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电子信息系统性能测评体系分析

合集下载

海军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海军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作 战 模 拟 流 程 的基 础 上 , 循 HL 规 范构 建 了 一个 开 放 式 的 分 布 交 互 仿 真 系 统 框 架 , 计 了软 件 的战 场 环 境 生 成 、 器 数 据 遵 A 设 武
管理 、 仿真实体生成 、 定编辑、 想 推演核心 、 态势显示 、 工干预等功 能模块 。该 系统经 过推演验证 , 人 结果 直观反映 了装备协 同
评定 武 器 系统效 能 的 常用 方 法有 专 家评 估 法 、
收 稿 日期 ;0 00-6 2 1—91
修 回 日期 :0 01— 8 2 1— 12
本文 针 对 海军 武 器 系统 效 能 评估 的 需求 , 用 利 HL 构 建一 个开放 式 的分布 交互 仿真 系统 框架 , A 为 海军 武 器 系 统效 能 评 估 以及 装 备 论 证 提 供 一 个 科 学、 高效 的仿真 环境 。
引 言
随 着兵器科 学技术 的发 展 , 在高 技术 条件下 , 现 代 海 战 包 含 大量 复 杂 的 武器 装 备 以及 多种 作 战方
试验 统计 法 、 战模 拟法 、 数法 和解 析法 等n 。其 作 指 ] 中作 战 模 拟法 也 叫作 战仿 真 法 , 战模 拟 对 于武 器 作 系 统作 战效能 评估 具有不 可 替代 的重要 作用 。利用 计 算机 以特定 的作 战环 境 为 背景 , 以预 先规 划 的作 战想 定 为初始 条件 , 通过 战斗 过程 的推 演 , 过装备 经
Ab t a t I r e o s l e t e p o l m h t h w o e o y t e c m b t e f c i e e s o o p e s r c : n o d r t o v h r b e t a o t mb d h o a fe t n s f c m l x v we p n s s e t r u h t ewh l a t b i i g ao e i g DI r me r a e n HLA n n l s so a o y t m h o g h o eb tl e, u l n p n n S f a wo k b s d o d a d a ay i n t e l w o n v c m b t i u a i n, d sg i g u c i n h fo f a y o a sm l to e i n n f n t mo u e s c a b t lfed n io me t o d l s u h s a te il e v r n n g n r to e e a i n, we p n d t n g me t s mu a i n e t y g n r to a o a a ma a e n , i l t n i e e a i n, s e a i d t sm u a i n k r e , o t c n ro e i , i l to e n l st a i n d s l y a d ma u l n e v n i n iu to ip a n n a t r e t .Th o g u n n i u a i n, h s s s e c n r f c h a o i o r u h r n i g sm l t o t i y t m a e l tt e we p n e e f c i e e s u d r t e c o e a i n c n i o h o g h o e b t l . f e tv n s n e h o p r to o d t n t r u h t e wh l a te i Ke r s e f c i e e s e a u to y wo d : fe tv n s v l a i n,HLA ,s s e sm u a i n y t m i l to

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络 ” 中心 l 。 为 4 j
的设 计 队伍 , 养 既对 现 代 信 息 技术 有 深 刻 理 解 培
又懂 装备 的专 门人 才 , 期 研 究并 从 事 电子 信 息 长 装备 体 系 的顶层设 计工 作 。
2 2 提 升 系 统 综 合 集 成 能 力 .
4 )信 息 分 发 手 段 单 一 且呆 板 。信 息 分 发 不
作者 简 介
任吴利 , , 师 , 士. 男 讲 博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器装 备 体 系论 证技 术 , 息 系 统 综 合 集 成 .h l@sn. o 武 信 roy iac m.
第 5期
任 昊 利 : 子 信 息 装 备 体 系建 设 问 题 研 究 电
7 9
装 备按 照“ 、 、 、 ” 炮 装 工 化 去划 分装 备 , 各单 位分 别
3 )系统 紧 耦 合 。 电子 信 息 装 备 内部 各 部 件
之 间或体 系 内部各 系 统 之 间存 在 “ 耦 合 ” 系 , 紧 关 这 种关 系使 得 系统“ 牵一 发 而动全 身” 非 常脆弱 , ,
并 且很 难 升级 改造 ; 电子信 息技 术发 展得 很快 , 而 系统 升级改 造要 伴 随武 器 装 备 全 寿命 周 期 , 有 现
目前 , 世界 主要 的军 事 国家 都 在 积 极 研 究 和 探 索 信息 对抗 中 战斗 力 的生 成 模 式 问 题 , 于 信 基 息 系 统 的体 系对抗 成 为未 来信 息 战 的主要 方式 和 对 抗 手段 。掌 握 未来 信息 战 的规律 和关键 技术 已
经 成 为军 事理 论 研究 和技 术研 究 的热 点 。 基于 信息 系 统 的 体 系作 战 具 有 明显 的 特 点 : 作 战 单元 的高 度 动 态 协 同 ; 挥 决 策 信 息 的高 度 指 共 享 ; 备灵 活 、 具 快速 的应 变 能力 等 。 电子信 息装

基于SEA方法的舰船数据链效能评估系统设计与仿真

基于SEA方法的舰船数据链效能评估系统设计与仿真

互 叫模 库 理 件 【 ’ 交・ 型 管 部 卜 磊 库 五
■■■■一
模型输入 输 出关系 和程序 运行 流程 如 图 4 图 5 、
所示 。
信息 参 数
( t、 L)
及 问 题 综
:==) 时 期 来自部 叫 据库 理 件} 合・ 数 管 部 . 数 库 I 据
序形 式 。
系统使命 任 务 ; 研究 系 统效 能评估 指标 体 系 , 确定 效
能 评估性 能量 度 ; 循 系统运 行规 律 , 立 系统性 能 遵 建
量 度 映射模 型 ; 据使 命任 务要 求 , 立 系统使命 映 根 建
射模型; 比较 系统 与使 命 映射轨 迹 。 出 系统综 合效 得
效能评 估 模 型 输 入 输 出关 系 和 程 序 运 行 流 程 如 图
t c no o e h l gy, nd o f r st i ulto nt r a e a d i e f c o e . a fe e he sm a i n i e f c n nt r a e c nt nt
Ke wo d : s s e y rs y t m s multo i a i n; e f c i e s e a u to fe tv ne s v l a i n; d t ~i a a lnk; s s e y t m e f c i e e s fe tv n s
承担 的信 息任务 。信 息生 成模 型 的输 入 为原始 参数
数据 库 中的敌 我兵 力 、 装备 数据 , 出为指 挥控 制系 输
统在 作 战使用 时产 生 信 息 的频 度 和 信 息量 , 其模 型
输 入输 出关 系和程 序运 行流 程如 图 2 图 3所示 。 、

美海军DDG-1000全舰计算环境体系结构探析-董晓明石朝明黄坤王允峰(7)

美海军DDG-1000全舰计算环境体系结构探析-董晓明石朝明黄坤王允峰(7)

0引言
全 舰 计 算 环 境(TSCE)是 美 海 军 新 型 多 任 务 驱 逐 舰 DDG-1000 的 十 大 关 键 技 术 之 一 。 DDG-1000 使 用 全 舰 计 算 环 境 作 为 舰 船 各 系 统 (指 控 情 报 、平 台 控 制 、动 力 系 统 、武 器 系 统 等)的 集 成 系 统 来 进 行 信 息 整 合 ,以 发 挥 系 统 整 体 资 源 优 势 ,最 终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 网 络 中 心 战 ”节 点 。
威胁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 美 国 海 军 转 变 观 念 ,开 始 大 量 采 用 商 用 现 货 产 品 (COTS)、贯彻开放式体系结构及认同开源软件产 品。2008 年 7 月,美海军终止了“朱姆沃尔特”级 的批量建造计划(最初预计 32 艘),改为仅建造 3 艘。接着,于 2009 年 12 月又终止了 CG(X)的研发 与建造计划。之后,公布了再建造“阿利·伯克”级 ⅡA 型的计划和建造改进型Ⅲ型的计划意向,由 此 便 发 展 出 适 合 于 现 役 舰 的“ 宙 斯 盾 ”现 代 化 计 划。该计划对装配着“宙斯盾”的舰实施以武器体 系 为 中 心 的 软/硬 件 现 代 化 改 装 。 这 是 完 全 基 于
DONG Xiao-ming SHI Chao-ming HUANG Kun WANG Yun-feng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er,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Total Ship Computing Environment(TSCE)is one of the critical technologies of DDG-1000, the new multipurpose destroyer of U.S. Navy,and has led to numerous changes in the design and integra⁃ tion of ship syst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ject background of TSCE,as well as its technical archi⁃ tecture,mission systems and Navy Open Architecture(OA).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TSCE Infrastructure(TSCE-I)segment are also analyzed,which includes elements such as the data processing unit,the adaptation unit,the human interface and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inally,some technical trad⁃ eoffs related to the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are introduced,i.e.,component-based develop⁃ ment,real-time or non real-time applications. Key words:Total Ship Computing Environment(TSCE);DDG-1000;Open Architecture(OA);TSCE Infrastructure;system integration

舰艇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方法_闵绍荣

舰艇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方法_闵绍荣

第2卷第5期2007年10月中 国 舰 船 研 究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h i pR e s e a r c h V o l .2N o .5O c t .2007收稿日期:2007-03-21作者简介:闵绍荣(1961-),男,研究员。

研究方向:舰艇作战系统。

舰艇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方法闵绍荣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武汉430064摘 要:舰艇作战系统的集成设计方向是系统功能优化划分。

通过剖析美、俄、欧洲风格的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思路,系统地研究分析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方法,认为系统建模应指导功能划分。

概括作战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提出依照四条主干线划分功能的方法,建议重点关注新研制功能(如协同交战能力)的划分与实现。

关键词:作战系统;功能划分;系统建模;舰船中图分类号:U 6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85(2007)05-24-06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f o r C o m b a t S y s t e m s o f N a v a l S h i pM i n S h a o -r o n gC h i n a S h i p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D e s i g n C e n t e r ,W u h a n 43006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d e s i g no f s h i p b o a r dc o m b a t s y s t e m s t e n d s t op r o c e e do nt h eo p t i m i z e d 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b a s i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r e q u i r e s a r a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i n t h e s y s t e m d e -s i g n .T h r o u g h a n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t y p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s d i v i s i o n o f t h e c o m b a t s y s t e m s o f t h e n a v i e s f r o m U .S .,R u s s i a a n dE u r o p e a nc o u n t r i e s ,i t i s f o u n dt h a t t h e s y s t e m a t i c m o d e l i n g s h o u l dg o v e r nt h e p r o c e s s o f 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A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i s s u b s t a n t i a l l y m i s s i o n p r o f i l e d e p e n d e n t ,a s u i t -a b l e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c o m b a t s y s t e m s s h o u l d b e b u i l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m i s s i o n p r o f i l e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 c o r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o m b a t s y s t e m s ,a n d a d v a n c e s f o u r p r i n c i p l e s f o r 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I t a l s o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t h e n e wf u n c t i o n s ,e .g .,c o o p e r a t i v e e n g a g e m e n t c a p a b i l i t y (C E C ),a d d e d t o t h e c o m b a t s y s t e m s s h o u l d b e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a d d r e s s e d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e d .K e y w o r d s :c o m b a t s y s t e m ;f u n c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s y s t e m a t i c m o d e l i n g ;s h i p1 引 言为了实现优化设计,舰艇作战系统的集成必须对系统的功能自上而下地划分。

IEC_60945_中文版本

IEC_60945_中文版本

IEC 60945国际标准第4版2002年08月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通用要求- 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出版编号自1997年1月1号,所有的IEC出版物都以60000系列出版。

例如,IEC 34-1现在被称为IEC 60034-1。

统一的版本IEC正在对它的出版物出版统一的版本。

例如,版本号1.0、1.1和1.2,分别指基础出版物,基础出版物加入修正条款1和基础出版物加入修正条款1和2。

IEC出版物的更多信息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由IEC进行持续的检查,因而确保内容反应了当前的技术。

有关本次出版的信息,包括它的有效性,可在IEC出版物目录(见下文)找到,新的版本、修正和斟误表除外。

有关技术委员会承担的进行中的工作和考虑中的主题,本出版物也是由它所筹备的,其相关信息和已发行的出版物清单,可在以下找到:IEC网站(www.iec.ch )IEC出版物目录IEC网站上的在线目录(www.iec.ch/catlg-e.htm) 让你可以按各种标准进行搜索,包含文本搜索,技术委员会和出版日期。

对于近期发行的出版物,被撤消和取代的出版物及斟误表,也可在在线信息获得。

IEC最新出版对最近发行的出版物的总结(www.iec.ch/JP.htm)也可通过email 获得。

更多的信息请联系客户服务中心(见下文)。

客户服务中心如果你对于本出版物有任何问题,或需要更多的帮助,请联系客户服务中心: Email: custserv@iec.ch电话:+41 22 919 02 11传真:+41 22 919 03 00目录前言.............................................................................................................................................- 6 - 导言.............................................................................................................................................- 8 - 第1章适用范围........................................................................................................................- 9 - 第2章标准性的参考资料......................................................................................................- 10 - 第3章定义和缩写..................................................................................................................- 12 -3.1 定义.............................................................................................................................- 12 -3.2 本标准使用的缩写.....................................................................................................- 13 -3.3 IMO性能标准.............................................................................................................- 13 - 第4章最低性能要求..............................................................................................................- 15 -4.1 概述.............................................................................................................................- 15 -4.2 设计和操作.................................................................................................................- 16 -4.3 电源.............................................................................................................................- 21 -4.4 耐久性和抗环境条件.................................................................................................- 21 -4.5 干扰.............................................................................................................................- 21 -4.6 安全防范.....................................................................................................................- 22 -4.7 维护....................................................................................................................- 23 -4.8 设备手册.....................................................................................................................- 23 -4.9 标记和识别........................................................................................................- 23 - 第5章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24 -5.1 概述.............................................................................................................................- 24 -5.2 测试条件.....................................................................................................................- 25 -5.3 测试结果.....................................................................................................................- 26 - 第6章操作检查(所有设备类别)......................................................................................- 27 -6.1 人机工程学和HMI....................................................................................................- 27 -6.2 硬件.............................................................................................................................- 31 -6.3 软件.............................................................................................................................- 32 -6.4 设备间的联系.............................................................................................................- 33 - 第7章电源—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34 -7.1 极端电源.....................................................................................................................- 34 -7.2 过度条件.....................................................................................................................- 34 -7.3 电源短期变化.............................................................................................................- 34 -7.4 电源故障.....................................................................................................................- 34 - 第8章耐久性和抗环境条件—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34 -8.1 概述.............................................................................................................................- 35 -8.2 干热.............................................................................................................................- 36 -8.3 湿热.............................................................................................................................- 37 -8.4 低温.............................................................................................................................- 38 -8.5 热冲击(便携式设备).............................................................................................- 39 -8.6 静态跌落(便携设备).............................................................................................- 39 -8.7 机械振动(所有设备类别).....................................................................................- 40 -8.9 沉浸.............................................................................................................................- 42 -8.10 太阳辐射(便携设备)...........................................................................................- 44 -8.11 抗油(便携设备)...................................................................................................- 44 -8.12 腐蚀测试(盐雾)(所有设备类别).....................................................................- 45 - 第九章电磁辐射—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46 -9.1 概述.............................................................................................................................- 46 -9.2 传导发射测试(除便携式外的所有设备).............................................................- 47 -9.3 辐射发射测试(除水下设备外的所有设备).........................................................- 47 - 第十章电磁环境的抗扰度—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49 -10.1 概述...........................................................................................................................- 49 -10.2 无线电接收设备.......................................................................................................- 50 -10.3 传导射频干扰的抗扰度...........................................................................................- 50 -10.4 辐射射频干扰的抗扰度...........................................................................................- 51 -10.5 交流电源、信号及控制线的快速瞬变的抗扰度(除便携式外的所有设备类别).......................................................................................................................................…- 52 -10.6 交流电源线路的浪涌抗扰度(除便携式外的所有设备类别)...........................- 53 -10.7电源短期变化的抗扰度(除便携式外的所有设备)............................................- 53 -10.8 电源故障的抗扰度(除便携式外的所有设备)...................................................- 54 -10.9 静电放电的抗扰度(除水下设备外的所有设备)...............................................- 54 - 第十一章特殊用途测试—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55 -11.1 声音噪声要求和信号(所有要在舵手室和船翼安装的设备)...........................- 55 -11.2 罗经安全距离(除水下设备外的所有设备).......................................................- 55 - 第12章安全告示—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所有设备)........................................- 56 -12.1 对意外进入危险电压的保护...................................................................................- 56 -12.2 电磁射频辐射...........................................................................................................- 57 -12.3 可视显示器(VDU)的发射..................................................................................- 58 -12.4 X射线辐射.............................................................................................................- 59 - 第13章维护(所有设备类别)............................................................................................- 60 - 第14章设备手册(所有设备种类)....................................................................................- 60 - 第15章标记和识别(所有设备种类)................................................................................- 60 - 附录A(规范性的)IMO决议A.694(17) 1991年11月6日采用.....................................- 61 - 附录B(参考性的)船舶环境条件........................................................................................- 66 - 附录C(参考性的)船舶EMC要求........................................................................................- 69 - 附录D(参考性的)环境类型的设备例子............................................................................- 74 - 附录E(参考性的)测试报告................................................................................................- 75 - 附录F(参考性的)IMO决议A.694和本标准中的测试/检查要求之间的互相参照........- 76 - 附录G(参考性的)测试要求在第3版IEC 60945基础上的重大改变之概要................- 77 - 参考书目....................................................................................................................................- 78 - 表1 - 极端电源变化................................................................................................................- 26 - 表2 - 性能测试和检查表........................................................................................................- 34 - 表3 - 耐久性和抗环境条件....................................................................................................- 35 - 表4 -光谱能量分布及允许的误差........................................................................................- 44 -表5 - 电磁发射 (89)表6 - 电磁抗扰度....................................................................................................................- 49 - 表 C.1 - 无线电设备特性. (69)表 C.2 - 轮船经受的船用发射机产生的场强 (71)图1 - 关于电磁发射和抗扰度测试里的端口示例 (117)图2 - 传导发射的射频终端电压限值 (117)图3 - 传导发射测试的人造电源网路............................................................ . (119)图4 - 外壳端口的辐射发射限值 (121)图5 - 传导射频干扰的抗扰度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123)图6 - 在传导射频干扰测试中,使用非隔离电源线路的CDN的简化图示例 (125)图7 - 辐射射频的抗扰度的适合的测试设备示例 (127)图8 - 快速瞬变/突发的抗扰度的一般测试结构图 (129)图9 - 电源线路的浪涌抗扰度的测试结构 (131)图10 - 电源短期瞬态抗扰度测试的电源变量 (133)图11 - 显示ESD发电机的典型位置的静电放电(ESD)的抗扰度测试中,落地式设备的测试结构图 (135)图12 - 显示ESD发电机的典型位置的静电放电(ESD)的抗扰度测试中,台式设备的测试结构图 (137)图13 – 交变场周围的测量分配器 (139)国际电工委员会---------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通用要求- 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前言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成员国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航母舰载机对空防御实时威胁评估算法研究

航母舰载机对空防御实时威胁评估算法研究

威胁评估算法 , 并给 出了四个 目 标威胁等级 的计算实例。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Re a l - - t i me Th r e a t As s e s s me n t Al g o r i t h m i n Ai r - d e f e n s e o f CV F l e e t
图 1 威胁 评 估 模 型 运 行 流 程 示 意 图
3 实时威胁评估算 法分析
3 . 1 算 法 模 型 考 虑 的 主 要 因 素
威胁评估模 型需 要考 虑 的因素很 多[ 3 ] , 在本 文 中综合 考虑建立来 袭的空中 目标威胁评估数学模型需考 虑的主要
因素如下 :

图, 综合考虑敌我武器装备性能 、 我方作战任务 和意图等要
完善 。输 出形 式为规 定 的格 式 , 即每个 目标 赋予不 同的威
敌来袭 目标的许多可变因素和不确定 因素使得 我情报分 系
统难以得到十分准确 的来袭 目标参 数[ 4 1 。在此 , 根据 我方
情报信息系统可能提供情报 信息 的先后顺 序 , 采用模 糊数
学中的模糊评判的方 法确 定来袭 目标 的威胁等级 。 3 . 2 来袭 目标各 因素隶属 函数和权重的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上说 , 各相关因素的隶属度 函数的确定 ,
情报 分系
L - - - 一
决策 指挥分 系统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圈
一 一 . 一 . j
胁程度 , 在合适 的时机 , 指挥合 适数量 的舰 载机升 空拦截 。 在这种情况下 , 对空中 目标 的实时威胁评估 , 就成为 指挥员 进行舰载机 出动防御决策 的关键 。 实时威胁评估是 充分利 用较低 层次 的 目标融 合数 据 , 在较高层次上对来 袭 目标 进行 实时 、 不 间断的评估 。实时 威胁评估 主要是根据 敌方 的破坏 能力、 机动 能力和行 动意

航母舰载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分析

航母舰载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分析

收稿日期:2016-11-05修回日期:2016-12-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GJ003-153)作者简介:尹肖云(1979-),女,山东莱州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导弹武器系统。

*摘要:针对航母舰载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指标的选取和分析以及计算模型的构建等关键问题,对舰载机反舰作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反舰作战理论和实际建立了作战能力的综合指数计算模型,以4型舰载机的反舰作战能力评估为例,计算并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

关键词:航母舰载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模型中图分类号:V271.4;E925;TJ412+7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7.12.009航母舰载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分析*尹肖云,邹强,冯佳晨(海军航空大学,山东烟台264001)Evaluation Analysis for Anti-shipCombat Capability of Carrier Aircraft InertialYIN Xiao-yun ,ZOU Qiang ,FENG Jia-chen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selection of index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the effect factors andhierarchy of anti-ship comba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carrier aircraft inertial are analyzed.Based 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anti -shipcombat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ynthesized index evaluation models are established.Finally ,theusability is confirm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example.Key words :carrier aircraft inertial ,anti-ship comba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synthesized index model0引言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航 母 电 子 信 息 系 统 ; 测 评体 系 ; 航 母 电子 装 备 ;电子 系 统 测 评
中 图 分 类 号 :T P 2 0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国 家标 准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5 1 0 . 9 9
Ana l y s i s o f p e r f o r ma nc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c a r r i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i n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s
Ya ng Li l i W a ng Hu a t a o
( Th e 2 7 t h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h i n a El e c t r o ni c s Te c h n o l o g y Gr o up Co r p o r a t i o n, Z he n g z h o u 4 5 0 0 4 7, Ch i n a )

椰 鳓 滞m 一 E L E C T R O N I C 电 M 子 E A S 测 U R E 量 M E N 技 T 术 T E C H N O L 0 G Y
第 2 3航 母 电子 信 息 系统 性 能测 评 体 系分 析
f o r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a c o u s t i c s , o p t i c s , ma g n e t i s m, f u n c t i o n a l , c o n s t r u c t e d c o mp l e x , t e s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wo r k h a s a c e r t a i n
o f c a r r i e r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s , b y s t u d y i n g c a r r i e r p h a s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 t o f p i l o t p r o j e c t o f
c om p os e d of pr i m ar y d e s i gn e v al ua t i on s y s t e m c a n b e c on f i g ur e d. Th i s r e s e a r c h a n d f i n di ngs c a n b e a pp l i e d t o a n a i r c r a f t c ar r i e r a nd ot he r i n t e gr a t e d e l e c t r o ni c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f or i nf or ma t i on s y s t e m d e s i gn a nd t e s t f o r i nt e gr a t e d e l e c t r o ni c i nf o r mat i o n s y s t e m, i de n t i f i c a t i on, pe r f or ma nc e a na l y s i s a nd e v a l ua t i o n o f op e r at i o na l e f f e c t i ve ne s s f or a c e r t a i n f u nc t i on u s e f u1 . Ke y wo r d s: c ar r i e r e l e c t r oni c i n f or ma t i o n s ys t e ms ;t es t a n d e va l ua t i on s y s t e m;c a r r i e r e l e c t r o ni c d e v i c e; e l e c t r o ni c s y s t e ms t e s t i ng a nd e va l ua t i on
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s a n d c o n t e n t , b u i l t a mu l t i c a r r i e r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杨 丽 丽 王 华 涛
( 中 国 电 子 科技 集 团公 司第 二 十 七 研 究所 郑 州 4 5 0 0 4 7 )
摘 要 :航 母 作 为 舰 机 一 体 、 攻 防兼 备 的武 器 系 统 , 其 电子 信 息 系 统 集 声 光 电磁 于 一 体 、 功能 齐全、 构 造复杂 , 试 验 与
de gr e e o f di f f i c u l t y .Thi s a r t i c l e i s b a s e d Oi l a n a i r c r a f t c a r r i e r b at t l e gr ou p c om po s e d of o f f e ns i v e a nd d e f e n s i v e s y s t e m
Ab s t r a c t : Ai r c r a f t c a r r i e r s hi p ma c hi n e, b ot h o f f e ns i v e a nd de f e n s i ve we a po n s y s t e m s, i t s e l e c t r o ni c i nf o r ma t i on s y s t e m
鉴 定 工 作 具有 一 定 的 难 度 。基 于 航 母 战 斗 群 攻 防体 系 分析 了 航 母 电 子 信 息 系 统 的 配 置 组 成 , 通 过 研 究 航 母 电 子 信 息
系 统 的试 验 鉴定 阶 段 、 测 评 项 目及 内 容 , 构 建 了多 维 航 母 电 子 信 息 系 统 测 评 体 系 , 初 步 设 计 了 测 评 系 统 配 置 组 成 。 研 究 内容 和 成果 可应 用 于 航 母 及 其 他 综 合 电子 信 息 系统 测评 系 统 设 计 , 同 时对 于综 合 电 子信 息 系 统试 验鉴 定 、 功 能 性 能 分析及作 战效能评估等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