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一览表
空气比热容温度对照表

空气比热容温度对照表
比热容是指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一定量均相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利用比热容的概念可以类推出表示1mol物质升高1K所需的热量的摩尔热容。
与比热相关的热量计算公式:Q=cm AT,即Q吸(放)=cm(T初-T末),其中c 为比热,m为质量,Q为能量热量。
吸热时为Q=cm AT升(用实际升高温度减物体初温),放热时为Q=cm AT降(用实际初温减降后温度)。
或者Q=cm AT=cm(T末-T初),Q>0时为吸热,Q<0时为放热。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二Q
C~
Q 吸=cm (t-to )Q 放=cm (to-t )
c表示比热容
m表示物体的质量
t o表示物体的初温
t表示物体的末温
注释:【1 atm = 1 标准大气压=1.01 xiO5Pa 1 atm = 760 mmHg = 1.01325 X105 pa M0.1 Mpa = 1 Kgf/cm 2】
空气的比热容没有确定值,即便是在温度确定时,通常使用定压比热容或定容比热容来反映空气比热容的大小,这两者都与温度有关(温差不太大时可认为基本相等)。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
其国际
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 K)]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 •可。
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F面是空气比热容温度对照表:。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

常见物质比热容查询表及比热容概念名词解释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混合物的比热容气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一、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二、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编辑本段定义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E(Q)/m△T△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比热容测试仪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编辑本段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主单位统一为焦耳,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因此比热容的国际单位为J/(kg·K),读作“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储热材料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表

储热材料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能源的问题备受关注,因此人们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发重视。
储热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而在储热技术中,储热材料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熔点、比热容等指标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储热材料的熔点、比热容等指标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从深度和广度上探讨其重要性及应用情况。
二、熔点统计表储热材料熔点(摄氏度)盐类800-1200硝酸钠305硫酸钠884碳酸钠851碳酸锂723蓄热混凝土500-90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储热材料其熔点存在较大的差异。
盐类储热材料的熔点普遍较高,而蓄热混凝土的熔点则相对较低。
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储热材料,以满足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
三、比热容统计表储热材料比热容(J/g·K)水 4.18石蜡 2.1-2.5沥青0.9-1.7盐水 3.9-4.2熔盐混合物 1.1-1.9从比热容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储热材料的比热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水的比热容相对较大,而石蜡和熔盐混合物的比热容则较低。
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储热材料,以提高储热系统的热容量和稳定性。
四、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前,储热材料的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了储热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储热材料的选择和优化上,希望通过深入的统计分析,找到更加适合实际应用的储热材料,从而提高储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材料的涌现,储热材料的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将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储热技术必将迎来新的突破和发展,为人类的能源问题提供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五、个人观点作为储热技术领域的一名研究者,我深知储热材料的选择对整个储热系统的重要性。
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的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储热材料的性能特点,帮助我们选择更加适合的材料,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常用物料比热对照表

陶瓷
混
混
固
840
837
氟
F
2
气
820
823。9
砖
混
混
固
750
750
石墨
C
1
固
720
710
四氟甲烷
CF4
5
气
660
659.1
二氧化硫
SO2
3
气
600
620
玻璃
混
混
固
600
84
氯
Cl2
2
气
520
520
钻石
C
1
固
502
509。1
钢
混
混
固
450
450
铁
Fe
1
固
450
444
黄铜
Cu,Zn
混
固
380
377
固
0。92
2。68
铅
固
11.34
0。13
皮革
固
0。86-1.02
1。51
亚麻油
液
0.93
1.84
氧化镁85%
液
0.208
1.13
枫树浆
液
2.01
鲜猪肉
固
3。27
牛奶
液
1。03
3。77—3.89
镍
固
8。9
0。46
硝酸95%
液
1.05
2.09
硝酸60%
液
1。37
2。68
硝酸10%
液
%
液
1.5
2.18
硫酸20%
比热对照表

比热对照表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化学符
号
模型
相
态
比热容量(基本)J/(kg • K)比热容量(25C) J/(kg • K)
氢H2气1400014300氦He1气51905193.2氨NH34气20552050氖Ne1气10301030.1锂Li1固35803582乙醇
CH3CH2O
H
9液24602440汽油混混液22002220石蜡CnH2n+2
62 至12
2
固22002500甲烷CH45气21602156油混混液20002000软木塞混混固20002000乙烷C2H68气17301729尼龙混混固17001720
乙炔C2H24气15001511聚苯乙烯CH23固13001300硫化氢H2S3气11001105氮N2气10401042空气(室温)混混气10301012空气(海平面、干燥、0C)混混气10051035氧O2气920918二氧化碳CO23气840839一氧化碳CO2气10401042铝Al1固900897石绵混混固840847陶瓷混混固840837氟F2气820823.9砖混混固750750石墨C1固720710四氟甲烷CF45气660659.1二氧化硫SO23气600620玻璃混混固
84
600
氯C122气520520钻石C1固502509.1钢混混固450450铁Fe1固450444黄铜Cu,Zn混固380377铜Cu1固385386银Ag1固235233汞Hg1液139140铂Pt固135135
金Au1固129126
铅Pb1固125128
水蒸气(水)H203气18501850
水H203液42004186
冰(水)H2O3固20602050 (- 10C)。
常用液体固体比热对照表

常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一)相态比重15.6至21℃比热15.6时kJ/Kg℃乙酸100% 液 1.05 2.01乙酸10% 液 1.01 4.02丙酮100% 液0.78 2.15醇含乙醇95% 液0.81 2.51醇含乙醇90% 液0.82 2.72铝固 2.64 0.96氨100% 液0.61 4.61氨26% 液0.9 4.19 Aroclor 液 1.44 1.17石棉板固0.88 0.8沥青液 1 1.76固体沥青固 1.1-1.5 0.92-1.67苯液0.84 1.72砖墙固 1.0-2.0 0.92盐水-氯化钙25% 液 1.23 2.89盐水-氯化钠25% 液 1.19 3.29干粘土固 1.9-2.4 0.94煤固 1.2-1.8 1.09-1.55(4℃)煤焦油固 1.2 1.47固体焦固 1.0-1.4 1.11铜固8.82 0.42软木固0.25 2.01棉固 1.5 1.34棉籽油液0.95 1.97导热姆A 液0.99 2.64导热姆C 液 1.1 1.747-2.72乙二酸液 1.11 2.43脂肪酸-软脂液0.85 2.73脂肪酸-硬脂液0.84 2.3鲜鱼固 3.14-3.43鲜水果固 3.35-3.68汽油液0.73 2.22耐热玻璃固 2.25 0.84玻璃棉固0.072 0.66胶,2份水1份干胶液 1.09 3.73甘油100%(丙三醇)液 1.26 2.43蜂蜜液 1.42盐酸31.55%(氯化)液 1.15 2.51盐酸10%(氯化)液 1.05 3.14冰固0.9 2.09冰淇淋固 2.93 猪油固0.92 2.68 铅固11.34 0.13 皮革固0.86-1.02 1.51 亚麻油液0.93 1.84 氧化镁85% 液0.208 1.13 枫树浆液 2.01 鲜猪肉固 3.27 牛奶液 1.03 3.77-3.89 镍固8.9 0.46 硝酸95% 液 1.05 2.09 硝酸60% 液 1.37 2.68 硝酸10% 液 1.05 3.771#燃油(煤油)液0.81 1.97 2#燃油液0.86 1.84 3#燃油液0.88 1.84#燃油液0.9 1.76 5#燃油液0.93 1.72 6#燃油液0.95 1.67 API中部原油液0.85 1.84 API汽油液0.88 1.76 纸固 1.7-1.15 1.88 石蜡固0.86-0.91 2.6熔融石蜡液0.9 2.89 酚(碳酸)液 1.07 2.34 磷酸20% 液 1.11 3.56 磷酸10% 液 1.05 3.89 邻苯二酸酐液 1.53 0.97 硫化橡胶固 1.10 1.74 SAE-SW(8#机油)液0.88SAE-20(20#机油)液0.89SAE-30(30#机油)液0.89矽固 1.45-1.35 0.8 海水液 1.03 3.94 丝绸固 1.25-1.35 1.38 烧碱50% 液 1.53 3.27 烧碱30% 液 1.33 3.52 豆油液0.92 1.0-1.38 钢固7.9 0.46 不锈钢300系列固8.04 0.5蔗糖60%糖浆液 1.29 3.1蔗糖40%糖浆液 1.18 2.76糖,甘蔗及甜菜固 1.66 1.26硫磺液 2 0.85硫酸110%(发烟)液 1.13硫酸90% 液 1.84 1.47硫酸60% 液 1.5 2.18硫酸20% 液 1.14 3.52钛(商用)固 4.5 0.54甲苯液0.86 1.76四氯化碳液 1.58 0.88松木油液0.86 1.76鲜蔬菜固 3.06-3.94水液 1 4.19果酒液 1.03 3.77木材固0.35-0.9 3.77羊毛固 1.32 1.36锌固7.05 0.4相对空(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的比重15.8至21℃比热15.8℃时kJ/Kg℃空气气 1 1氨气0.6 2.26苯气 1.36丁烷气 2 1.91二氧化碳气 1.5 0.88一氧化碳气0.97 1.07氯气 2.5 0.5乙烷气 1.1 2.09乙烯气0.97 1.88氟利昂-12 气0.67氢气0.07 14.32硫化氢气 1.2 1.05甲烷气0.55 2.51氮气0.97 1.06汽气 1.1 0.94丙烷气 1.5 1.93二氧化硫气0.68水蒸汽气 2.3 1.9。
常用液体固体比热对照表

经常使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之阿布丰王创作相态比重15.6至21℃比热15.6时kJ/Kg℃乙酸100% 液 1.05 2.01乙酸10% 液 1.01 4.02丙酮100% 液0.78 2.15醇含乙醇95% 液0.81 2.51醇含乙醇90% 液0.82 2.72铝固 2.64 0.96氨100% 液0.61 4.61氨26% 液0.9 4.19 Aroclor 液 1.44 1.17石棉板固0.88 0.8沥青液 1 1.76固体沥青固 1.1-1.5 0.92-1.67苯液0.84 1.72砖墙固 1.0-2.0 0.92盐水-氯化钙25% 液 1.23 2.89盐水-氯化钠25% 液 1.19 3.29干粘土固 1.9-2.4 0.94煤固 1.2-1.8 1.09-1.55(4℃)煤焦油固 1.2 1.47固体焦固 1.0-1.4 1.11铜固8.82 0.42软木固0.25 2.01棉固 1.5 1.34棉籽油液0.95 1.97导热姆A 液0.99 2.64导热姆C 液 1.1 1.747-2.72乙二酸液 1.11 2.43脂肪酸-软脂液0.85 2.73脂肪酸-硬脂液0.84 2.3鲜鱼固 3.14-3.43鲜水果固 3.35-3.68汽油液0.73 2.22耐热玻璃固 2.25 0.84玻璃棉固0.072 0.66胶,2份水1份干胶液 1.09 3.73甘油100%(丙三醇)液 1.26 2.43蜂蜜液 1.42盐酸31.55%(氯化)液 1.15 2.51盐酸10%(氯化)液 1.05 3.14冰固0.9 2.09冰淇淋固 2.93 猪油固0.92 2.68 铅固11.34 0.13 皮革固0.86-1.02 1.51 亚麻油液0.93 1.84 氧化镁85% 液0.208 1.13 枫树浆液 2.01 鲜猪肉固 3.27 牛奶液 1.03 3.77-3.89 镍固8.9 0.46 硝酸95% 液 1.05 2.09 硝酸60% 液 1.37 2.68 硝酸10% 液 1.05 3.771#燃油(煤油)液0.81 1.97 2#燃油液0.86 1.84 3#燃油液0.88 1.84#燃油液0.9 1.76 5#燃油液0.93 1.72 6#燃油液0.95 1.67 API中部原油液0.85 1.84 API汽油液0.88 1.76 纸固 1.7-1.15 1.88 石蜡固0.86-0.91 2.6熔融石蜡液0.9 2.89 酚(碳酸)液 1.07 2.34 磷酸20% 液 1.11 3.56 磷酸10% 液 1.05 3.89 邻苯二酸酐液 1.53 0.97 硫化橡胶固 1.10 1.74 SAE-SW(8#机油)液0.88SAE-20(20#机油)液0.89SAE-30(30#机油)液0.89矽固 1.45-1.35 0.8 海水液 1.03 3.94 丝绸固 1.25-1.35 1.38 烧碱50% 液 1.53 3.27 烧碱30% 液 1.33 3.52 豆油液0.92 1.0-1.38 钢固7.9 0.46 不锈钢300系列固8.04 0.5蔗糖60%糖浆液 1.29 3.1蔗糖40%糖浆液 1.18 2.76糖,甘蔗及甜菜固 1.66 1.26硫磺液 2 0.85硫酸110%(发烟)液 1.13硫酸90% 液 1.84 1.47硫酸60% 液 1.5 2.18硫酸20% 液 1.14 3.52钛(商用)固 4.5 0.54甲苯液0.86 1.76四氯化碳液 1.58 0.88松木油液0.86 1.76鲜蔬菜固 3.06-3.94水液 1 4.19果酒液 1.03 3.77木材固0.35-0.9 3.77羊毛固 1.32 1.36锌固7.05 0.4相对空(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的比重15.8至21℃比热15.8℃时kJ/Kg℃空气气 1 1氨气0.6 2.26苯气 1.36丁烷气 2 1.91二氧化碳气 1.5 0.88一氧化碳气0.97 1.07氯气 2.5 0.5乙烷气 1.1 2.09乙烯气0.97 1.88氟利昂-12 气0.67氢气0.07 14.32硫化氢气 1.2 1.05甲烷气0.55 2.51氮气0.97 1.06汽气 1.1 0.94丙烷气 1.5 1.93二氧化硫气0.68水蒸汽气 2.3 1.9。
比热对照表

常用液体、固体比重-比热表相态比重至21℃比热时 kJ/Kg ℃乙酸 100% 液乙酸 10% 液丙酮 100% 液醇含乙醇 95% 液醇含乙醇 90% 液铝固氨 100% 液氨 26% 液Aroclor 液石棉板固沥青液 1固体沥青固苯液砖墙固盐水 - 氯化钙 25% 液盐水 - 氯化钠 25% 液干粘土固煤固( 4℃)煤焦油固固体焦固铜固软木固棉固棉籽油液导热姆 A 液导热姆 C乙二酸脂肪酸 - 软脂脂肪酸 - 硬脂鲜鱼鲜水果汽油耐热玻璃玻璃棉胶,2份水 1份干胶甘油 100%(丙三醇)蜂蜜盐酸 %(氯化)盐酸 10%(氯化)冰冰淇淋猪油铅皮革亚麻油氧化镁 85%枫树浆鲜猪肉牛奶镍硝酸 95%硝酸 60% 液液液液固固液固固液液液液液固固固固固液液液固液固液液硝酸 10%1#燃油(煤油)2#燃油3#燃油4#燃油5#燃油6#燃油API 中部原油API 汽油纸石蜡熔融石蜡酚(碳酸)磷酸 20%磷酸 10%邻苯二酸酐硫化橡胶SAE-SW( 8#机油)SAE-20( 20#机油)SAE-30( 30#机油)矽海水丝绸烧碱 50%烧碱 30%豆油钢液液液液液液液液液固固液液液液液固液液液固液固液液液固不锈钢 300 系列固蔗糖 60%糖浆液蔗糖 40%糖浆液糖,甘蔗及甜菜固硫磺液 2硫酸 110%(发烟)液硫酸 90% 液硫酸 60% 液硫酸 20% 液钛(商用)固甲苯液四氯化碳液松木油液鲜蔬菜固水液 1果酒液木材固羊毛固锌固相对空(空气的密度是m3)的比重至 21℃比热℃时 kJ/Kg ℃空气气 1 1氨气苯气丁烷气 2二氧化碳气一氧化碳气氯气乙烷气乙烯气氟利昂 -12气氢气硫化氢气甲烷气氮气汽气丙烷气二氧化硫气水蒸汽气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化学符相比热容量(基本) J/(kg ·K) 比热容量(25℃)J/(kg ·K) 物质模型号态氢H 2 气14000 14300氦He 1 气5190氨NH3 4 气2055 2050氖Ne 1 气1030锂Li 1 固3580 3582CH3CH2O9 2460 2440乙醇H液汽油混混液2200 2220CnH2n+2 62至 122200 2500石蜡固2甲烷CH4 5 气2160 2156 油混混液2000 2000 软木塞混混固2000 2000 乙烷C2H6 8 气1730 1729 尼龙混混固1700 1720 乙炔C2H2 4 气1500 1511 聚苯乙烯CH2 3 固1300 1300 硫化氢H2S 3 气1100 1105 氮N 2 气1040 1042 空气(室温)混混气1030 1012 空气(海平面、干燥、 0℃)混混气1005 1035 氧O 2 气920 918 二氧化碳CO2 3 气840 839 一氧化碳CO 2 气1040 1042 铝Al 1 固900 897 石绵混混固840 847 陶瓷混混固840 837 氟 F 2 气820砖混混固750 750 石墨 C 1 固720 710 四氟甲烷CF4 5 气660二氧化硫SO2 3 气600 620 玻璃混混固600 84 氯Cl2 2 气520 520 钻石 C 1 固502钢混混固450 450铁Fe 1 固450 444黄铜Cu,Zn 混固380 377铜Cu 1 固385 386银Ag 1 固235 233汞Hg 1 液139 140铂Pt 固135 1351金Au 1 固129 126铅Pb 1 固125 128水蒸气(水)H2O 3 气1850 1850水H2O 3 液4200 4186冰(水)H2O 3 固2060 2050 (-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符号
模型
状态
比热容量(基本)J/(kg·℃)
比热容量(25℃)J/(kg·K)
氢
H
2
气
14000
14300
氦
He
1
气
5190
5193.2
氨
NH 3
4
气
2055
2050
氖
Ne
1
气
1030
1030.1
锂
Li
1
固
3580
3582
乙醇
C 2H 5OH
9
液
2460
2440
汽油
混
混
液
2200
2220
石蜡
Pt
1
固
135
135
金
Au
1
固
129
126
铅
Pb
1
固
125
128
水蒸气(水)
H 2O
3
气
1850
1850
水
H 2O
3
液
4200
4186
冰(固态水)
H 2O
3
固
2100
2050 (-10℃)
C
1
固
720
710
四氟甲烷
CF 4
5
气
660
659.1
二氧化硫
SO 2
3
气
600
620
玻璃
混
混
固
600
840
氯
Cl 2
2
气
520
520
钻石
C
1
固
502
509.1
钢
混
混
固
450
450
铁
Fe
1
固
450
444
黄铜
Cu,Zn
混
固
380
377
铜
Cu
1
固
385
386
银
Ag
1
固
235
233
汞
Hg
1
液
139
140
铂
CnH 2n+2
62至122
固
2200
2500
甲烷
CH 4
5
气
2160
2156
油
混
混
液
2000
2000
软木塞
混
混
固
2000
2000
乙烷
C 2H 6
8
气
1730
1729
尼龙
混
混
固
1700
1720
乙炔
C 2H 2
4
气
1500
1511
聚苯乙烯
CH 2
3
固
1300
1300
硫化氢
H 2S
3
气
1100
1105
氮
N
2
气
1040
1042
空气(室温)
混
混
气
1030
1012
空气(海平面、干燥、0℃)
混
混
气
1005
1035
氧
O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
920
918
二氧化碳
CO 2
3
气
840
839
一氧化碳
CO
2
气
1040
1042
铝
Al
1
固
900
897
石绵
混
混
固
840
847
陶瓷
混
混
固
840
837
氟
F
2
气
820
823.9
砖
混
混
固
750
750
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