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核保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提前识别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成为一种重要的筛查方法。
一、什么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是一种通过评估个体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来进行健康干预的方法。
在评估中,医生会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并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建议。
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意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在评估中可以确定个体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从而制定出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方法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指标。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Framingham风险评估、SCORE风险评估、ASCVD风险评估等。
这些评估方法基于人口学的大规模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四、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指标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指标有冠心病风险评估、脑卒中风险评估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评估等。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个体的危险因素情况进行计算,并给出一个相对应的风险评分。
五、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应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主要应用于人群中患有危险因素的个体,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通过评估,可以识别出高风险人群,并进行个性化干预,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
此外,在人群层面上,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也可以用于制定预防政策和干预措施。
六、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未来,基因检测等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为个体提供更加精准的健康干预建议。
2022年健康管理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备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健康管理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备考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1[单选题]王先生,49岁,大学文化,企业家,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睡眠较少,经常在外聚餐,饮酒,几乎没有主动身体活动,最近自感头晕、耳鸣,其父有高血压史30年,社区医院采用电子血压计三次测量其血压为145/85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建议口服药物治疗。
该医院诊疗的不妥之处是()。
A判断高血压的标准不对B首选降压药治疗C采用电子血压计D不同时间测量了三次E药物不应采用口服的方式参考答案:A[多选题]赵先生,58岁,机关主任,高血压病史10年,一直规律服药,近一个月赵先生自感乏力,眩晕,嗜睡,尿频,现到健康管理中心寻求管理。
指标结果如下,血压150/90mmHg,空腹血糖5.5mmol/L,总胆固醇5.4mmol/L,腰围95cm,体重88kg,身高178cm,前列腺特异抗原正常,这些指标值属于高危及以上是()。
A前列腺特异抗原B腰围C血糖D血压E总胆固醇参考答案:BDE[单选题]国家“十五”攻关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评估是目前常用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之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指( )A不能确定健康方式管理或者临床干预改变效果的因素B多次重复检测后结果仍然不改变的因素C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和临床干预后改变效果很小的因素D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变的因素E不能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或者临床干预来改变的因素参考答案:E[单选题]肥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肥胖干预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控制总能量摄取B增加身体活动量C行为疗法D必要时使用药物E手术疗法参考答案:E[单选题]某男,46岁,办公室职员。
有吸烟史23年,平均每日15支,经常过量饮酒,某健康管理师欲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该客户的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是()。
A药物过史B身体活动C饮酒情况D烟草使用E膳食情况参考答案:A[单选题]某乡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表明:1991年、2002年、2007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1%、16.4%、21.5%。
平安e生保核保放水,有这12类疾病的朋友,机会来了!

平安e生保核保放水,有这12类疾病的朋友,机会来了!人生四大基础险种,百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是最严格的,对带病人群来说,找到一款可以投保的产品比较难。
不过保险公司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核保较为宽松的产品,比如平安e生保慢病版、爱心守护神糖管家等等。
同一款产品,也可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核保要求。
最近,大家熟悉的可保证续保20年的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也放宽了智能核保。
对12类疾病的健康告知进行了调整,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而且还开放了邮件核保,投保更加方便。
身体有小毛病,之前买不到百万医疗险的朋友,快关注起来。
01对12类疾病放宽智核我们先了解一下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的保障。
(e生保长期医疗险基本信息)这款产品提供了一般医疗和120种特定疾病医疗,200万保额,包括了基本的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最长涵盖前后30天,范围较广。
还可以附加质子重离子治疗,基础保障非常齐全。
其中一个最出彩的点,就是保证20年续保,这是目前市面上保证续保时间最长的百万医疗险。
保证续保的20年内,生病理赔或者产品停售都可以续保,不用担心出险后买不到百万医疗险,失去大病医疗保障。
>>点击这里查看详细测评e生保长期医疗险此次调整,针对12类疾病放宽了核保的要求,对部分带病人群来说一个尝试投保的好机会。
奶爸整理了12类疾病智能核保的变化,具体看下面的表格。
(e生保长期医疗险智核变化)可以看到,这12类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像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颈椎间盘突出等等,都是在核保过程中常遇到的疾病。
我们选几类病种来看看:1、乳腺结节/乳腺囊肿健康告知放开术后痊愈时间限制,由1年调整为半年,乳腺检查BI-RADS2级调整为BI-RADS3级。
如果已手术治疗且术后结果为良性,术后痊愈满半年的话,e生保长期医疗险可以正常承保。
(乳腺结节/乳腺囊肿健康告知)即便术后不满1年,但其他条件符合的话,可以除外承保;而其他有些医疗险健康告知的术后痊愈时间是1年,痊愈未满1e生保长期医疗险扩展可承保范围,如果有HPV感染或CIN1级,但没有宫颈CIN2、3级病变患者可以除外承保。
百年人寿核保日常业务处理及常见疾病核保39页

核保类通知书下发标准
核保决定通知书
• 非标体核保结论 • 首次下发核保决定通知书后客户补充资料,核保结论发生变化,重
新下发。
2
常见疾病核保评估
Part Two
糖尿病
膜病,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 接受器官移植者; • 吸毒、性病、艾滋病或HIV阳性。
拒保/延期结论下发
常见延期情况
• 正处于患病期间 • 投保近期住院/手术史 • 存在不明确诊断:“*****可能” • 既往病史,未能协助提供近期相关复查报告 • 囊肿直径≥4cm • 肌瘤直径≥ 6cm • 血管瘤直径≥ 4cm
儿童: • 未成年人近期多次反复肺炎住院 • 三周岁以内儿童,存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史 • 先天性心脏病未手术治疗或手术一年内 • 儿童心肌损害病史小于一年
核保类通知书介绍
核保类通知书介绍
一、体检通知书
下发体检通知。
二、契约亲访函
下发契约亲访通知、调阅/排查既往病历或出生记录等。
三、核保作业通知书 填写《财务问卷》、重新确认客户信息、提示客户补充提供其他投保
资料等。
四、核保决定通知书 保单核保结论为非标体时下发,通知客户核保结论变化,询问客户是否接
受非标体核保结论。
核保类通知书介绍
一、体检通知书 二、契约亲访函 三、核保作业通知书 四、核保决定通知书
扫描、录入回销 扫描
核保类通知书下发标准
契调通知书
• 1.达标 • 2.既往病史、出生时身高体重胎龄不在正常范围 • 3.既往理赔记录,病历不完整 • 4.病历中存在其他既往史记录,继续调阅 • 5.投、被保险人、受益人关系非父母、配偶、子女 • 6.本次投保职业与既往职业不符(尤其是本次投保职业风险等级低于既往),存在有效状态意外险,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指标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指标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和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评估个体患病风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指标。
一、血压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高血压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还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等相关。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成年人收缩压(高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低压)大于等于90mmHg定义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二、血脂水平血脂水平也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
血脂异常,尤其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成年人总胆固醇水平大于等于5.2mmol/L(200mg/dL),甘油三酯水平大于等于1.7mmol/L(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0mmol/L(40mg/dL)为血脂异常的定义。
三、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增加和炎症反应等,最终促进血管病变。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126mg/dL)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200mg/dL)。
四、肥胖指数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过度的脂肪积聚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最终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用的肥胖指数包括体质指数(BMI)和腰围。
BMI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得到的值。
国际上通用的BMI标准为:偏瘦(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4.9)、超重(25≤BMI<29.9)和肥胖(BMI≥30)。
腰围超过男性90cm和女性80cm被认为是中心性肥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识别与干预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识别与干预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了解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如果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特别是直系亲属,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然而,遗传因素并非绝对,通过后天的良好生活方式和干预措施,仍有可能降低发病的可能性。
年龄的增长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逐渐降低,血管壁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出现粥样硬化等病变。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持续的压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高血脂同样危害巨大。
血液中过高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阻塞血管。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紊乱,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有害的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健康。
缺乏运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新陈代谢降低,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心血管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那么,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干预呢?对于有遗传倾向的人群,要更加注重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饮酒;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如果血压已经升高,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降低血脂需要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核保 常用体检项目的解读

四、肝功能
胆 红 素 肝 胆红素,直胆 升高为主,为梗阻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间 胆升高为主,为溶血性黄疸。 总胆红素:等于两者之和。
TBIL=DBIL+IBIL 两者升高幅度相近:肝细胞性黄疸。 总胆汁酸:升高见于肝炎、肝硬化、 肝癌、肝内、外胆管梗阻。
+
- HBV感染恢复阶段
+
- HBV感染恢复阶段
+
+ 不同亚型(变异型)HBV再感染
-
- HBV-DNA处于整合状态
-
- 病后或接种乙肝疫苗后获得性免疫
+
- HBsAg变异的结果
-
- HBsAg、HBeAg变异
四、肝功能
黄 疸 肝 酶
蛋 白
1、肝酶: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分布在肝脏, 肝细胞受损时升高。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升高见于痛风、 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八、血常规
血常规解读:白细胞
中性粒 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升高:急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白血病等。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严重细菌感染等。
淋巴细胞:
升高:病毒感染,部分杆菌感染。 减少:相对性减少、接触放射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015年9月
一、物理检查
重点:
填写完整、医师签名、盖章。
注意阳性结果
体重(Kg)
身高、体重,BMI= 身高²(m)
BMI: 正常(18~24)
超重(25~28)
肥胖(>28)
血压:≥140/90mmHg或仅舒张压≥90mmHg
即为高血压。
1级(轻度):140 ~159/90 ~99mmHg
2级(中度):160 ~179/100 ~109mmHg
常见疾病对核保结论的影响

业务管理中心核保部
一、体格指数
体格及体形通过身高、体重、腰围等因素体现, 体格与死亡率之间有一定关系。体格偏离正常身高、 体重范围越远,死亡率(评点) 越高。目前常用的 评价体格的指标是体质指数 BMI,即体重(公斤)/身 高的平方(米),适合中国成人的标准如下:
BMI 腰围
综合征(LGL),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要延期。 房室传导阻滞中Mobitz II型、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拒保重大疾病保险。 室内传导阻滞中双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
分支阻滞或左后分支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不能承保重大 疾病保险 病窦综合征不能承保重大疾病保险。
四、既往病史的核保处理
该项体检结果不能复查。
六、既往恶性肿瘤病史
被保险人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者(包括颅内肿 瘤病史),不论经过多少年,都不能承保重大疾病 保险及医疗险。
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 、侵袭性葡萄胎等。
颅内肿瘤不论良性还是恶性,都不能承保重大 疾病保险及医疗险。
七、结节的核保处理
在体检中发现有结节的,我们的处理原则为实 性结节的需要责任除外,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等,但是子宫肌瘤等的不做其他处理(如果子宫肌 瘤大于6cm或不足6cm但是伴有贫血症状的需要延期 );囊性结节的不做核保处理,如肝囊肿、肾囊肿 等,但是囊肿体积达到一定程度的需要延期至治疗 结束。其他的如血管瘤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 核保决定。
一、体格指数
二、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 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 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 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 狭窄程度 临床表现 静息 状态 <50% 50-79% 80-95% 96-99% 100% ± ± ++ 负荷 状态 + ++ +++ 心肌灌注显影 静息 状态 ± ++ 负荷 状态 ± + ++ +++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核素扫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造影
正常冠脉
单支病变
多支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核保
STEP 1 风险因素 Risk factor 年龄/性别 血脂 吸烟 肥胖 高血压 糖尿病 家族史 …… STEP 2 诊断和病情 Diagnosis 隐匿性冠心病 心绞痛/梗死 运动心电图 冠脉造影单/ 双支病变 病程 STEP 3 治疗情况 Therapy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2002年~2011年城乡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 岁开始显著上升,其递增趋势近似于指数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发病机理
脂质条纹 弥漫性内膜增厚 纤维斑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分型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风险分类
左室肥厚的核保处理
寿险 意外死亡 高残 豁免保费
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右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标准: 仅为电压改变 标准体 电压改变和轻微的或临界的T波改变 +50 / +100 电压改变和严重的T波改变(心室劳损的表现) +150 up 超声心动图: 轻度 +50 中度
高血 压病 危害 心脏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冠心病死亡率(每10万人)呈线性关系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 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 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加重心肌缺血→心绞 痛、心肌梗死 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收缩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的一般概念
相关解释
广义上,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和所有大动脉的疾 病,病种繁多。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疾病 已经比较少见,如风湿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 等
狭义上,特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 由其病理基础导致的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脏病;还包括高血压导致的 心肌肥厚,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医务 核保工作中常见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均属狭义 心血管疾病概念 心律失常是一大类心脏电生理异常的疾病,多数 继发于心脏的各种疾病
案例分析
案例二
34岁男性,职员,投保康宁终身保险保额5 万元,20年交。 家族史:无特殊情况;无烟酒嗜好。 投保体检:BMI 24,血压120/80mmHg,血常 规、尿常规均正常,血糖、血脂、肝功均 未见异常。 X线胸透未见心脏增大。 休息心电图提示2导T波低平,3、AVF ST段 压低约0.05mv, T波倒置,其余体检项目 均正常。
有创性检测 冠脉造影 CAG 血管内超声IVUS 心导管术Cardiac catheterization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评价
心电图仍是诊断心 肌缺血和急性心肌 梗死的重要检查 心电图的动态变化 而不是静态改变才 能诊断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左室肥厚的诊断
临床资料 心电图 左室肥厚所致的舒张期功能丧失一般较收缩期功 能障碍出现的早。 X线胸片 X线观察左室肥大较直观,心电图是通过心脏心 电向量改变来发现左室肥大的,而X线胸片则直接 观察到心脏形态的扩大。但X线诊断左室肥大的敏 感性较低,但当两者均为阳性时,心脏事件的发 生率极高。 心脏超声 无创伤性检查心室肥厚的黄金标准。 运动心电图 MRI------敏感性极高,但价格昂贵。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
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
肺循环、体循环 各房室的分布和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 脉瓣、肺动脉瓣 与心脏相连的大动脉和静脉
心包疾病
急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
肺源性心脏病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 被保险人,女,57岁。投保康宁终身5万元, 缴费期10年。 家族史:无特殊异常;无烟酒嗜好。 体检:BMI: 23.8,BP:120/86mmHg, 122/84mmHg,120/86mmHg;血脂血糖均正常; 血常规、尿常规未见异常。 X线提示:1.脊柱侧弯 2.主动脉弓壁钙化 3. 左心室轻度肥大可疑(心胸比例0.52)。 心电图提示胸导V4-V6 ST段压低大于0.05mv, T波低平;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无相关的病史资料。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
2014年8月8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发布。报告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 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而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 仍将快速增长。 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天9590人,每小时400人,每10秒钟1人死于 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的核保
目录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特点
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 心血管疾病的一般概念 核保工作中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他心血管疾病 案例分析
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
冠状动脉的解剖
目录(宋体36号字)
1
2 3 标题(宋体24号字) 标题(宋体24号字) 标题(宋体24号字) 标题(宋体24号字)
4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特点
泵血功能 “发动机”提供动力
内分泌功能 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心 钠素和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等 活性物质 NT-proBNP
核保工作中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 >60岁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女<65岁,男<55岁 男性或绝经女性 体型(BMI、腰臀比) 吸烟 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 血脂异常 糖尿病、IFG、IGT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
左室肥厚发生是随着年 龄增长及血压的增高而 增加(≥160/95mmHg) 左室肥厚一般是通过心 脏超声及后期解剖发现 因高血压而住院患者, 90%是因为高血压所致的 器官终末期改变而就医
通常为下列两种情况之 一:向心性肥厚 离心性肥厚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
压
胆固醇
葡萄糖
在这个示意图中,事件的危险性(每个图的纵坐标)与危险因素水平呈线性相关, 没有明显的危险转折界限,尽管传统上在正常与“疾病”之间已设立了界限(红色纵 轴)。
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克山病 限制型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
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绞痛型 心肌梗塞型 缺血性心肌病(充血型与限制型) 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性猝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诱因 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劳累、 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症状 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 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
心脏超声
瓣膜生理结构、动态、有无反流 测量E/A比值,估算射血分数 心肌厚度、腔室大小 结构性缺损(房缺、室缺、导管未闭)
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
运动心电图 对冠心病中度危 险的人群提供最大的诊断价 值 冠脉造影 用于临床 有创性检查,多
血管内超声、螺旋CT、PETCT、 心肌核素扫描计算机断层 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冠心病 人群筛查,多用于临床或医 学研究
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 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
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
听诊
收缩期杂音(SM) 舒张期杂音(DM)
心电图
心率 次数/分钟 心律 窦性心律 心电轴 左偏或右偏 心肌肥厚 左室高电压、右心肥厚 心肌缺血 ST-T段下移
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
X线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体积、心胸比
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的位置、体积、 有无粥样斑块形成
高血压心脏病和左心室肥厚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其他危险因素有协同作用
舒张压为同等水平,冠心病发病率随TC↑而上升 TC同等水平,冠心病发病随舒张压↑而上升 非吸烟,舒张压>92mmHg, TC>6.3mm0l/L者, CHD发病率为舒张压<76mmHg、TC< 4.7mmol/L 者的30倍;吸烟者达60倍
心血管疾病的一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