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合集下载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图像表达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图像表达

02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表达
速度-时间图像
定义:表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速度 特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意义:直观地展示了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的特性 应用:用于描述和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经过的距离
特点: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表示速度大小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为速度 恒定,不受外力影响,这为物理 学中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表达为 速度-时间图,这种图像表达方式 为交通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提 供了重要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手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推动了 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学科的 发展,为现代工程技术提供了理 论基础。
质能关系:对物 体质量和能量的 关系的拓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应用:通过距离-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
与实际生活联系:例如汽车行驶的里程表和速度表,可以通过图像表达物体的运动状态和 速度
速度-距离图像
特点:呈直线关系,斜率为 速度,纵轴截距为初始距离
定义: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 内运动的距离和速度关系的 图像
作用:直观地描述物体匀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和距离关系
03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应用
交通工具的运动分析
火车:匀速行驶时,速度不 变,加速度为零,图像为水 平直线
汽车:匀速行驶时,速度不 变,加速度为零,图像为水 平直线
飞机:匀速飞行时,速度不 变,加速度为零,图像为水
平直线
火箭:匀速上升时,速度不 变,加速度为零,图像为水
平直线
传送带的运动分析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专题4 运动学图像 (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4  运动学图像 (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t/s 3.线与速度v轴截距表示物体在初始时刻速度不示加速度方向改变的地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3. v-t图像中的线
v/m·
s-1
1.v-t图像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k
2.v-t图像曲线中每点切线斜率表示该点
∆v
∆t
0
物体的加速度
t/s
k=∆v/∆t=a
05. 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例题2
(2023秋成都·高一开学考试)(多选)如图所示为直升机由地面垂直
起飞过程的v-t图像,则关于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15s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
B.15~20s时飞机匀减速下降
C.20s时飞机上升的高度最大
D.20s时飞机的加速度不为0
3.曲线斜率k>0,并且越来越小,速度逐渐
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4. v-t图像的面积
v/m·
s-1
v/m·
s-1
X1
X
0
0
t1
X2 t1 t/s
t/s
t轴上方围成的面积x1表示的位移是正方向的,在t轴下方
围成的面积x2表示的位移是负方向的,总的位移x=x1+x2
知20s时飞机上升的高度最大,故C正确;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0s时图象斜率不
为零,故飞机的加速度不为0,故D正确。
第三部分
非常规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1. a-t 图像
a
a0
你能描述出①②③对应图像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吗?


a1

图像阴影部分的

第2讲图像法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2讲图像法描述物体的运动

像法描述物体的运动一、加速度a.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b.物理意义: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性质: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⑵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二、x-t、v-t图像1、图象:(1) x—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线斜率的意义: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线斜率的意义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三、x-t、v-t图像意义首先要学会识图.识图就是通过“看”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1)“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x-t图象纵轴是位移x。

高一物理文本素材 1.6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粤教版1)

高一物理文本素材 1.6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粤教版1)

1.6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突破思路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图象和物体具体运动的对应关系.教学中要双管齐下:先引导学生探讨怎样把一个具体的运动用图象表示出来,然后再针对具体的图象探讨究竟表示了什么样的运动.从作图、看图、用图各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图象的意义.作图时要学会用实验数据、建立合适的坐标系、用描点法绘图.看图时,首先要看纵、横坐标的物理量符号,弄清所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再看物理量的单位和标度,搞清每个坐标小格代表的量是多少,然后才看图象的形状,根据它的特点和变化分析其含义.有些图象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但由于纵、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则图象的含义也不同.图象的截距往往反映物理过程中的某些特定状态,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物理图象的斜率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如位移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一般规定横轴上方的“面积”为正,下方为负.无论该“面积”表示的是矢量还是标量,都应取代数和.用这种图象的“面积”解决变量问题很有效,分析复杂的运动过程常利用它.本节教学主要是认识图象的意义,学会看图和画很简单的s-t 图和v-t图,对两种图象之间的转换暂不要涉及.学生的数学知识可能跟不上,教师要注意事先补充一些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如斜率、截距等.规律总结1.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对于函数图象,首先要看纵、横坐标的物理量符号,弄清所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再看物理量的单位和标度,搞清每小格代表的量是多少,然后才看图象的形状,根据它的特点和变化分析其含义.有些图象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但由于纵、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则图象的含义也完全不同.2.图象的几个观察点.(1)图象的交点两图象相交,有一组状态量同时适合所描述的两个不同对象.例如图1-15中所示,若是位移图象,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若是速度图象,且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运动,两图线的交点表示某时刻两物体有相同的速度,但不是相遇,而恰恰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远.(2)图象的截距纵横截距往往反映物理过程中的某些特定状态,如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图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3)图象的斜率物理图象的斜率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如位移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4)图象的“面积”一般规定横轴上方的“面积”为正,下方的“面积"为负,无论该“面积"表示的是矢量还是标量,都应取代数和.用这种图象的“面积”解决变量问题很有效,分析复杂的运动过程常利用它.3.物理图象常见考查方式—-图象变换考试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用图象变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里主要有位移一时间图象和速度一时间图象之间的变换,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首先要读懂已知图象表示的物理规律或物理过程,然后再根据所求图象与已知图象间的联系,进行图象间的变换.不过,图象变换的能力不可能靠这一节课培养,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练习深入.相关链接____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图象法)图象可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确定对应量的函数关系.它可以将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可以由图象直接求出待测量.描绘图象的要求是:1.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坐标轴要标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2.坐标轴的标度的选择应合适,使测量数据能在坐标轴上得到准确的反映.为避免图纸上出现大片空白,坐标原点可以是零,也可以不是零.坐标的标度值一般不必用有效数字表示,只要写明1、1。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图1-3-9
解析 质点a从x0=5 m处,t0=0时出发, 质点b从x0=0处,t0=1 s时出发, 选项A正确、B错误; 0~3 s内,Δxa=(0-5) m=-5 m. Δxb=5 m-0=5 m,选项C正确; 因为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 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解析
选项 A B
逐项分析如下:
诊 断 结 √ √
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 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 直线运动 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时刻才 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为t1
C

D
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 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 × 乙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变式2】
(2012· 山东新泰高三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分别如图1-3-1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3-11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解析 质点(1)在第1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 在第1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错误.质点(3)在前2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 出发点,选项B错误.第2秒内,质点(1)、(3)、(4)的速度 大小都在增大,选项C正确.前2秒内质点(2)、(3)都向正方 向运动,且第2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D
故选A、B、C. 答案 ABC
—从x-t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5课时:用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5课时:用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计算各阶段的速度及全程 的平均速度。
2、物理学中经常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则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 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 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 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物理量
由走势分析物理量的变化
注意拐点所表示的特殊含义
3
7、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 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 车,车修好后,应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 了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 与时间t(分)的关系的图象,那么符合这个同 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概是( )
A . B . C . D .
8、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 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 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 驶.下面的哪个图象可以近似地刻划出汽车在这段 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复习与讨论
1、速度公式:
s 公式变形: t v
s v t

s vt
。 。
2、静止:速度 ,位置(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的直线运动
图像分析技巧
1、看图像横轴与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看图像走势,思考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A B C D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物理高考专题 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图像(解析版)

物理高考专题 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图像(解析版)

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运动学问题的两大破解支柱——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图像运动学问题单独考查的命题概率较小,更多的是与其他知识相结合,作为综合试题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

如果单独作为考查点命制计算题,则往往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关系问题,或者是一个物体的多过程、多情景的实际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分析物理过程,作好运动示意图或运动图像,弄清运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各阶段运动量间的联系,是寻找解题途径的关键。

运动示意图运动示意图就是根据文字叙述而画出的用以形象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一种简图(或草图)。

同时在图上标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状态量和位移、时间等过程量。

运用运动示意图解题时,要分过程恰当选取运动学规律列方程,同时注意各过程间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及速度关系,列出相应的辅助方程,再将各式联立求解,便可得出结果。

[例1] 一个气球以4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气球下面系着一个重物,当气球上升到下面的重物离地面217 m 时,系重物的绳子断了,不计空气阻力,问从此时起,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重物着地时的速度多大?(g 取10 m/s 2)【解析】绳子未断时,重物随着气球以4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绳子断后,由于惯性,物体将在离地面217 m 处,以4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

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重物由O →A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h 1=v 022g =0.8 mt 1=v 0g=0.4 s重物由A →B 做自由落体运动, h 1+h =12gt 22可解得:t 2=2(h 1+h )g=6.6 s , 故从绳子断到重物落地的总时间t =t 1+t 2=7 s重物落地时的速度v =gt 2=66 m/s 。

【答案】7 s 66 m/s[例2] (2020·武汉模拟)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 m 处,乙车速度v 乙=60 m/s ,甲车速度v 甲=50 m/s ,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 2=600 m ,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公式:
Vt V0 at
特点:一条倾斜的直线
V/m.s-1
vt v0 θ
作用: •求任一时刻的速度。
vt v0
t/s
•图中直线的斜率tanθ即加 速度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三)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特点: •斜向下的直线 •与时间轴相交(t时刻)的 速度为0 •时间轴以下的速度为负, 即朝反方向运动。 v/m.s v0
-1
0
t/s t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心电图:用图像描述心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股票走势图:可以直观看到股票的起跌和变化趋势。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速度图象
匀加速直线运动 a>0 匀减速直线运动 a<0 匀速直线运动 a=0
0
t
0
t
0
t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练习2、如图所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问:
S/m
0.04 0.03 ◎ ◎ ◎
0.02
0.01
•建立坐标系, 横坐标是时间t 纵坐标是位移S •根据数据在坐标 上描点 •用光滑的曲线 (直线)把这些 点连起来

t/s
0
0.02 0.04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0.06
0.08
S/m
0.04
0.03 0.02 0.01 ◎ 0.02 0.04 0.06 0.08 ◎ ◎ ◎
补充: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S S
0 V 匀加速
t
0 V 匀减速
t
0
t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0
t
新世纪教 育网 -
位移图象VS速பைடு நூலகம்图象
所表示的 运动类型
位移图象
向正方向运动 的匀速直线运 动 V>0 运动方向与位移 反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 V<0 静止 V=0
0
t/s
问题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否描述 该物体运动的轨迹? 问题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有何特点?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问题三: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什么?
S/m
0.04 0.03 s 0.02 0.01 ◎ ◎ ◎ θ
sB 0 t1 t/s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交流与讨论:图中分别 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物体A、D、C、D、E的 位移-时间图像,它们 分别在做怎样的运动, 它们有何不同?
S/m
S1
C M

A
s0 0 t0
E
D
B t1
t/s
A:从0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0时刻位移为So; D:从to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0
D.c→d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练习二:如图所示,Ⅰ、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哪个较快?大家能否求出他们的速度分别为多大吗 ?
S/m 30
20 10
0


t/s
2
4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二、速度—时间图象(速度图象)
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图 象,又称为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V/m.s-1
特点: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6
4
作用: •可求任一时刻的速度。
•可求某一时间内的位移 (试证明: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为3秒内的位移)。
2
0 1 2 3 4
vt v0 a tanθ t
•求某一段时内的位移(图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t时间 内的位移)。
0
t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V/m.s-1 vt v0 0
阴影部分面积为位移,即
θ
t/s t
v0 vt s t 2
v0 vt 试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v 2
to之前静止);
E:静止在So位置。
F:A和E在So处相遇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思考: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能够反映出物体运 动的哪些方面?请你作个总结。
5.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即物体的起 1.任一时刻的位移; 始点的位移;与横轴的交点表示 物体在位移零点的时刻; 2.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3.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 大小; 4.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 正向匀速运动,图线向下 倾斜表示物体反向匀速运 动;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6.两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两物 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练习一:如图为某物体的S – t图象,关 于物体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
S0
A.物体由位移零点开始运动
B.a→b物体做匀速运动 C.b→c物体做匀速运动
b
c d
a t1 t2 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 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 直线运动 数学表达式: V=C, C为常数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下表是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记录的数据:
时间t/s 位移s/m 0 0 0.02 0.01 0.04 0.02 0.06 0.03 0.08 0.04 0.10 0.05 0.12 0.06


S
0
0.02△t 0.04 t 0.06 0.08
t/s
位移-时间图象中的斜率(倾角的正切tanθ=△s/△t 在数值上等于速度大小.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如下图所示,两个质点的运动有什么不同?你是 怎样比较的?
S/m sA A B
v A v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