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苏打盐渍土稻田养鱼技术
吉林西部土地环境问题

吉林西部土地环境问题-------土地盐碱化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面积约3.7万km2,其最低洼部分即古松辽大湖的核心(吉林省的大安一带),是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地区。
近年来由于气候连续干旱、过度放牧,苏打盐渍化有发展加重趋势。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不利影响: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西部的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到底是人为原因为主还是自然原因为主,待我把这些变化过程讲一下,大家再判断。
先说基本情况:松嫩平原西部,约占东北大平原面积三分之一。
本区晚更新世以来自然景观的演化形成的地质、地貌和土壤背景、现代气候以及人文景观等决定了该区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过渡带,极易受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发生生态失衡和退化。
东北地区西有大兴安岭,东有长白山,北有小兴安岭,中部为松辽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
全区除西部与蒙古高原接壤,其余都为界江、界河及大海环绕,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兴凯湖和渤海、黄海。
区域内分布着两大水系:北部是流入黑龙江的松花江水系,南部是流入渤海湾的辽河水系。
这种地质构造格局和地貌景观是自中生代开始营造,经过长期演化,到第四纪末基本定型的。
自距今约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时期,嫩江,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和东、西辽河都是内陆河,流入以吉林省大安一带为中心的古松辽大湖。
大约1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末,盆地中部形成分水岭,大湖水系分解成南北两部分。
北部形成松花江水系,向东经黑龙江入海;南部形成辽河水系,向南流入渤海。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旱育苗技术

播前晒种 , 选择阳光充足 、 晴好天气晒种 2 ~3 天 。晒 种 时 摊薄铺平 、 定时 翻 动 , 做到 均 匀 一 致 ; 浸 种与 消毒 。在 4月 5日 左右 , 将 晾 晒 好 的 种子 放 人 8 0  ̄ ( 2 ~1 0 0 ' } ( 3 水 中浸 泡 , 同 时 加 入 咪鲜胺等浸种剂 , 防止恶苗病的发生 ; 催 芽 。在 6 0  ̄ ( 2 水 中 浸 泡 3 / j x 时后装入丝袋 中( 大半袋 ) , 放在大棚 内或火炕 上催芽 。温 度保持在 2 5  ̄ C~3 2  ̄ ( 2 , 要勤翻动 , 防 止伤 热 , 当8 O %露 白时 , 将 种 子 摊 放 在 背 光 通 风处 晾 1 ~2 天 ,避 免 高温 烧 芽 ,也 便 于 播 种时散落 。 1 . 4营 养 土 的 配 制 ( 约 4月 5日左 右 ) 取 土 选 取 江 湾 土 或林 代 沟 、水 渠 等含 盐 碱 少 的 土来 配 , 加 入1 0 %左 右腐熟 的鸡 粪 、 猪粪 ; 用小段 稻草 、 稻格 荛或马 粪做 吸 附剂配制酸化 母剂 , 1 0 0公 斤 用 浓 度 5 o %左 右 硫 酸 2 5公 斤 浇匀 、 闷 制 成酸 化 稻 草 、 酸化马粪做调酸母剂 ; 育苗土的 p H 值 测 试 每 吨 过 筛 土 用 酸 化母 剂 1 0 ~2 0 公 斤 左 右 。先 按 酸 化 母 剂 1: 1 0 0 比例混拌 , 用试纸或酸 度计测试 , 逐渐调整使 p H 值 为 4 ~5最适 宜 。 也 可用 浓 硫 酸 调 制 育 苗 土 , 根 据 本 地 区土 壤 酸 碱 度 的 高低 , 每 吨 土需 浓 硫 酸 4 ~1 O 公斤 。 2词 : 播 前 准备 ; 播种; 苗期 管理
中 图分类 号 : S 5 1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 2 0 1 4 ) 一 1 8 — 3 0 — 1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老水田栽培技术初探

p a t g d n i s lwe h n 3 2 r h g e h n 3 2 . l n i e s y i o rt a 0 mx 0c o i h r t a 0e x 67c n t c m a r m.T i e u ts g e td t a h l u t a in meh d h s r s l u g se h tt e o d c l v t t o i o wh c n r a e ln i g d n i n e e d d o h o t b t n o i a il o y ed s o l e c a g d I ai e ak l ih i c e s d p a t e st a d d p n e n t e c n r u i fma n p n c e t il h u d b h n e . n s n — l ai n y i o l
( T nh aA a e yo gi l rl cecsT n h a in1 5 0 , hn ; 1 og u cd m f r ut a Si e, o gu l 3 0 7 C ia A c u n Ji
2RieRee rhI si t, a e fA rc l rlS in e fJl rvn e G n z uigJl 3 0 , ia c sac n tue Ac d myo giut a ce c so i nP o ic , o gh l in 1 61 0 Chn ; t u i n i
苏打盐碱地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技术

苏打盐碱地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技术一、水质准备苏打盐碱地属于碱性土壤,PH值较高。
首先要进行水质的调整。
一般来说,视硬度、pH和有机碳含量为主要因素。
在水质准备阶段,需要使用适量的氢氧化钙、硫酸钙等营养剂来调整水质,使其适合瓦氏雅罗鱼的成鱼养殖。
二、基地选择在进行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技术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基地。
对于苏打盐碱地来说,地面应该保持平整,便于养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应该确保基地周围没有工业废水、沉渣等环境污染物,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养殖环境的安全。
三、鱼苗选育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的第一步是鱼苗的选育。
在苏打盐碱地条件下,应该选择适应碱性环境的鱼苗进行选育。
为了保证成活率和养殖效果,选育的鱼苗应该健康、无疾病,并且体型均匀。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专业的养殖基地或者有经验的养殖户购买鱼苗。
四、养殖池的建设在苏打盐碱地进行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时,需要建设养殖池。
由于苏打盐碱地的PH值较高,因此需要使用防渗材料来保证养殖池的密封性。
养殖池的大小、深度也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和具体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五、饲料配制饲料是影响瓦氏雅罗鱼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苏打盐碱地进行成鱼养殖时,应该选择适合碱性水质的饲料,同时要根据鱼种的需求和养殖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配制。
一般来说,饲料中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可以选择市售的成鱼饲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配制。
六、日常管理成鱼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日常管理。
主要包括给鱼喂食、保持水质清洁、消毒防疫等工作。
还需要对鱼群进行定期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保证成鱼的健康和生长。
同时还需要注意污水处理和餐厨废弃物处理等环境保护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苏打盐碱地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技术的一些介绍。
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整、基地选择、鱼苗选育、养殖池的建设、饲料配制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的合理操作,可以在苏打盐碱地成功进行瓦氏雅罗鱼成鱼养殖,并且取得理想的产出效果。
吉林省西部水稻节水综合栽培技术

吉林省西部水稻节水综合栽培技术摘要对位于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洮北区盐碱地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溉技术、水稻免耕轻耙技术、稻田养殖技术、稻草粉碎腐熟发酵还田技术、土壤防渗保水技术、水稻旱作技术、水稻地膜覆盖技术、精耕旱耙旱整地、适时晚泡田耙地等栽培技术措施,以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吉林省西部从1987年起,白城市洮北区开始水田研究开发,历经10年的探索,水田面积从零起步到1996年跨过2万hm2大关。
从2001年起,几乎和白城土地同时存在的洮儿河开始发生严重断流。
另外,砾石淡黑钙土水田区的渗漏极为严重,一眼6寸机井灌溉5 m2水田,每年从泡田起,开井灌水的日数均在100 d以上。
因此,不得不寻求综合节水措施,以实现该区水稻的节水栽培。
1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溉技术在水稻移栽返青后,非盐碱地田实施“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溉节水技术[1]。
“浅”即缓慢浅水灌溉,水层深度保持3~5 cm,“湿”即持续一段时间的浅水层,使水层逐渐消失,土壤达到饱和水状态,“干”即土壤0~5 cm耕层呈半饱和状态,水稻根系密集层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也就是说当土壤表面缺水时再进行灌水,如此循环交替进行间歇灌溉为土壤和根系通气,促进分蘖。
拨节孕穗期仍然浅水,减数分裂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遇17 ℃以下低温时灌10~15 cm的深水,以防障碍性冷害,8月末灌花达水,9月15日灌跑马水,保持根系的活力。
2水稻免耕轻耙技术水稻免耕轻耙技术主要应用于缺水的冲积土、冷浆土田块,不宜应用于漏水较严重的砂性土稻田。
该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不用秋翻春翻,只在插秧前用手扶拖拉机轻耙找平,浑水插秧,能够节省泡田期间用水量的50%~70%,并能增强土壤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稻根系活力,秧苗扎根深,使水稻活秆成熟,成熟度好。
3稻田养殖技术水稻插秧返青后,在6月中旬,水田除草药效过后,将长1~2 cm的鲤鱼或鲫鱼鱼苗消毒后,投放田间,通过鱼苗在水田中昼夜游动捕食,可使本田水层白天一直处于混水状态,泥浆不断沉淀必然堵塞漏水的管径,既减少渗漏又能收获成鱼,同时鱼钻泥觅食,使土壤疏松,氧气易深入水层,从而加速肥料分解,有利于底质土壤结构改良和肥料吸收,使稻根容易下伸,促进水稻生长。
吉林省西部水稻节水综合栽培技术

在 水 稻移 栽返 青 后 , 盐碱 地 田实 施 “ 非 浅一 湿一 干 ” 交
壤 有机 质含量 , 改变 了盐碱地 的物理 性状 , 淋盐洗 碱 , 还 加速 而 且在 腐 熟分 解过 程 中 , 不但 形成 腐 殖酸碱 类 , 能减 轻 有 还
害 盐分 的毒 副作 用 。
5 土 壤 防 渗 保 水 技 术
关键 词 水稻 ; 节水 ; 栽培技 术 ; 吉林 省西部 中 图分类 号 ¥ 1 文 献标识 码 B 51 文章 编号 10— 79 2 1)20 9— 1 0 7 5 3 ( 0 12 — 0 5 0
从 18 9 7年 起 , 白城 市 洮 北 区 开 始水 田研 究 开 发 , 历经
使 其 易于水 稻 吸收 ; 水 剂 中含有 水稻 所 需 的综 合 养分 , 保 可
以 下低 温时灌 1~ 5 m 的深 水 , 防障 碍性 冷 害 , 0 1 c 以 8月末 灌
花 达水 . 9月 1 5日灌跑 马水 , 持根 系 的活 力。 保
2 水稻 免耕 轻 耙技 术
以增强 稻 田的肥 力 , 促进 水稻 生长 , 水 稻抗 病能 力明 显 提 使
发 生 严 重 断 流 。 外 , 石 淡 黑 钙 土 水 田区 的 渗 漏 极 为 严 另 砾
重 , 眼 6寸机 井 灌溉 5m: 田 , 年 从 泡 田起 , 井灌 水 _ 水 每 开 的 日数 均在 10d以上 。 此 , 得不 寻求 综合 节 水措施 , 0 因 不 以 实现 该 区水 稻 的节水 栽培 。
摘要 对 位 于吉林 省 西部 的 白城 市洮 北 区盐碱 地水 稻 综合 节水 栽培 技 术进 行 总结 , 包括 浅一 湿一 干 交替 间断灌 溉技 术 、 稻免 耕 轻 水 耙技 术 、 田养 殖技 术 、 草粉 碎腐 熟发 酵还 田技 术 、 壤 防渗保 水技 术 、 稻旱 作技 术 、 稻 稻 土 水 水稻 地膜 覆盖 技 术 、 耕旱 耙旱 整 地 、 时 晚泡 田 精 适 耙地 等栽 培技 术措 施 , 以为 吉林省 西部 盐碱地 开发 提供 参 考。
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苏打盐渍土稻田养鱼技术

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苏打盐渍土稻田养鱼技术作者:田明增杨富亿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1期摘要 2005~2007年,在半干旱地区的吉林西部大安市推广稻田养鱼100hm2,累计生产商品鱼185t,平均300~900kg/hm2;新增收入累计93万元,平均1 200~4 500元/hm2。
总结了其技术措施,包括压碱降盐、改进田间工程、合理插秧与鱼类放养、科学管水与投饵施肥以及地下水升温等内容。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苏打盐渍土;稻田养鱼中图分类号 S9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1-0274-02吉林西部地处松嫩平原的西南端,科尔沁草原东部,行政区划包括白城、松原两地区所辖10个县(市、区),幅员面积45 800km2,约为全省的1/4。
该区属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00~500mm,蒸发量1 600~1 900mm,平均气温4~5℃,日照时数2 900~3 100h,总辐射量4 800~5 100MJ/m2,无霜期135~140d。
松嫩平原是我国盐渍土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吉林西部约有240万公顷,以苏打盐渍土为主,种植水稻是目前主要利用途径,约占已利用盐渍土面积的70%以上。
稻田养鱼是一种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种养,变单一经营为综合开发,农、渔结合治理盐渍化土地的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节地、节水、节粮、节资、增产、增收等作用;还可开辟淡水渔业新领域,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05~2007年,在大安市推广稻田养鱼100hm2,商品鱼产量累计185t,平均300~900kg/hm2;新增收入累计93万元,平均1 200~4 500元/hm2。
实践表明,盐渍土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难度。
除了要采用传统稻田养鱼的常规技术与管理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苏打盐渍土的特殊理化环境以及当地的区域自然条件,采取针对性技术,实现稻、鱼共生双获丰收的目标。
1压碱降盐推广区内盐渍土含盐量为3~8g/kg,pH值8.8~9.4,自然状态下无法种稻与养鱼,必须实行脱盐降碱,以适应稻鱼生理与生态要求。
半旱式稻田养鱼技术

起中耕作用。鲢鱼大量的活动加快水 的
流 动 循 环 ,增 加 氧 气 。 各 种 鱼 均 要 食 去
部分水稻害虫 。结果是通风透光 ,水稻 生 长旺盛 ,可免病虫害 ;鱼亦得到满意 的生长环境 。 二、管理措旅
1 . 水 位管理 。水 位的 管理分 2 期。
田坎 可 用 石 头砌 成 ,略呈 弓形 。
种营养物质的循环 。同时 .鲤鱼还食用
大量 的 腐 败有 机 物 ,清 除水 底 垃 圾 。 3 . 鱼 、稻 的相 互 关 系。草 鱼 食 去 杂
2 . 投 料 管理 。 由 于鱼 的多 品种 高 密
度混 养 ,摄食较 多 ,需 投放 人工饵料 。
硬底止。
二、鱼苗的放养 1 . 鱼苗放 养。半旱式稻田养鱼j 兰 要 嗷 养草 、鲢 、鳙 、鲤鱼。放养鱼苗比例、规 格、时间、比例如:草鱼3 5 %一 4 0 % ,鲢
鱼3 0 % ,鳙 鱼 5 % ,鲤 鱼 2 5 %一 3 0 % ; 投
放总尾数要根据 田力 、秧苗 、鱼苗大小 来确定 ,每 6 6 7 平方米投放 数在 1 0 0 0~ 2 5 0 0 尾 ;鱼 苗 的规格 以 1 0 厘 米左右 为 好 ,规格大 ,能够抵御外界条件的变化 和敌 害生物 的侵 袭 ,易成活 ,生长快 ; 放苗时间应根据鱼苗种类 、大小分批进
畜 禽水 产
・ 养 殖
半
半旱式稻 田养鱼 ,是在我 国著名土 壤学家 、西南农业大学侯光炯教授创造 的水稻半旱式栽培法基础上 ,结合稻 田 养鱼技术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型稻 田耕作 制 。 实行 这种 耕作 制 ,稻 田不 犁 、不 耙 、不 中耕 、不施肥 、不用农药 ,即能 达 到显著经济效益 ,又能改造烂泥 、冷 浸 、深脚 田。这种耕作制还有相 当的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苏打盐渍土稻田养鱼技术
摘要2005~2007年,在半干旱地区的吉林西部大安市推广稻田养鱼100hm2,累计生产商品鱼185t,平均300~900kg/hm2;新增收入累计93万元,平均1 200~4 500元/hm2。
总结了其技术措施,包括压碱降盐、改进田间工程、合理插秧与鱼类放养、科学管水与投饵施肥以及地下水升温等内容。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苏打盐渍土;稻田养鱼
吉林西部地处松嫩平原的西南端,科尔沁草原东部,行政区划包括白城、松原两地区所辖10个县(市、区),幅员面积45 800km2,约为全省的1/4。
该区属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00~500mm,蒸发量1 600~1 900mm,平均气温4~5℃,日照时数2 900~3 100h,总辐射量4 800~5 100MJ/m2,无霜期135~140d。
松嫩平原是我国盐渍土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吉林西部约有240万公顷,以苏打盐渍土为主,种植水稻是目前主要利用途径,约占已利用盐渍土面积的70%以上。
稻田养鱼是一种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种养,变单一经营为综合开发,农、渔结合治理盐渍化土地的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节地、节水、节粮、节资、增产、增收等作用;还可开辟淡水渔业新领域,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05~2007年,在大安市推广稻田养鱼100hm2,商品鱼产量累计185t,平均300~900kg/hm2;新增收入累计93万元,平均1 200~4 500元/hm2。
实践表明,盐渍土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难度。
除了要采用传统稻田养鱼的常规技术与管理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苏打盐渍土的特殊理化环境以及当地的区域自然条件,采取针对性技术,实现稻、鱼共生双获丰收的目标。
1压碱降盐
推广区内盐渍土含盐量为3~8g/kg,pH值8.8~9.4,自然状态下无法种稻与养鱼,必须实行脱盐降碱,以适应稻鱼生理与生态要求。
采用泡田淋洗的方法效果较好。
养鱼稻田均进行秋翻,耕层深度增加到22~25cm,以提高土壤渗透能力和淋洗效果。
上冻前粗平田块,主要是打碎垡块,填平洼地,确保泡田时水层深度一致。
第2年开春后,结合泡田淋洗盐碱。
首次泡田用水量 1 500~1 800m3/hm2,浸泡2~3d后排掉。
紧接着进行第2次泡田,灌水量为800~1 200m3/hm2,3~4d后排掉。
泡田过程中不露地皮。
插秧前浸泡淋洗3~4次,用水量逐渐减少;放鱼后到捕捞前注意水色的变化。
当田面水的颜色转为棕色时,水质的pH值已在8.8以上,含盐量超过4g/L,总碱度(CO32-+HCO3-)也在12mmoL/L以上,表明水质已劣变,应及时换水淋洗。
2改进鱼沟规格
推广之初曾按传统非盐渍化土地的稻田养鱼法于泡田前开挖鱼沟,其规格为宽、深均在30~40cm。
结果由于苏打盐渍土交换性Na+含量较高,土质松散,膨胀性强,加之风浪和鱼类活动的作用,使鱼沟在7月下旬左右就被淤平,严重影响了后期鱼类旺盛生长;又因边坡过陡而造成坍塌,堵塞鱼沟,淤平鱼坑,阻碍鱼类活动及其附近稻禾的生长,更不利于排水淋洗盐碱。
改进了鱼沟、鱼坑设计模式后,采用“围”字形环形沟,鱼沟上口宽65~75cm,下底宽30~40cm,深度50~60cm。
这样,不仅使养鱼的明水面增加到本田面积的12%~15%(传统为7%~10%),提高了水体容量,有利于安全使用农药、化肥及淋洗盐碱,方便鱼类活动与集中投饲,同时更有效地避免了上述不利影响的再度产生,明显地促进了稻鱼共生。
3合理插秧与放鱼
最后一次泡田淋洗约在5月20日左右,之后实行浅灌水(田面水深<3cm),细致拖耙整平,静止1~2d后开始插秧。
鱼沟边缘1.0~1.5m以内适当密植,行穴距由平作稻田的30cm×14cm减至18cm×8cm(外侧)和12cm×5cm(内侧),使基本苗数和基本穴数不减少,并防止水大时跑鱼。
秧行尽可能与鱼沟边线垂直,便于鱼类进入水稻行间觅食。
养殖鱼类品种以较耐盐碱的鲤鱼(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鲫鱼(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主,均投放2龄鱼种。
插秧结束后5~7d开始投放鲤鱼和鲫鱼,15~20d后再放草鱼。
先用1盆稻田水试验养5~10尾鱼种,3d后观察确无中毒现象再大批放养。
放养量为1 500~2 250尾/hm2;其中,鲤鱼约占40%,鲫鱼10%,草鱼50%。
此外,还可搭配规格为50~75g/尾的鲇鱼(Silurus asotus)75~150尾/hm2。
4水量管理
盐渍土养鱼稻田的水量管理较为重要,示范推广期间大致分为5个阶段进行水层调控,基本抑制了返盐返碱,满足了稻、鱼共生对水质、水量的需要。
第1阶段:插秧结束立即排灌淋洗1次,然后灌水5cm护苗返青,3~4d后
排水至新水层3~4cm。
返青后直到有效分蘖结束均保持浅水不露地皮(田面水深<3cm),并每隔5~7d排灌淋洗1次。
本阶段秧苗较小,气温较低,浅灌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幼苗发育和提高分蘖率;同时鱼体也较小,食量少,浅灌也宜于水温的升高,促进天然饵料生物(如底栖生物等)的自然增殖和鱼类早期生长。
第2阶段:在分蘖末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为了控制无效分蘖,确保水稻株壮、穗大、颗粒饱满,田面水深可以增加到15~20cm。
本阶段鱼类逐渐生长,摄食量增加,提高水位可扩大鱼类活动空间与觅食范围,促进生长;同时水位提高还能实现以水压盐,防止季节性返盐返碱,危害鱼稻。
第3阶段:晒田前先排灌淋洗1次,同时清理鱼沟和鱼坑,防止淤塞。
晒田排水的速度要慢些,使鱼类有充分的时间顺利进入鱼沟和鱼坑。
晒田期间应特别注意水质和鱼情的变化,发现有鱼浮头或返盐返碱现象(其特征是水色呈棕色或茶褐色),要迅速向鱼沟、鱼坑内加注新水,严重时应暂停晒田,注水淋洗盐碱。
晒田结束后马上注水5~10cm,并排灌淋洗1次。
晒田期间,鱼沟、鱼坑水位不得低于田面下10cm,以稀释盐碱离子浓度,确保鱼类安全度过晒田期。
第4阶段:8月上旬以后,随着水稻和鱼类的生长,稻田水体的鱼类负载量逐渐增加;而按照生育期要求,水稻开始实行“浅-深-浅”及“早浅-晚干”的间歇性灌水管理。
本阶段无论水稻灌水量如何变化都要保证鱼沟、鱼坑满水,并密切注意水色的变化,防止出现棕色水质,必要时可以捞出部分大规格成鱼,以减少鱼的密度。
第5阶段:水稻扬花后期开始浅灌,保持田面水深<5cm。
灌浆到成熟期实行早浅(水深<5cm)晚干(水深<3cm)的灌水方法,防止后期水稻受盐碱之害而造成枯熟。
在水稻全生育期的浅灌期间,为确保鱼类顺利进入水稻行间觅食与活动,每隔2~3d应提高1次水位,水深达到12~15cm,每次持续4~6h。
应注意的是,为了控制无效分蘖,个别农户的示范田块在分蘖高峰期就晒田,使地表积盐返碱,严重影响了水稻及鱼类生长。
实践表明,分蘖高峰期采用深灌的方法来控制无效分蘖(水深达到15~18cm),对盐渍土养鱼的稻田更为有利。
这是因为深水可压盐,抑制反盐,无效分蘖的幼芽还可被鱼类摄食。
但是这样的深水时间只能持续3~4d,最多不超过6d。
5投饵与施肥
稻田中的天然饵料如杂草、底栖生物、水稻害虫等,只能提供75~180kg/hm2的自然鱼产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在鱼种投放7~10d后,每隔2~3d在鱼沟、鱼坑内定点投喂1次混合饲料(主要成分为玉米面、稻糠、葵花饼等);水稻封行后,每天下午2~3时投喂1次。
每次投喂量以略有剩余为宜,一般一个生长季的投喂量在450~675kg/hm2。
盐渍土养鱼稻田的施肥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辅施追肥。
基肥用量为:有机肥18.0~22.5 t/hm2,化肥1 500~1 800kg/hm2;追肥2次,用量分别为:化肥6 000~7 500kg/hm2及化肥375~450kg/hm2。
化肥种类主要为尿素、硫酸铵和过磷酸钙。
施化肥前应排灌淋洗1次盐碱,并注水8~10cm 后再施。
通过观察,苏打盐渍土养鱼稻田应禁止追施碳酸氢铵、硝酸铵和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因为这些肥料在碱性条件下可产生大量对鱼类有毒性作用的NH3。
6提高水温
目前,吉林西部盐渍土种稻多以地下水为水源,水温较低(5~6℃),对鱼、稻生长均不利。
示范区主要采取2种升温措施,效果较好。
一是设置晒水池,面积一般为本田的1.5%~3.0%,建在田块最高点,还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坑塘洼地。
二是延长水渠,降低流速。
进水渠道加宽到 1.2~1.5m,比降在1%~2%,长度增加到250~300m,底部铺设塑料布。
地下水在晒水池曝晒后,经过渠道先流入最末一级田块,再迂回依次进入各田块。
采取上述2种措施,碧空条件下日晒6h可使水温提高7~11℃;同时,水中氧气含量也可增加到4~6mg/L,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下水因低温缺氧而对鱼、稻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