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重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9泉城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9泉城教案苏教版

9、泉城一、概述《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八课。

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所教的四年级小朋友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山区,从未去过济南,对济南的了解不深。

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济南泉水那不同寻常的美。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4、能通过对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加上恰当的想象,学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泉水。

2、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仔细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中年级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中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3.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阅读中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生能复述文章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一)审美化教学策略从课文中找到实施美育的切入点,从课文的具体内容中提取出审美点,并把审美点和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习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教育,以美化促优化,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泉城》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泉城》教学设计
其次,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于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写作手法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者,学生在写作方面,观察力和描绘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泉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泉城的美景,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2.难点:
-对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写作手法的辨识和应用。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如何将观察和描绘相结合,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真情实感。
2.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泉城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对泉城美景的赞美来自情,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中的泉城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教学设计【教材简解】《泉城》描写的是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

文章第一部分先总写济南泉的多和美,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句介绍了泉水的形状似银花盛开,像明珠散落;泉水的声音如虎啸狮吼,似秋雨潇潇。

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二部分各段的构段方式大致相同,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

写珍珠泉抓住它的神奇,五龙潭则体现其泉多的特点,黑虎泉展示了它的气势大,趵突泉则详细地介绍它的面积大、池水清及泉的美。

作者用词准确,描绘得相当细致:一个“涌”字仿佛让读者感受到珍珠泉水流势快及水的多;“冒”则让人感受到泉水少而缓。

本课具有极强的语言感染力,语言优美,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积累好词佳句。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重点、难点】1、掌握基础知识,自主识写,朗读品味,积累好词佳句。

2、体会济南泉水多且美的特点,并根据段落样式练写。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设计思路】教学时,教师通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城市的别名并提出问题,“济南为什么被称为泉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要求能认读便可,再快速浏览课文,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然后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引导学生写作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够段方式。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优质教案【新版】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优质教案【新版】

泉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词品句中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3、在朗读表达中内化文本语言,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品读词句,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2、有感情朗读甚至背诵,激发学生乐于表现、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小旗子、导游证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

2、出示课题,齐读。

说说泉城指哪个城市?(济南)为什么称这个城市为“泉城”?(用上“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3、出示最后一节: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齐读。

4、理解“天下闻名”。

设疑:济南的泉水为什么天下闻名?二、自读自悟,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1、浏览全文,感悟济南泉水的特点。

2、组织交流:济南的泉水为什么天下闻名?板书:泉多泉美泉清3、泉水怎么多?(板书:七十二泉)课文都写了吗?选了其中的四大名泉重点介绍。

这四大名泉是――(板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其中什么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趵突泉)三、细读课文,感悟济南泉的美与清。

1、泉水如何美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总写七十二泉形态与声音句子。

2、出示句子: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齐读,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的景象和“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的声响。

3、小结:七十二泉形态各异,如银花,如明珠,让赏心悦目;声响高低不同,声高,气势大;声低,柔和,多么奇丽的泉水呀。

怪不得说到济南,济南人无不自豪地会向你提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听――――4、创设情境:(师扮演导游)。

四(1)班的同学们,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济南。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生接读句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想去这些地方游玩吗?5、选择最想去的一个景点,阅读有关的段落,感受泉的特点,作好当小导游的准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案三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案三篇
2)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
谁来为我们模拟一下虎啸狮吼呢?
模拟得逼真吗?让我们为他逼真的拟声鼓掌!
3)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秋雨绵绵,秋风萧瑟,写的都是秋的凄凉,秋天容易让人感觉悲 楚,情绪低沉。秋天的雨尤其如此。谁知道秋天的雨声有什么特点呢?
4)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泉水就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 闪着光亮。 我仿佛听到了珍珠落地 的清脆的声音。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 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4、背诵全文。
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生词。
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
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 那儿的环境特别美, 让我们流连 忘返。今天,我们再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泉城。(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的真响亮啊!
珍珠泉说些什么呢?
指读课文。
3、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玩了珍珠泉, 回顾刚才我们游珍珠时, 我们先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再谈体会。
接下来我们要游览另外的三大名泉, 同学们先自渎课文, 找出描 写泉水特点的句子, 再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泉, 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样 子。一会儿我们请几个同学领我们到另外的三大名泉游览一番。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泉城的一些信息, 回去 办一份手抄报,看看谁的内容新颖。
五、板书设计:
珍珠泉
五龙潭
8、泉城黑虎泉天下闻名
趵突泉
篇二
一、教材解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泉城》教案三篇

《泉城》教案15篇

《泉城》教案15篇

《泉城》教案15篇《泉城》教案1一、教材简析《泉城》是新课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发现美、感悟美”,描绘的是祖国山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教版四上第五组课文《长城》《颐和园》等同为写景文章。

《泉城》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展现了一幅泉水淙淙,诗情画意的意象。

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泉的多和美,2-5自然段,结构相似——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

第6自然段略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

本文语言清新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景美”信息的同时彰显了作者精确用词、行文有方的言语秘妙,是学生阅读、积累言语的典范之作。

处理、把握好这类课文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因此,这次大赛组委会选择这篇文章是有深远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们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上的迁移,将本篇课文作为人教版第五组课文的一篇延伸精品,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识记“济、亩”等生字,积累“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四字词语。

2.借助“阅读表”,梳理文章。

3.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

4.转换文本语言,择一处泉写导游词,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

5.朗读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预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难点则是体会"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词是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流动的特点。

三、教法学法对于这篇文章,学生读懂内容不难,但把优美、精炼的语言转化成画面就有一些难度了。

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老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采取引导法,把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通过摘录重点词,填写阅读表、作批注,互动交流等言语实践,积累语言,习得方法,从而感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让学生在下次学到类似文章的时候能驾轻就熟!四、教学流程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安排了2课时完成教学。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泉城》教学设计(品析指引)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泉城》教学设计(品析指引)

《泉城》教学设计(品析指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借助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知道泉城泉水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体会描写泉城泉水流动的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写作指导,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开头设疑、结尾点题、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的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搜集有关泉城的资料。

课时安: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题。

1、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有的城市还有好听的别称。

昆明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又叫——(生答)春城;重庆依山而建叫——(生答)山城。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座很有特色的城市——泉城济南(板书泉城,齐读课题;板书济南,师范写“济”,学生书空)。

3、我们一起到泉城济南去看一看,领略那里泉水独特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的。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并相机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

济南著名约一亩见方悬崖洞穴喷吐三堆白雪拎占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清澈见底水声喧腾昼夜不息天下闻名3、回到课文中,一起来读课文。

(注意正音)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理清脉络。

1、师:大家读得很富有感情,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朗读,咱们合作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师生合作朗读课文)2、读后填空。

课文首先总写济南有,然后分别介绍了,最后再总写济南的泉水。

3、总结课文的结构。

(指名说,板书:总—分—总)这叫首尾呼应。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如何写好这些字。

3、学生描红仿影(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

泉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

泉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

泉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八课。

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难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析,了解各个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预习准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认为较难理解的词语,。

收集有关泉城的一些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城市,今天老师就以谜语的形式来考考你们。

a哪里被称为春城?(昆明)b哪里被称为冰城?(哈尔滨)c哪里被称为山城?(重庆)d那么济南被称为什么?(泉城)2、板书课题:泉城3、师:谁来猜测一下济南为什么被称为泉城?4、学生交流对泉城的了解。

5、教师简介泉城资料:济南是一座以泉水众多而著名的城市,市区内有天然涌泉百余处,风光秀丽、奇特,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近代著名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所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佳句,就是泉城景物的生动写照。

那么,作者笔下的泉城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细细欣赏泉城泉水的美丽吧!(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本课生字词,找生认读,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4、快速浏览课文,交流: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城的哪几种泉?泉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泉水奇异的美,体会课文的表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词品句中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3、在朗读表达中内化文本语言,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词句,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2、有感情朗读甚至背诵,激发学生乐于表现、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小旗子、导游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出示课题,齐读。

说说泉城指哪个城市?(济南)为什么称这个城市为“泉城”?(用上“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
3、出示最后一节: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齐读。

4、理解“天下闻名”。

设疑:济南的泉水为什么天下闻名?
二、自读自悟,感受济南泉水的特点。

1、浏览全文,感悟济南泉水的特点。

2、组织交流:济南的泉水为什么天下闻名?
板书:泉多泉美泉清
3、泉水怎么多?(板书:七十二泉)课文都写了吗?选了其中的四大名泉重点介绍。

这四大名泉是――(板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其中什么泉
名列七十二泉之首?(趵突泉)
三、细读课文,感悟济南泉的美与清。

1、泉水如何美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总写七十二泉形态与声音句子。

2、出示句子: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齐读,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的景象和“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的声响。

3、小结:七十二泉形态各异,如银花,如明珠,让赏心悦目;声响高低不同,声高,气势大;声低,柔和,多么奇丽的泉水呀。

怪不得说到济南,济南人无不自豪地会向你提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听――――
4、创设情境:(师扮演导游)。

四(1)班的同学们,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济南。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生接读句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想去这些地方游玩吗?
5、选择最想去的一个景点,阅读有关的段落,感受泉的特点,作好当小导游的准备。

学生自主阅读。

6、开展争当小导游的读书活动。

上台介绍一处泉,可用书本语言,也可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完后还要接受游客的提问。

预设:
珍珠泉:在哪儿?为什么叫“珍珠泉”?有何特点?
出示句子: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引导学生谈阅读感受,从“忽――忽――”
和“拎”,感受珍珠泉的神奇。


五龙泉:在哪儿?为什么叫“五龙潭”,而不要“五龙泉”?理解“汇注”。

想象“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名字的由来。

黑虎泉:在哪儿?为什么叫“黑虎泉”?这处泉水有何特点?理解“水声喧腾”“昼夜不息”,看图,想象泉声的洪大,如虎啸狮吼。

趵突泉:在哪儿?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原因是什么?(泉的大、清、美。

)比较句子:
第一组:1、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

2、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组:1、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2、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止冒,如同三堆白雪。

3、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4、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来断地喷吐出来。

7、小结,给合格的小导游发证。

四、总结全文。

1、游览了济南的四大名泉,由于行程的关系,我们要离开济南了。

离开济南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看书籍、旅游、看电视片等去了解济南更多的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更多的济南的泉。

板书设计:
多七十二泉
泉城美珍珠泉神奇五龙潭泉多天下闻名清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大美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