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说课课件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说课课件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学生是中心。教会学生如何 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 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 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 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 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 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 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练习,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 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 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 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本节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 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 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 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漾濞县苍山西镇初级中学 左志荣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法、学法 4.教学设想 5.教学思路设计 6.作业布置 7.板书设计
5.1 水的淨化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 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物质的计 算做好准备,而且是作为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故学好本 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 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 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 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 练的计算技能。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优秀版)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优秀版)

• 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 32克

• 4. 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 克?(Fe+H2SO4 =FeSO4+H2↑) 0.21克 。
• 5.已知反应:2A+B =C+D,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 4∶3,若A与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和D共 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为1.2g 。
D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 D.2.4gM与5gRO2反应生成7.4gN • 2.在化学反应2A+B2 =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
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C

• A.9g B.11g C.12g D.14g
•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 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
•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 位。
反馈练习
• 1.在M+RO2=一定条件下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 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 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
讨论交流
•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 依据是什么?
•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
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
2.(1 (2 (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
•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
•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 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 不要漏掉单位。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 算。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PPT下载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PPT下载
解:设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100
CaO + CO2↑ 56
X
10t
100
56
100×10t
=
X=
X
10t
56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7.9t。
=17.9t
课堂练习(P10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 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解:设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
X
32×18g X=
20
=28.8g
活动探究
电解18克水最多可以生成多少克的氧气?

2H2O 通电 H2↑+ O2 ↑
36
32

18g
X

36
32
=
18g
X
32×18g
X=
=16g
36
接着再练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
酸钙多少吨?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你 清 楚 吗?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各是什么。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回 忆……
请你以化学方程式:

2KMnO 4
K2MnO 4 +MnO2+O2↑
316
197
87 32
为例说一说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标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16
32
已知质量、未知质量 6g
x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ppt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ppt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例1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步骤: 1.设未知量
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2KMnO4 ==Δ=== K2MnO4 +MnO2 + O2
程式
3.标出相关物质的化学 2×158
32
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 6g
x
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
知识点、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简单问题
【典例】将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30.6克加 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21.0克。试问: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分别为多少克?
解析:(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0.6g-21.0g=9.6g
(2)解:设氯酸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量为x
MnO2
2KClO3 Δ 2KCl+ 3O2
24
96
5
9.6
x 245 96
g
=
x
9.6g
答:略
x=24.5 g
一、选择题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C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 量之比
标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点燃
2H2 + O2 ===== 2 H2O
2×1×2 :16×2 : 2 ×(2+16)
4 : 32 :
36
若: 4克 :( 32 )克 : ( 36 ) 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教学课件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教学课件

例题3、高温煅烧含杂质10%的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100吨,可得生石 灰( CaO)多少吨?
解:设可得生石灰质量为x
高温
CaCO 3
CaO CO 2
100t ×(1-10%)
100 56 X=50.4t
90t x
答:可得生石灰50.4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关于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注意;涉及气体体积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 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出求生成物 或反应物的量)。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即质量守恒定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100
44
50g
x
100
50g
44
=x
x = 22g
答:理论上可制得CO2 22g。
典型例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 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依次为
m(Mg)、m(O2)、m(MgO)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A.2g、3g、5g
B.3g、2g、5g
C.1g、4g、5g
D.4g、1g、5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思路 明确原理写出化学方程
式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 之间的关系
列比例式求解
回顾检查
①设未知量
步骤
②写化学方程式
③找出已知量和 未知量的关系
④列比例式 求解
⑤写出简明答案 ⑥回顾检查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课件】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化学课件】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第五单元
课题3
化学方程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 算
学习目标
•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 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
•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 •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 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
•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学习内容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 骤和方法
•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 依据是什么? •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
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
讨论交流
2.(1 (2 (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
•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 •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 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 不要漏掉单位。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 算。 •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 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 •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 位。
C
• 8.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 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 4Al+3O2↑,对“电解10t氧化铝最多生 产多少吨铝?”,你能有几种方法解
提示:第一种方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第二种方法, 由于氧化铝中的铝全部变成了铝单质,所以铝的质量=氧化 铝的质量×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铝的质量为5.3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课件(23张PPT)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课件(23张PPT)

KLC 金田科瑞 版权所有-KLC 金 田科瑞
2、阅读比较,自主探究。15分钟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 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 过程跟例题1、2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 按例题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 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 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主讲: 张美云
班级:初三8、9、10班
版权所有-KLC 金田科瑞 KLC 金田科瑞
说课程序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资源选取与运用 六、说板书
KLC 金田科瑞 版权所有-KLC 金 田科瑞
二、说教法
• 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 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 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 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 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 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 “要我学” 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 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版权所有-KLC KLC 金田科瑞 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方法规范化
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158 6g 2×158 32 x = 32×6g 2×158 6g = x = 0.6g

初三化学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初三化学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A、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可以求出A、B的 质量比,进而求出B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C的 质量。
计算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分数实例
题目
在反应2A + 5B = 4C + 7D中,已知 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0gC和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 质量比为多少?
已知反应2A + B → C,A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30,B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40,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求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
计算题3
已知反应3A + 2B → 2C,A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40,B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50,C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100,求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
提高练习题
计算题1
已知反应2A + B → C,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B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40,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求反应中A与B的 质量比。
03
理解了化学计量数与物 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04
学会了如何根据化学方 程式进行质量计算和比 例计算。
学习收获和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 单计算的基本技能,这对我未来的化学学习和实验操
作都非常重要。
输标02入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化学方程式的实用性 和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注明反应所需的温度、压力等条件, 对于特定反应,还需注明催化剂等物 质。
配平
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 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物 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01
02
03
观察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