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加油机和受油机
飞行队列特技表演
选择参照物时应注意什么
1.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物体,不是真正不动的物 体,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不动的物体。
2.同一个物体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的描述 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3.参照物可以是任意选择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 便,应该选择最合适的作为参照物。 4.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
4、 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①.坐在顺流而下的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乘客静止是以船为参照物
②.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月亮钻出来是以云为参照物
5、 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怎 样运动?
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
3.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机械运动的这种 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1.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变 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天体的运动,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的运动,地壳运动,生命的运动等等】
2.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 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
1.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 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天体的运动,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的运动,地壳运动,生命的运动等等】
2.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的? 为什么?
小孩手上的包袱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为 什么?
练一练
1、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 离他而去,这是以 电梯 作为参照物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 江中游”是以 岸边 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 是 以 竹排 为参照物。 3、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 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 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A ) A、甲船 B、乙船 C、可能一定运动 D、 都有
运动的描述学习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学习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描述:学习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运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对于理解和分析运动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并提供一些技巧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在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1. 位置: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来表示,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用x、y和z轴来表示物体在三个方向上的位置。
极坐标系中,我们用极径和极角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2. 速度:物体的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在某一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速度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称为速率,方向表示物体的移动方向。
3. 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
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其大小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方向表示速度变化的方向。
二、描述物体的运动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物体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系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例如,物体A的位置可以用直角坐标系(x,y,z)表示为(Ax, Ay, Az)。
在描述位置时,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值或相对位置。
2. 描述物体的速度:除了速度的大小,还需要描述速度的方向。
可以使用向量表示物体的速度,例如,物体A的速度可以表示为vA = (vAx, vAy, vAz)。
3. 描述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类似,加速度也需要描述其大小和方向。
可以使用向量来表示,例如,物体A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A = (aAx, aAy, aAz)。
4. 使用数学公式描述运动:运动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来描述,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通过结合具体问题,可以利用合适的数学公式来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准确描述运动的技巧与方法1. 观察与记录:观察物体的运动并记录关键信息是准确描述运动的基本步骤。
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

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对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
一、位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指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
可以通过引入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置可以通过三个坐标变量(x、y、z)来描述,分别表示物体在x轴、y轴和z轴上的位置。
而在极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置则由极径和极角来表示。
二、速度的描述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可以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两种。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求导物体的位移对时间的导数来计算。
平均速度则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求物体的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
三、加速度的描述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与速度类似,加速度也可以分为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求导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来计算。
平均加速度则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求速度的变化除以时间来计算。
四、运动轨迹的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指物体在运动中所经过的路径。
常见的运动轨迹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等。
对于直线运动,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来描述,并可以绘制位移-时间图像。
对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则需要引入极坐标系,并通过极径和极角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五、动力学特性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除了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还可以通过引入动力学中的质量、力和能量等概念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特性。
质量决定了物体对力的响应程度,力则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量则可以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力和变化。
综上所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是通过对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的。
通过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研究和描述,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特性,从而对物体的运动行为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
运动的描述

第一讲:运动的描述课题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平动和转动①平动:物体各部分的运动完全相同。
例如:木块沿光滑斜面下滑②转动:物体的各部分绕某一点(或轴)做圆周运动。
例如:地球的自转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物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才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
(3)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3.参考系(1)定义: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看的其他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①任意性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时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
②方便性原则: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观察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研究地面上的问题时,我们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③统一性原则,当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4.坐标系(1)定义: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分类莫以“大小”论质点:①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例:研究地球公转的时候,地球和太阳均可视为质点。
②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例:研究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原子不能视为质点(1)理想模型时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突出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所建立的一中理想化的模型,它时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
(2)“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理想化模型不能选择自身课时二、时间和位移1、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 时间间隔物理意义 某一瞬间 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的表示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 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对应运动量 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位移、位移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量、平均速度联系 若用1t 和2t 分别表示先后连个时刻,用△t 表示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则△t=2t -1t常见说法示意图2. 位移和路程位移 路程定义 表示物体空间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标矢性 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其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其运算遵从算术运算原则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1.1走近运动一、课标要求:1.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移与路程、时间和时刻的概念。
2、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路程与位移的区别,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3、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二、课前复习: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为了研究运动,必须选取参照系。
2. 从出发点到目的地,路程是否是唯一的?不是三、自主探究:1、怎样判断动与静:(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位置的变动(2)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讨论与思考1:“山迎”以船为参考系,“船行”以山为参考系。
讨论与思考2:在地面上研究物体的运动,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乘坐飞船去火星选取地球为参考系2、怎样对物体进行简化:(1)研究神舟5号可看成质点的原因:科学家研究飞船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都不需要考虑飞船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飞船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2)研究乒乓球能不能简化为一个点:研究乒乓球运动轨迹时可以看成一个点,研究乒乓球旋转时不可以看成一个点。
(3)研究火车能不能简化为一个点:计算火车通过桥的时间可以看成一个点,计算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的时间不可以看成一个点。
(4)质点的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5)一个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是否为次要因素讨论与思考1: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可以视地球为质点,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就可以视地球为质点讨论与思考2: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它不同于几何中的“点”讨论与思考3:对理想化模型的认识: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讨论与思考4:对质点的认识:并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做质点,也不是很大的物体就一定不能被看做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是否为次要因素3、位移与路程有什么不同:(1)位移的概念: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运动和力——怎样描述运动》物理教学PPT课件(5篇)

7.1 怎样描述运动
一 机械运动
新
知 梳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
理 械运动,简称运动 。
叫做机
新
二 参照物
知 梳
1.定义: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 参照 ,这
理 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 说这个物体是 运动 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 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 静止 的。
变式训练
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春天桃树上开出艳丽的花朵 B.秋天熟透了的苹果落向地面 C.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块熔化了 D.冬天手接触门把手常有电击的感觉
方法技巧: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 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物体位置的改变” 包括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距离和方向的改变.
3.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 运动 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
可以说它是 静止 的. 4.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参照 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 动的 相对性 .
机械运动
过考点 经典范例
【例1】下列成语不是描述机械运动的是( D ) A.人流涌动 B.旭日东升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
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D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乘坐的公交车
过基础
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
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C )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运动的描述

1-1-1运动的描述概念、规律、方法与解题技巧1.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按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问题1运动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往往是不同的,如行驶的汽车,若以路旁的树为参考系,车是运动的;若以车中的人为参考系,则车就是静止的。
问题2在运动学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选取高山、树木为参考系;也可以选取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但通常选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问题3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3. 质点:把具有一定大小、形状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看做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这个点叫质点。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体模型。
物体简体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里可以忽略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问题4如果一个物体的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物体上任何一点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即平动),物体可以看做质点;问题5物体的大小与研究的问题中的距离相比很小时,可以看作质点。
问题6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物体即使是转动的,通常将质心的运动代表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看作质点。
【特别提醒】a.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以体积的大小为依据,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
b. 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它不同于几何图形中的“点”。
c. 同一物体,在不同问题中,有的可看成质点,有的不能。
4. 时刻和时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为一个点。
例如:第ns初,第ns末;时间指一段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为两点间的线段。
例如:第ns内,ns内,前ns,最后ns。
5. 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厘米等,符号分别为km、cm.。
运动的描述

随堂习题
例3:我们所说的“日出东方,夕阳西下”是以地面 .
作为参考系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
一句以 地面 考系。 小船 为参考系,第二句是以 为参
4、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 运动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 (2)位移:描述物体 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 动的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 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位移大小: 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 位移方向: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如果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则位移大小就等于路程。
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 度,叫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7、速度和速率
(3)速率:瞬时速度的 大小 叫速率。是标量。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 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它是标量,它并不是平 均速度的大小。
8、加速度
的物理量,是矢 v 量。 定义:是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a t 方向: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v的方向相同。 当a与v方向相同时加速 当a与v方向相反时减速 意义:是描述速度变化 快慢
速度v、速度的变化量Δv、加速度a 加速度不是速度的增加,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与变 化方向的物理量,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随堂习题
• 例4: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物体由A点出发顺时针 运动的过程中,当转过π/2时,路程 π R/2 ,位移的 大小是 √2R ;当转过π时,路程 π R ,位移的 大小是 2R ;当转过2π时,路程 2 π R ,位 0 移的大小是 ;这个过程中,路程的最大值 为 2 π R ,位移的最大值 2R 。
随堂习题
• 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 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 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如果它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 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飞机起飞前在直道上滑行,就可以看成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经过 例如 10s速度都增大30m/s。此外,列车从车站开出不久的运动,列车进站时制 动滑行的运动等,都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什么是加速度
汽车的启动和制动时间的长短,反映了汽车速度变化的快慢。实际上,不 仅不同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不同,就是同一物体做 变速直线运动,不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也会不同。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速度的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加 速度,一般用a表示。 如果用v0表示物体开始时刻的速度(初速度),用v1表示经过一段时间t, 物体在末了时刻的速度(末速度),于是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速度的变化量 △v=vt-v0,因此它的加速度可表示为a=vt-v0/t
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出发后10s末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 这段时间内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s C.汽车经过两路标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它在这段 时间内最小速度与最大速度之和的一半。
例题:铁路经过几次大提速后,运行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设上海到南京的
列车速度为v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路处需装有自 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达到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 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 过道口的速度v2=36m,停车线至道口的栏木的距离s0=5m,道口宽度 s=26m汽车长l=15m,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 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使过道 口?
2.在变速运动中,对瞬时速度大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B.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C.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程度 D.表示物体经过某段位移的运动快慢程度
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某型号的跑车,从静止起加速到96km/h,约5s的时间;另一种普通家用轿车, 同样从静止起加速到96km/h,却要12s的时间。 显然,跑车的启动性能好。同样,汽车在制动时,从某一速度变到静止的时 间越短,制动性能越好。
用图像描述位移和速度
物体的运动情况,除了用语言文字和数学公式描述外,还可直观地 用图像来描述。
■ 位移图像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位移s。把 图—中汽车各时刻的位移在坐标系中用点表示出来。可看到,它们都在 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上。这条直线叫汽车的位移—时间图像 (简称位移图像),即s—t图像。由此可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条直线的倾斜率反映着汽车速度 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第1章
• • • • 1.1 1.2 1.3 1.4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走近运动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1.1
怎样判断动与静?
走近运动
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 果会有不同。参考系选择得当,会使描述运动更为简 单、方便。我们在以后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通常 以地面为参考。
位移与路程有什么不同
在物理学中,为了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引入 一个位移的物理量。 它是从出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根有向线段,这跟有 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它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与 路程相等?
用坐 标表示位置和位移
0
1
2
3
4
5
t/s
图1-10 时刻与时间
例题:1.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后,某人在1m高处用手接住
小球。若以地面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作坐标轴,将小球抛出处和手 接球时的位置在坐标轴上表示出来,并求出小球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移。 2.某校8时正开始上第一节课,上午共4节课,每节课45min,课间休息10min, 请在时间轴上把它们表示出来。
解答
s/m 终点 龟
兔子 0 起点 t/s
同样,物体运动的速于度变化也可用图像表示。在直角坐标系 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速度v,根据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可作出它的 速度-时间图像。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它的速度大小,方向始终不变,在v-t坐标平面内画出 的是一条平行t轴的直线。 v s/m 45 20 5 0
v/(km.h) 96
跑车 轿车
0
5
12
t/s
加速度跟速度一样,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也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物 体运动速度变化(vt-v0)的方向相同。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当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如果末速度大于初速度 (vt-v0>0),加速度为正值,表示加速度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如果末速度 小于初速度(vt-v0<0),加速度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利用v-t图像,可以直观地显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例如,某跑车和家用车启动后保持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3所示。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v-t图像的斜率△v/ △t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在同一v-t图中, 跑车的加速度大,其v-t图像中的直线倾斜程度大;家用车的加速度小,其v-t图像 中的直线倾斜程度小。
案例分析
案例 一辆汽车以72km/s的速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
上有一只小动物,于是立即制动,汽车在4s内停了下来,使伤害。小动物免 受假设汽车制动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分析 制动过程中,汽车的初速度v0=72km/h=20m/s,末速度vt=0,运动时间 t=4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就可算出加速度。 a=vt-v0/t=0-20/4m/s2=-5m/s2 解答 制动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中的“-”号,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即制动后汽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减 小5m/s。
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时m/s(或m.s)。 例如,上述跑车和普通家用车的初速度v0=0,末速度vt=96km/h=26.7m/s,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5s和12s,很容易算出它们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a跑=vt-v0/t跑=26.7-0/5m/s2=5.3m/s2 a家=vt-v0/t家=26.7-0/12m/s2=2.2m/s 也就是说,这两种汽车启动后,跑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5.3m/s,普通家用 车速度平均每秒只增加2.2m/s。可见,跑车的速度变化比家用车快得多。
当物体做平面运动,即二维运动时(如轮船在大海中的航行),需采用两 个坐标来确定它的位置;当物体做空间运动,即三维运动时(如飞机的飞行), 需要用三个坐标来确定它的位置。二维运动和三维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同样可以 用位置坐标表示出来。
时间和时刻有什么不同
时光流逝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叫时刻,它没有长短;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如果用一条直线表示时间轴t,开始计时的时刻记为‘o’,线上每一点代表着不同 的时刻,两点之间的线段则表示物体运动经历的时间(图1-10)。
平均速度
匀速 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实际物体的运动速度往往是不断变 化的,在每个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图1-15中的汽车,在开始三 个5min内的位移逐渐增大,第4个5min内的位移减小。这表明,汽车的速度 先增大,后减小。 物理学中,把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需时间的 比值,叫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常用符号----表示。显然,公式v=s/t算出的 仅是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目前,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9.77s。根据公式v=s/t求速度v=——,这是 否表示运动员始终都以这么大的速度在运动呢?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任意选取几段时间(或位移),算出的这些 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速度图像
0
图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t
5
10
15
t/s
图2 汽车的s-t图像
讨论与思考 如果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1所 示,与图2不同,请判断一下:这辆汽车做什么运动?它 在t轴上标的四段时间内那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最大?
1.某短跑运动员参加100m竞赛,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在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m/s B.10.3m /s C.10.2m/s D.10.0m/s
分析
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 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
解答
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S3=l+s0+s=(15+5+26)m=46m 汽车速度v2=36km/h=10m/s,通过这段位移需要时间 t=s3/v2=46/10s=4.6s 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km/h=50m/s,所以安全距离 L=v1t=50x4.6m=230m
物体做直线 运动(一维运动)时,只需要用一个坐标就可以确定物 体的位置。例如,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我们只要以车站为 起 点沿公路作一坐标轴,并规定其正方向,就可以把汽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相 应的坐标表示出来。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可以用末位置的坐标(x)和处位移的坐标(x0) x x0 表示出来,即 s= x –x0 例如,在图中,汽车在t2到t3时间内的位移可表示为 s23=x3-x2
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物体的运动常常有快有慢 ,方向也有变化。那么怎样描述物体运 动的快慢呢?由于物体的运动跟时间与空间有关,因此,为了描 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就引入了一个跟时间和空间有关的 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