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3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

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因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

2018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2018年江苏省高考(江苏卷) 语文真题 ( 含答案逐题详解 )

2018年江苏省高考(江苏卷) 语文真题 ( 含答案逐题详解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I 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 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 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 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 耳提面命 顿悟 B. 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 C. 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 D. 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③⑥⑤①④②B. ③⑥⑤④②①C. ⑤⑥③①④②D. ⑤⑥③④②①3.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精校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

(精校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

(直打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网“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2018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20190803212155)

2018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20190803212155)

2018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一、【2018年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B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和故意拔高等,错误选项一般都较明显。

15.【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精校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含附加)

精校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含附加)

精校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含附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 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 ▲。

▲ , ▲ ,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Ⅲ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Ⅲ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

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因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专练(2)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专练(2)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专练(2)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作茧自缚”、“班门弄斧”、“得陇望蜀”中任选两个成语,各写一段新解。

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示例:守株待兔——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

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都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答案】①作茧自缚:没有黑暗的茧,哪来蹁跹的蛾?②班门弄斧——到班门弄斧,是提高自己的捷径。

没有弄斧者的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千里马”将永远埋没在槽枥之间,而不能发挥其才能。

③得陇望蜀:谁说得了陇,就不能望蜀啦?只有不断的追求,人生才有意义。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结合例句的内容仿写,例句的内容的特征是和正常理解的相反,是贬义词解释成褒义的。

2.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岳阳楼记》是我国的古典名篇。

②范仲淹应好友之请写了《岳阳楼记》。

③国家社稷和芸芸众生价值的至上性和伦理的合理性在《岳阳楼记》中得到了很好的阐发。

(1)以范仲淹为主语:(2)以《岳阳楼记》为主语:【答案】(1)范仲淹应好友之请写了阐发国家社稷和芸芸众生价值的至上性和伦理的合理性的我国古典名篇《岳阳楼记》。

(2)《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之请而写的阐发国家社稷和芸芸众生价值的至上性和伦理的合理性的我国古典名篇。

3.【四川省重庆市南川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也就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3)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为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②句式与例句一致;③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橘子洲康桥雨巷丁香云彩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脉脉含情,你的天然风韵,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2)雨巷,你的凄婉迷离,你的幽怨冷漠,你的若即若离,不正好应和了我彷徨的心境吗?【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所给词语中的一个词语作开头,能够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结合例句中的“雄奇伟岸”“大气磅礴”“壮丽多姿”“豪情”等,我们不难发现试题要求写出“康桥”的“温婉艳丽”“脉脉含情”,写出“边城”的“优美健康”“淳朴恬静”,写出“雨巷”的“哀怨惆怅”“凄美孤独”,写出“蜀道”的“峥嵘崔嵬”“逶迤崎岖”等。

2.【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网络围观一旦失去了围观者,被围观的事件即被冷落或宣告终结。

有时,,而后续围观的复发性则会显现出网络的弹性,使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再次激起网民的兴趣,从而使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

A.后续围观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被冷落。

B.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

C.后续围观会由被冷落的围观事件大规模引发。

D.大规模的后续围观会引发被冷落的围观事件。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

这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本题所填的句子要能承接上文“被冷落”,连缀下文“后续围观”,只有B项合适。

3.【山西省实验中学、南海桂城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先后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后,有科学家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比人类更聪明,而且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换代,最终会有一天,将全面超越人类,反之人类自身进化缓慢,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统治。

这位科学家的观点说出了不少人的忧虑。

①智能机器人战胜围棋高手,不代表人工智能比人类更聪明。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②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换代,不代表终将全面超越人类。

③人类自身进化缓慢,不代表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统治。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般抓住语言表达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换代,最终会有一天,将全面超越人类”,这一判断过于绝对,“人工智能升级换代”并不一定“全面超越人类”;“反之人类自身进化缓慢,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统治”,这一判断也过于绝对化。

4.【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下图是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校徽,请写出该图案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参考:构图要素:校徽由一个圆形、校门、校名、牡丹山、G324国道、练江组成。

寓意:造型为圆意喻潮师极富活力,似初升的太阳,师生团结奋进,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校门古老而极富艺术特征,体现潮师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高大方正的门柱和横匾简洁、大方、有序,又体现了校训“正直做人,健康成材”的主旨;校门下方的二条横线表示324国道,最下面的水纹代表练江,水纹中变化为“CS”代表潮师,“潮师高中”标示学校校名及高中教育。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注意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

②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对图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随意的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④采用规范的说明性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⑤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

5.【安徽省江淮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因工作调动,敝人手机号码已更换,敬请惠存,不便之处,还望海涵!B. 阁下,请您看在老先生的薄面上,退让三分吧,别去叨扰了。

C. 兄台不必客气,贤侄的事在下定当鼎力相助,决不食言!D. 老弟呀,令爱大婚,家慈大寿,双喜临门,老哥哥一定要向你讨喜酒喝。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薄面”“叨扰”皆为谦词;C项,“鼎力相助”为敬词;D项,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家慈”。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为官。

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E.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答:【参考答案】1.BD[B项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D项尾联抒发的是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而不是“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2.(1)①虚实结合。

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

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

②远近结合。

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

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2)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

前两联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作者:杜牧】简介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钟摆约翰和凯蒂结婚两年以来,从没分离过一晚上。

他目瞪口呆地把字条读了又读。

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起了波折,竟然使他不知所措了。

她吃饭时经常穿着的那件红底黑点晨衣软绵绵无精打采地搭在椅背上。

匆忙之中她把平日穿的衣服扔得东一件西一件的。

一个装着她爱吃的黄油硬糖的小纸袋丢在那里,包扎绳松开着。

一张日报铺在地板上,上面的火车时刻表被剪掉了,留下了一个长方形的口子,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嘴。

屋子里每一样东西都表明一种缺损,表明灵魂和生命的离去。

约翰·帕金斯站在没有生气的遗物中间,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哀伤。

他着手收拾屋子,并尽可能布置得干净整洁。

当他触摸到凯蒂的衣服时,他感到有一股恐惧之感悄悄袭上心头。

他从来不曾想过,假如没有凯蒂,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已经完全成为他生活的依恋,就像他呼吸的空气——时刻都不能缺少,但自己竟然一直没有察觉。

现在,她没有预先通知就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她从来不曾存在似的。

当然这持续不了几天时间,充其量也不过一两个星期,但这对于他来说,就仿佛是死亡之手已向他伸出,威胁着他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

他的家庭已是风雨飘摇。

一个扁桃腺化脓的丈母娘把他的家庭守护神和家财统统赶到了九霄云外。

约翰从冰箱里取出冷藏羊肉,煮了一些咖啡,孤零零地坐下来吃饭。

这顿凄凉清冷的晚餐过后,约翰坐到了窗前。

他没有心思抽烟。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召唤着他出去寻欢作乐。

夜晚是属于他的。

他可以不受盘问地出去,像任何一个逍遥自在的单身汉那样,无拘无束地寻欢作乐。

只要他高兴,他可以痛饮,游荡,尽情玩到天亮;不会有怒气冲冲的凯蒂在等着他,扫他的兴。

只要他高兴,他可以在麦克洛斯基那儿同一班嘻嘻哈哈的朋友打落袋弹子,直到黎明的光辉盖过电灯光。

以往,当弗罗摩尔公寓的生活使他厌烦的时候,他总是苦于婚姻的羁绊。

现在羁绊解除了。

凯蒂不在了。

约翰·帕金斯不善于分析自己的情感。

但是当他坐在那间没有凯蒂的十英尺宽十二英尺长的客厅里时,他丝毫不爽地猜中了他烦恼的主要原因。

他现在领悟到,凯蒂是他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他对凯蒂的感情,以往被单调枯燥的家庭琐事搞得麻木了,如今却因凯蒂不在面前而猛然觉醒。

歌喉美妙的鸟儿飞走之后,我们才体会到它的歌声的可贵。

“我真是不可救药的笨蛋,”约翰·帕金斯暗忖道,“我真糊涂,怎么能一直这样对待凯蒂。

每天晚上出去打弹子,同朋友们鬼混,不待在家里陪陪凯蒂。

让可怜的姑娘一人留在家里,身边无人宽慰,顾影自怜!约翰·帕金斯,你真是个自以为是的蠢货。

我要弥补过去对不住那个姑娘的地方。

我要带她出去娱乐。

从现在起,我要同麦克洛斯基那帮人一刀两断,不再来往。

”不错,城市在外面喧嚷,召唤约翰·帕金斯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