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缓释_控释_靶向制剂的新型材料

合集下载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学习要点1.快速释放制剂:口服速释片剂、滴丸、吸入制剂2.缓释、控释制剂:基本要求、常用辅料,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3.经皮贴剂剂型特点4.靶向制剂:基本要求、脂质体、微球、微囊第一节快速释放制剂1.口服速释片剂(分散片、口崩片)2.滴丸3.固体制剂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4.吸入制剂二、滴丸剂1.发展了多种新剂型2.圆整度、溶散时限3.适用药物:液体、主药体积小、有刺激性4.基质水溶性:PEG/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钠(冷凝液:液状石蜡)脂溶性:硬脂酸/单甘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三、固体制剂速释技术3.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药物特殊分散状态+载体促进溶出作用—→润湿、分散、抑晶—→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溶出。

吸入制剂质量要求①气溶胶粒径需控制②多剂量:释药剂量均一性检查③气雾剂:泄漏检查④定量:总揿/吸次每揿/吸主药含量临床最小推荐剂量的揿/吸数抑菌剂随堂练习A: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是A.注射剂B.滴丸C.气雾剂D.舌下片E.栓剂『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气雾剂是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

A: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A.分子状态B.胶态C.分子复合物D.微晶态E.无定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微晶态。

A: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优点的不正确表述是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使液态药物粉末化D.使药物具靶向性E.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包合物没有靶向性。

X:有关固体分散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通常是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B.可作为制剂中间体进一步制备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等多种剂型C.不够稳定,久贮易老化D.固体分散物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E.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正确答案』ABCDEX:以下有关吸入制剂说法正确的是A.速效,几乎相当于静脉注射B.干扰因素少,吸收较完全C.肺部沉积量较大D.对患者认知能力、熟练掌握能力要求较高,如使用不当,可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E.可根据需要加入抛射剂、助溶剂、稀释剂、润滑剂等『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吸入制剂干扰因素多,吸收可能不完全,肺部沉积量较小。

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分子量、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这两种制剂中的应用。

控释缓释制剂是指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并以持续的速率释放药物的制剂。

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剂。

PLG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体内可以被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PLGA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和生物降解性,它被广泛用于制备控释缓释微球制剂。

将药物包裹在PLGA微球中,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例如,伊维菌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它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的给药。

而将伊维菌素包裹在PLGA微球中,可以延长其释放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

靶向制剂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组织或细胞的制剂。

高分子材料在靶向制剂中的应用也有很多例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利用聚乙二醇(PEG)改善药物的靶向性。

PEG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改善药物的体外稳定性、溶解度和血管通透性。

将药物与PEG共价结合,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并且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例如,靶向治疗肿瘤的制剂利用PEG修饰来提高溶解性,在体内药物释放后能够更容易进入肿瘤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除了上述例子外,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还有其他的应用。

例如,透明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眼药物的角膜接触镜,实现长时间的缓慢释放。

还有一些专门用于药物递送的纳米粒子,例如聚丙烯酸纳米粒子可以用于改善口服药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总之,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控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实现药物的长时间释放和靶向性输送,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中药鉴定学》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第十七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以下有关环糊精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糊精系淀粉的降解产物B.分子外部亲水C.有α、β、γ三种D.为中空圆筒形,内部呈亲水性E.将脂溶性药物包嵌于环糊精分子空腔内,提高水溶解度2.包合物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刺激性B.增加药物的水溶性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液体药物粉末化E.实现靶向给药3.包合技术常用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饱和水溶液法B.熔融法C.研磨法D.冷冻干燥法E.喷雾干燥淀法4.以下不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微粉化药物B.环糊精包合物C.多晶型中的稳定型结晶D.固体分散物E.固体溶液5.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药物在固态溶液中以分子状态分散B.共沉淀物中药物以结晶状态存在C.药物在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中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中D.固体分散体也存在者某些缺点,例如储存过程中老化、溶出速度变慢等E.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可能为多种类型的混合体6.关于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表面积,增大溶解度和溶出速率B.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可制速释、缓释制剂C.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D.适合于半衰期短的药物E.使液体药物固体化,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刺激性7.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存在形式不包括A.分子状态B.细粉状态C.微晶状态D.微粉状态E.无定形状态8.以下哪个不是水溶液性固体分散体载体A.PEG6000B.PVPC.尿素D.pluronic F68E.乙基纤维素9.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禁忌B.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减少用药剂量D.控制释放速率,使药物浓集于靶区E.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10.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硫酸钠作为A.絮凝剂B.固化剂C.囊材D.凝聚剂E.pH调节剂1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等电点(如pH4.0~4.5) 以下使 A.明胶带正电B.明胶带负电C.阿拉伯胶带负电D.微囊固化E.带正、负电荷的明胶相互吸引交联12.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甲醛作为A.乳化剂B.增塑剂C.增溶剂D.凝聚剂E.固化剂13.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囊材为A.环糊精、聚乙二醇B.明胶、阿拉伯胶C.磷脂、胆固醇D.壳聚糖、甲基纤维素E.清蛋白、胆固醇14.不能延缓药物释放的方法是A.减小难溶性药物的粒径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包缓释衣D.微囊化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15.关于控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释药速度为一级速度过程,可恒速释药8~10h,减少了服药次数 B.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C.适合于治疗指数小、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D.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E.避免频繁给药而致中毒的危险16.渗透泵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A.减小溶出B.片剂膜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C.减慢扩散D.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E.增加溶出17.关于缓释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内维持一定血药浓度,可以减少服药次数B.适于单服剂量大于1g,且溶解度小的药物C.使血液浓度平稳,克服了峰谷现象D.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E.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18.常用做控释制剂中控释膜材料的物质是A.聚丙烯B.聚乳酸C.氢化蓖麻油D.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聚氰基丙烯酸烷酯19.膜控释制剂不包括A.封闭型渗透性膜B.毫微囊C.微孔膜包衣D.多层膜控释片E.控释包衣微丸20.药物包裹在多聚物薄膜隔室内或溶解分散在多聚物膜片中而制成的缓释膜状制剂称为 A.缓释膜剂B.膜控型缓释制剂C.薄膜包衣缓释制剂D.涂膜剂E.多层膜剂2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A.硅橡胶B.蜡类C.海藻酸钠D.聚氯乙烯E.脂肪22.被动靶向制剂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脂质体B.静脉乳剂C.微球D.毫微粒E.前体药物制剂23.下列哪个是主动化学靶向制剂A.热敏靶向制剂B.磁性纳米球(粒、囊)C.磁性脂质体D.栓塞靶向制剂E.修饰的微球24.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定向性B.提高药物稳定性C.脂质体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 D.速效作用E.降低药物的毒性25.脂质体制备常用的类脂膜材为A.明胶、吐温80B.明胶、白蛋白C.磷脂、胆固醇D.聚乙二醇、司盘80E.清蛋白、胆固醇26.以下有关毫微粒的叙述, 错误的是A.实现靶向给药B.能够直接透过毛细血管壁C.载体材料不会生物降解D.氰基丙烯酸烷酯是纳米粒常用的合成高分子载体材料E.粒径一般在10~1000nm范围内27.属于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A.DNA-柔红霉素结合物B.药物-抗体结合物C.氨苄青霉素毫微粒D.栓塞复乳E.PEG修饰的脂质体二、B型题[1~5]A.共沉淀法B.交联固化法C.溶剂非溶剂法D.注入法E.饱和水溶液法或重结晶法为下列制剂选择最适宜的制备方法23.脂质体24.毫微粒25.微囊26.β-环糊精包合物27.固体分散体[6~9]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单硬脂酸甘油脂C.白蛋白D.无毒聚氯乙烯E.阿拉伯胶、壳聚糖6.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7.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8.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9.可用于制备微囊[10~ 12]A.缓释制剂B.被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控释制剂E.主动靶向制剂10.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导弹”,将药物浓集于靶区而发挥疗效11.用药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制剂12.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通过肌体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富含巨噬细胞的肝、脾等器官13.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14~17]A.微球B.pH敏感脂质体C. 微囊D.毫微粒E.靶向乳剂14.为提高脂质体靶向性加以修饰的脂质体15.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16.系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明胶、清蛋白及纤维素类等制成的一种固态胶体微粒,粒径大小一般在10~1000nm,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胶体的溶液17.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18~22]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B.防止挥发性成份挥发,提高稳定性C.液体药物的粉末化D.遮盖药物的不良嗅味E.提高生物利用度18.橙皮苷-β环糊精包合物19.茅苍术醇-β环糊精包合物20.红花油-β环糊精包合物21.双香豆素-β环糊精包合物22.大蒜油-β环糊精包合物[23~26]A.复凝聚法B.单凝聚法C.溶液-非溶剂法D.液中干燥法E.化学法23.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24.在溶液中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反应或缩合反应产生囊膜形成微囊25.以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26.在某种聚合物的溶液中,加入一种对该聚合物不可溶的液体(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聚合物包成微囊[27~31]A.不溶性骨架片B.亲水性凝胶骨架片C.阴道环D.溶蚀性骨架片E.渗透泵将以下叙述与各种缓、控释制剂相匹配27.用脂肪或蜡类物质为骨架制成的片剂28.用无毒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硅橡胶为骨架的片剂29.用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的片剂30.用硅橡胶为材料制成的弹性环状物31.用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包衣的片剂,片面用激光打一个孔[32~36]A.前体药物制剂B.包合物C.胃驻留控释制剂D.膜控释制剂E.固体分散体32.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空穴结构内具有独特形式的复合物33.系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34.服用后亲水胶体吸水膨胀漂浮于胃内容物上面,逐渐释放药物的一类控释制剂35.水溶性药物及辅料包封于透性的、生物惰性的高分子膜中而制成的给药体系[36 ~39]A.前体药物制剂B.磁性靶向制剂C.靶向给药乳剂D.毫微粒E.脂质体36.系用乳剂为载体,传递药物定位于靶部位的微粒分散系统37.由磁性材料、骨架材料用药物组成,采用体外磁响应导向至靶部位的制剂38.系指一类由活性药物(母药)通过一定方法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化合物,在体内经酶解或非酶解途径释放出活性药物39.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制成的微型囊泡三、X型题1.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常用于A.提高药物溶解度B.液体药物粉末化C.提高药物稳定性D.制备靶向制剂E.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2.有关环糊精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环糊精是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于淀粉后形成的产物B.是水溶性、还原性的白色结晶性粉末C.是由6-12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D.其中结构是中空圆筒型E.其中以β-环糊精最为常用3.固体分散体常用的水不溶性载体材料有A.乙基纤维素ECB.胆固醇C.聚乙二醇PEGD.含季铵基团的聚丙烯酸树脂E.聚乙烯醇PVA4.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A.低共溶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气雾剂E.固体溶液5.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包括A.增加药物的分散度B.形成高能状态C.可提高药物的润滑性D.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E.对药物有抑晶性6.固体分散体中载体对药物的作用是A.使药物以分子或微细晶粒分散,增加比表面积 B.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率C.确保药物的高度分散性D.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水溶性载体可药物聚集与附集,增加润湿性7.固体分散体的制法有A.熔融法B.溶剂法C.溶剂-熔融法D.溶剂-非溶剂法E.共沉淀法8.微囊特点有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9.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常用的凝聚剂有A.亚硫酸钠B.丙酮C.明胶D.硫酸钠E.乙醇10.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囊材有 A.甲基纤维素B.壳聚糖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D.甲醛E.聚维酮11.为提高微囊化质量而加入的附加剂有 A.稳定剂B.助悬剂C.阻滞剂D.促进剂E.增塑剂12.哪些药物不宜制成缓释长效制剂A.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C.溶解度很小,吸收无规律的药物D.一次剂量很大的药物E.药效强烈的药物13.可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A.生物半衰期<1h或>24h的药物B.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C.不经胃肠道给药的药物D.溶解度大的药物E.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14.下列关于骨架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含无毒惰性物质作为释放阻滞剂的片剂B.药品自骨架中释放的速度低于普通片C.本品要通过溶出度检查,不需要通过崩解度检查D.药物自剂型中按零级速率方式释药E.骨架片一般有三种类型15.膜控型缓释制剂包括A.薄膜包衣缓释制剂B.缓释微囊剂C.靶向乳剂D.脂质体E.缓释膜剂16.下列有关渗透泵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由半透膜性质的包衣和易溶于水的药物为片芯组成的片剂B.为了药物的释放,片衣上用激光打出若干个微孔C.服药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溶解药物后由微孔流出被机体吸收D.具有控释性质,释药均匀、缓慢,药物溶液态释放可减轻局部刺激性E.片芯含有高分子推动剂17.以下哪些是控释制剂A.渗透泵片B.注射微乳C.薄膜衣片D.胃滞留片E.胃内漂浮片18.缓释制剂可分为A.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B.缓释膜剂C.薄膜包衣缓释制剂D.注射用缓释制剂E.缓释胶囊19.以下以减小扩散速度为主要原理制备缓释制剂的工艺为A.胃内滞留型B.包衣C.制成微囊D.制成植入剂E.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20 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B增大难溶药粒子大小C溶剂化D药物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胶体物质中21.下列哪些属于缓释-控释制剂A.骨架片B.静脉乳剂C.脂质体D.渗透泵E.微囊片22.下列哪些属于靶向制剂A.脉冲制剂B.毫微粒C.脂质体D.胃内漂浮制剂E.磁性微球23.注射用缓释制剂包括:A.油溶型B.水溶型C.混悬型D.醇溶型E.胶体溶液型24.骨架分散型缓释制剂包括A.水溶性(亲水凝胶性)骨架缓释制剂 B.脂溶性(熔蚀性)骨架缓释制剂C.乳剂型骨架缓释制剂D.不溶性骨架缓释制剂E.混悬型骨架缓释制剂25.控释制剂的类型有A.渗透泵式控释制剂B.骨架分散控释制剂C.膜控释制剂D.注射用控释制剂E.胃驻留控释制剂26.膜控释制剂可分为A.封闭型渗透性B.微孔膜包衣C.多层膜控释D.眼用控释制剂E.皮肤用控释制剂、子宫用控释制剂27.关于控释制剂叙述正确的为A.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药B.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C.适宜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D.不适于治疗指数小,消除半衰期短的药物E.以零级或近零级速率释药28.下列有关于脂质体的叙述哪些正确A.脂质体本身无药理作用,可作为药物的载体制成注射剂应用B.油溶性药物可进入双分子层,水溶药物则进入脂质体内部C.脂质体是一种脂质双分子的球形结构D.脂质体可因双分子层的多少而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E.脂质体的膜材特点为在水中不易形成胶团,分子不具有两亲性29.关于脂质体表述正确的是A.有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B.药物包囊于脂质体,可延长药物作用C.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对癌细胞有排斥性D.可降低药物的毒性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0.脂质体的制法有A.薄膜分散法B.凝聚法C.超声波分散法D.冷冻干燥法E.注入法31.靶向制剂按靶向作用机理可分为A.前体药物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D.被动靶向制剂E.脂质体靶向制剂32.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有A.热敏靶向制剂B.磁性纳米球(粒、囊)C.磁性脂质体D.栓塞靶向制剂E.修饰的微球33.靶向制剂利用了下列哪些人体生物学特性,将药物传送到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的 A.pH梯度(口服制剂的结肠靶向)B.毛细血管直径差异C.免疫防御系统D.特殊酶降解E.受体反应34.下列有关靶向给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制成毫微粒后,难以透过角膜,降低眼用药物的疗效B.常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微球C.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在体内延缓释放,延长作用时间D.清蛋白是脂质体的主要材料之一E.毫微粒可制成冻干粉保存35.靶向制剂的特点包括A.药物主要分布于靶区周围,减少用药剂量B.降低了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副作用C.减缓药效产生时间D.可利用磁性制剂进行局部造影E.可用于阻塞肿瘤血管,使肿瘤坏死36.关于前体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的是A.产生协同作用B.降低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吸收加强,血药浓度增高D.水溶性药物制成难溶性的前体药物后,药物作用时间延长E.可制成靶向制剂38.以下哪些药物可考虑制成前体药物制剂A.溶解度小或溶解达不到要求浓度的药物B.稳定性差,或有刺激性、不良嗅味的药物C.吸收不理想或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D.制成靶向制剂E.有毒副作用无法用于临床的药物四、名词解释1.主动靶向制剂 2.被动靶向制剂 3.控释制剂 4.微囊 5.毫微粒 6.微球7.包合物 8.固体分散体 9.胃驻留控释制剂 10.磁性靶向制剂 11.前体药物制剂12.脂质体五、问答题1.试述固体分散体速效与缓释原理。

生物材料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

生物材料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

生物材料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
生物材料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物材料及其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
1. 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植物中常见的天然生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和可塑性,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制剂。

例如,纤维素和木质素可以用于制备胶囊、丸剂和微球等药物制剂,通过这些制剂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延长药物的半衰期。

2. 蛋白质和多肽:蛋白质和多肽是生物体内常见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因此,它们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制剂,如注射剂、口服片剂等。

通过调节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可以调节其在体内释放的速度。

3. 多糖:多糖是一类天然生物材料,如淀粉、多糖酸等。

它们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制剂,如胶囊、丸剂、颗粒剂等。

通过调节多糖的结构,可以调节药物在体内释放的速度。

4. 生物玻璃:生物玻璃是一种由无机硅酸盐和有机物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制剂,如注射剂、口服片剂等。

通过调节生物玻璃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调节药物在体内释放的速度。

5.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动物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它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制剂,如胶囊、丸剂、微球剂等。

通过调节胶原蛋白的结构,可以调节药物在体内释放的速度。

生物材料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延长药物的半衰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类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丙烯酸树脂药用辅料的分类、结构与性能;综述合成研究概况,展望了丙烯酸树脂药用辅料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

药用辅料的丙烯酸树脂是一类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酯如:甲酯、乙酯等)以本体(一种单体)聚合,或者与甲基丙烯酸(或它的酯如:甲酯、乙酯、二甲胺基乙酯等)以二种单体(二元)或以三种单体(三元)按一定比例共聚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合成反应可以用下列通式表示:R (或R 1或R 2或R 3 )+R 1(或R 2或R 3或R 4丙烯酸树脂R =丙烯酸 R 1 =甲基丙烯酸 R 2 = 丙烯酸酯类 R 3 = 甲基丙烯酸酯类 R 4 = 其它酯类 本体聚合:R=R 1=R 2=R 3 =R 4二元聚合:R 、R 1、R 2、R 3 、R 4中任意二种R 共聚 三元聚合:R 、R 1、R 2、R 3 、R 4中任意三种R 共聚该类化合物在体内不降解,安全无毒,由于其结构特点,可以使药物按预期设计或在胃或在肠溶出;并可以用于缓(控)释制剂(1)(2);更有可能以此类辅料将药物制成靶向制剂(3)(4)。

因此,在药剂中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试以“分类”、“结构与性能”、“合成研究概况”等三方面作一概述。

1 分类按制造原料(单体)分类本体聚合而形成 即自身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部分被中和的聚丙烯酸”(国际特品公司NP600、NP700、NP800)二元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酸树脂l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35;65共聚物)、聚丙烯酸树脂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1:1)共聚物)、聚丙烯酸树脂Ⅲ(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1:2)共聚物)、Eudragit(尤特奇)NE 30D (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2:1)共聚物)、尤特奇L 100—55(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1:1)共聚物)等等。

三元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酸树脂lV (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2:1)共聚物)、聚甲丙烯酸铵酯Ⅰ(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共聚物)、聚甲丙烯酸铵酯Ⅱ(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共聚物)、尤特奇FS 30D (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1:1)共聚物)等等。

中药药剂学的新剂型

中药药剂学的新剂型

中药药剂学的新剂型包括中药固体制剂、中药半固体制剂、中药注射剂等。

这些新剂型各有特点,如中药固体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效;中药半固体制剂如软膏剂、凝胶剂等,能够直接涂抹于皮肤表面,发挥局部治疗作用;中药注射剂如注射液、滴注液等,能够直接进入体内,达到全身治疗作用。

近年来,随着药剂学的不断发展,中药新剂型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中药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能够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中药前体药物制剂和靶向制剂能够将药物定向输送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选择中药药剂学的新剂型时,需要考虑不同剂型的特点和适应症。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选择。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要点1.缓释、控释制剂2.迟释制剂3.固体分散体4.包合物5.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6.纳米粒与亚微粒7.靶向制剂8.透皮给药制剂一、缓释、控释制剂1.特点缓释:缓慢非恒速控释: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①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④减少用药总剂量,小剂量大药效2.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制剂设计——药物选择)①剂量很大:>1.0g②半衰期很短或很长:t0.5<1h或>24h③药效激烈④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⑤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⑥有特定吸收部位3.缓控释制剂载体材料1)阻滞剂:脂肪类、蜡类(疏水性强)2)骨架材料①亲水凝胶:天然胶(藻琼)、纤维素衍生物(CMC-Na、MC、HPMC、HEC)、非纤维素多糖类(甲壳素、卡波姆)、高分子聚合物(PVP、PVA)——形成凝胶屏障②生物溶蚀: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甘油酯③不溶性:EC、无毒聚氯乙烯、硅橡胶3)包衣材料不溶性:醋酸纤维素(CA)、EC肠溶性:纤维醋法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R)4)增稠剂延长口服液体制剂疗效——明胶、聚维酮(PVP)、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4.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溶出:溶解度↓,溶出速度↓扩散:包衣膜微囊骨架植入乳溶蚀与溶出、扩散相结合渗透泵:渗透压为动力,零级释放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QIAN:溶散是胜利5.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间的设计①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12h 1次②小肠、大肠都有吸收:24h 1次③ t1/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12h 1次④ t1/长,治疗指数大的药物:24h 1次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120%范围内6.体外释放度试验缓控释制剂、水溶性药物制剂:转篮法难溶性药物制剂:桨法小剂量药物:小杯法小丸剂:转瓶法微丸剂:流室法二、迟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不立即释放药物1.口服定时释药系统(择时释药系统)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系统、柱塞型定时释药胶囊2.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胃定位,小肠定位、结肠定位3.结肠定位释药系统(OCDDS)的优点①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效,有利于治疗结肠局部病变;②避免首过效应;③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如激素类药物、疫苗、生物技术类药物等;④固体制剂在结肠中的转运时间很长,可达20~30小时。

药物制剂新技术

药物制剂新技术
研磨60min。
研磨法
大生产:
设备:胶体磨
冷冻干燥法
混合 冷冻
包合物外形疏松,溶解性能好,一般常用于制备 粉针剂。
喷雾干燥法
干燥温度高、受热时间短、产率高。
超声波法
混合 超声波
冷藏、干燥
操作简单、快捷
五、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评定 ——包合物表征手段
X射线衍射法
• DSC主要用于定量测量各种热力学、动力学参数(热 焓、比热、熵)。
·
薄层扫描法
观察色谱展开后有无斑点、斑点数和Rf值来检验是否形 成了包合物。
《复方灵芝颗粒中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1.白术油 2.白术油-β-CD包合物提取液 3.白术油-β-CD包合物乙醚洗 脱液
2. 性质
非还原性的白色结晶粉末,对酸不稳定,对碱、热和机械作用较稳定。
在水溶液和醇水溶液中能很好地结晶,能与多种无机、有机化合物形 成结晶性包合物。下表是β - CD 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溶解度
环糊精为碳水化合物,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进入机体后断链开环, 形成直链低聚糖,参予代谢,无积蓄作用,无毒。
药物制剂新技术
大纲要求
掌握β -环糊精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 微型包囊技术的含义、特点、制备方法。 熟悉脂质体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脂 质体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评价。 熟悉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含义、作用 特点、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
药物剂型变革
第一代:是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膏丹丸散剂型 第二代: 片剂、胶囊与气雾剂、注射剂 、透皮制剂:
显微镜法
《尼群地平-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分析》
荧光光谱法
比较药物与包合物的荧光光谱曲线与吸收峰的位置、 高度,判别是否形成了包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句 少 华.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引 起 哮 喘 1 例 报 告[J]. 哈 尔 滨 医 科 大 学学报, 1994, 28(6):445.
[9] 黄 璐 明.静 滴 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出 现 心 动 过 速 1 例[J]. 中 国 中 药 杂志, 1996, 21(9):570.
[22] 王晓玲, 翟丽 华, 邓 平.复方 丹参 注射 液引 起输液 反应 的原 因分
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06,21(4):384.
( 收稿日期: 2006- 07- 18)
用于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新型材料
冯慧, 严晓燕( 总参旃坛寺门诊部, 北京, 100034)
摘要 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焦点, 药物载体材料在缓释、控释、靶向制剂 的 研 究过 程 中 起着 举
[19] 王 晓 明 , 崔 惠 珍.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致 肌 肉 震 颤 1 例 [J]. 中 国 药 事, 1997, 11(3):212.
[20] 井 泉 . 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致 剥 脱 性 皮 炎 1 例 [J]. 陕 西 中 医 , 1997, 18(7):330.
[21] 李 红 英 , 周 银 娇.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致 过 敏 反 应 的 原 因 分 析 及 护 理[J].医药产业资讯, 2006, 3(14):253.
[16] 王兴彬.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溶血尿毒综合 征 1 例[J].中国 医 院药学杂志, 1997, 17(4):187.
[17] 徐 令 华 , 李 秀 宪.复 方 丹 参 加 重 蛋 白 尿 1 例[J]. 综 合 临 床 医 学 , 1998, 14(1):23.
[18] 刘 懿 文 , 王 玉 民.脉 络 宁 与 复 方 丹 参 注 射 剂 的 不 良 反 应 与 中 医 病证关系[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34(12):850.
安 全 、高 效 、稳 定 、毒 副 作 用 小 或 无 的 剂 型 材 料 。
关键词 缓释; 控释; 靶向; 材料
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8157( 2007) 03- 0053- 04
随着医药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药研究竞争空 前激烈, 研究安全、高效、稳定、毒副作用小或无的剂型 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其中的缓释、控释、靶向制剂 成为 医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目前药剂学研究中用作药物 载体的材料很多, 包括脂质体、多糖、高分子聚合物、羧 甲基高直链淀 粉( CM- HAS) 等 , 现 将 有 关 方 面 的 药 用 载体材料简单综述如下。
壳 聚 糖( Chitosan, CS) 即( 1, 4) - 2- 氨 基- 2- 去 氧- D- 葡萄糖胺, 在酸性条件下 , 是 一 种 线 性 高 分 子 电 解 质, 其溶液具有一定粘度, 溶液的浓度越高或分子量 越大, 粘度就越大。它来源丰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用作微囊、微 球 、纳 米 粒 和 磁 微 球 等 , 作 为 药 物 载 体 可 以 控 制 药 物 释放、延长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提高疏水性 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药物的稳定性及改变给药 途径, 还可以大大加强制剂的靶向给药能力。但单纯 的甲壳素作为药用辅料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关于壳聚 糖衍生物的报道很多 , 张灿等[14]将 具 有 肝 靶 向 作 用 的 半乳糖与壳聚糖偶联, 制备了 N- 乳糖酰化壳聚糖, 并 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 认为 N- 乳糖酰化壳聚糖有 望作为新型的肝靶向药物载体。最近 Krum Kafedjiiski 等人合成了壳聚糖- 硫代酰胺盐, 解决了其他衍生物 不够稳定的 特 点 , 与 无 修 饰 的 壳 聚 糖 比 较 , chitosan- TEA 粘度增加了 3.3 倍, 脆碎度试验中, 旋转率增加了 8.9 倍, 虽然在水溶液中的溶胀没有明显提高 , 但空白 基 质 片 中 3h 内 的 累 积 释 放 呈 零 级 动 力 学 。 所 以 说 , chitosan- TEA 有 望 成 为 各 种 给 药 系 统 的 新 型 辅 料 [15]。 Susana 等人提出用壳聚糖- 丙烯酸树脂聚离子混 和物 作为一种辅料, 用于胃缓释制剂, 实验表明: 用 CS-
PAA 混合物作辅料的氨苄青霉素比单纯用 CS 作辅料 的氨苄青霉素溶胀快的多, 而且用混合物作为辅料的 氨苄青霉素释药能得到控制, 在胃里的排空时间延 长, 因此认为 CS- PAA 聚离子混合物是一种很好 的胃 给 药 系 统 缓 释 材 料[16]。 3 羧甲基高直链淀粉( CM- HAS)
淀 粉 和 羧 甲 基 淀 粉 钠( CMC- Na) 作 为 填 充 剂 、崩 解 剂 、粘 合 剂 用 于 制 药 行 业 已 有 好 多 年 , 由 于 剂 型 的 不断发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医药生物技术。HAS, 淀 粉的一种衍生物, 由大于 70%的直链淀粉和小于 30% 的 支 链 淀 粉 组 成 , 可 作 为 填 充 剂 、崩 解 剂 、粘 合 剂 , 在 药物的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armen Calinesu 等 合成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 CM- HAS, 用于含有生物成 分 的 剂 型 , 调 节 和 保 护 药 物 的 释 放 。实 验 表 明 CM- HAS 在 酸 性 介 质 中 不 溶 胀 , 很 紧 密 , 能 确 保 生 物 活 性 成分不被酸破坏。用 CM- HAS 压成片的生物菌从酸性 介质到碱性结肠介质能迅速溶胀, 酶的水解能加速溶 解。与空白或用没有衍生化的淀粉压成的片相比, CM- HAS 片生物菌有更高的存活率, 选用 CM- HAS 作基质 能确保生存菌在冰箱里长达 6 个月的有效期。所以说, CM- HAS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 药 用 辅 料 可 以 用 于 疫 苗 和 生 物 菌 的 控 释 和 靶 向 给 药 [17]。 4 硫醇盐类 4.1 CMC- 半胱氨酸聚合物和 PCP- 半胱氨酸聚合物
[作者简介] 冯慧, 女, 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 临床药理学 Tel:( 010) 66739592
53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7 年第 3 期
综述
( SA) 和 PNIPAM 制得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具有温度 及 pH 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 25℃时该凝胶有敏感性, 而 在 37℃时 , 敏 感 性 不 明 显 。 同 时 也 发 现 该 凝 胶 对 pH、温 度的脉冲刺激 有 较 快 的 响 应 性[6]。Meyer DE, Chikoti A 等已将 PNIPAM 用 于 局 部 高 热 性 实 质 性 肿 瘤靶向给药[7,8], 用于控释药物的包衣, PNIPAM 聚合物 被用于眼药水的制备, 发现体外试验中无细胞毒性, 在小鼠实验中也没发现严重的神经毒性[9,10]。PVCL 以 前被广泛应用于护发产品和化妆品中, 其作为生物医 用 材 料 酶 稳 定 性 和 药 物 控 释 系 统 已 有 报 道[11, 12], PNI- PAM 和 PVCL 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均是 32℃。PVCL- graft- PEO 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 它的同类物 PVP 在剂量和时间方面的毒性蓄积已有报道。Henna Vihola, Aatti 等 用 MTT 试 验 法 和 LDH 试 验 法 对 PNI- PAM、PVCL 及 PVCL- PEO 三 种 聚 合 物 进 行 细 胞 毒 性 试验, 发现三者在 10.0mg/mL 的 Caco- 2 和 Calu- 3 有 很好的相容性, 同时发现 PVCL- graft- PEO 在 37℃时 细胞毒性最小[13]。因此, PNIPAM 和 PVCL 及其衍生物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潜力的温敏性给药系统材料。 2 壳聚糖衍生物
Andreas 等 人 合 成 了 CMC- 半 胱 氨 酸 聚 合 物 和 PCP- 半胱氨酸聚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体外评价, 发现 CMC 硫醇盐比 PCP 硫醇盐的氧化性强, 两者渗透性试 验的比例分别为 1.15 和 1.41, 由于二硫键的存在使两 者作为给药载体更加稳定[18]。Constantia 等对 CMC- 硫 醇盐和 PCP 硫醇盐的粘性、溶胀性和崩解进行研究。 CMC- 半 胱 氨 酸 的 粘 性 和 溶 胀 性 与 没 有 修 饰 的 CMC 比较没有显著的提高。PCP- 半胱氨酸粘性提高了 2.5 倍, 溶胀性也 显 著 增 加; 在 崩 解 释 药 方 面 , CMC- 半 胱 氨 酸 、PCP- 半 胱 氨 酸 的崩解时间分别延长了 1.5 倍和 3.2 倍[19]。所以说, CMC- 半胱氨辅料, 特别是 PCP- 半 胱氨酸聚合物。 4.2 甲基丙烯酸( PMAA) - 淀粉硫醇盐
1 异 丙 基 丙 烯 酰 胺 聚 合 物( PNIPAM) 和 乙 烯 基 己 内酰胺聚合物( PVCL)
有 关 温 敏 性 材 料 异 丙 基 丙 烯 酰 胺 聚 合 物( PNI- PAM) 和乙烯基己内酰胺聚合物( PVCL) 两种材料早已
有 报 道 , PNIPAM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阴 离 子 温 敏 性 智 能 高 分子, 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已做成纳米颗粒, 浙 江大 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家单位早有合成方面的研究, 兰州大学苏静等人提出并合成 了壳聚糖与 N- 异丙基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PVCL 同类物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 是医药 工 业 中 三 大 药 用 新 辅 料 之 一 , 可 用 作 药 片粘合剂、糖衣、崩解剂, 提高药物被有机体吸收 的效 率, 从而提高药效。现在已有乙烯基己内酰胺接枝乙 二醇( PVCL- graft- PEO) 聚合物的报道。PNIPAM 的最 低临界溶解温度是 32℃, 它能够在室温和人体内自然 蚀解, 所以在医用 载体方面被 看 好 [1-5]。由 海 藻 酸 钠
[10] 汪龙.1 例静滴复方丹参液致心搏骤停的抢救与护理[J]. 河北 中 西医结合杂志, 1998, 7(11):18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