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长东西多属于胃有火

合集下载

冬季“上火”有不同 不同器官各有症状

冬季“上火”有不同 不同器官各有症状

冬季“上火”有不同不同器官各有症状2012年12月26日13:44来源:呼和浩特晚报参与互动(0)1漫长冬季常听人们把“上火了”挂在嘴上。

心、肺、胃、肝、肾,这是中医口中的“五脏”,这些爱“上火”的脏器在上火时都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面对,记者采访相关医生,为大家解惑。

心火:虚实不一样心火的外在表现多为五心烦热、失眠、舌头红、有血泡、咽干口燥、口舌生疮……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内三科张金良医生讲了一个实用方法可以分辨什么是心脏上火和它的实、虚火划分,他说:“分辨心脏实火和虚火,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舌苔,这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一环。

如果是实火,舌苔较厚呈黄色。

黄舌苔很容易分辨,因为正常人舌苔不会发黄,也不会那么厚。

虚火的舌头是红的,舌苔不明显,搞不清是实火虚火时,舌苔最易分辨。

一般来说实火伴有尿黄(喝了很多水尿还是黄)和大便干结的症状。

”可能有人会说我才不管它是实火还是虚火,到底是心肝肺哪上火,只要是上火吃下火药就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中医讲究对症治疗,只有对症,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吃什么东西才下火?张医生比较推荐苦瓜和莲子心,他介绍说现在苦瓜在我市很去除大部分苦味,少量莲子心泡水饮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药物方面推荐牛黄清心丸。

对于心脏虚火来说,不能乱用清热解毒和泄火药,虚进补而不是泄,那会越泄火越旺。

有两个常见病与心火症状相似,不要混为一谈,这两个常见病是疱疹性口炎和口腔溃疡。

疱疹性口炎的特殊症状是嘴巴周围连成一串密密麻麻的小水泡。

口腔溃疡的特殊症状是口角干裂。

胃火:从吃不饱到吃不下胃火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是中医所说的“五火”之一。

也叫胃热,它也分虚实两种。

胃火属胃火上升多由邪热犯胃,饮酒过度和食用辛辣食物造成。

《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液煎主之。

舌苔发白 女人这东西很脏千万不能刷

舌苔发白 女人这东西很脏千万不能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舌苔发白女人这东西很脏千万不能刷
导语:舌头是每个人身上都必备的一个构造,大家知道么,从舌头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的,因为舌头也是一个能够直观反映出我们健康状态的部分
舌头是每个人身上都必备的一个构造,大家知道么,从舌头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的,因为舌头也是一个能够直观反映出我们健康状态的部分,如果你的舌苔出现了舌苔发白、舌苔厚黄、舌苔发黑等问题的话,那么就一定要小心了,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起到帮助。

很多人估计都有刷舌苔的习惯,也从来没有人说刷舌苔有什么坏处。

是真的没有坏处吗?
首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刷舌苔呢?
回答都很一致:因为舌苔很脏很难看,所以要刷掉,弄个干净多好看.。

没错,你确实把舌苔弄干净了,好看了,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会让肠胃的细菌破坏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肠胃的问题。

首先讲一下,舌苔为什么会出现
舌苔是反映身体肠胃功能的指标,也是反映身体邪气的性质和盛衰,所以看舌苔就可以知道身体情况。

要知道正常的舌是谈红舌薄白苔,这个时候代表身体正常,苔也不厚。

当舌苔很厚很腻带黄的时候证明痰湿热严重,还有各种的表现,舌苔白腻,剥落苔,舌苔无根等等,反映身体不同的情况当你把舌苔刷干净了,自以为很正常,就会掉以轻心。

实际上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你应该要注意了,你应该要看一下医生了。

很多人都知道肠胃道里面很多细菌,跟我们一起生活着,它们参与生活常识分享。

[整理版]梅晓芳讲上火——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症状及对症食疗

[整理版]梅晓芳讲上火——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症状及对症食疗

[整理版]梅晓芳讲上火——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症状及对症食疗梅晓芳讲上火——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症状及对症食疗梅晓芳讲上火(1)——心火症状及对症食疗上火有很多种,有心火、胃火、肝火、肺火,不同的火用不同的食疗才最有效果。

心火有哪些表现,吃什么可以平心火呢,搜狐健康名博、养生专家梅晓芳讲上火的对症食疗(1)——心火的症状及对症食疗1、心的实火有哪些表现2、吃什么可以平心的实火3、心的虚火有哪些表现4、吃什么可以平心的虚火5、怎样区分心的实火和虚火6、口腔溃疡不一定是上火夏天上火现象很普遍,提到上火,大家都不陌生。

上火的原因不同,用药的方法和食疗的方法不同,效果会不一样。

上火有很多种,有心火、胃火、肝火、肺火,不同的火用不同的食疗才会最有效果。

即便是心火、胃火、肝火、肺火,我们还要知道是实火还是虚火,这些也要搞清楚。

心的实火有哪些表现——舌起泡、大便干第一讲我们讲心火。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上了心火呢,我们从哪儿来看呢,从舌头。

舌头起血泡,舌头红,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上火了,但是不知道上的什么火。

听了这一课你就知道了是心火。

心火上来的时候除了舌头红、有血泡,或者疼以外,还会有什么症状呢,还会有失眠,有的时候心烦,严重的人还容易忘事,还有就是口渴、大便干燥,如果出现了心火,我们该用什么食物来调理呢,吃什么可以平心的实火——苦瓜、莲子心大家通常会说吃凉性的食物,吃凉性的食物没错,但是怎样更对症呢,苦瓜对于心火非常对症,除了苦瓜,还有莲子心。

我们用莲子心5克-10克泡水喝,可以平心火。

假如说出差在外不方便,但是又上火怎么办,可以吃点牛黄清心丸,而不是吃牛黄解毒片。

除了知道心肝脾胃肾哪一个脏器上火以外,还要知道是实火还是虚火,刚才说的是心的实火。

心的虚火有哪些表现——舌头红、多梦另外还有虚火,虚火的症状是什么呢,舌头不会起泡,也可能没有溃疡,也不会很疼,但是舌头会红。

另外还会有什么症状呢,手脚心发热,有时还会心烦,还会出现失眠。

舌苔百科

舌苔百科

舌苔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舌苔英文名称:fur 定义: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望舌苔主要包括苔质与苔色两个方面。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诊断学(二级学科);诊法(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舌苔中医术语,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

由脱落的角化上皮。

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

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

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目录读音概述苔色苔质舌苔表现(1)白苔(2)黄苔(3)灰苔(4)黑苔苔质知识(1)厚、薄苔(2)润、燥苔(3)腐、腻苔(4)剥落苔(5)有根、无根苔(6)全、偏苔舌苔辩病法黑苔病情辨别法舌苔菱形剥落辨病法草莓舌辨病法花剥舌苔辨病法舌底静脉辨病法利与弊观舌苔变化可查胃病如何观察和分析舌象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为调养异常舌象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读音概述苔色苔质舌苔表现 (1)白苔(2)黄苔(3)灰苔(4)黑苔苔质知识 (1)厚、薄苔(2)润、燥苔(3)腐、腻苔(4)剥落苔(5)有根、无根苔(6)全、偏苔舌苔辩病法黑苔病情辨别法舌苔菱形剥落辨病法草莓舌辨病法花剥舌苔辨病法舌底静脉辨病法利与弊观舌苔变化可查胃病如何观察和分析舌象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为调养异常舌象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展开编辑本段读音舌苔 shé tāi编辑本段概述因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舌苔的望诊包括望苔色、望苔质两部分。

编辑本段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

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温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

第一章 舌尖上的疾病信号-可打印

第一章 舌尖上的疾病信号-可打印

第一章舌尖上的疾病信号第一节气血两虚一秒钟确定舌质颜色要看准看舌诊共分四步:舌质的颜色、舌体的形状、舌苔、舌下静脉。

生命全息论1、通过人体局部的变化特征,能反映出全身的情况,如手诊、面诊、脉诊以及今天要学习的舌诊。

2、舌诊反映的是体内脏腑、气血的变化,通过对于舌象的观察,能诊察出体内相应脏腑及气血的异常变化,继而起到诊病、防病的作用。

一、舌头颜色∶1、淡红舌∶健康人或患病未伤及气血的患者。

2、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及气血两虚症,表现为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手足不湿、便溏。

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白”颜色偏淡,淡粉色)3、红舌∶见于血热症患者。

表现为心烦、睡眠质量差,手足心烦热、身上多发毛囊炎等,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律失常、头痛;还容易引起多种炎性疾病,比如咽喉炎、结膜炎、胆囊炎等。

4、紫色(暗)∶多见于体内血瘀严重的患者。

可表现为腰痛、肢体麻木、头痛、头晕、手脚发凉、胃痛、心绞痛。

5、青色∶多见于肝病、寒证。

表现为酒精肝,睡眠质量差、头痛或头晕、女性痛经、男性前列腺问题影响性功能。

第二节裂纹舌到底是何原因舌体要看清二、舌体形状1、胖大舌齿痕∶脾虚湿气大,水湿充填舌体。

多表现为便溏、困倦、乏力、饭后易困。

如果不及时调理也会引发心脑的供血不足以及肠道疾病。

2、裂纹舌∶①生理性多见于先天禀赋问题,没有太大临床意义,但提示胃部容易发生疾病。

(生理性∶裂纹没有规律“两边、中间”都有)(病理性∶裂纹有规律“两边”没有,“中间”有)②病理性多见于精血亏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精血亏虚∶可见腰疼腰酸、健忘、精力不足、困乏、掉头发多,多由熬夜、房事过度、思虑过多、用脑过度引起。

如果不及时调理容易引发心脏疾病或风湿骨病,男性还会影响到性功能。

B.脾气亏虚∶脾气亏虚,不能吸收营养物质生成精血,导致精血亏虚,同时体内水湿代谢失常形成水湿,撑裂舌面。

可见饭后易困,健忘、精力及体力不足。

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之欧阳育创编

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之欧阳育创编

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为:薄白苔———病初起,病轻浅,胃气未伤;舌苔由薄变厚,颜色由白渐有点黄色,舌边舌尖由淡红变红,而且舌边有齿印———病情加重,提示消化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等;舌苔由白变黄,舌边尖红———有热象;舌苔由黄变棕,或者由棕变黑,而且干燥少津,舌边尖变深红———热盛,多伴大便干结;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痰湿;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痰热;舌边尖红绛色,甚至变紫色———痰浊血淤;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胃阴虚;舌苔光剥,舌质淡———气阴两虚。

根据以上不同的舌象表现,再结合闻、问、切等其他诊断手法,中医就可做出综合分析,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可以自己调养的异常舌象舌苔厚、有口气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

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

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舌苔和口气有望自愈。

舌苔发黑、黏腻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

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

比如服“丽珠得乐”,即可出现黑苔,而且大便亦发黑;服用抗生素,有时亦可出现黑苔。

以上情况不属病态,不必紧张。

但平时胃病较重的患者观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舌苔花剥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样”改变,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叫“地图舌”。

此类舌象者如无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

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喝西洋参茶(每天9 克,沸水冲泡,频饮)促进自愈。

舌头有裂纹还有的人舌面上出现许多“裂纹”,多数无舌苔,称“裂纹舌”,如无不适感,亦属生理性的,不需治疗,如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亦属阴虚,需配合药物治疗。

舌苔辩证

舌苔辩证

舌苔辩证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癿一层苔垢。

正常人癿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丌滑丌燥。

由于病人癿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癿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丌同癿病理舌苔。

观察舌苔癿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癿情况来诊断疾病。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

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癿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

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

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丌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

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

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

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

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

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

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

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

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

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

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

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阷,或痰饮内停。

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

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

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

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癿知识。

望苔质即望舌苔癿形状质感。

主要观察苔癿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苔质癿厚薄,以见底和丌见底为标准。

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

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在疾病发展过秳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

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

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

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

宝宝舌头上有溃疡原因及治疗方法说明

宝宝舌头上有溃疡原因及治疗方法说明

到了秋天因为季节温度的变化,加上现在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有些人舌头尖、舌头根部长有溃疡,是什么原因造成舌头溃疡呢,有什么治疗舌头溃疡偏方呢?舌头溃疡治疗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

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

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

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

舌头溃疡的分类1、轻型舌头溃疡:约占RAU患者的80%,多数患者初发病时均为此型。

溃疡好发于唇、舌、颊、软愕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附着龈及硬腭等角化豁膜很少发病。

RAU 初起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mm。

约5d左右溃疡开始愈合,此时溃疡面有肉芽组织形成、创面缩小、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约7至10d溃疡愈合,不留瘢痕。

溃疡一般为3-5个,散在分布。

溃疡复发的间隙期从半月至数月不等,有的患者会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愈的情况。

有些患者有较规则的发病周期如月经前后,或常在劳累之后发病。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2、重型舌头溃疡: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炎或腺周口疮。

溃疡大而深,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或组织缺损,故也称复发性瘫痕性口疮。

该型约占8%左右。

好发于青春期。

溃疡大而深,似“弹坑”状,可深达黏膜下层腺体及腺周组织,直径可大于1cm,溃疡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底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头长东西多属于胃有火,容易口渴,心烦,有口臭。散着为火,聚则成毒故极易长东西。热以成毒入血,血管遍布全部,所以身上就会出现红红之类的东西。 治疗法则:清热泻火,凉营血。 用清营汤加减 莲芯3g 丹参15g 连翘10g 金银花10g 生地15g 山栀子10g(党参15,当归15针对贫血) 麦冬10g 淡竹叶10g 紫花地丁5g 升麻5g

时光闹钟 2009-03-30 11:58:20 可能是你的口腔粘膜比较脆弱,碰到硬点的东西就容易破,所以出血形成血泡。出现血泡的时候最好吃点消炎药,预防感染。一般泡破了以后几天就会好了。以后再吃这些硬的东西的时候小心点。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容易患的疾病,发病率在口腔疾病中仅次于龋齿和牙周病,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患上,列第三位。

口腔溃疡的主要成因有两个:一、跟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免疫力下降的生理缺陷有关,成年人由于成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口腔对于维生素的吸收能力反而不能儿童生长期;二、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父母比较严重的话,子女遗传上的可能性极大。

尤其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身体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体内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睡眠不好导致精神紧张,劳累或感冒时,都会诱发口腔溃疡。

由于上述口腔溃疡成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此病的药物。 目前对于口腔溃疡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发作时的疼痛及减少复发次数,但尚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有周期性复发的特 点。胃肠功能紊乱、情绪紧张、精神刺激、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急性传染病等是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因,另外,口腔粘膜损伤或常吃辛辣香燥的食物,也可导致口腔溃疡。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分,有剧烈的自发痛,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局部症状比较显著,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发现本病时多在溃疡期,溃疡直径2-3毫米,底浅,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溃疡面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有剧烈

等您来回答 偶尔吃东西时会口腔内打个血泡是什么原因 - 1

个回答

吃了辣的东西第二天容易喉咙疼,这是什么原因? - 10个回

最近手脚经常容易发麻是什么原因? - 8个回答

两个月大的小孩两个黑眼球看东西时不对称,请问是什么原因?谢谢! - 2

个回答

脸部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 5个回答

请问怀孕期间乳头无故流一种无色无味的东西出来是什么原因 - 2个回答

口腔发苦是什么原因? - 1

个回答 的烧灼样痛,遇冷、热、酸、咸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语言、饮食均感困难,持续4-5天后转入愈合期,愈合不留任何疤痕,但可以反复发作。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进唇、颏、舌边缘、牙龈等处出现孤立的圆形成椭圆形成浅层小溃疡,有的同时多处发生。疼痛剧烈似烧灼样。随天气、情绪、劳累等因素可复发。本病可迁延数年,数十年不愈。中医将本病分实火、虚火两型,前者表现:恶寒、发热、头痛、便秘、溲黄、舌苔黄厚干燥,有时伴颌下淋巴结大疼痛,后者可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一些人伴有口燥,咽干、手心烫、失眠、多梦、舌苔剥落等。

自疗注意事项 (1)反复发作者,是一个体质问题,也许是免疫功能不良。故患者宜从改善体质之根本上着手。

(2)起居有规、饮食有节,劳逸有度。 (3)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烘烤食品。 (4)减少房事。 (5)心平静气,对事与人切勿情绪高亢激昂,用心过芳,操劳失常,均会引发火亢盛而致口腔溃疡。

(6)保持大便通道。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维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每次9粒,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4)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5)维生素E,每次20毫克,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金银花10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子10克、知母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3)野蔷薇根30克、生甘草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4)麦冬15克、生地20克、石斛3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剂。

(5)炮姜9克、木鳖子3个、吴茱萸9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水调匀,贴脐上,以纸盖之。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大的溃点,有虚实之分。

(6)干姜(炒黑)9克、黄连15克。上2味为细末,将末搽患处,涎出即愈。

本方主治口舌生疮,不能饮食者,神效。 3.饮食自疗法 (1)莲子30克、白萝卜250克,共煮服,每日2次,喝汤食莲。

(2)莲子芯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3)绿豆60克、生地30克、水煮后去生地,食豆饮汤,每日1剂。 4.外治自疗法 (1)青黛散、锡类散、珠黄散、冰硼散、四药任取一种敷患处,每日4-5次。

(2)明矾5克加水至100毫升,含漱1-2分钟。 (3)坚持用浓茶漱口,能促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避免误诊 口部疱疮可用维生素C支持疗法,因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作用,能促进创口愈合,但不可同时用维生素B2。此法有溃疡病者慎用。溃疡创口边缘不整齐,面积大于1厘米,创面有小粟粒或者表面乳头样突起,如菜花状,手摸底部有硬块者,不宜在家自疗,应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可能是你的口腔粘膜比较脆弱,碰到硬点的东西就容易破,所以出血形成血泡。出现血泡的时候最好吃点消炎药,预防感染。一般泡破了以后几天就会好了。以后再吃这些硬的东西的时候小心点。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容易患的疾病,发病率在口腔疾病中仅次于龋齿和牙周病,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患上,列第三位。

口腔溃疡的主要成因有两个:一、跟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免疫力下降的生理缺陷有关,成年人由于成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口腔对于维生素的吸收能力反而不能儿童生长期;二、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父母比较严重的话,子女遗传上的可能性极大。

尤其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身体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体内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睡眠不好导致精神紧张,劳累或感冒时,都会诱发口腔溃疡。

由于上述口腔溃疡成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此病的药物。 目前对于口腔溃疡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发作时的疼痛及减少复发次数,但尚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有周期性复发的特 点。胃肠功能紊乱、情绪紧张、精神刺激、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急性传染病等是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因,另外,口腔粘膜损伤或常吃辛辣香燥的食物,也可导致口腔溃疡。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分,有剧烈的自发痛,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局部症状比较显著,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发现本病时多在溃疡期,溃疡直径2-3毫米,底浅,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溃疡面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有剧烈的烧灼样痛,遇冷、热、酸、咸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语言、饮食均感困难,持续4-5天后转入愈合期,愈合不留任何疤痕,但可以反复发作。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进唇、颏、舌边缘、牙龈等处出现孤立的圆形成椭圆形成浅层小溃疡,有的同时多处发生。疼痛剧烈似烧灼样。随天气、情绪、劳累等因素可复发。本病可迁延数年,数十年不愈。中医将本病分实火、虚火两型,前者表现:恶寒、发热、头痛、便秘、溲黄、舌苔黄厚干燥,有时伴颌下淋巴结大疼痛,后者可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一些人伴有口燥,咽干、手心烫、失眠、多梦、舌苔剥落等。

自疗注意事项 (1)反复发作者,是一个体质问题,也许是免疫功能不良。故患者宜从改善体质之根本上着手。

(2)起居有规、饮食有节,劳逸有度。 (3)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烘烤食品。 (4)减少房事。 (5)心平静气,对事与人切勿情绪高亢激昂,用心过芳,操劳失常,均会引发火亢盛而致口腔溃疡。

(6)保持大便通道。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维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每次9粒,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4)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5)维生素E,每次20毫克,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金银花10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子10克、知母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3)野蔷薇根30克、生甘草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4)麦冬15克、生地20克、石斛3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剂。

(5)炮姜9克、木鳖子3个、吴茱萸9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水调匀,贴脐上,以纸盖之。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大的溃点,有虚实之分。

(6)干姜(炒黑)9克、黄连15克。上2味为细末,将末搽患处,涎出即愈。

本方主治口舌生疮,不能饮食者,神效。 3.饮食自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