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牧场祁连山下内蒙古草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习题及答案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习题及答案|环境特点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北地区具备如下特点:西北地区(2张)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毫米左右,往西增加至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
旱情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为半干旱、干旱气候)。
3.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及其中的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
河西走廊。
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
吐鲁番盆地。
塔里木河。
塔克拉玛干沙漠。
4.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呼伦贝尔草原。
石质戈壁、沙丘。
内流河、内陆湖。
绿洲。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除了逐渐增加的趋势。
5.大草原与全国畜牧业基地。
游牧与定居轮牧。
人工草场。
圈棚饲养。
蒙古包。
打草、挤奶、剪羊毛逐步实现机械化;马和骆驼为牧区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车、汽车的逐渐增多。
6.灌溉农业。
“塞外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块块绿洲。
吐鲁番葡萄。
哈密瓜。
新疆长绒棉。
点状、放射状原产的村镇、城市、农田。
7.矿产资源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稀土、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很大。
8.交通地位关键。
丝绸之路、连霍高速、京藏高速、包兰铁路、兰新铁路与欧亚大陆桥。
(兰新铁路就是欧亚大陆桥的一部分)地形气候根据自然区划概念,该区域久居内陆,距海荒凉,再加之地形对湿润气流的抵挡,本区仅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潮湿,夏季高温,降水稀疏,自东向西递增。
由于气候旱情,气温的日较差和年极差都非常大。
该区小部属中温带和暖温带。
吐鲁番盆地为夏季全国最冷的地区。
托克逊为全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大兴安岭、昆仑山脉、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的植被变化大致表现为()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森林→草原C.森林→荒漠→草原D.草原→森林→荒漠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西北地区是我国()A.重要的粮食产区B.重要的畜牧业基地C.重要的水能蕴藏区D.重要的水产养殖区4.西北地区主要的农耕区,位于祁连山麓的是________,“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__________.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B.宁夏平原气候适宜C.河西走廊地形平坦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5.天山南北的两大地形区分别是()A.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B.昆仑山、塔里木盆地C.祁连山、柴达木盆地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6.以下跨区域的工程,与新疆塔里木盆地有关的是()A.南水北调 B.北煤南运 C.西气东输D.西电东送7.图中信息提取分析错误的是()A.从①地经②地到③地,降水逐渐减少B.图示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C.该区域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D.甲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8.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影响它们气候差异的因素是()A.海陆B.地形C.纬度D.洋流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经过的城市是()A.上海 B.北京C.南京D.郑州10.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和最大的沙漠在()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1.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盆地为主B.内蒙古高原西部,温带草原很广C.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12.影响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 B.草场退化 C.洪涝灾害D.干旱严重13.流经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是()A.雅鲁藏布江 B.塔里木河 C.黑龙江D.额尔齐斯河14.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C.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15.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绿洲主要分布的地方是()A.盆地的中心附近 B.高山山腰附近C.山前平原和山腰附近 D.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16.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水资源不足 B.劳动力不足C.化肥、农药不足 D.土地资源不足17.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A.塔克拉玛干沙漠 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撒哈拉沙漠 D.巴丹吉林沙漠18.西北地区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农业区是()A.藏南谷地、湟水谷地B.宁夏平原、河套平原C.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D.河西走廊、天山山麓19.下列地区中,不属于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是()A.宁夏平原 B.成都平原 C.河套平原D.河西走廊20.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地区不相符的是()A.本地区特色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和立体农业B.①山脉西侧可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东侧可见“沃野千里的黑土地”C.②山脉以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D.本地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二、非选择题21.上海所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不仅与当地的气候有关,也与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有关。
祁连山草原

●在祁连山区旅行,基本只有在县政府驻地才有宾馆。 ●青海湖地区,宾馆众多,设施完善,还有各种风格的帐房旅馆。 ●在海北、海南的其它重要城镇,普遍可以找到有星级条件的宾馆。
祁连的蘑菇非常有名,许多饭馆都有用这里的特产蘑菇做的菜。藏族、蒙古族、回族等都是熬奶茶的能手, 香甜又有营养,可以多喝一些。这里的藏族食品中,有一种叫做“图子”的“曲拉点心”,甜香可口。
祁连山草原跑马场
特色物产
祁连山草原景色(9张)祁连山的夏日塔拉草原,东边是围绕焉支山的大马营滩。焉支山气候温暖,森林密布, 山岗上长满了银白色的哈日嘎纳花,山下的川地草原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夏日塔拉东边肃南裕固族自治 县的西嶂—东嶂草原,每当夏季开满了金色的哈日嘎纳花,整个草原一片金黄。温情厚道的尧熬尔牧人驮着自己 的白帐篷黑帐篷、赶着畜群,整个夏营地的期间就在这金色花海中游荡。”
谢谢观看
祁连山草原(12张)“祁连山草原 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那么粗犷,甚至残酷,但祁连山的本质绝对是温情 浪漫的。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 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
祁连山下有一片水草最为丰美的草原,那就是夏日塔拉(也叫黄城滩、皇城滩、大草滩)。这里曾是匈奴王 的牧地,回鹘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地。夏日塔拉是一片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的草原。清人梁份所著 的地理名著《秦边纪略》中说:“其草之茂为塞外绝无,内地仅有。”作者是将此地看作内地是因为当时游牧人 和农耕人正在争夺这一地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说这一片草原是“黄金莲花草原”。而尧熬尔人和蒙古人均 称之为“夏日塔拉”,意为“黄金牧场”。
旅游资源
最佳旅游季节 交通
住宿 美食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作者:刘少才来源:《华人时刊》2016年第09期山丹马场在祁连说起祁连山,人们自然会想到当年西路军西渡黄河,经过艰苦奋战败于祁连山的悲壮历史,也会想到祁连山的荒凉。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
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祁连山确有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有大面积不适合作物生长的丘陵陡坡,也有冰川雪峰。
但是,祁连山还有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的大草原。
祁连山草原的代表大马营草原,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盆地中。
每年七八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
微风吹来,会使人产生返璞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
大马营草原地形平坦、水草丰美,蜚声中外的山丹军马场,就建在这里。
我与伙伴们从西宁乘车到祁连山草原,经过祁连县城后一路翻越祁连山,在云雾中穿行,在山路上盘旋,跨越了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回望高耸入天、白雪皑皑被藏民尊为祁连众山之神的牛心山(海拔4664米),大有一种离天三尺三的感觉。
祁连草原催人醉车进祁连山草原,那秀美风光催人心醉:但见草原上芳草萋萋,开满了各色野花,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白色或者黑色的毡房散落在绿草地上。
拉开车窗,顿觉气候凉爽,视野内水草丰茂,的确宛如天境。
祁连山草原不像呼伦贝尔大草原那么一望无际,它是在山势起伏的狭长地带中由好多块草原连接组成。
其特别之处是山水相连,是个有山有水有云雾的好牧场。
它宽广而富有变化,湍急的河水激荡流淌,成群的牛羊安详悠闲,不时有玛尼堆(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其上刻有佛教经文、神像造像、吉祥图案等,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上的经幡飘摇,整个牧场在云飘风动车行中,就如一幅慢慢地静静漂移的画,一曲撼人心魄无声的歌。
牧场犹如超大规模的高尔夫球场,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人工的高尔夫球场能与祁连牧场媲美,因为那是上苍用千百万年的鬼斧神工精心雕琢而成。
25西北地区(解析版)

1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专项练习25西北地区一、单选题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地处我国西部千旱、半千旱地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
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但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 .冰雪融水B .大气降水C .湖泊水D .地下水2.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A .与周边地表水性质相似B .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C .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D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3.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主要是因为( )A .冬季降水多B .祁连山南北走向C .为周边提供水源D .祁连山海拔较低 【答案】1.A 2.D3.C【分析】本大题以为河西走廊河湖水补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湖水补给的方式及特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审题及调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1.根据题干信息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只有40毫米,不应该是大气降水,B 错误;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黑河没有分布在东南部,而且河流在湖泊的上游,也不可能是湖泊水补给,C 错误;地下水补给有季节性而且常年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主要的补给方式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排除D ;所以A 正确;故选A 。
2.根据题意“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应该为地下水补给,B错误;地下水的补给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错误;既然是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小,D正确。
第八章《西北地区》 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地理八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西北地区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22年版)中指出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证,说明自然条 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在本章中需要在地图上 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2.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意义。
在本章中需要指出西气东输的原因、意义,国家英明的决策。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 景。
在本章中需要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草原和荒漠1.草原和荒漠的引言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是西北地区的景观,而其中草原和荒漠对比更为明显,更具代表性,因而教材将它们作为标题。
2.西北地区的地形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组成,教材注意抓西北地区的总体特征,并与已学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相比较。
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在地势高低方面,西北地区处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在地形组成方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比较单一(主要是广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
3.西北地区的气候及成因西北地区的气候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的突出特点就是干旱。
这也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
能反映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现象有:降水稀少--西北地区降水量普遍不到400毫米,只有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以及大兴安岭等局部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河流稀少--西北地区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广--我国90%以上的沙漠、戈壁分布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距海远近和地形的影响。
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东部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平原相隔。
2023北京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2023北京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阅读-单文本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2023春·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羌笛何须怨杨柳①在中国古代,边塞诗十分盛行,到了唐代尤甚。
它着力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高适的《燕歌行》《蓟门行五首》、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等,都流传甚广。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就是王之涣名作《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一句。
全诗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这首诗简单明了,十分好懂: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白云中间。
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立在那里,显得冷峻又孤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天迟迟不来呢,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④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就是指幅员辽阔的大西北。
这里虽有大山大野,但戈壁荒漠也多,著名的黄土高原就在此。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两句,便勾勒出大西北苍茫、浩瀚的轮廓。
他虽不属边塞诗人,但他的边塞之作下笔有神,让后人一诵再诵。
⑤玉门关,我是去过的,在上世纪80年代。
“孤城”之说,一点也不假。
玉门虽然已繁华了很多,但从整体的地理环境上看,还是显得孤立无援。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就在玉门市——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把这座巍峨的孤城与王进喜联系在一起,觉得这座边关也应该姓“铁”。
诗人李季笔下的玉门,便是战士,是石油工人,是铁打的硬汉!“春风不度”,是悲观的写法,春风是不会忽略玉门关的。
⑥阳关,离玉门关不远,大概三十公里的样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担心,友人过了阳关,就进入另一片天地,在那里,连折柳送友都很难办到。
在古人看来,这里也是春风不度之地,然而,阳关在历史上是繁华过的,曾经车水马龙,著名的阳关大道至今留有往日喧腾的车辙。
作家周而复的小说《上海的早晨》里有一句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后来成为百姓口头的俗语,可见“阳关大道”之盛名。
祁连山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

祁连山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祁连山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
其地形作用对降水天气过程应该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本文利用WRFV3.6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3年7月24~27日发生在祁连山地区的大型降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的控制实验。
本文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东高西低”切变辐合是沿祁连山区域性强降水产生的关键,加之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增加祁连山区降水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祁连山地形对与降水过程中几个关键的天气要素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祁连山地形对附近绕流气旋的产生、垂直运动、散度场、水汽通量散度都有促进、加强作用,对此次降水的产生以及降水的分布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区域性的降水变化影响明显;由此表明,就该地区某些强降水天气过程而言,祁连山的存在,能够切断了水汽进一步向西输送,是大量水汽在祁连山地区下落成为降水,加强其周边地区的降水,使祁连山地区成为西北少数降水丰富地。
而且由于地形的阻隔还造成了造成新疆地区的降水量稀少、沙漠化严重等现象。
引言祁连山是亚洲中部高大的山系之一,呈西北~东南走向,介于甘肃、青海之间、北部以河西走廊为界,南邻柴达木盆地,西与阿尔金山相连,东延到黄河以西。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一个巨大山系,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
山体的高度一般在 4000~5000m,最高峰—团结峰位于山系的中心疏勒南山,海拔 5826.8m。
祁连山北缘以 2000~3000m的巨大高差过渡到河西走廊;南侧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内部的一个大型的山间盆地,低于祁连山 1000~2000m。
海拔4000m以上的山体占全山区面积的 30%左右。
祁连山整个山系成一不规则的菱形地块,短轴靠近西段,大致在 97°E左右。
在大地构造上,祁连山褶皱带西与阿尔金山块断带相接,东止于六盘山,全长超过 1000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湿:润的季风气候
东 部 季 分布在二、三阶 风 梯上 区
植被:森林为主 土壤森: 林下发育
的土壤肥沃
地形: 平原、丘陵为主, 西高东低
水文: 外流河,河流 自西向东流入 海洋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祁连山下
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位于我国的中 高纬,深居内陆,空 气干燥,以温带草原 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 天为山主脚下,牧降场水量较少。 该地区主要发展的是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水源是经济发展的重 要制约因素。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 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 水为主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 以高原、盆地为主,位 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以高原、盆地为主,位 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深居内陆,以温带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
大陆性气候为主,
强,气温低、风力大,
降水量少,日温差
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
和年温差都较大
化显著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 以咸水为主,山地冰 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 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 高山湖泊众多,山岳 冰川成为众多 大江大 河的源头
植被 土壤
面积人 口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
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 草原、荒漠和戈壁。土 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
内蒙古草原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 北 干 旱 半 分布在第二阶梯上 干 旱 区
植被:草原、荒 漠为主
土壤: 发育差,有 机质含量低
地形: 地形闭塞,海拔 较高,内部差异 大
水文: 内流河,多咸 水湖泊
人烟少 草原牧业、 灌溉农业为主
点状 城乡
带状
内蒙古草原
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
柴达木盆地风蚀地貌
青藏高寒区,位 于我国的西南部,地 壳活跃,海拔高,自 然带的垂直分异显著; 日温差大,太阳辐射 强喜,马是拉雅亚山洲脉众多河流 新疆绿洲农业景观 的发源地。以畜牧业 和河谷农业为主。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青
藏
高
寒 区
分布在第一阶梯上
植被:草甸植被 为主
土壤: 贫瘠
地形: 地势高 水文: 冰川广布、大
江之源,(咸 水)湖泊众多
人烟少 河谷农业、高 寒牧业
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
自然区 比较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为主,海拔较低 较高,但差别明显
中国温度带图
中国分区图
A
中国自然带图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依据了地形、气候、水文等,同时考虑地 貌单元的完整性。
三大自然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地 处我国第二、三级阶 梯,地形以平原、丘 陵和盆地为主;从低 纬到高纬,都以雨热 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 濒临海洋,降水丰富, 植被茂盛,河湖众多, 种植业发达。
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 草甸、灌丛和山谷森
低
林。冻土广
45%;95%
30%;4%
25%;1%
自 然
气பைடு நூலகம்
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高原山地为主, 海拔高
高寒气候,气温低, 风力强
地 理水
河湖多,雨水补给,
主要为外流河、淡水
文 湖,绝大部分属外流
区
河湖少,高山冰雪融 多冰川、湖泊,多
水补给,多内流河、 大江大河发源地, 咸水湖,多属内流区 内外流区兼备
农业生产 限制因素
农业生产结构
东部季风区 广泛而深刻 水旱灾害 种植业为主
西北干旱半 不够广泛而深刻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微弱
水分 热量
草原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
高寒牧业为主少 部分河谷农业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气候 水文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平原、丘陵、盆地、山地 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 上季风气候显著,风向、 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 变化。雨热同期,温暖 湿润
水文 结 冰 期 植被 土壤
北方地区
平原、高原为主 0℃以下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800毫米以下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有 温带季风气候
有,自南向北结冰期渐长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棕壤、黑土、黑钙土
南方地区
平原、丘陵为主 0℃以上
热带、亚热带 800毫米以上
湿润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特 征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植被土壤
主,多农作物和人工 林。多森林土壤
自东向西:草原、荒 漠草原、荒漠;土壤 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
广泛分布高寒荒漠, 少成熟土壤
差
异
区域内部 变化
主导因素
壤
气温随纬度 降水随距海洋 水热状况随 的变化 的远近变化 海拔变化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
三大自然区
人类对自然界 影响
江南地区油菜种植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线走势大 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 线和800mm年等降水 量线相吻合。 1、北方和南方 2、暖温带与亚热带 3、旱地与水田 ………… 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 界。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
项目
地形
1月均温
气 温度带 候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