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题库2-0-8
文献学自考试题

文献学自考试题文献学自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查古籍丛书最理想的书目是( C )A、《丛书举要》B、《丛书集成初编目录》C、《中国丛书综录》D、《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2、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D )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3、《十三经索引》是( C )A、逐字索引B、逐词索引C、逐句索引D、篇名索引4、查本学科重要专业期刊的最佳工具是( B )A、《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总》D、《中国期刊大全》5、查词藻典故的主要类书有( C )A、《册府元龟》B、《太平广记》C、《佩文韵府》D、《艺文类聚》6、我国第一部体裁完备的政书是( D )A、《十通》B、《通典》C、《文献通考》 D《政典》7、查古代汉语词汇的主要工具书是( C )A、《辞海》B、《辞通》C、《辞源》D、《词诠》8、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B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9、进行中西历年月日换算所用的主要工具书有( D )A、《中国历史纪年表》B、《公元干支推算表》C、《中国历史大事年表》D、《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10、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伟止的检索方法是( A )A、倒查法B、顺查法C、追溯法D、抽查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1、布尔逻辑运算符主要有( ABC )A、+或;B、—非;C、*和;D、=12、年鉴的基本特征如下( ABCD )A、信息密集B、连续出版C、材料准确D、内容新颖13、查古代重要典籍中的字句可利用( ABD )A、《史记索引》B、《春秋经传引得》C、《食货志十五种综合引得》D、《十三经索引》14、以部首法编排的工具书有( AC )A、《康熙字典》B、《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C、《汉语大词典》D、《联绵字典》15、追溯检索法主要有( AD )A、扩展法B、倒查法C、顺查法D、追踪法16、主题法的显著特点在于(ACD)A、集中性B、系统性C、专指性D、直接性17、三次文献主要包括(ABCD)A、年鉴B、述评C、综述D、百科全书18、二次文献主要包括(ABD)A、文摘B、索引C、手册D、书目19、根据文献的不同载体,社会科学文献可划分为(ABD)A、视听文献B、印刷文献C、灰色文献D手写文献20、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可概括为(BCD)A、定性化B、应用性C、综合性D、定量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分类、鉴定、整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和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2. 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古代书籍的各种版本及其差异、源流、价值等问题,旨在确定古籍的真伪、年代、作者和内容等信息。
3. 校勘学:校勘学是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文本的错误和遗漏,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和史料,进行文字修正和补充,以恢复原文的真实面貌和意义。
4. 编纂学:编纂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编排和出版文献资料的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体例设计、编辑加工、审稿出版等环节。
5. 档案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性质、分类、管理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填空题1.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书籍、手稿、碑刻、档案、电子文献2. 古籍版本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鉴定版本、研究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价值3.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4. 编纂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题策划、体例设计5. 档案学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文献的产生和发展B. 文献的分类和鉴定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D. 文献的整理和利用答案: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A. 稿本B. 刻本C. 抄本D. 印刷本答案:C. 抄本(抄本也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3. 下列哪种校勘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来发现和纠正错误?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答案:A. 对校法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素材搜集B. 内容创新C. 体例设计D. 审稿出版答案:B. 内容创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答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书籍B. 手稿C. 碑刻D. 档案E. 电子文献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E. 归纳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选题策划B. 素材搜集C. 体例设计D. 编辑加工E. 审稿出版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鉴定和评价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E. 创作和发表档案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A. 鉴定版本B. 研究版本源流C. 评价版本价值D. 比较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E. 分析版本的装帧艺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献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实际应用无关。
文献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ZHI JIA GE一、文献学的争辩内容和任务:1、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争辩。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争辩。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争辩。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争辩等。
文献实证争辩: 文献实证争辩:解决文献内容的牢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2、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清代有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
二、文献的整序和典藏名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名目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生疏与书目方法的把握。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保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文献的编纂:争辩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三、文献的载体1、甲骨文献: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
〕价值:①语言文字学价值,为人类供给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②殷商史争辩价值2、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价值:①语言文字资料,有助于生疏古汉字的全貌,争辩演化过程,推究古意;争辩韵学②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③古史资料2、简帛文献: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
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
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松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
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
价值:①佚籍复出,丰富古文献的内容,为学术争辩供给了的课题和资料。
②考校释读传世古籍③历史资料宝库④文字学资料⑤书籍制度史实物3、石刻文献:价值①文学价值②史料价值③文字学和书法价值④经学和宗教史料4、抄写与雕版四、儒学十三经《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文献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2、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清代著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
二、文献的整序和典藏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熟悉与书目方法的掌握。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文献的编纂:研究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三、文献的载体1、甲骨文献: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
)价值:①语言文字学价值,为人类提供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②殷商史研究价值2、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价值:①语言文字资料,有助于认识古汉字的全貌,研究演变过程,推究古意;研究韵学②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③古史资料2、简帛文献: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
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
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便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
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
价值:①佚籍复出,丰富古文献的内容,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资料。
②考校释读传世古籍③历史资料宝库④文字学资料⑤书籍制度史实物3、石刻文献:价值①文学价值②史料价值③文字学和书法价值④经学和宗教史料4、抄写与雕版四、儒学十三经《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文献学复习试题

文献学复习试题文献学复习试题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_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 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 1 2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 4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库全书》收录的?A. 《史记》B. 《资治通鉴》C. 《红楼梦》D. 《左传》答案:C2. “文献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位学者的著作中?A. 司马迁B. 班固C. 郑樵D. 王充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文献的分类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翻译D. 文献的校勘答案:C4. “四分法”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献分类方法?A. 郑樵B. 王夫之C. 刘向D. 荀子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A. 《说文解字》B. 《康熙字典》C.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 《尔雅》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文献7. 文献学中的“校勘学”主要研究文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文字、内容8.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一部_________。
答案:百科全书9. 郑樵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史、子1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的“_________”。
答案:艺文志》####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献的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为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同时,文献学的校勘、版本比较等工作,确保了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12. 论述“四分法”在文献分类中的作用。
答案:“四分法”是中国古代文献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由郑樵提出。
它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便于对文献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学者检索和研究,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分类思想。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献学的定义是指:A. 研究文献的来源和发展过程B. 研究文献的保存与传播C. 研究文献的阅读和鉴赏D. 研究文献的分类和编目答案:D2. 下列哪个不属于文献学的基本概念?A. 作者B. 出版者C. 编目D. 内容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分类思维在文献学中的体现?A. 编目B. 分析C. 综合D. 阅读答案:D4. 以下关于信息检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信息检索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B. 信息检索需要进行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C. 信息检索可以通过数据库来实现D. 信息检索可以替代传统的图书馆查询方式答案:D5. 下列哪个不属于文献的主要类型?A. 学术论文B. 专著C. 期刊文章D. 网络博客答案:D二、判断题1. 分类是文献学的基本活动之一。
答案:正确2. 主题是信息检索的基本要素之一。
答案:正确3. 文献是任何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记录的信息载体。
答案:正确4. 信息检索只能通过数据库实现,无法进行其他方式的检索。
答案:错误5. 文献学是对文献的源流、形态、鉴别、保存、传播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答案: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来源、形态、鉴别、保存、传播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文献的分类、编目、索引以及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2. 请简述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
答案: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包括用户需求分析、选择检索工具、构建查询语句、执行检索、获取检索结果以及评估检索效果等步骤。
3. 请简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
答案:传统图书馆主要以纸质图书为主要文献载体,信息检索主要通过纸质目录和索引进行;而数字图书馆则以数字化形式存储文献,信息检索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具有检索速度快、存储量大和可远程访问等特点。
四、综合题某大学图书馆希望通过构建数字图书馆来提供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服务。
【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献学】中国古代⽂献学题库中国古代⽂献学题库yms⼀、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宋元之际马端临所著《⽂献通考》,是第⼀部以“⽂献”命名的著作。
2. 由汉代刘歆综合群书《叙录》,编写⽽成的⼀部总的图书⽬录为《七略》。
3. 常见的史书体裁有三种: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4. 由王钦若、杨亿编撰的,宋代最⼤的类书是《册府元龟》。
5. 《春秋》内、外传分别指:《左传》和《国语》。
6. 《⽼⼦》⼜名《道德经》,《庄⼦》⼜名《南华真经》。
7.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献的基本分类⽅法,它起源于西晋荀勖编订的《晋中经新簿》。
8. 清代研究《说⽂解字》的四⼤家著作中,最著名的是段⽟裁撰写的《说⽂解字注》。
9. 《儒学警悟》是最早的⼀部丛书。
10. 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被列为“政书”之⾸。
11. 《全宋⽂》是⽬前规模最⼤的断代散⽂总集,由四川⼤学古籍研究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
12. 明代祁理孙编写的《奕青藏书楼书⽬》,在经、史、⼦、集外⼜加“四部汇”⼀类,此为五部分类法之始。
13. 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公元240-248 )在洛阳太学⽴了⼀批⽯经,称“正始⽯经”。
由于⽤古⽂、篆⽂、⾪书三种字体书写,故⼜称“三体⽯经”。
14. 《四库全书》把集部书划分为楚辞、另憔、总集、诗⽂评、词曲____________ 五类。
15. 以版⾯中线为准,版⼼向⾥对折;对折好的书⾯叠放在⼀起,在折线处粘合,⽤硬纸连背裹住作封⾯。
请问以上描述的是纸质⽂献的哪种形态:蝴蝶装。
16. 清代陈元龙奉康熙皇帝之命编纂的《历代赋汇》⼀书,共184卷,收录先秦⾄明代赋4155篇,是研究清以前赋体⽂学的重要⽂献。
17 .清代鲍廷博⼀⽣搜求古书,他辑刻的《知不⾜斋丛书》,共收书207种,781卷,包含不少久已亡佚⽽⼜复出的珍贵⽂献,价值甚⾼,影响很⼤。
18. 1907年5⽉,英籍匈⽛利⼈斯坦因仅⽤4块马蹄银(约合200两银⼦),就从王道⼠⼿中骗⾛了数以万件的敦煌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