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
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合格率表示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生汇报,思考:是不是答对的题多,正确率就一定高?含糖率是指哪两个量之间的比率?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回顾整理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布置作业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的“探索与实践”第9~13题和“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经历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思考过程。
2.使学生通过评价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使学生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动手试验,计算并比较,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收集的数据,实验、计算并比较。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一、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生汇报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数据填表,独立完成计算。
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8的结果是百分之几,通过交流明确操作方法。
生独立完成第(4)题,交流结果。
学生自主阅读介绍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恩格尔系数师:你能算出你家上个月的恩格尔系数吗?5.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3题强调:要严格按要求做实验,并坚持做记录。
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结果。
联系自己和同学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说说体会,感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读题,说说题中介绍的实验步骤。
二、评价与反思指导学生理解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并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
指名结合指标说一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先自评,再在小组内互评。
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回顾和整理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内容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2.能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比较、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二、系信息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信息:1999—2003年全国电话普及率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固定电话普及率/% 13 20.1 25.9 3 3.642移动电话普及率/% 3.3 6.5 11.216.120.81998—2002年全国城市每百户家庭电脑的拥有量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台数 3.8 5.9 9.7 13.3 20.6教师提问:(1)还能从哪些方面来体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呢?你能不能猜猜它们的普及率?(2)你们的猜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科学性呢?如何才有说服力?(3)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到那些已学的知识?思考:(1)从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句具体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2)由这些数据你联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二、实践活动1.师:调查研究活动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制定一份简要的研究计划,你认为计划中应涉及哪些方面?师评价并出示调查表项目全班家庭总数装电话家庭数购买手机家庭数购买电脑家庭数数量/户普及率/%2.组织整理,计算收集的数据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讨论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有关的普及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再让学生围绕教材提出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交流。
至于其它一些类似的统计活动,可以师生共同确定一些项目,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并在课后完成。
指出:你们算出的普及率只能大体代表本地区的情况,要真正调查一个地区的某项普及率,要收集更多更有代表性的数据。
小组制定计划(可参考课本P113)交流计划,互相评价。
调整计划,修正方案。
(既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分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统计结果三、课堂总结师:谈一谈你上了这节课的体会。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二)国标苏教版第十一册P115 T5—10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解形如ax±bx=c和ax×b=c、ax÷b=c的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列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解稍复杂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熟练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过哪些关于方程的知识呢?学生口答(可能会出现学会了解形如ax±bx=c、ax÷b=c之类的方程,学会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二、回顾与整理1、复习解方程的知识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方程在求解时的依据是什么?生回答:是依据等式的性质出示题目:3x+0.2=9.8 5x-x=16谁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2人板演部分学生上黑板对照同学的板演,讲解题过程。
2、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①出示题目红花50朵,比白花的3倍多2朵,白花多少朵?师:这题中的未知数如何设,等量关系式是什么?大家独立完成这题。
同桌讨论,交流发言:解:设白花x朵白花朵数×3+2=红花朵数学生在书本上做,2人上黑板做题。
②出示题目(书P115 T8)师:这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哪种类型,该如何解呢?学生答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应设昆虫标本x件,植物标本1.5x,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大家独立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题,2人板演评析中强调解题步骤。
二、巩固练习①出示P115 T9独立练习,同桌互查②出示:(自编)红花比白花的2倍多3朵,两种花共63朵,红花和白花各多少朵?师:这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觉得该怎么办?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设:白花x朵,红花为(2x+3)朵教师巡视,对中下生作指导。
三、评价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方程这部分知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三)国标苏教版第十一册P115 T11—19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巩固掌握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分数、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小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和比等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一、习题导入揭示课题用250克死海的水能制出75克盐,用250克东海的水能制出15克盐,死海海水含盐率是多少?东海海水呢?师:你能说说这题中包含了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知识吗?同桌小声讨论后回答(百分数和小数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二、整理回顾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师:如果死海海水的含盐率是30%,你能根据这个结论向同学们介绍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可能有:30%是百分数,读作百分之三十,表示死海海水的盐占海水的百分之三十)大家算一算东海海水含盐率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100%=6%2、复习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你能把刚才得到的30%、6%两个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吗?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口答说出转化的方法30%= =0.36%= =0.063、复习用比、分数知识解决问题一把椅子的价钱是一张课桌的,已知一把椅子和一张课桌共160元,一把椅子和一张课桌各多少元?师:大家试着用比和分数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①160÷(1+ )=90(元)→课桌90×=70(元)→椅子②160×=90(元)→课桌160×=70(元)→椅子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三、拓展练习1、P116 T162、P116 T18学生独立完成,做好后同桌互说互查四、评价总结你今天学完之后,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觉得我们在运用这些知识解题时应注意什么?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四)国标苏教版第十一册P117 T20—24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理解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
2、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一、实物展示揭示课题出示一个长方体的酒瓶盒师:看了这个盒子,你能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可能有:这个盒子是长方体,我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我还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整理与回顾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师:谁上来画一个长方体的图给同学们看一看呢?一人上黑板画对照这个酒瓶盒和图,你能说说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吗?2人次上台分别手指实物说那正方体呢?师: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呢?学生口答说出2、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师:我们理解了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那么又该如何计算呢?学生小声讨论后口答出计算的方法出示P117 T2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填空教师巡查学生的练习情况,注重指导中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