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锚节

合集下载

检修中心锚接—中心锚接检修标准学习(高铁接触网检修)

检修中心锚接—中心锚接检修标准学习(高铁接触网检修)
技术标准
➢承力索中心锚结绳: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 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中心锚结绳的驰 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驰度。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 内接触线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中心锚结绳 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器,两端与 承力索固定线夹比两侧吊弦 点高出0-20mm,应安装牢固。
➢锚结绳两边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不松 弛,每侧长度为11.5m;两端应分别用两个 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与承力索紧固,其间 距为100mm;锚结绳露头用ø1.6mm铁线 绑扎,距钢线卡子为100-150mm。

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

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

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2023年9月10日发布2023年9月20日实施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的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广铁职院铁道供电技术综合实训中心项目接触网专业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

二、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1)承力索架设落锚已完成,补偿装置工作正常;(2)中锚下锚拉线及下锚底座已安装,锚柱顺线路倾斜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技术要求(1)承力索中心锚节应在承力索架设后尽快安装;(2)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最低点应不低于该跨承力索的最低高度,张力应严格按中心锚结安装设计图表中的张力安装;(3)中心锚结柱的腕臂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4)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至腕臂中心距离为200mm;(5)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固定承力索与承力索中锚绳)的螺栓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长螺栓在上,短螺栓在下;固定承力索与接触线中锚绳的螺栓从上向下穿向;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安装说明书要求。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安装中心锚结绳→结束。

5.2工艺流程五、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提前测量辅助承力索绳,剪断盘好,并将起锚侧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按《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作业指导书安装好,为安装做好准备,如下图所示:将承力索依次穿入锥筒螺栓和楔子孔内,线头露出楔子大端面约2~3mm。

将锥筒螺栓轴向移动并使楔子外锥面与锥筒螺栓内锥面贴合,轻轻敲击楔子大端面,以迫使楔子握紧承力索,承力索端头露出楔子大端面 2~3mm。

当紧固力矩达到80N.m时,锥筒螺栓有部分螺纹裸露在外属于正常情况。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

中间【2 】锚结中间锚结是指在锚段中部,接触线对于承力索.承力索对于锚柱(或固定绳)进行锚固的方法,称为中间锚结.等于请求在两头装有补偿装配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间锚结.一.中间锚结的感化和安设1.中间锚结的感化接触网锚段安装中间锚结后,线索在中间锚结处相当于逝世固定方法,是以当温度变化时,锚段内线索的热胀冷缩便产生在中间锚结与两头的补偿器间,有用缩短了线索的伸缩规模.中间锚结具有以下感化:⑴锚段线索张力比较平均,保证接触吊挂处于优越工作状况.⑵设立中间锚结后可以缩小变乱规模,即当一侧产生断线变乱时不至影响中间锚结另一侧吊挂线路,有利于抢修变乱和缩短变乱抢修时光.⑶可防止线索在外力感化下向一侧串动,如风力.受电弓摩擦力.因坡道和自身重力引起的串动力.2.中间锚结的安设中间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间锚结双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央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在两头装设补偿器的接触网锚段中,必须加设中间锚结.每个锚段中间锚结安设地位应依据线路情形和线索的张力增量盘算肯定.一般布置原则是使中间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并尽可能接近锚段中部.当锚段全体在直线区段或全部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雷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间锚结应安设在锚段的中央地位.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的中间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小的一侧.在特别情形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 以下),可不设中间锚结,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间锚结.二.中间锚结的构造和请求中间锚结的安装情势有多种,对于不同的吊挂情势,中间锚结的构造情势也不同.一般分为半补偿中间锚结.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和简略吊挂中间锚结.1.半补偿中间锚结半补偿中间锚结帮助绳采用GJ 一50镀锌钢绞线(19股)制成,帮助绳中央用中间锚结线夹与接触线固定,帮助绳两头分离用正反两个钢线卡子紧固在承力索上.当一侧接触线断线后,另一侧接触线在中间锚结帮助绳的拉力下,不产生松动现象,起到了缩小变乱规模的感化.如图2—9—1所示.2.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的运用,是因为全补偿链形吊挂时,接触线.承力索均设有补偿器,是以,都应设置中间锚结.在全补偿吊挂时,接触线中间锚结构造与半补偿雷同.承力索中间锚结帮助绳则采用GJ 一70镀锌钢绞线制成,其长度斟酌布置在三个接触网跨距中.中间锚结在中央跨距,相邻两吊挂点和跨顶用钢线卡子将帮助绳与承力索固定在一路.帮助绳两头各经由过程一串悬式绝缘子硬锚在图2-9-1 半补偿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1—接触线;2—中间锚结线夹;3—承力索;4—中间锚结帮助绳;5—钢线卡子;6—绑扎段最外侧支柱上,两支柱均为锚柱应打拉线.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构造如图2—9—2所示.3.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是将中间锚结绳的吊挂点与承力索固定,依附上部固定绳对承力索起到锚结的感化,这种情势也称为防窜中间锚结.一般设在站场的正线及站线中间锚结地位处设置软横跨节点14上.有防断式和非防断式之分.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的承力索中间锚结绳用GJ —70钢绞线在吊挂点处经由过程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在两侧的跨距中间地位安装接触线中间锚结线夹,并将锚结绳向承力索中间锚结偏向经由过程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有防断式和非防断式之分.其构造如图2—9—3所示.4.简略吊挂中间锚结设置简略吊挂中间锚结时,需增设一条中间锚结帮助索,帮助索采用GJ 一50镀锌钢绞线制成,帮助索的两头分离经由过程一串悬式绝缘子硬锚在中间锚结地点跨距两侧的支柱上(即等于在该跨距中增长了一段承力索).该支柱为锚柱应打拉线,以保持受力均衡.在直线上和曲线上都有不同的安装请求.在直线上,个中间锚结构造与半补偿吊挂中间锚结的构造类似,只不过简略吊挂中间锚结绳较短(一般不超过5m ),并且是采用钢丝绳制成(截面积为50 m ㎡),钢丝绳两侧分离用3个钢线卡子紧固在帮助绳上.如图2—9—4所示.图2-9-2 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 a —立面图;b —平面图 (a )(b )图2-9-3 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图2-9-4 直线区段的简略吊挂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在曲线区段时,个中间锚结设置不同于直线区段,其构造看上去象一个倒装的中间锚结.曲线上中间锚结绳也采用50mm2截面积的钢丝绳制成,个中央搭过平直腕臂并用线夹固定在腕臂上.钢丝绳两头各用一个中间锚结线夹固定在接触线上.曲线区段中间锚结帮助索较长,个中部与中间锚结帮助绳雷同固定在腕臂上,两侧各经由过程一串悬式绝缘子硬锚于相邻的支柱上.这两根支柱应打拉线.中间锚结绳在接触线上的固定点距吊挂定位点6m,中间锚结构造高度一般为0.5m.如图2—9—5所示.图2-9-5 曲线区段的简略吊挂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

接触网中心锚结PPT课件

接触网中心锚结PPT课件
• 6 站场防窜动中心锚结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四、中心锚结检修的主要内容
1、检查中心锚结线夹两边张力是否相等,有无断股 散股; 2、检查中心锚结线夹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检查锚结绳安装是否正确。钢线卡子是否安装正 确; 4、检查两侧腕臂、定位器(管)的偏移情况; 5、检查中心锚结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 6、对个零配件进行检查紧固,无裂纹以及锈蚀。中 心锚结线夹使用44Nm的力矩。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当锚段全部在直线区段或整个锚段布置在曲线半 径相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心锚结应安设在 锚段的中间位置。
• 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 时,该锚段的中心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 小的一侧。在特殊情况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 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可不设中心锚结, 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 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心锚结。
• 在直线上,其中心锚结结构与半补偿悬挂中心锚结的结构 相似,只不过简单悬挂中心锚结绳较短(一般不超过5m ),而且是采用钢丝绳制成(截面积为50 m㎡),钢丝绳 两侧分别用3个钢线卡子紧固在辅助绳上。如图所示。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直线区段的简单悬挂中心锚结结构示意图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中心锚节

中心锚节

接触网技术
中 心 锚 节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五、中心锚节的结构
4、链形悬两跨式全补偿挂中心锚结
接触网“防串”中心锚结一般设在站场,当站场上的接触网均为 全补偿链形悬挂时,如承力索全部设中心锚结是不可能的,早期电气 化铁路是在站场上设立能够安装中心锚结的硬横梁,它不利于施工和 维修。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实践表明,站场上承力索断线事故较少,为 了避免设计结构复杂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结构。在新建电气化铁道站场 上,设计了防止接触悬挂串动的全补偿中心锚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缺点是不防断线事故。
为防止接触悬挂在温度变化或其它因素作用下发生来回窜动或 断线,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线索张力差、增加悬挂 弹性均匀性,应在锚段中部适当位置安设中心锚结。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四、 中心锚结的分类
悬挂形式不同,中心锚结的结构也不相同。 根据悬挂形式中心锚结可分为简单悬挂中心锚结、半补 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根据安装位置可分为跨中式和支柱两跨式。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五、中心锚节的结构
2、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1-接触线 2-中心锚结线夹 3-承力索 4-中心锚结辅助绳 5-钢线卡子 6-绑扎段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五、中心锚节的结构
2、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的安装
中心锚结线夹两侧辅助绳长度应相等,安装后两侧张力均匀不出现弛 度。 辅助绳两端与承力索连接处,各通过两个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紧固在 承力索上,两钢线卡子间距为100mm. 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高出 20~60mm ,避免线夹处的 接触线出现硬点,但不能形成明显的负弛度。

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心锚结ppt

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心锚结ppt
-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接触悬挂“串动”的主要原因有: 接触悬挂在线路坡道处,由于悬挂本身的重量沿下坡方
向产生作用于悬挂的分力,曲线内侧因旋转腕臂偏转,出现 对线索向某一方向的分力作用,风力和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滑 动摩擦力等,都能诱发接触悬挂向某一方向产生串动。上述 各种原因,有时可能会重叠出现
首先是中心锚结的设计位置不合适引起的,由于受站场 线路的影响(如曲线、坡度等),设计上很难保证中心锚结 固定点两侧的张力相等;
其次、受站场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渡线、非支下锚等 处的线索水平偏角会超过12°,由于线索的热胀冷缩、在水 平偏角偏大处就会卡滞,从而破坏中心锚结两端张力的平衡;
最后、站场的锚柱很多都是采用直埋杆,在极限温度 下,补偿坠砣易卡滞在限制架的上、下部角钢上,从而也会 破坏中心锚结两端张力的平衡。
-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三、站场锚段的中心锚结的结构及中锚腕臂吊柱的 型号不合适。沪昆线站场大部分采用硬横梁、吊柱用“1” 型吊柱,站场的中心锚结采用两跨“防窜”不防断式结构 (这种结构缺少中锚的承力索辅助绳),中心锚结固定点 处的腕臂采用两个三角形水平支撑(腕臂不能旋转)。当 线索窜动时,全部力量集中在中心锚结固定点处的腕臂和 吊柱上,导致此处的承力索可能从承力索底座跑出、腕臂 底座槽钢变形、吊柱扭面、中心锚结固定点处的腕臂偏移。 这种两跨“防窜”不防断式中锚未起到良好的防窜作用。
-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二、接触网在外力的作用下、线索也会向一侧窜动。 1)、接触悬挂在线路坡道处,由于悬挂本身的重量沿

中心锚结

中心锚结
防串中心锚结,依靠两段辅助绳将承力索和接触线固定在 软横跨上,安装时应注意,辅 助绳在承力索上靠一正一反两个 钢线卡子固定,与接触线连接的辅助绳张力要相等,中心锚结 线夹应紧固并不得偏斜,各部螺栓涂油防腐。
12 2020/3/25
13 2020/3/25
中心锚结检调及故障分析
中心锚结检修
(一) 中心锚结检调
1、安设
布置原则是使中心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 并尽可能靠近锚段中部。
锚段全部在直线区段或整个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相同的曲 线区段时,该锚段中心锚结应设在锚段的中间位置
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 的中心锚结应设在偏离锚段中间位置靠近曲线多、曲线半径小 的一侧
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以下),可不设中心 锚结,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
中心锚结图片
8 2020/3/25
3、新型全补偿中心锚结
9 2020/3/25
3、新型全补偿中心锚结
10 2020/3/25
3、防串中心锚结
11 2020/3/25
接触悬挂 串动 的主要原因有:接触悬挂在线路坡道处, 由于悬挂本身的重量沿下坡 方向产生作用于悬挂的分力,曲线 内侧因旋转腕臂偏转,出现对线索向某一方向的分力作用, 风力和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滑动摩擦力等,都能诱发接触悬挂向 某一方向产生串动。上述各种 原因,有时可能会重叠出现。
3 2020/3/25
一、中心锚结的结构及要求 1、半补偿中心锚结
要求: 1、两侧补偿绳等长,张力均匀,不出现驰度; 2、钢线卡子要相互倒置;间距 100-150mm,绳头绑扎; 3、中锚线夹处导高比相邻吊弦处高 20-60mm ; 4、中锚线夹应垂直,不的偏斜; 5、锚结绳范围内不得有吊弦。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心锚结中心锚结是指在锚段中部,接触线对于承力索、承力索对于锚柱(或固定绳)进行锚固的方式,称为中心锚结。

即是要求在两端装有补偿装置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一、中心锚结的作用和安设1.中心锚结的作用接触网锚段安装中心锚结后,线索在中心锚结处相当于死固定方式,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锚段内线索的热胀冷缩便发生在中心锚结与两端的补偿器间,有效缩短了线索的伸缩范围。

中心锚结具有以下作用:⑴锚段线索张力比较均匀,保证接触悬挂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⑵设立中心锚结后可以缩小事故范围,即当一侧发生断线事故时不至影响中心锚结另一侧悬挂线路,有利于抢修事故和缩短事故抢修时间。

⑶可防止线索在外力作用下向一侧串动,如风力、受电弓摩擦力、因坡道和自身重力引起的串动力。

2.中心锚结的安设中心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心锚结两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

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间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

在两端装设补偿器的接触网锚段中,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每个锚段中心锚结安设位置应根据线路情况和线索的张力增量计算确定。

一般布置原则是使中心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并尽可能靠近锚段中部。

当锚段全部在直线区段或整个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相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心锚结应安设在锚段的中间位置。

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的中心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小的一侧。

在特殊情况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可不设中心锚结,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心锚结。

二、中心锚结的结构和要求中心锚结的安装形式有多种,对于不同的悬挂形式,中心锚结的结构形式也不同。

一般分为半补偿中心锚结、区间全补偿中心锚结、站场全补偿中心锚结和简单悬挂中心锚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测量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两中锚线夹处的导高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中心锚结线夹工作状态是否良好,螺栓按照紧固力矩紧固
(四)处理方法 1.调整接触线辅助绳两边张力:
1.1 将松弛辅助绳的外侧固定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松 开。
1.2 用紧线器将辅助绳端头和承力索相连拉紧。 1.3 松动剩余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紧线器紧线至辅助 绳合适的张力后,紧固松动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安装辅 助绳的外侧固定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 1.4 检查两根辅助绳张力,如张力相同,则紧固承力索 中心锚结线夹;如张力仍不相同,则重复上述动作,直至两 侧辅助绳张力相同。 1.5 辅助绳调整符合要求后,测量接触线高度符合要求。 2.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两中锚线夹处的导高不符合要求 时调整相邻吊弦使中心锚结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与两侧吊 弦点高出 0-10mm。
中心锚结
(一)检修标准 1.中心锚结按其作用分为防断和防窜两种形式。设置 位置满足其两边接触悬挂的补偿条件基本相等。 2.防断中心锚结 2.1 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防断中心锚结。中心 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符 合设计要求。 2.2 承力索中心锚结绳 2.2.1.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 2.2.2.中心锚结绳、固定线夹应与承力索材质匹配,其 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 长度不小于 50mm。 2.2.3.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 的弛度,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 应高于接触线 300mm 以上。 2.2.4.中心锚结绳的张力符合设计要求。 2.3.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 2.3.1.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内接触线不得有接头和补 强。 2.3.2.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两端
2.4 中心锚结线夹 2.4.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端正、不打弓。 在直线上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2.4.2.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接触线 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 0~10mm。 3. 防窜式中心锚结 3.1 防窜绳两端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3.2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与防断式相同。
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连接距离不得小于 500mm。 2.3.3.中心锚结线夹两边锚结绳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
等。中心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不得触及弹性吊索,不得改 变相邻吊弦受力和接触线高度。
2.3.4.中心锚结绳两端与承力索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 距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 于 20mm。
(五)注意事项 1.严禁踩踏接触线。 2.作业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 线索滑脱的措施。 3.中锚偏移较大的情况下,检查中锚处吊柱支持装置底 座、定位管定位钩有无变形现象。
(二)准备工作 1.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 11 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 7 人(不含司机)。 2.工具:绝缘车梯(作业车)、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 钢卷尺、小绳、力矩搬手、安全用具、防护用具。 3.材料:接触线中锚线夹、承力索中锚线夹、铜绑线等。
(三)检修步骤 。1.检查锚结绳两边受力是否相等、有无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