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1.设集合{1,2,3}A =,集合{2,2}B =-,则A B = ▲ .2.i 为虚数单位,复数21i-= ▲ . 3.函数()lg(1)f x x =+的定义域为 ▲ . 4.“0ϕ=”是“函数()sin()f x x ϕ=+为奇函数”的▲ 条件.(从“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适当的填写) 5.函数xy e =在1x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 6.若tan θ+1tan θ=4则sin2θ= ▲ . 7.某工厂将4名新招聘员工分配至三个不同的车间,每个车间至少分配一名员工,甲、乙 两名员工必须分配至同一车间,则不同的分配方法总数为 ▲ (用数字作答). 8.函数()sin cos f x x x =-的值域为 ▲ .9===⋅⋅⋅=, 则21n m += ▲ . 10.已知函数2|1|=1x y x --的图象与函数=2y kx -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4,)-+∞上的单调增函数,且对于一切实数x ,不等式 22(cos )(sin 3)f x b f x b -≥--恒成立,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 . 12.设T S ,是R 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 到T 的函数)(x f y =满足: (i)}|)({S x x f T ∈=;(ii)对任意S x x ∈21,,当21x x <时,恒有)()(21x f x f <.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现给出以下4对集合: ①,{1,1}S R T ==-; ②*,S N T N ==;③{|13},{|810}S x x T x x =-≤≤=-≤≤;④{|01},S x x T R =<<=其中,“保序同构”的集合对的对应的序号是 ▲ (写出所有“保序同构”的集合对的对应的序号).13.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在0x >时满足4()f x x =,且()4()f x t f x +≤在[1,16]x ∈恒成立,则实数t 的最大值是 ▲ .14.若关于x 的不等式2xax e ≥的解集中的正整数解有且只有3个,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a R ∈,命题2:"[1,2],0"p x x a ∀∈-≥,命题2:",220"q x R x ax a ∃∈++-=. ⑴若命题p 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⑵若命题""p q ∨为真命题,命题""p q ∧为假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cos()(0,)6f x x x R πωω=+>∈的最小正周期为10π.⑴求函数()f x 的对称轴方程; ⑵设,[0,]2παβ∈,56516(5),(5)35617f f ππαβ+=--=,求cos()αβ+的值.17.(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1)(,)nmx m R n N +∈∈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32,且展开式中含3x 项的系数为80. ⑴求,m n 的值;⑵求6(1)(1)nmx x +-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某市新体育公园的中心广场平面图如图所示,在y 轴左侧的观光道曲线段是函数sin()(0,0,0)y A x A ωϕωϕπ=+>><<,[4,0]x ∈-时的图象且最高点B (-1,4),在y 轴右侧的曲线段是以CO 为直径的半圆弧. ⑴试确定A ,ω和ϕ的值;⑵现要在右侧的半圆中修建一条步行道CDO (单位:米),在点C 与半圆弧上的一点D 之间设计为直线段(造价为2万元/米),从D 到点O 之间设计为沿半圆弧的弧形(造价为1万元/米).设DCO θ∠=(弧度),试用θ表示修建步行道的造价预算,并求造价预算的最大值?(注:只考虑步行道的长度,不考虑步行道的宽度)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2()1f x ax bx =++(,a b 为实数,0,a x R ≠∈),(),0()(),0f x x F x f x x >⎧=⎨-<⎩.⑴若(1)0f -=,且函数()f x 的值域为[0,)+∞,求()F x 的表达式;⑵设0,0,0mn m n a <+>>,且函数()f x 为偶函数,判断()()0F m F n +>是否大0?⑶设ln 1()xx g x e +=,当1a b ==时,证明:对任意实数0x >,2[()1]'()1F x g x e --<+ (其中'()g x 是()g x 的导函数) .20.(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2()(,)f x ax bx a b R =+∈,函数()ln g x x =.⑴当0=a 时,函数)(x f 的图象与函数)(x g 的图象有公共点,求实数b 的最大值; ⑵当0b =时,试判断函数)(x f 的图象与函数)(x g 的图象的公共点的个数;⑶函数)(x f 的图象能否恒在函数()y bg x =的上方?若能,求出,a b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数 学 (理科附加题)(全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2018.621.(本小题满分10分)一个口袋中装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红色球1个、黄色球2个、蓝色球*()n n N ∈个.现进行从口袋中摸球的游戏:摸到红球得1分、摸到黄球得2分、摸到蓝球得3分.若从这个口袋中随机地摸出2个球,恰有一个是黄色球的概率是158. ⑴求n 的值;⑵从口袋中随机摸出2个球,设ξ表示所摸2球的得分之和,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ξ. 22.(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ax x x f +-=3)(在(1,0)-上是增函数.⑴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A ;⑵当a 为A 中最小值时,定义数列{}n a 满足:1(1,0)a ∈-,且)(21n n a f a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0)n a ∈-,并判断1n a +与n a 的大小. 23.(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 A ⊥平面ABC ,90BAC ︒∠=,F 为棱1AA 上的动点,14,2A A AB AC ===. ⑴当F 为1A A 的中点,求直线BC 与平面1BFC⑵当1AF FA 的值为多少时,二面角1B FC C --的大小是45︒.24.(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数列{}n a 为0123,,,,,()n a a a a a n N ⋅⋅⋅∈,0nn i i b a ==∑表示0a.⑴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2()nn a n N =∈,求()niini b C =∑;⑵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2()n a n n N =∈,求1()ni ini b C =∑.参考答案理 科 数 学 试题 参 考 答 案一、填空题:1.{2} 2.1i + 3.(1,)-+∞ 4.充分不必要 5.e 6.127.6 8.[9.2014 10.(0,1)(1,4) 11.1[2- 12.②③④131 14.4[,)16e e二、解答题:15⑴因为命题2:"[1,2],0"p x x a ∀∈-≥,令2()f x x a =-,根据题意,只要[1,2]x ∈时,min ()0f x ≥即可, ……4分 也就是101a a -≥⇒≤; ……7分 ⑵由⑴可知,当命题p 为真命题时,1a ≤,命题q 为真命题时,244(2)0a a ∆=--≥,解得21a a ≤-≥或 ……11分 因为命题""p q ∨为真命题,命题""p q ∧为假命题,所以命题p 与命题q 一真一假, 当命题p 为真,命题q 为假时,12121a a a ≤⎧⇒-<<⎨-<<⎩,当命题p 为假,命题q 为真时,11-21a a a a >⎧⇒>⎨≤≥⎩或,综上:1a >或21a -<<. ……14分 16⑴由条件可知,21105T ππωω==⇔=, ……4分则由155()566x k x k k Z ππππ+=⇒=-+∈为所求对称轴方程; ……7分⑵56334(5)cos()sin ,cos352555f ππαααα+=-⇔+=-⇔==, 因为[0,]2πα∈,所以6334cos()sin ,cos 52555πααα⇔+=-⇔==,516815(5)cos ,sin 6171717f πβββ-=⇔==,因为[0,]2πβ∈,所以516815(5)cos ,sin 6171717f πβββ-=⇔== … …11分4831513cos()cos cos sin sin 51751785αβαβαβ+=-=⨯-⨯=-. ……14分17⑴由题意,232n=,则5n =; ……3分由通项15(0,1,,5)r r r r T C m x r +==,则3r =,所以33580C m =,所以2m =;…7分⑵即求56(12)(1)x x +-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56011220122555666(12)(1)[(2)(2)]()x x C C x C x C C x C x +-=+++⋅⋅⋅-++⋅⋅⋅22(11040)(1615)x x x x =+++⋅⋅⋅-++⋅⋅⋅, ……11分所以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为11510(6)4015⨯+⨯-+⨯=-. ……14分 18⑴因为最高点B (-1,4),所以A=4;又(4,0)E -,所以 1(4)3124TT =---=⇒=, 因为2126T ππωω==⇒= ……5分 代入点B (-1,4),44sin[(1)]sin()166ππϕϕ=⨯-+⇒-=,又203πϕπϕ<<⇒=; ……8分 ⑵由⑴可知:24sin(),[4,0]63y x x ππ=+∈-,得点C (0,即CO =取CO 中点F ,连结DF ,因为弧CD 为半圆弧,所以2,90DFO CDO θ∠=∠=︒,即2DO θ== ,则圆弧段DO造价预算为万元, Rt CDO ∆中,CD θ=,则直线段CD造价预算为θ万元,所以步行道造价预算()g θθ=+,(0,)2πθ∈. ……13分由'()sin )2sin )g x θθ=-+=-得当6πθ=时,'()0g θ=,当(0,)6πθ∈时,'()0g x >,即()g θ在(0,)6π上单调递增; 当(,)62ππθ∈时,'()0g x <,即()g θ在(,)62ππ上单调递减 所以()g θ在6πθ=时取极大值,也即造价预算最大值为(63+)万元.……16分 19⑴因为(1)0f -=,所以10a b -+=,因为()f x 的值域为[0,)+∞,所以20,40a b a >⎧⎨∆=-=⎩, ……3分 所以24(1)02,1b b b a --=⇒==,所以2()(1)f x x =+,所以22(1),0()(1),0x x F x x x ⎧+>⎪=⎨-+<⎪⎩; ……5分 ⑵因为()f x 是偶函数,所以20,()1b f x ax ==+即,又0a >,所以221,0()1,0ax x F x ax x ⎧+>⎪=⎨--<⎪⎩, ……8分 因为0mn <,不妨设0m >,则0n <,又0m n +>,所以0m n >->,此时2222()()11()0F m F n am an a m n +=+--=->,所以()()0F m F n +>; ……10分⑶因为0x >,所以2()()1F x f x ax bx ==++,又1a b ==,则2()1F x x x -=+,因为ln 1()x x g x e +=,所以'1ln 1()xx x g x e--= 则原不等式证明等价于证明“对任意实数0x >,221ln 1()1xx x x x e e---+⋅<+ ” , 即 21(1ln )1x x x x x e e-+⋅--<+. ……12分先研究 1ln x x x --,再研究1x xe+.① 记()1ln ,0i x x x x x =-->,'()ln 2i x x =--,令'()0i x =,得2x e -=,当(0x ∈,2)e -时'()0i x >,()i x 单增;当2(x e -∈,)+∞时'()0i x <,()i x 单减 .所以,22max ()()1i x i e e --==+,即21ln 1x x x e ---≤+.② 记1(),0x x j x x e +=>,'()0x x j x e=-<,所以()j x 在(0,)+∞单减,所以,()(0)1j x j <=,即11x x e+<.综上①、②知,2211()(1ln )(1)1x x x x g x x x x e e ee--++=--≤+<+.即原不等式得证,对任意实数0x >,2[()1]'()1F x g x e --<+ ……16分 20⑴bx x f a =∴=)(0 ,由一次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可知两图象相切时b 取最大值, ……1分设切点横坐标为0x ,1(),()f x b g x x''==,000011,,ln b x x e b e bx x⎧=⎪∴∴=∴=⎨⎪=⎩, 即实数b 的最大值为1b e =; ……4分⑵2ln 0,0,()()xb x f x g x a x =>∴=⇔=, 即原题等价于直线y a =与函数2ln ()xr x x=的图象的公共点的个数, ……5分'432ln 12ln ()x x x xr x x x --==, ()r x ∴在递增且1()(,)2r x e∈-∞,()r x 在)+∞递减且1()(0,)2r x e∈,1(,)2a e∴∈+∞时,无公共点,1(,0]{}2a e ∈-∞⋃时,有一个公共点,1(0,)2a e∈时,有两个公共点; ……9分⑶函数)(x f 的图象恒在函数()y bg x =的上方,即()()f x bg x >在0x >时恒成立, ……10分①0a <时()f x 图象开口向下,即()()f x bg x >在0x >时不可能恒成立, ②0a =时ln bx b x >,由⑴可得ln x x >,0b ∴>时()()f x bg x >恒成立,0b ≤时()()f x bg x >不成立, ③0a >时,若0b <则2ln a x x b x -<,由⑵可得2ln x xx -无最小值,故()()f x bg x >不可能恒成立, 若0b =则20ax >,故()()f x bg x >恒成立,若0b >则2(ln )0ax b x x +->,故()()f x bg x >恒成立, ……15分 综上,0,0a b =>或0,0a b >≥时函数)(x f 的图象恒在函数()y bg x =的图象的上方. ……16分21⑴由题设158231211=++n n C C C ,即03522=--n n ,解得3=n ; ……4分 ⑵ξ取值为3,4,5,6.则1112262(3)15C C P C ξ===, 11213222664(4)15C C C P C C ξ==+=,1123262(5)5C C P C ξ===,23261(6)5C P C ξ===, ……8分ξ的分布列为:故234561515553E ξ⨯+⨯+⨯+⨯==. ……10分22⑴'2()30f x x a =-+≥即23a x ≥在(1,0)x ∈-恒成立,[3,)A ∴=+∞; ……4分 ⑵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0)n a ∈-.(ⅰ)1=n 时,由题设1(1,0)a ∈-; (ⅱ)假设k n =时,(1,0)k a ∈-则当1+=k n 时,)3(21)(2131k k k k a a a f a +-==+ 由⑴知:x x x f 3)(3+-=在(1,0)-上是增函数,又(1,0)k a ∈-,所以331111((1)3(1))1()(3)0222k k k k a f a a a +--+⨯-=-<==-+<,综合(ⅰ)(ⅱ)得:对任意*N n ∈,(1,0)n a ∈-. ……8分3111(3)(1)(1)22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因为(1,0)n a ∈-,所以10n n a a +-<,即1n n a a +<. … …10分23.如图,以点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11(0,0,0),(2,0,0),(0,2,0),(0,0,4),(0,2,4)A B C A C ,⑴因为F 为中点,则1(0,0,2),(2,0,2),(2,2,4),(2,2,0)F BF BC BC =-=-=-, 设(,,)n x y z =是平面1BFC 的一个法向量,则12202240n BF x zn BC x y z ⎧⋅=-+=⎪⎨⋅=-++=⎪⎩,得x y z =-= 取1x =,则(1,1,1)n =-,设直线BC 与平面1BFC 的法向量(1,1,1)n =-的夹角为则cos 3||||22BC n BC n θ⋅===-⋅,所以直线BC 与平面1BFC……5分 ⑵设1(0,0,)(04),(2,0,),(2,2,4)F t t BF t BC ≤≤=-=-,设(,,)n x y z =是平面1BFC 的一个法向量,则1202240n BF x tz n BC x y z ⎧⋅=-+=⎪⎨⋅=-++=⎪⎩,取2z =,则(,4,2)n t t =- (2,0,0)AB =是平面1FC C 的一个法向量,cos ,2||||2n AB n AB n AB t ⋅<>===⋅,得52t =,即153,22AF FA ==,所以当153AF FA =时,二面角1B FC C --的大小是45. ……10分24⑴0121222221n n n b +=+++⋅⋅⋅+=-,所以10213210()(21)(21)(21)(21)ni n ninn n n n i b C C C C C +==-+-+-+⋅⋅⋅+-∑100211322121212121n n n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 0112201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2(12)2232n n n n =+-=⋅-. ……4分 ⑵0242(1)n b n n n =+++⋅⋅⋅+=+,1230()122334(1)ni ninn n n n i b C CC C n n C ==⋅⋅+⋅⋅+⋅⋅+⋅⋅⋅++∑,因为012233(1)n n nn n n n n x C C x C x C x C x +=++++⋅⋅⋅+,两边同乘以x ,则有01223341(1)n n n n n n n n x x C x C x C x C x C x ++=++++⋅⋅⋅+,两边求导,左边1(1)(1)n n x nx x -=+++,右边012233234(1)n nn n n n n C C x C x C x n C x =++++⋅⋅⋅++,即1012233(1)(1)234(1)n n n nn n n n n x nx x C C x C x C x n C x -+++=++++⋅⋅⋅++(*),对(*)式两边再求导,得12123212(1)(1)(1)213243(1)n n n n n n n n n x n n x x C C x C x n nC x ---++-+=⋅⋅+⋅⋅+⋅⋅+⋅⋅⋅++ 取1x =,则有22123(3)2122334(1)n n n n n n n n C C C n n C -+⋅=⋅⋅+⋅⋅+⋅⋅+⋅⋅⋅++所以221()(3)2ni n ini b C nn -==+⋅∑. ……10分。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70.0分)1.已知复数z满足z⋅i=1+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______.【答案】1−i【解析】解:由z⋅i=1+i,得z=1+ii =(1+i)(−i)−i2=1−i.故答案为:1−i.把给出的等式两边同时乘以i,然后由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化简求值.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是基础的计算题.2.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长为______.【答案】4【解析】解:抛物线y2=4x的焦点(1,0),可得:y2=4,解得y=±2.可得:对称轴垂直的弦长为:4.故答案为:4.求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然后求解对称轴垂直的弦长.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3.命题“∀x>0,x2+3x+1>0“的否定为______.【答案】∃x∈R,x2+3x+1≤0【解析】解:∵命题“∀x>0,x2+3x+1>0”,∴命题“∀x>0,x2+3x+1>0”的否定为:∃x∈R,x2+3x+1≤0.故答案为:∃x∈R,x2+3x+1≤0.命题“∀x∈R,2x2−3x+4>0”,是一个全称命题,其否定命题一定是一个特称命题,由全称命题的否定方法,我们易得到答案.对命题“∃x∈A,P(X)”的否定是:“∀x∈A,¬P(X)”;对命题“∀x∈A,P(X)”的否定是:“∃x∈A,¬P(X)”,即对特称命题的否定是一个全称命题,对一个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4.点P(2,0)到双曲线x29−y216=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______.【答案】85【解析】解:双曲线x29−y216=1的渐近线方程为y=±43x,即4x±3y=0,则点(2,0)到4x−3y=0的距离d=√42+(−3)2=85,故答案为:85先求出渐近线方程,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5.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1+12ty =1+√32t (t 为参数),则其倾斜角为______. 【答案】π3【解析】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1+12ty =1+√32t (t 为参数), 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是y −1=√3(x −1), 则该直线的斜率为√3,倾斜角为π3. 故答案为:π3.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求出它的斜率和倾斜角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问题,是基础题.6. 已知命题p 为真命题,命题q 为假命题,则在下列命题中:①¬q ;②p ∧q ;③p ∨q 是真命题的有______个. 【答案】2【解析】解:若命题p 为真命题,命题q 为假命题, 则¬q 是真命题,p ∧q 是假命题,p ∨q 是真命题, 则真命题的是①③,有2个, 故答案为:2根据复合命题真假关系进行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真假判断,根据¬p 与p 真假性相反,p ∧q 同真为真,其他为假,p ∨q 同假为假,其余为真的结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 p :“复数z =(m 2−m)+mi(m ∈R,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是q :“m =1”的______条件.(请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充分必要”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答案】充要【解析】解:若复数z =(m 2−m)+mi(m ∈R,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m ≠0m2−m=0,即{m ≠0m=1或m=0,得m =1,即p 是q 的充要条件, 故答案为:充要根据纯虚数的定义求出m 的取值,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结合纯虚数的定义求出m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①a//b,②a⊥α,③b⊥α,若从其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可以得到______个真命题.【答案】3【解析】解:构成的命题有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若a//b,a⊥α,则b⊥α成立,即①②⇒③是真命题,若a//b,b⊥α,则a⊥α成立,即①③⇒②是真命题若a⊥α,b⊥α,则a//b成立,即②③⇒①是真命题,故可以得到3个真命题,故答案为:3根据条件可以构成三个命题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根据空间直线和平面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关系,结合空间直线平行于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从装有大小完全相同的2个白球、3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取出两个小球,记取出白球的个数为随机变量ξ,则P(ξ=1)的值为______.【答案】0.6【解析】解:从装有大小完全相同的2个白球、3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取出两个小球,基本事件总数n=C52=10,记取出白球的个数为随机变量ξ,ξ=1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C21C31=6,则P(ξ=1)=mn =610=0.6.故答案为:0.6.基本事件总数n=C52=10,记取出白球的个数为随机变量ξ,ξ=1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C21C31=6,由此能求出P(ξ=1).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10.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H分别是四条棱AB,BC,CD,DA上的中点,则四棱锥A1−EFGH体积为______.【答案】43【解析】解:∵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H分别是四条棱AB,BC,CD,DA上的中点,∴EFGH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A1到平面EFGH的距离d=AA1=2,∴四棱锥A1−EFGH体积为:V A1−EFGH =13×d×S正方形EFGH=13×2×√2×√2=43.故答案为:43.推导出EFGH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A1到平面EFGH的距离d=AA1=2,由此能求出四棱锥A1−EFGH体积.本题考查四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1.已知抛物线y2=16x上任意一点到双曲线x2a2−y2b2=1右焦点的距离比到左准线的距离大1,则a2=______.【答案】12【解析】解:抛物线y2=16x中,p=8,焦点为F(4,0),准线方程为x=−4;由题意知双曲线x2a2−y2b2=1的右焦点为F(4,0),左准线方程为x=−3,∴c=4,且−a2c=−3,解得a2=12.故答案为:12.利用抛物线方程求出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由题意知双曲线的右焦点坐标与左准线方程,由此求出c和a2.本题考查了抛物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12.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以F1F2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F1F2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M,N,且MN=13F1F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答案】√5−√2【解析】解:∵以F1F2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F1F2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M,N,且MN=13F1F2,∴N(13c,23c)∵PF1+PF2=√(c3−c)2+(2c3)2+√(c3+c)2+(2c3)2=2a.2√2c 3+2√5c3=2a,∴e=ca =√5+√2=√5−√2.故答案为:√5−√2.可得N(13c,23c),利用PF 1+PF 2=√(c 3−c)2+(2c 3)2+√(c 3+c)2+(2c 3)2=2a.可得2√2c 3+2√5c3=2a ,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离心率,属于中档题.13. 在三角形内,我们将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且重心到任一顶点的距离是到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类比上述结论:在三棱锥中,我们将顶点与对面重心的连线段称为三棱锥的“中线”,将三棱锥四条中线的交点称为它的“重心”,则棱锥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面重心距离的______倍. 【答案】3【解析】解:在四面体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 ,且M ,N 分别为△ACD ,△BCD 的重心,AN ,BM 交于点G , 在△ABE 中,M ,N 分别为AE ,BE 的三等分点,则EMAE =ENBE =13, 所以MN//AB ,AB =3MN , 所以AG =3GN ,故棱锥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面重心距离的3倍, 故答案为:3由类比推理及线线平行的判定及运用可得:在△ABE 中,M ,N 分别为AE ,BE 的三等分点,则EMAE =ENBE =13,即MN//AB ,AB =3MN ,即AG =3GN ,故棱锥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面重心距离的3倍,得解. 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及线线平行的判定及运用,属中档题.14. 已知椭圆x 24+y 23=1的右焦点为F ,A 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点,连接AF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 ,连接AO(O 为坐原点)并延长交椭圆于点C ,若S △ABC =3,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 【答案】(1,32)【解析】解:由题意可得F(1,0),设AB 的方程为x =my +1, 联立椭圆方程可得(4+3m 2)y 2+6my −9=0, 设A(x 1,y 1),B(x 2,y 2),可得y 1+y 2=−6m4+3m 2,y 1y 2=−94+3m 2,|y 1−y 2|2=(y 1+y 2)2−4y 1y 2=36m 2(4+3m 2)2+364+3m 2, 由O 为AC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为3, 可得△ABO 的面积为32,S △ABO =S △AOF +S △BOF =12⋅|OF|⋅|y 1−y 2|=32, 即有|y 1−y 2|=3, 可得36m 2(4+3m 2)2+364+3m 2=9, 化为9m 4+m 2=0,即m =0,则AB⊥x轴,可得A(1,32),故答案为:(1,32).求得F(1,0),),设AB的方程为x=my+1,联立椭圆方程,运用韦达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结合题意可得S△ABO=S△AOF+S△BOF=12⋅|OF|⋅|y1−y2|=32,即有|y1−y2|=3,平方.后由韦达定理,解方程可得m=0,可得A的坐标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和运用,注意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运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30.0分)15.已知直线l:{y=1+2tx=1+t(t为参数),曲线C:ρ2−8ρsinθ+15=0.(1)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距离的最小值.【答案】解:(1)∵直线l:{y=1+2tx=1+t(t为参数),∴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2x−y−1=0,∵曲线C:ρ2−8ρsinθ+15=0.∴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8y+15=0.(2)曲线C是以C(0,4)为圆心,以r=12√64−60=1为半径的圆,圆心C(0,4)到直线l的距离d=|2×0−4−1|√4+1=√5,∴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距离的最小值为√5−1.【解析】(1)直线l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能求出直线l的普通方程,由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能求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曲线C是以C(0,4)为圆心,以r=1为半径的圆,圆心C(0,4)到直线l的距离d=√5,由此能求出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距离的最小值.本题考查直线的普通方程、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的求法,考查极坐标方程、普通方程、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6.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点M,N分别是AB,A1B1的中点.(1)求证:BN//平面A1MC;(2)若A1M⊥AB1,求证:AB1⊥A1C.【答案】证明:(1)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B//A1B1,且AB=A1B1,又点M,N分别是AB、A1B1的中点,所以MB=A1N,且MB//A1N.所以四边形A1NBM是平行四边形,从而A1M//BN.又BN⊄平面A1MC,A1M⊂平面A1MC,所以BN//平面A1MC;(2)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A1⊥底面ABC,而AA1⊂侧面ABB1A1,所以侧面ABB1A1⊥底面ABC.又CA=CB,且M是AB的中点,所以CM⊥AB.则由侧面ABB1A1⊥底面ABC,侧面ABB1A1∩底面ABC=AB,CM⊥AB,且CM⊂底面ABC,得CM⊥侧面ABB1A1.又AB1⊂侧面ABB1A1,所以AB1⊥CM.又AB1⊥A1M,A1M、MC平面A1MC,且A1M∩MC=M,所以AB1⊥平面A1MC.又A1C⊂平面A1MC,所以AB⊥A1C.【解析】(1)欲证明BN//平面A1MC,只需推知A1M//BN;(2)根据直三棱柱的特征和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来证明线线垂直.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其中熟练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间垂直、平行的判定、性质、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设f(x)=x2−2ax+1,g(x)=sinx.(1)若∀x∈[0,1]都有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都有f(x1)≥g(x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x1∈(0,1],使得对∀x2∈[0,π2【答案】解:(1)∀x∈[0,1]都有f(x)≥0恒成立,故x2−2ax+1≥0对∀x∈[0,1]恒成立,①x=0时,1≥0恒成立,故a∈R,②x∈(0,1]时,2a≤x+1对∀x∈(0,1]恒成立,x故2a≤2(当且仅当x=1时“=”成立),故a≤1,综上,a≤1;],g(x)=sinx,(2)∵x2∈[0,π2故g(x2)的最大值是1,],都有f(x1)≥g(x2)恒成立,∵∃x1∈(0,1],使得对∀x2∈[0,π2∴∃x1∈(0,1],使得f(x1)≥1恒成立,即∃x1∈(0,1],使得x12−2ax1+1≥1恒成立,故∃x1∈(0,1],使得x1≥2a成立,即2a≤1,解得:a≤1.2【解析】(1)问题转化为x2−2ax+1≥0对∀x∈[0,1]恒成立,通过讨论x的范围,结合不等式的性质求出a 的范围即可;(2)求出g(x)的最大值,问题转化为∃x∈(0,1],使得x2−2ax+1≥1恒成立,求出a的范围即可.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以及函数恒成立问题,考查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一道综合题.18. 设(1+2x)n =a 0+a 1x +a 2x 2+⋯+a n x n ,若展开式中第4项与第5项二项式系数最大.(1)求n ;(2)求最大的系数a i ;(3)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a m+2+4a m =4a m+1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若展开式中第4项与第5项二项式系数最大,即C n 3=C n 4,则n =7. (2)设(1+2x)7展开式中第r +1项T r+1是系数最大的项,则T r+1=C 7r 2r x r , 由不等式组{C 7r 2r≥C 7r−12r−1C 7r 2r≥C 7r+12r+1,解得{r ≤163r≥133,且r ∈N ,∴r =5,所以a i =C 7525=672.(3)因为(1+2x)n =a 0+a 1x +a 2x 2+⋯+a n x n ,所以a m =C 7m 2m , 因为a m+2+4a m =4a m+1,所以C 7m+22m+2+4C 7m 2m =4C 7m+12m+1, 所以7!(m+2)!(5−m)!2m+2+47!m!(7−m)!2m =47!(m+1)!(6−m)!2m+1, 由此方程可得:1(m+1)(m+2)+1(6−m)(7−m)=2(m+1)(6−m), 解得:m =1或4.综上:存在m =1或4,使得a m+2+4a m =4a m+1成立. 【解析】(1)由题意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得n 的值.(2)展开式中第r +1项T r+1是系数最大的项,列出不等式组求得r 的值,可得最大的系数a i . (3)假设存在正整数m ,使得a m+2+4a m =4a m+1成立,解出m 的值,可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属于中档题.19. (请用空间向量求解)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B =1,AA 1=3,E ,F 分别是棱AA 1,CC 1上的点,且满足AE =2EA 1,CF =2FC 1. (1)求异面直线EC 1,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面EB 1C 1与面FA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解:(1)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DD 1⊥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正方形, 所以AD ,DC ,DD 1两两垂直,以A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分)又因AB =1,AA 1=3,E ,F 分别是棱AA 1,CC 1上的点, 且满足AE =2EA 1,CF =2FC 1AB =1,AA 1=3,所以D(0,0,0),E(1,0,2),C 1(0,1,3),B(1,1,3),A(1,0,0),F(0,1,2),B 1(1,1,3),所以EC 1⃗⃗⃗⃗⃗⃗⃗ =(−1,1,1),DB 1⃗⃗⃗⃗⃗⃗⃗ =(1,1,3),…………………………………………………(4分) 设异面直线EC 1,DB 1所成角为θ,θ∈(0,π2], 所以cosθ=|cos〈EC 1⃗⃗⃗⃗⃗⃗⃗ ,DB 1⃗⃗⃗⃗⃗⃗⃗ 〉|=|−1+1+3|√3√1+1+9=√3311,………………………………(7分) 所以异面直线EC 1,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1. ………………………………………………(8分)(2)EC 1⃗⃗⃗⃗⃗⃗⃗ =(−1,1,1),EB 1⃗⃗⃗⃗⃗⃗⃗ =(0,1,1),DA ⃗⃗⃗⃗⃗ =(1,0,0),DF ⃗⃗⃗⃗⃗ =(0,1,2), 设平面EB 1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 则{EB 1⃗⃗⃗⃗⃗⃗⃗ ⊥n 1⃗⃗⃗⃗ EC 1⃗⃗⃗⃗⃗⃗⃗ ⊥n 1⃗⃗⃗⃗ ,所以{−x 1+y 1+z 1=0y 1+z 1=0,令z 1=1,所以n 1⃗⃗⃗⃗ =(0,−1,1),……(10分)平面FA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则{DA ⃗⃗⃗⃗⃗ ⊥n 2⃗⃗⃗⃗ DF ⃗⃗⃗⃗⃗ ⊥n 2⃗⃗⃗⃗ ,所以{y 2+2z 2=0x 2=0,令z 2=1,所以n 1⃗⃗⃗⃗ =(0,−2,1),…………(12分) 所以cos〈n 1⃗⃗⃗⃗ ,n 2⃗⃗⃗⃗ 〉=|0+2+1|√2√5=3√1010,………………………………………………(14分) 所以面EB 1C 1与面FA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1010.………………………(15分) 【解析】(1)推导出AD ,DC ,DD 1两两垂直,以A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EC 1,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出平面EB 1C 1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FAD 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能求出面EB 1C 1与面FA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20. 甲乙二人进行定点投篮比赛,已知甲、乙两人每次投进的概率均为12,两人各投一次称为一轮投篮.(1)求乙在前3次投篮中,恰好投进2个球的概率;(2)设前3轮投篮中,甲与乙进球个数差的绝对值为随机变量ξ,求ξ的分布列与期望. 【答案】解:(1)乙在前3次投篮中,恰好投进2个球为事件A ,则P(A)=C 32(12)2(1−12)=38;……………………………………(3分)答:乙在前3次投篮中,恰好投进2个球的概率为38;………………………………(4分) (2)设前3轮投篮中,甲与乙进球个数差的绝对值为随机变量ξ, 则ξ的取值为0,1,2,3;设前3轮投篮中,甲进球个数为X ,则X 的取值为0,1,2,3,计算P(X =0)=(1−12)3=18,P(X =1)=C 31⋅12⋅(1−12)2=38, P(X =2)=C 32⋅(12)2⋅(1−12)=38,P(X =3)=(12)3=18;所以P(ξ=0)=(18)2+(38)2+(38)2+(18)2=516,………………………………(6分) P(ξ=1)=2×18×38+2×38×(18+38)=1532,……………………………………(8分) P(ξ=2)=4×18×38=316,………………………………………(10分) P(ξ=3)=2×18×18=132;………………………………………(12分)所以ξ的分布列为; ξ 0 12 3 P5161532316132数学期望为E(ξ)=1532+38+332=1516.………………………………………………(15分) 【解析】(1)利用n 次独立重复实验恰有k 次发生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2)由题意知随机变量ξ的取值,计算对应的概率值, 写出分布列,再求出数学期望值.本题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的计算问题,是中档题.21. 已知点P(1,2)是抛物线y 2=4x 上的一点,过点P 作两条直线l 1与l 2,分别与抛物线相交于异于点P 的A 、B 两点.(1)若直线AB 过点(2,0)且△PAB 的重心G 在x 轴上,求直线AB 的斜率; (2)若直线AB 的斜率为1且△PAB 的垂心H 在x 轴上,求直线AB 的方程.【答案】解:(1)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因为△PAB的重心G在x轴上,所以y1+y2=−2,将直线AB代入抛物线y2=4x方程可得:y2−4my−8=0,所以y1+y2=4m=−2,解得:m=−12,所以直线AB的斜率是−2.(2)若直线AB的斜率为1,则直线PH的方程是y−2=−(x−1),所以H(3,0),若直线AB的斜率为1,则设直线AB的方程为x=y+t,将直线AB代入抛物线y2=4x方程可得:y2−4y−4t=0,所以y1+y2=4,y1y2=−4t,且△=16+16t>0,因为BH⊥AP,所以y2x2−3⋅y1−2x1−1=−1(∗),将x1=y1+t,x2=y2+t代入(∗)得2y1y2+(t−3)(y1+y2)+t2−4t+3=0,将y1+y2=4,y1y2=−4t代入上面方程可得:t2−8t−9=0,由此方程解得:t=9或t=−1(舍),所以直线AB的方程是x−y−9=0.【解析】(1)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根据重心的性质,以及根与系数,根据斜率公式即可求出,(2)分类讨论,根据韦达定理和斜率公式即可求出.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直线系方程的应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2.已知A,B分别为椭圆C:x2a2+y2b2=1(a>b>0)右顶点和上顶点,且直线AB的斜率为−√22,右焦点F到直线AB的距离为√6−√33.(1)求椭圆C的方程;(2)若直线l:y=kx+m(m>1)与椭圆交于M,N两点,且直线BM、BN的斜率之和为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k AB=ba =√22,∴a=√2b,则b=c,直线AB:bx+ay−ab=0,∴|b−√2b|√3=√6−√33,∴a=√2,b=1.因此,椭圆C的方程为x22+y2=1;(2)设点M(x 1,y 1)、N(x 2,y 2),将直线l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y =kx +m x 22+y 2=1,消去y 并整理得(2k 2+1)x 2+4kmx +2m 2−2=0, ∴△>0,由韦达定理得x 1+x 2=−4km 2k 2+1,x 1x 2=2m 2−22k 2+1. ∵k BM +k BN =2kx 1x 2+(m−1)(x 1+x 2)x 1x 2=1,∴(2k −1)x 1x 2+(m −1)(x 1+x 2)=0,∴2k =m +1>2,∴k >1,又∵△>0,∴2k 2>m 2−1,综上所述,0<k <2.因此,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0,2).【解析】(1)先由直线AB 的斜率得出a =√2b ,于是得出c =b ,再由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得出b 的值,从而可求出a 的值,从而可写出椭圆C 的方程;(2)设点M(x 1,y 1)、N(x 2,y 2),将直线l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列出韦达定理,由直线BM 、BN 的斜率之和为1,结合韦达定理得出k 与m 所满足的关系式,结合m 的范围,可得出k 的范围,再由△>0,得出k 的另一个范围,两者取交集可得出实数k 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考查椭圆的方程以及韦达定理设而不求法在椭圆综合问题中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23. 已知平面上一个圆可以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两个圆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设平面上n 个圆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f(n)个部分.(1)求f(3),f(4)的值;(2)猜想f(n)的表达式并证明;(3)证明:2n ≥f(n).【答案】解:(1)由已知有:f(3)=8,f(4)=14,(2)f(n)=n 2−n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 =1时,f(1)=12−1+2=2结论成立;②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平面上k 个圆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k 2−k +2个部分,那么当n =k +1时,第k +1个圆与前k 个圆最多有2k 个交点,即此第k +1个圆最多被这2k 个交点分成2k 条圆弧段,由于每增加一个圆弧段,可将原来的区域分成两个区域,因此第k +1个圆使平面增加了2k 个区域,所以f(k +1)=f(k)+2k =k 2−k +2+2k =(k +1)2−(k +1)+2,综合①②得:即平面上n 个圆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n 2−n +2个部分,即命题得证(3)证明:①当n =1或2或3时,2n −n 2+n −2=0,即2n ≥f(n),②n ≥4且n ∈N ∗时,设a n =n 2−n+22n ,则a n+1−a n=(n+1)2−(n+1)+22n+1−n2−n+22n=−n2+3n2n+1,设g(n)=−n2+3n=−(n−32)2+94,因为n≥4,所以g(n)≤−42+3×4=−4<0,所以a n+1−a n=−n2+3n2n+1<0所以n≥4时,数列{a n}是单调递减数列,所以a n=n2−n+22n ≤42−4+224=1416<1,所以2n>n2+n−2,综合①②得:2n≥n2+n−2.故不等式得证.【解析】(1)由题意可知:f(3)=8,f(4)=14,(2)猜想f(n)=n2−n+2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可得解:(3)证明:讨论①当n=1或2或3时,2n−n2+n−2=0,②n≥4且n∈N∗时,用数列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证明即可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数学归纳法及数列单调性的证明,属难度较大的题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苏俄苏联全球趋势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12)12.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A2.(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18)18.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C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者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A. 苏俄新经济政策B. 苏联斯大林模式C. 美国罗斯福新政D. 中国的改革开放【答案】B4.(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3.5倍,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

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

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B. 斯大林体制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C. 集体农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工业化方针提出使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B5.(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私人土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却生产了25%-30%的苏联农产品。

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A. 鼓励私人农场发展B. 集体农庄生产效率较低C. 忽视农业重视工业D. 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答案】B6.(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苏联作家爱伦堡在《解冻》(1954年发行)里中写到:“窗外是一片激动人心的情景。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数学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计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如果随机变量13,3X B∼,那么()E X 等于( ) A .23B .1C .2D .3 2.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某地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甲、乙、丙三个人到两所学校进行调研,每个学校至少安排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A .6种B .8种C .9种D .12种3.把红、黑、白、蓝4张纸牌随机地分给甲、乙2个人,每个人分得2张,事件“甲分得红牌和蓝牌”与“乙分得红牌和黑牌”是( )A .对立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互斥但不对立事件D .以上均不对4.若41x + 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A .1 B .2 C .4 D .65.若抛物线24y x =上的一点M 到坐标原点O ,则点M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 A .23B .1C .2D .3 6.某班经典阅读小组有5名成员,暑假期间他们每个人阅读的书本数分别如下:3,5,4,2,1,则这组数据的上四分位数为( )A .2B .3C .3.5D .47.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 1,2距离为3,且与点()B 3,2距离为1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8.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24AB BC ==,动点M 在以点C 为圆心且与BD 相切的圆上,则BM BD ⋅ 的最大值是( )A .4−B .1−C .1D .1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5.候鸟在该区域栖息、繁殖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该区域成为“侯鸟天堂”的有利条件是当地
A.河湖结冰期短B.土层深厚肥沃C.森林植被茂密D.湿地面积广阔
【答案】4. C 5. B 6. D
【解析】
【分析】
以候鸟的迁徙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湿地的成因、湿地的功能以及候鸟繁殖的季节,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作答,紧扣着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4题详解】
A、该地纬度高,台风不会发生,A错误;
B、寒潮主要是造成降温天气,河流结冰,对沼泽形成不起决定作用,B错误;
C、沼泽的形成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处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高;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在河流封冻和解封的季节易发生凌汛,大量流冰堵塞河道,河水大面积泛滥;河流分汊众多等。与图示区域沼泽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凌汛,C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
3.在河滩寻采水冲玛瑙最适宜的月份可能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1月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河流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9)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9)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铁犁牛耕的产生B.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 单位产量的提高D.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答案】D【解析】左图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右图是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D正确;A是春秋战国时期;B属于小农经济,并没有改变;C中粮食产量无从体现。

2.下列引文中,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即土地归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是土地归周王所有,故A项正确;“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故B项错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故CD项错误。

3.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 均有无而通万物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均有无而通万物,反应的是商业的发展。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反应的是纺织业的发展;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九 一酝酿中的变革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九 一酝酿中的变革 含答案

一酝酿中的变革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危机加剧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掌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内容和特点,维新派进行维新活动的重大事件。

3.分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理解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开展。

一、大势所趋1.国际形势(1)在经济上: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3)世界潮流: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①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②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②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新思想的演进1.近代开眼看世界(1)人物:林则徐、魏源。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思想(1)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2)评价: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早期维新思想(1)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2)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3)评价: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②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维新思想的发展(1)康有为: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

(2)梁启超:①著作:《变法通议》。

②主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存;“民权论”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③作用: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技、航天等方面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汝窑瓷器的天青色来自氧化铁B. “傍檐红女绩丝麻”所描述的丝、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 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作为金属合金材料使用D. 诗句“煮豆燃豆萁”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铁是红棕色的,所以汝窑瓷器的天青色来自氧化铁说法是错误的,故A错误;B.丝指蛋白质,麻指纤维素,故B错误;C.氮化镓是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D.煮豆燃豆萁,豆萁燃烧发光放热,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D选项正确;所以本题答案:D。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pH=6的纯水中含有OH-的数目为10-8N AB. 当氢氧酸性燃料电池中转移2mol电子时被氧化的分子数为N AC. 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含有N A个S—S键D.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2molH2(g)充分反应,生成HI分子数最多等于2N A 【答案】B【解析】【详解】A.纯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所以pH=6的纯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l×10-6mol/L,1L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l×10-6N A,故A错误;B. 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当转移2mol电子时,被氧化的分子数为N A,故B正确;C. 由雄黄的结构简式:可知,结构中不存在S—S ,所以C错误;D. 因为H2+I22HI为可逆反应,所以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2molI2(g)充分反应,生成HI分子数小于2N A,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B。

3.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所称的“因以其伯”是指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征收赋税、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

各邦族依旧保留其宗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央政府实现了对地方直接管理B.土著邦族崛起成为新兴政治力量C.分封制的实施促进了邦族的融合D.土著邦族完全接纳周代礼乐文明2.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

《春秋》这种“记事”特点表明孔子A.注重对人物的客观评价B.表达对传统礼乐秩序的维护C.默认当时时代的变迁D.寄予对君主专制的政治诉求3.2010年,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捐赠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简牍。

这批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抄写的字体主要是隶书,只有一小部分是篆书。

由此推知该批简牍抄写于A.战国B.秦代C.汉代D.唐代4A.端午节起源于西汉时期B.史料记载均不可信C.端午节历史的内涵丰富D.史料愈近愈为可靠5.《日知录》序言中记载:“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

”由此可推断顾炎武A.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B.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縛C.具有革命进取的精神 D.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6.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有学者认为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

明清小说A.满足底层百姓的文化需求B.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C.充满现代主义的风格色彩D.满足了统治者的心理要求7.“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元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

材料中的军事行动A.震摄了清廷心脏地区B.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瓦解了北方封建制度8.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洋务派秉持着“中体西用”的思想,用自己的脊梁支撑起没落中的清帝国,使得蓬勃一时的洋务运动,最终只能如同绣在屏风上的鸟儿无法飞翔,随着那个时代一起下沉。

以下言论与洋务派思想一致的是A.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长经也。

B.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C.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D.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9.《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主张效仿日本,实施君主立宪制。

这表明维新派A.放弃了变法维新主张B.逐步向革命派转化C.以开发民智作为终极目标D.坚持建立近代国家10.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分配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必须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

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

这一思想A.完全继承了儒家大同思想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C.与中共革命纲领完全一致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1.十九世纪末,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个人主义”一词虽传入中国却遭时人诟病。

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的解放”却广为流传,大行其道。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B.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C.促使启蒙思想开始传播D.促进了君主制度的崩溃12.1922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向中国共产党发出如下指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接短笺后,应根据共产国际主席团7月18日的决定,立即将驻地迁往广州(国民政府所在地),并与马林同志密切配合进行党的一切工作。

”材料中的“党的一切工作”应包括A.讨论组建中国共产党B.筹划国共两党合作事宜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开辟敌后根据地13.“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精神穹宇方面的建设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在井冈山创业时期,共产党就结合中国国情完成了精神穹宇基本框架。

”材料中的“精神穹宇基本框架”A.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D.克服了王明等人“左”倾错误14.1937年9月,东京广播电台播出一条爆炸性新闻:“皇军最老的王牌第五师团在山西北部山岳地带遭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一名高级军官阵亡。

” 该事件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粉碎了日军侵占华北的企图C.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D.揭开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序幕15.50年代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双重角色。

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从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向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

产生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A.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B.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需要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16.“两弹城”指的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等杰出科学家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他们的成就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根本条件B.改变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C.是新中国走向强国的有力支柱D.直接促成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7.台湾同胞为祖国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

从1992年到1997年,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增长了124.7亿美元,在大陆投资项目增至20125个,总额约110.34亿美元。

这直接得益于A.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B.“九二共识”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C.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18.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戈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

他们的观点A.倡导人人之间平等B.摆脱古希腊神话影响C.更加关注人类自身D.奉行神权至上的理念19.在德国哥庭根市公墓内,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刻着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普朗克常数),这是对他毕生贡献的最大肯定。

他的贡献A.推动对微观世界的认识B.完善了经典物理学的框架C.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D.促进了相对论的提出20.2019年4月15日,著名古迹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卡西莫多心爱的钟楼建筑尖塔在大火中倒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中那令人动容的场景不复存在。

与《巴黎圣母院》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唐璜》B.《红与黑》C.《约翰克里斯多夫》D.《等待戈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13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

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

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

唐初三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唐高宗以后三品、四品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中枢政要,有时宰相达20多人。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待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

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陆杰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

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

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摘自罗志田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发展的特点。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启示。

(3分)22.(13分)近代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信念和思想的转换。

人们的思想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重视实际和理论,从而促进科学革命的发生,而科学革命通常又会带来新的思想产生。

材料一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

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

……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3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10分)23.(14分)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靠却又矛盾重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

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

……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摘自《社会科学》(1996年09期)材料二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

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20 世纪 6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

美苏争霸态势改变,陷入越南战争的美国实力有所削弱,苏联开始转守为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