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频加网技术

合集下载

调频加网技术分析

调频加网技术分析

调频加网技术分析调频加网技术在目前应该说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实际上调频加网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末,随着设备和材料的更新,调频加网技术已经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

调频加网技术之所以目前被看作是一种技术炒作,主要是它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尚无法得到很好解决:1、网点扩大问题。

网点扩大是指当用油墨印刷时半色调网点扩散的现象。

使用调频网点的图像会出现特别大的网点扩大,在非涂布纸上印刷时高达50%,严重影响了图像的再现。

2、质量控制难。

由于网点扩大问题的存在,印刷图像会发暗,中间调向暗调偏移,在印刷工艺中,中间调及暗调部分的表现不易掌握。

3、对晒版、印刷等后式序的材料、机器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国产的材料和工艺难以满足调频网点对印刷适性的要求,目前高档彩色印刷常用175LPI或200LPI的调幅网点,网点范围一般在2%~98%,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是现有材料(印版、橡皮布、油墨、纸张等)在传统工艺上能达到的极限值。

而调频网点图像由相当于是200LPI调幅网点的2%或更小的网点聚集而成,所以用现有的材料和工艺实现调频网点再现还有一定的困难。

上面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的条件下恰恰可以得到解决,我们拥有崭新的印刷机,由于精度高,可以通过控制印刷压力控制网点的扩大率;报业的加网线数往往在100lpi以内,网点大小可以比商业印刷大,我们拥有CTP直接制版机,可以使制版过程得到稳定控制,小网点可以完美制出。

如果对调频加网技术仔细分析,相比传统调幅加网,可以发现调频网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调频网的高保真印刷和细节完美再现等特点我们不提,针对报业,这种技术将带来如下三个好处:1、彻底避免龟纹,网线角度在加网过程中不必考虑;2、由于网点小,必须降低印刷压力,我们都知道,影响印刷机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印刷压力,如果采用调频网印刷,印刷机的寿命可以延长大概3-5年;3、由于网点很小,将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节省印刷中的水和墨的用量,水墨平衡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日积月累将会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

(整理)浅谈CTP加网技术

(整理)浅谈CTP加网技术

浅谈CTP加网技术毫无疑问,每一个印刷厂都认为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印刷质量,由于它不需要使用胶片,而是直接在印版上成像,因此能使印刷车间变得更加整洁,同时还能让人们使用更加精确的网点,减少了印刷机所受的四色印刷的限制。

此外,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减少网点变形,最大限度地补偿印刷机上的网点扩大。

在这样发展趋势下,很多制造商都推出了用于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上的随机加网产品。

传统的半色调加网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幅加网,它由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网点组成,通过网点尺寸的变化来体现高光或暗调的区别。

调幅加网具有很强的预测性,而且在印刷机上的效果比随机加网要好。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就在于,印刷厂必须要保证图像在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不丢网点。

随着加网线数的增加,控制高光网点和保持暗调网目间的间隙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调频加网或随机加网使用了与调幅加网完全不同的方式,它们能够保持网点尺寸的一致,但会改变网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在很多区域内网点非常小而且排列的非常紧密,因此调频加网能够再现出更多的细节(中间调),同时减少“莫尔”条纹出现的机会。

用调频加网技术印刷出的图像往往能够达到连续调照片的质量。

但是,由于调频加网使用了非常小的网点,因此在调幅加网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高光网点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调频加网的大部分阶调中。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出现以前,人们很难将微网点从胶片上转移到印版上,而现在,这个问题就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了。

很多新兴的加网技术都是调幅和调频加网的混合体。

混合加网在大部分色调区域内使用传统的条幅加网方式,而在高光和暗调区域使用调频加网技术。

通过混合加网,胶印厂能够提高调幅加网区域的加网线数,而不会给印刷机带来额外的负担。

以下就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最新加网产品(爱克发、Artwork Systems、艾司科、富士胶片、海德堡、柯达、Rampage系统、RIPit和网屏)。

爱克发爱克发公司声称自己推出的加网技术能够将调幅和调频加网的优势结合起来。

211181392_调频加网对于全息再现图像的影响

211181392_调频加网对于全息再现图像的影响

包装工程第44卷第9期·282·PACKAGING ENGINEERING2023年5月调频加网对于全息再现图像的影响解文博,王庆(齐鲁工业大学,济南250353)摘要:目的对全息图进行加网处理,实现计算全息图的二值化,将计算全息图应用于印刷领域。

方法本文设计计算全息图进行调频加网的整体方案,讨论不同的加网算法对计算全息再现图像的质量影响。

首先,对3幅不同类型的灰度图片进行计算全息编码得到全息图;然后利用误差扩散算法和抖动算法对全息图进行调频加网获得二值化全息图;之后通过光场重建得到全息再现图像。

结果对全息再现图像进行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数据比较发现,误差扩散算法更适用于计算全息二值化处理,抖动加网使计算全息图产生周期性图案,导致再现全息图产生混频现象,全息再现图像的质量下降。

结论加网导致全息图再现质量下降,误差扩散算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再现像,适用于全息图的二值化处理;与此同时,抖动算法会产生混频现象,因此抖动算法并不适用于全息图二值化处理。

关键词:计算全息;相位恢复算法;数字加网;误差扩散算法;抖动算法中图分类号:TS8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09-0282-07DOI:10.19554/ki.1001-3563.2023.09.034Effect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Screening on Quality of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XIE Wen-bo, WANG Qing(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an 250353, China)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screen the hologram to realize the binariza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hologram and apply the computational hologram to the printing field. An overall scheme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screening for computational hologram was designed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creening algorithms on the quality of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 were discussed. Firstly, three types of grayscale images were holographically encoded to obtain holograms and then these holograms were subject to frequency modulation screening to gain binarized holograms by the error diffusion and dither-ing algorithms. Finally, the binarized holograms were transformed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s by means of light fiel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and the structure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 (SSIM) data of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s, the error diffusion algorithm was more suitable for computing holographic binarization and the dithering screening caused periodic patterns on the holograms, which resulted in fre-quency mixing phenomena on the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s, so the quality of the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s was reduced. Screening degrades the quality of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images. The error diffusion algorithm has better reproduction images and is suitable for hologram binarization. Furthermore, the dithering algorithm produces frequency mixing, so it is not suitable for hologram binarization.KEY WORDS: computational holography; phase recovery algorithm; digital screening; error diffusion algorithm; dither-ing algorithm收稿日期:2022−06−03作者简介:解文博(1998—),女,硕士生,主攻轻工技术与工程。

调频/调幅混合型网点的特点和技术现状

调频/调幅混合型网点的特点和技术现状
如 图2一a所示 ,印刷 品图像 的高光和暗调 区域 是 用调 频 网点 复制 的;而在 图2一b中可 以看到其 中问调采 用了调 幅加 网技术 。
2.柯达公司 的“视方 佳”(Staccato)
随 着克里 奥 并入 柯 达公 司 ,StacCato加网技 术也 成 为柯 达 公司 的加 网技术 产品 。
文 /王 国庆 从上世纪 80年 代 开始 ,调 频 加 网 逐步 进 入印刷复 制 领域 。如图 1-b所示 ,调频 网点同样具备 3个特 征 : 1.网点的面积 恒定 .但其 出现 的空间频率 高低随 图像 深浅变化 ; 2.网点 出现 的空间位 置具有一定 的随机性 : 3.每个 网点 自身的光 学密度相等 。 显 然 .由于 网点 的空间位置 随机性 ,调 频加 网能够避 免 调幅 加 网无 法完 全克 服 的条纹 型干 扰 ,提 升 了图像 细 节 的再现 质量 .使 印刷 图像 与 照片 ”更 加”相像 ,具有 明 显 的优势 。 然 而 ,调频加 网的缺 点也是 明显 的 .这 就是 由于 网点 自身的 ”分散 性”.网点 周长 的总 和大大 高于调 幅网点 。因 此 ,调 频 网点 在 印刷 中 的扩 大相 应 较 为严 重 ,导 致 中 间 调 、暗调 颜色 变深 ,层次 损失 。同时 .在 图像 的亮调 处 .调 频 网点 大 多孤 立 出现 .容 易在 制版 和 印刷 传递过 程 中丢 失 。因为面积 率50%调频 网点在空 间排 布上的 随机 性存在 一 定 限制 ,用调频 网点复制 的中间调 显得粗糙 。
爱克发公 司 的Sublima ̄JH网技术 采用 了面 向阶调 的混 合加 网技术 。它对8%~92%的阶调范 围采用 了调幅加 网技 术 .但 加 网线数 达 ̄fJ340线/英 寸 ,以此降低 了条纹干扰 。与 此 同时 ,对o%~8% ̄D92%~l00%的高光和暗 调区域 采用 调频 加 网 ,而 在高 光 区域 .调 频 网点 的尺 寸 受到 控制 .以 保证其 正常传递 。

三种印前加网技术的区别

三种印前加网技术的区别

与调幅加网相比较而言,调频加网有诸多优点。在胶印、柔性版印刷、新闻印刷等领域,有着极佳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调频加网着墨点很小,因而对纸张、油墨及设备的适性要求高,在推广应用上存在难题。
二、高保真真彩色加网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印刷工艺水平,提高印刷设备的分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制版技术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印刷品的复制质量。随之而产生了高保真真彩色的加网技术。高保真网点是为调频网点技术设置的新标准,是一个纯软件的方法。高保真真彩色采用调频网点,使用超过四色的分色技术,在色彩再现范围、印刷密度、清晰度和层次等方面与四色加网技术相比都有重大的改进。高保真加网技术是未来加网技术的主流。
三、调幅加网(SAM)
调幅加网技术是以网格中心元素为基础,相邻两网点的中心距离不变,网点的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网点形状是人为设计的点型。像素值的大小,控制着网点面积的大小,它在加网网点数目不变的情况下,以改变网点的大小来表达图像层次的深和浅。
计算机调幅加网与电子分色机加网技术基本相同。网点形状的精细调整、网点形状调整算法是调幅加网在多色套印时,易产生干涉条纹,必须严格控制分色版的网屏角度。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三种印前加网技术的区别
一、调频加网(SFM)
调频加网技术是一些微粒点子作为独立的像素单位。它们随机的分布在一个特定的单位区域,其面积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调频加网技术分析和研究

调频加网技术分析和研究
用前 景 。
关 键 词 : 频 网 ; 网技 术 调 加 中 圈 分 类 号 : S 0 T 8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1 5 3 2 0 ) —0 1 — 0 1 0 —3 6 ( 0 2 5 O 2 3
An y i n s ar h o al s s a d Re e c n FM c e n ng Te h o o y S re i c n lg
角 的 概 念 , 根 本 上 避 免 了 调 幅 网 点 可 能 引 起 的 撞 从
网 、 网问题 。 频 网点 成 为 高 保 真 印刷 的首 选 网 错 调
点 同 时 , 被 用 于 某 些 特 殊 印 刷 ( : 网 印 刷 ) 也 如 丝 。
区域 的最 终 网点数 量 与 该 区域 的灰 阶 值 成正 比
因此 , 以说无论 传 统 的 调 幅加 网 , 可 还是 调 频加 网 , 都 是建 立在 阀值操 作基 础 上的 。
1 调频 网点 产 生 的原 理
调频 网点 的单元 网格 内 的基 本 同点 的位置是 由
维普资讯
包 装 工程
P C A KA NG E GI E I o. 3 2 0 . GI N NE R NG V [2 0 2 5
调 频 加 网技 术 分 析 和 研 究
邝 敏 威 ,陈 新
( 洲 工学 院包装 与 印刷学 院 , 南 株洲 株 湖
K UA N M i w i .CH EN X i n— e n
c h z o si t o c n l y Z u h u4 2 0 ia u h uI t u e f Z n t Teh oo , h z o 1 0 8 l n ) g Ch

无线电通信中的调频与调制技术解析

无线电通信中的调频与调制技术解析

无线电通信中的调频与调制技术解析无线电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无线电通信中,调频与调制技术则是实现信息传输的关键。

本文将对调频与调制技术进行解析,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指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调频技术中,信号的频率被调制成与信息相关的频率,然后通过无线电信道传输。

调频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低频的信息信号与高频的载波信号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频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调频广播。

在调频广播中,音频信号被调制到载波信号上,然后通过天线传输到接收器中。

接收器通过解调器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音频信号,从而实现广播节目的传输和接收。

另一个重要的调频技术应用是无线电通信中的频率调制。

在无线电通信中,频率调制被用于将声音、图像等信息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

这种技术在无线电广播、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指将信息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一种技术。

在调制技术中,信息信号被调制到载波信号上,形成调制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信道传输。

调制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信息信号的某些特性(如振幅、频率、相位等)与载波信号相互关联,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制技术的一个常见应用是调幅。

在调幅中,信息信号的振幅被调制到载波信号上,形成调幅信号。

调幅技术在无线电广播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

接收器通过解调器将调幅信号还原为原始的音频信号,从而实现广播节目的传输和接收。

另一个常见的调制技术是调频。

在调频中,信息信号的频率被调制到载波信号上,形成调频信号。

调频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将语音、图像等信息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

接收器通过解调器将调频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从而实现通信的传输和接收。

三、调频与调制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调频与调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数字加网技术及其在印刷复制上的应用

数字加网技术及其在印刷复制上的应用
生 产
栅格 涂 黑 的数量 。 另一 种调 频 加 网是 网点 大小 和空 间分 布都在 变化 ,即二级调 频加 网。
由于调频 加 网 的网点 时随 机分 布 的 ,不受 网屏
角度 限 制 ,无 网角 产生 ,从 而 不会 形成 龟 纹和 玫瑰
斑 ,不会产生错 网;由于使用了很细小的网点 ,使 图像看起来更加光滑 ,能显示更多的细节 ;并且使 用低分辨率的照排机也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图像 ;在
印 刷过 程 中更容 易 保持 水 墨平 衡 ,提高 印 品清 晰度 和 稳定性 。
二、数字加 网技术影像输出上的应用
本文对 同一图像分别采用了3 种数字加网技术
进 行 了加 网 ,为 了便 于 读 者 观 察 ,对 图像 进 行 了
放大并截取 图像 中的一个部分 ,以下4 组图分别是原 稿、调幅加网图像、调频加网图像和混合加网图像。
字加

觥复鞲 的 i 应 用
文/ 吴 丽 童 贞
在 平版 印刷 工艺 中 ,由于 印版 上 图文 部分 和 空 白部 分 基 本位 于 同~ 平 面 ,印刷 时 墨层 的厚 度 是一 致 的 ,所 以 图像 的层 次就 需 要通 过 加 网来 表现 。所
如 图1 所示为1 6 % 的调幅 加 网结 构 图 ,在 图 中涂 黑部
网发展 到 现在 的数字 加 网技 术 。数 字 加 网技术 是 计
算机出版系统 中采用的加网技术 ,根据纪录网点的
¨ l l ¨¨ ¨ ¨ ¨
分 布 状态 ,数字 加 网技 术可 以分 为 调 幅加 网、调 频
就 决 定 了调 幅 网 点 具 有 固定 的间距 。
加网和混合加网技术。
的技术 。 随 着 印刷技 术 的不 断 发展 ,加 网技术 也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调频加网技术
印刷中网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点可以传递图像的阶调、层次、色彩的变化,任何反射稿或透射稿,均以颜料颗粒或银粒分布的密度,构成连续性晕染的色调。

这种晕染的色调、层次必须借助于照相或其他的方法,将图像剖解分割为大大小小的网点表现出来。

网点是印版上最基本的构成图文的单位,它担负着再现原稿色调及组织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

按网点的作用原理可分为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两类,其中前者到目前为止的运用面相当广泛。

利用各种方法(玻璃网屏、接触网屏、电分技术)可获得此种类型的网点,因其加网工艺简单、快捷、成像效果好等优点而得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它的不足,如绝对不可能消除龟纹等,所以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另一类型的网点——调频网点。

调频加网理论的产生已有一段时间,在1993年初,Agfa分司、Linotype-Hell公司正式推出了调频加网技术,1993年8月我国北大方正也开发出自己的调频加网技术。

调频加网技术是图像经扫描输入后,经处理,通过输出装置时以同样大小的点随机分布在不同空间内,其点的多少和疏密即网点出现的频率高低,以此来表现图像的密度和层次的技术方法。

因此,它所表现的图像的精细程度,不再以每厘米内有多少黑白相间的线来说明,而是以点子的大小来定义,网点尺寸越小,能表现的图像精度就高,清晰度越好。

该技术所生成的图像,更接近照相效果。

因照相过程中,曝光量的强弱不同,同一区域内已感光的银盐颗粒就有多少的不同。

显影之后,图像上密度低的地方,银盐颗粒少;密度高的地方,银盐颗粒多,密度变化是以不同区域中银盐颗粒多少来决定的。

这正与调频网点相类似,而调幅网点不同,是以网点大小(成数)来表示,因此不能达到接近照相的效果。

目前各公司推出网点结构不同,并给予不同的名称,如Agfa公司称“水晶网”,Lino type-Hell公司称“钻石网”,大日本网屏公司称“RANDOT”等,都是在算法上不同,因此在每一图像面积单元内印刷网点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但都属于调频加网。

调频加网的网点大小,取决于输出分辨率和加网参数,如输出分辨率为2400dpi,加网参数为2×2个激光点作为一个网点,则加网点子直径为21μm;加网参数为3×3个激光点作为一个网点,则点子直径为32μm
在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调频网的转换与调整,核心是选取适当的随机率(rand omdots)和激光束直径相吻合。

新产生的调频网点才光滑坚实,大小均匀,极少孤立光斑,这是控制质量的关键。

新型的照排机正满足了这个要求,可以按网点大小来调整激光束直径。

另外,为配合下工序,亦应注意选取网点扩大值(Dot gain),一般可控制在5%的范围内。

除此以外,照排片的冲洗注意温度、速度、PH值等数值,用快速高温冲片,以保证点子的质量。

在印刷方面,由于调频不存在网角的限制,对设备套印精度反而要求不高,通常所用的彩色油墨也可接受。

晒版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但又是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环节。

首先,由于调频网点直径小,不需要二次曝光,否则网点损失很多,会牺牲一部分甚至全部2%网点为代价,因此只用一次曝光,应严格按规定执行,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及光量。

总的说来,调频网与调幅网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
1.由网点随机分布,叠印后不会出现龟纹;
2. 由于网点等大,在印刷时其中间调不会因网点扩大值大而导致阶调跳变;
3. 细部清晰度效果好,图像上一些细线不会因加网而形成折射或产生毛剌;
4. 能表现细腻层次,适合高精细印刷的需要;
5.印版上网点呈针点细微化,因此润版液也细微散化,使胶印作业易稳定;
6. 极微小点全面分散,使印张和橡皮布易分离,减小了印张的背面蹭脏;
7. 点子越小,表达层次越丰富。

调频加网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图像输出后不能进行修版;
2. 进行拷贝时有一定困难;
3. 不能使用分辨率很低的网点,否则会产生锯齿;
4. 当图像无套合规线时,套印非常困难,因图像边缘轮廓有时并不清晰;
5. 耐印率低
针对这些问题,有人则提出了同时应用调频加网和调幅加网的多重加网图像复制技术。

这种多重加网是为了解决传统调幅加网印刷适性好但易出现“龟纹”,而新兴调频加网不出现“龟纹”但印刷适性较难掌握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一种加网方式,用计算机处理在同一图像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加网方式,如在中间调易出现“龟纹”区采用调频加网,在高光和暗调区则采用调幅加网,这样各取其长,各避其短,这种加网方式也将被推广。

目前,在柔性版印刷领域中,调频加网技术运用比较广泛,如印刷一些高精细产品包装盒、烟盒等,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印刷领域中的深入应用,调频加网技术也将会在其他印刷领域内不断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