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音乐家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谁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谁老约翰施特劳斯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其家族一生都是音乐世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简介老施特劳斯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名声享誉欧洲,作出了轻快的圆舞曲,将百姓的娱乐项目带到宫廷,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一生功绩创作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之所叫老施特劳斯是因为要和他的儿子有所区别,他的儿子就是被人们称作圆舞曲之王的小施特劳斯。
老施特劳斯的一生戏剧性,通过老施特劳斯简介对他的一生做详细的了解。
老施特劳斯出生于一八零四年,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小提琴上天赋异禀,虽然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但是继母和继父对他比较好,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老施特劳斯受到音乐家赫尔的点拨,从此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来组建乐队,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取得巨大的成功。
与妻子安娜结婚后,生下了小施特劳斯,但是由于应酬和花心老施特劳斯抛弃了安娜和孩子。
老施特劳斯虽然后来名声越来越响,但是在安娜的报复下,她省钱请老师,充分施展小施特劳斯在音乐上天赋,最后小施特劳斯在音乐界的光芒和成就逐渐盖过了老施特劳斯,最后老施特劳斯郁郁不得志,被迫离开维也纳。
但是在其他国家,人们同样更欢迎他的儿子小施特劳斯,并辱骂恐吓他,最后老施特劳斯在一八四九年感染猩红热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施特劳斯的一生是戏剧性的,但是他在圆舞曲上的成就依旧值得肯定。
老施特劳斯简介里有他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一面,也有他在音乐上执着追求的一面。
约翰施特劳斯小时候的故事约翰施特劳斯的故事在音乐界是一段传奇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其中的某一个人,而是施特劳斯整个家族。
这段故事里有父子之战,也有新仇旧爱的爱情故事。
约翰施特劳斯的故事中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为这个享誉当时的音乐世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老约翰施特劳斯改编了圆舞曲的节奏,对后世的圆舞曲影响深远,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在他成功后抛弃了妻子安娜,作为报复,安娜省吃俭用,将积攒下的钱用于三个儿子的音乐教育,最后三个儿子都成了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家,其中小约翰施特劳斯天赋异禀,最后人们欢迎,其风头和光芒逐渐盖过了父亲,被人们称作圆舞曲之王。
外国音乐家简介

外国音乐家简介: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
其父与其同名,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他跟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1801-1843)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
直至二十世纪的今天,圆舞曲仍方兴未艾,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
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约翰。
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他是一个多产作家。
作品编号达到479号,其中圆舞曲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首和轻歌剧16部。
1844年他十九岁时,正式登台首演他创作的作品《寓意短诗圆舞曲》(作品1号)及其他三首舞曲(2-4号),而《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再来一个”的喝采声中,竟连续重奏了十九遍,获得巨大成功,打响了第一炮。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l899年6月3日,他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维也纳入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十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
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公墓里,在勃拉姆斯墓的旁边,舒伯特墓的对面。
柴科夫斯基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
他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母亲爱好音乐,很会唱歌,也会弹琴,因此,他们家庭充满了音乐气氛。
他自幼便已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但是,家里的人却从来没有想到他将来会成为一个职业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十岁时进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但他仍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钢琴,并时常去看歌剧。
小约翰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本学期的选修我选了中西方音乐鉴赏,其中有很多我喜欢的音乐家,例如舒曼、舒伯特、肖邦、贝多芬......但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
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
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
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
1899年,约翰·施特劳斯逝世时,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
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
施特劳斯自幼爱好音乐,梦想成为职业音乐家。
他19岁时就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并在各地巡回演出,获得的成就使他很快就与父亲齐名。
1848年,他访问罗马尼亚并举办音乐会,这期间他在当地居民的鼓动下推翻了奥地利领事。
在维也纳发生革命的时日里,他是国民军乐队的队长,指挥了《马赛曲》和他自己创作的革命进行曲和革命圆舞曲。
他的名声在革命以后愈益提高。
1851年开始了富有成就的去国外的第一次巡回演出。
自1853年起,施特劳斯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1863—1870年,担任奥匈帝国皇室和王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之职。
1870年,作为圆舞曲和舞曲作曲家处于荣誉高峰的施特劳斯(他当时已经写作了大约340首圆舞曲和其他舞曲)转向舞台乐的创作。
他写了17部轻歌剧、一部歌剧和一部芭蕾舞曲,在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都由于其低劣的歌剧脚本而宣告失败,或很快以半失败而烟消云散。
1872年,施特劳斯的美国之行轰动一时。
在1894年举行庆祝斯特劳斯从事艺术活动50周年庆祝会时,他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祝贺和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的证书,这一切显示出这是一次真正胜利的盛会。
1899年6月3日,他在短时期卧病以后于维也纳去世。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父子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父子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父子约翰·施特劳斯(父)(Johann Strauss,1804.3.14-1849.9.25)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
10岁左右即在帕默(Michael Pamer,1782-1827)的伴舞乐队演奏中提琴。
1819年参加约瑟夫·兰纳(Joseph Lanner)组织的四重奏团。
1824年兰纳将乐队一分为二,约翰·施特劳斯任第二乐队指挥,除演奏舞曲外,也按当时习俗演奏交响曲或歌剧改编曲。
1825年开始作曲,1829年开始发表作品。
1833年起,率乐队至奥地利、波希米亚、德、法、英等国各城市演出,甚受欢迎;柏辽兹曾在杂志撰文,赞扬他的乐曲和指挥。
1846年,返回维也纳后,被任命为皇室舞会音乐指导。
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所作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
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余为加洛普舞曲、波尔卡舞曲、方阵舞曲和进行曲等。
作品全集(钢琴谱)7卷,由其子约翰·施特劳斯编订刊行(1889)。
主要作品:圆舞曲:《链式吊桥》( Kettenbrucken),Op.4(1828);《加布利埃尔》(Gabrielen),op.68(1834);《维多利亚女皇》(Huldigung der Konigin Victoria von Grossbrltannien),Op.103(1838);《塔利奥尼》(Taglioni),Op.110(1839);《维也纳情怀》(Wiener Gemuts),Op.116(1840);《塞西里》(Cacilien),Op.120(1840);《火花》(Elektrische Funken),op.125(1841);《罗雷莱》(Loreley),Op.154(1844)。
约翰·施特劳斯

柠檬花开之处圆舞曲 op. 364 Wo die Zitronen blühen (1874)
你和你圆舞曲 op. 367 Du und du (1874) 卡里欧斯特罗圆舞曲 op.370 Cagliostro-Walzer(1875) 可爱的五月圆舞曲 op.375 O Schöner Mai! (1877) 南国玫瑰圆舞曲 op.388 Rosen aus dem Süden' (1880) 北海风光圆舞曲 op. 390 Nordseebilder (1880) 亲吻圆舞曲 op.400 Kuss-Walzer (1881) 春之声圆舞曲 op.410 Frühlingsstimmen (1883) 舄湖圆舞曲 op. 411 Lagunen-Walzer (1883) 财宝圆舞曲 op.பைடு நூலகம்418 Schatz-Walzer (1885) 维也纳女士圆舞曲 op. 423 Wiener Frauen (1886) 多瑙河畔的少女圆舞曲 op. 427 Donauweibchen (1887) 皇家庆典圆舞曲 op. 434 Kaiser-Jubiläum-Jubelwalzer (1888) 皇帝圆舞曲 op. 437 Kaiser-Walzer (1888) 市政厅舞会圆舞曲 op. 438 Rathausball-Tänze'(1890) 大维也纳圆舞曲 op. 440 Gross-Wien (1891) 亿万人民团结起来! op. 443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1892) 东方童话圆舞曲 op. 444 Märchen aus dem Orient 聪明的葛丽特圆舞曲 op. 462 Klug Gretelein (1895)
【历史今日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

【历史今日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生于维也纳。
他通常被称作约翰·施特劳斯一世或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和约瑟夫·兰纳一起普及了圆舞曲,并为其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圆舞曲之父”。
他最著名的圆舞曲是《莱茵河女妖罗蕾莱》(作品第154号),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却是《拉德茨基进行曲》(作品第228号)。
▲ 拉德茨基进行曲(卡拉扬)老约翰·施特劳斯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的父亲。
他还有两个女儿。
生于1829年的安娜(Anna)和生于1831年的特蕾莎(Therese)。
他还有一个生于1834年的小儿子斐迪南(Ferdinand),但是他只活了十个月就夭折了。
老施特劳斯出身小旅馆老板家庭。
他的童年相当不幸——他七岁时,他的母亲因为发高热去世;而在他十二岁时,他的父亲弗朗茨·博尔基亚斯(Franz Borgias)又在多瑙河中溺水身亡。
后来,他的继母将他送到一位叫约翰·利希特舍伊德尔(Johann Lichtscheidl)的图书装订商处做学徒。
在此期间,他学会了拉小提琴和中提琴,而且还一度加入了在当地由作曲家米夏埃尔·帕默(Michael Pamer)组织的一个管弦乐队。
不过他不久后就转而加入了一个由他日后的对手约瑟夫·兰纳(Josef Lanner)建立的名为“兰纳四重奏”(Lanner Quartet)的通俗弦乐四重奏乐团。
乐队的另外两名成员是卡尔·德拉哈内克和约翰·德拉哈内克兄弟(Karl & Johann Drahanek)。
这支乐队演出的曲目通常是维也纳圆舞曲和德国的乡村舞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
主题来自序奏的主要音调,
抒情、明朗的旋 律,使人感到春天的 气息已来到多瑙河。
第二圆舞曲:
主题跳跃、起伏, 给人热情、爽朗,朝气 蓬勃的感觉。
第三圆舞曲: 主题优美、典雅、端庄而稳重。
第四圆舞曲:主题呈现出妩媚清丽、 优美动人的特点。
接下来是一段舞蹈节奏, 兴奋活泼、热烈奔放。
第五圆舞曲:主题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
作者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年),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约翰·施特劳斯从 小就热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 母亲的支持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 年仅7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圆舞曲。19 岁组织了自己的乐队并正式登台指挥演出,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年轻的约翰·施 特劳斯开始了辉煌的音乐创作与演出生涯。 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誉为“圆舞曲之王”。 主要作品有:轻歌剧、圆舞曲及其它舞曲 共四百余首。其中圆舞曲170首;
答:三部分: 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尾声。
(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
?
答:管弦乐圆舞曲。
(3)创作及首演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答:1867年。分段讲解和欣赏:
1·序奏:分成两个段落,乐曲一开始由小提琴 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理想到薄雾缭绕、寂 静的多瑙河晨景。
柔和地、充满希望的上行音符,仿 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逐渐增强的力度, 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充满生机。
通过作品欣赏,你能跨越时空感受到多瑙 河的美丽吗?你听到了流淌在音符之间作者的 爱国之情吗?请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创作背景:
1867年初,奥地利与普鲁士的战争失败,使维 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到处是战争创伤,空气沉闷, 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应维也纳男 声合唱协会之约而创作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 的圆舞曲,经该学会一个成员填词后演出效果一般。 半年后,去掉男声合唱,以管弦乐形式在巴黎演出 获得极大成功。
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

龙源期刊网 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作者:佚名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1年第08期约翰·斯特劳斯,1825年10月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899年6月逝于维也纳,终年74岁。
约翰·斯特劳斯出生于音乐世家,祖父是一个舞厅老板。
约翰·斯特劳斯从小就受到他父亲的音乐熏陶,他的父亲也叫约翰·斯特劳斯,人们通常称其为老约翰·斯特劳斯。
老约翰·斯特劳斯同样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在音乐会上最后经常加演的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就是他的作品。
虽然老约翰·斯特劳斯是音乐家,但他并不希望他的儿子也成为音乐家,于是他送斯特劳斯进入实业学校学商业,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银行职员。
但斯特劳斯自幼爱好音乐,并且得到了母亲的支持,母亲就安排他跟父亲的乐队队长学习小提琴。
1843年他的父母分居后,他终于走上立志成为音乐家的道路。
斯特劳斯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轻音乐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
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和轻歌剧,同时担任他自己乐团的指挥。
他的音乐雅俗共赏,无论是专业音乐人士还是音乐爱好者,都会陶醉在他那轻松、愉快而高雅的轻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斯特劳斯的圆舞曲作曲成就尤其辉煌,他有“维也纳圆舞曲之王”的美誉。
他的作品有编号者即多达498部,实际数量还要更多,著名的为人熟知的有《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的气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南国玫瑰》《皇帝圆舞曲》《春之声》等等。
斯特劳斯还创作了16部轻歌剧,如《蝙蝠》《卡里马斯特》《威尼斯之夜》等都颇为著名。
斯特劳斯还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和小提琴家。
他经常率领乐队出国演出。
1865年在俄罗斯演出时,他指挥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受到热烈欢迎;1867年在法国,他指挥演出的作品和他创作的作品受到了福楼拜、小仲马和屠格涅夫等著名文学家的高度赞赏。
他在国外演出的最高潮,是1872年在美国访问演出时所受到的热烈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音乐家
老约翰·施特劳斯介绍
中文名:老约翰·施特劳斯
国籍:奥地利
民族:奥地利人
出生地:维也纳
出生日期:1804年3月14日
逝世日期:1849年9月25日
职业:音乐家
主要成就: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
代表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
他的祖父名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
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
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
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
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了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
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