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Microsoft Word 文档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段红英(山东省曲阜市杏坛中学化学组 273100)dhy628@、dhy19770628@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又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中必考的热点。
现以2003、2004年高考中出现的题目详析如下:一、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例1(2004-江苏卷)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
在O.1mol·L-1 KHC2O4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K+)+c(H+)=c(HC2O4—)+c(OH—)+c(C2O42-)B.c(HC2O4-)+c(C2O42-)=0.1 mol·L-1C.c(C2O42—)>c(H2C2O4)D.c(K+)=c(H2C2O4)+c(HC2O4-)+c(C2O42—)[解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也就是选项中等式和不等式的正误判断。
就等式来说,溶液中可以列三种等式。
第一种: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就本题而言应为:c(K+)+c(H+)=c(HC2O4—)+c(OH—)+2c(C2O42-) 故A错第二种:物料守恒:c(HC2O4-)+c(C2O42-)+c(H2C2O4)=0.1 mol·L-1 故B错,D对第三种:H2O电离出的c(H+)=c(OH-):比如在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就不等式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直接判断即可。
比如此题中,题干信息告诉我们KHC2O 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对。
答案为CD[巩固练习]1:(2004-北京卷)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Na+]+[H+]=[HA-]+[OH-]+2[A2-]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Na+]>[A2-]> [H+]>[OH-]二、两种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例2、(2003-全国)将20ml0.4 mol·L-1的硝酸氨溶液与50ml0.1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A:c(NO3-)>c(OH-)>c(NH4+)>c(Ba2+) B:c(NO3-)>c(Ba2+)>c(OH-)>c(NH4+)C:c(Ba 2+)>c(NO3-)>c(OH-)>c(NH4+) D:c(NO3-)>c(Ba2+)>c(NH4+)>c(OH-)[解析]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有三点。
4、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在做时首先搞清溶液状况,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然后再根据情况分析。
一、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①多元弱酸溶液例1、H3P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中例2、Na2S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多元弱酸的强碱酸式盐溶液中例3、NaHCO3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SO3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既要考虑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因素,又要考虑其它离子的影响,是抑制还是促进,然后再判断。
例4、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a.(NH4)2CO3 b. (NH4)2SO4. c.(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c(NH4+)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变式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2CO3④(NH4)2CO3⑤NH4HCO3 c(CO32-) 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例4变式2:0.1mol/L的下列各溶液,其中[S2-]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Na2S ②(NH4)2S ③NaHS ④NH4HS ⑤H2S例5、叠氮酸(HN3)与醋酸性质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 >c(N3-)>c(OH-)B.HN3与NH3反应生成的叠氮铵盐是共价化合物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N3-)>c(OH-)>c(H+)D.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例6、常温下,下列关于0.1mol/LNH4Cl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c(NH4+)=0.1mol·L-1 ; ②溶液中 c(H+)· c(OH-)=1.0×10-14 ;③水电离出来的 c(H+)= c(OH-); ④溶液的pH=1 ;⑤ c(OH-)= c(NH4+)+ c(H+)- c(Cl-); ⑥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⑦加热蒸干溶液,将得不到固体物质; ⑧ c(NH4+)+ c(NH3·H2O)=0.1mol·L-1;⑨ c(OH-)+ c(NH3·H2O)= c(H+); ⑩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OH-== NH3·H2O、例7、已知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2Y、NaHY、H2Y的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不同B、NaHY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Y-)> c(HY-)> c(OH-)> c(H+)C、HY-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Y-+H2O Y-+H3O+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Y和NaHY溶液,前者的pH大于后者例8、已知某温度下0.1mol/L的某酸式盐NaHB溶液中c(H+)>c(OH-),则下列有关说法或关系一定正确的是①HB-的水解程度小于HB-的电离程度;②c(Na+)=0.1mol/L≥c(B2-);③溶液的pH=1; ④c(Na+)=c(HB-)+2c(B2-)+c(OH-)A. 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首先要考虑混合后溶液的状况及溶液的酸碱性。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AcN 2> (1,c Hf cH ) . H )c - ( ) ( + ( C) 0 > Bc H cC_ cO - c (  ̄ .N : fl; (H) CH) ( ) = CcC- cN :, ( H )c + . 1> ( H ) c0 _ ( ) ( ) > H Dc 1> (H ) ( c0 _ .C- c :,c ( ) N H ( H) 解 析 : 水 和 盐 酸 混 合 后 , 液 中 仅 有 四 种 离 子 ,(1 、 氨 溶 cC一 c )
1 单一 溶 质 的 溶 液 中离 子 浓 度 比 较 () 1多元 弱 酸溶 液 中 , 于多 元 弱 酸 是 分步 电离 的 , 一 步 的 由 第
d 碱 大 量 过 量 : 液 为 大量 弱 碱 和 强 酸 弱碱 盐 的 混 合 溶 液 , 、 溶 溶 液 中 c0 _ cH ) 碱 性 。 ( H) (+ > 呈
溶 液 为 N 4 1 液 . H 水 解 使 溶 液 呈 酸 性 . 溶 液 中 cC- c HC 溶 N : 在 (1> )
( H+ cH )c H_ 若 盐 酸 过 量 时 溶 液 为 盐 酸 和 氯 化 铵 的混 合 N 4> ( + ( ) ) >0 ,
溶 液溶 液也 呈 酸性 , 都 成 立 ; D C中 阴 离 子 浓度 均大 于 阳离 子 浓
1外 界 条件 对 电离 平衡 的影 响 、 、 强弱 电解 质 的 比较 ; 、 2 酸碱 混合
后 溶 液 酸 碱 性 的判 断 及 P 值 的 计算 , 混 合后 溶 液 中 离子 浓度 H
的 大小 比较 ; 、 对 水 的 电离 平 衡 的 影 响 、 溶 液 中离 子 浓 度 的 3盐 盐
解 ,( + c H , 液呈 酸 性 。 cH) ( 3 溶 >O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编写:盛建文审:余佳电解质溶液有关知识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点分布的重点区域之一,其中溶液中离子(或溶质微粒)浓度大小比较一直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
但很多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知之不深,甚至面对题目无法下手。
本文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有关知识归纳如下。
一、紧抓两个“微弱”比较离子或溶质微粒浓度大小,考查的内容通常既与盐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而这两个平衡变化的共同特征为反应或过程是“微弱”的。
1.弱电解质只有微弱电离,如稀醋酸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COOH)>c(H+)>c(CH3COO–)>c(OH–)。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3如HS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2S)>c(H+)>c(HS–)>c(S2–)>2c(OH–)。
2.弱酸(碱)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
如NHCl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4顺序为:c(Cl–)>c(NH4+)>c(H+)>c(NH3·H2O)>c(OH–)。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如NaS溶液中,c(Na+)>c(S2–)>c(OH–)>c(HS–)>c(H2S)2>c(H+)。
二、牢记三个“守恒”离子间的定量关系,也就是三个守恒关系。
在建立守恒关系前,我们需清楚建立平衡的微粒,以及离子间建立定量关系的前提。
1.电荷守恒:衡量的是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定量关系,在此定量关系中,只含有离子而不含有分子。
建立电荷守恒关系,需分两步走:第一步,找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离子;第二步,把阳离子写在等式的一侧,阴离子写在等式的另一侧,各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的系数等于离子的带电荷数。
2.物料守恒:利用起始量、起始物质中含有的除H、O元素外的元素原子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平衡溶液中各离子(H+、OH-除外)和分子(水除外)物质的量或浓度间的定量关系。
建立等量关系,需分两步走:第一步,找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和分子(H2O、H+、OH-除外);第二步,利用起始物质中原子的定量关系,确定含有该原子的离子或分子间的定量关系。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i s ]与 [ O H ]的大小 , 显然 得先计算 出溶 液 中 [ H ] 。 现 计算如下: 因H 2 S的 K > > K , 可忽略它的二级电离 , 且 =
0. 1 / x _ 1
样 的结论 : N a H C O 溶液 中 c ( N a ) > ̄ ( H C O 一 ) >e ( O H 一 ) >c f H + ) >c ( C 0 3 2 - ) 。 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 为此 , 本文 对 各种类 型 电解 质溶 液进 行 了完整地分 类, 以定性 分析
1 溶质单一型
1 . 1 弱 酸 溶 液
且阶
,
因此 [ S _ ] K2 = 1 . 2 6 × 1 0 一 。
结论 : [ H ] >[ H S ]> [ O H - ] >i s ] 。
1 . 1 . 1 一元弱酸溶液
再以 0 . 1 0 m o l / L亚硫 酸 为例 , 溶液 中的电离平衡
见解 和诠 释 。 又联 系中学化 学 教学 , 提 出了相 关 知识 点的教 学建 议 。 关键词 : 电解 质溶 液 ; 离子浓 度 ; 定量 计 算 ; 教学 建议 ; 平衡 文章编号: 1 0 0 5 — 6 6 2 9 ( 2 0 1 3 ) 2 — 0 0 5 9 — 0 4 中图 分 类号 : G 6 3 3 . 8 文 献 标 识码 : B
[ H+ ] >[ C H , c o o - ] >[ O H ] 。 推而广之 , 常见一元弱酸均
适用此结论。
点, 还需综合 运用 阴、 阳离子的电荷守恒 、 物料守恒和
质子 守恒 关 系。 而与此 主题相 关 的研 究 由于种种原 因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H1 O
H பைடு நூலகம் o _
根据得失质子总数相等 , 可列 出 Na 2 C O 溶液 中的质子守恒表
. . 。,
达 式 C( H )+ c( H C O3 。 ) + 2 c( H ̄ C O , )= c( OH 。 )
投稿热线 : 4 0 0 . 0 1 6 - 9 5 8 6
电解质溶 液中粒子浓度大小 的判 断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涉及 溶液为碱性 ,即 C( O H ‘ )> C( H T ) ,排除 D。但是对于 c 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弱 电解质 的电离及盐的水解规律等 ,同时 电解 式却似乎 无从下手 ,事实上只要将上述②式中 c( N a )代人①式 质溶液 中的三种 守恒关系是 判断、比较的重要依据。其中电荷守 即可得到 c选项 ,此选项即 Na HC 0 3 溶液 中的质子守恒表达式。 恒关系应用最为广泛 ,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关系也经常用到。这 那 么除 了根据 电荷守恒 及物料守恒推导 出此式外 ,能否快捷得 出 类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多 ,灵活性、综合性强 ,它能有效测试学生 上 述 表达 式 ? 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 电离、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 的掌 酸碱质子理论 :凡能给 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 受质子 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的物质都是碱。 酸碱 可以是分子 , 也可以是阴、 阳离子。 例如 HC 、 基 本 知识 NH 、H P O ‘ 等都可以给出质子 ,所以是酸 ; NH 、C H 。 C O 0。 等都 O , 。 、H: 0 等 都 既能 给 出质 子 又 弱酸 ( 弱碱 )的电离和大 多数盐类的单一水解总是微 弱的 , 可 以接 受质 子 ,所 以是碱 。 而 HC 且多元弱酸一级 电离总是大于 二级 、三级电离 ( 如 H c O , 、H : s 可以接受质子 ,所 以既是酸又是碱。酸碱反应的本质即质子 的转 等) ,电离为少数,剩余为多数 ;多元弱酸的正盐 ,一级水解总是 移。 质子守恒 : 酸失去的质子总数和碱得到的质子总数必然相等 , 大于二级、三级水解 ( 如C O , ’ ) ,水解为少数 ,剩余为多数。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中,弱酸 的酸式根离子的电离与水解 这种守恒 关系称为质子守恒。酸碱质子理论是书写质 子守恒表达 同时存在 ,谁 占优势 ,取决其 电离与水解程度 的相对大小 ( 一般 式 的依据 。 例.写出 Na  ̄ C O , 溶液 中的质子守恒表达式 由题示信 息给 出 ) 。H S O 一 、H2 P 0 电离大于水解 ,C( H )> C 解析 :与质子转移有关的微粒是 电解质溶液 中的弱酸 阴离子 ( O H‘ )溶液呈酸性 ;HC O 。 、HS 。 的水 解大于 电离 ,溶液 中的 C 与水或弱碱阳离子与水 ,本题确定 C O 、H 0 为基; 隹 参考物质 , ( O } r)> c ( H ’ )呈碱 性 。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的大小比较 ,根据 电离程度、水解程 用下 面 图框 表 示 :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CH3COOH和CH3COONa溶液 c(CH3COO-)>c(H+)>c(Na+)>c(OH-)
c(Na+)>c(OH-)>c(CH3COO-)>c(H+)
CH3COONa和NaOH溶液
CH3COONa溶液 c(Na+)>c(CH3COO-)>c(OH-)>c(H+) c(CH3COONa) ≥c(CH3COOH) c(Na+)=c(CH3COO-)>c(H+)=c(OH-) CH3COOH和CH3COONa溶液 c(CH3COO-)>c(Na+)>c(H+)>c(OH-) CH3COOH 溶液【c(CH3COO-)=c(H+)】
单一溶液2 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2CO3 溶液 NH4Cl 溶液
FeCl3溶液
NaHSO3溶液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混合溶液
电荷守恒
(2010上海卷)16.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NH4+]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H-]= [H+] C.0.1 mol· L-1的硫酸铵溶液中:[NH4+]>[SO42-]>[H+] D.0.1 mol· L-1的硫化钠溶液中:[OH-]=[H+]+[HS-]+[H2S]
D. c (S2-)+c (OH-)=c (H+)+c (H2S)
猜想4 (2010江苏卷)12.常温下,用 0.1000 mol· L-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 L-1CH3COOH溶液所得滴 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A. c ( Na ) 一2 c ( S z) +2 c ( HS 一 ) +2 c ( H, S ) B . c ( Na + ) +c ( H +) 二c - ( S z 一) +c ( HS )
比弱 电解质 电离 程 度还 小 , 在 单 个 弱 离 子 的
盐 溶液 中 主要是 以能发 生 水解 的弱 离子 形式
不正 确 ; 若 加 入 的碱 为 弱 碱 , 呈 中性 时 弱 碱 要 过 量 ,
C项 不 正 确 。 答 案 为 D。
存在, 其 水解 产生 的微粒 浓 度 很小 , 但 弱 离 子 Biblioteka 乌 绱 印 扁 扈
傅 业 云
绚 地
■ 江 苏 省 南 京 市 秦 淮 高级 中 学
电 解 质 溶 液 中离 子 浓 度 大 小 的 比较 是 高 考 的必 考点 , 现将 其一 般 规律 总结 如下 。 1 . 弱 电解 质 的 电离 程 度 很 小 , 在 弱 电 解
解析: HA 与 MOH 发 生 反 应 , 不管 酸 、 碱谁 强 谁弱 , 反应之 后酸 、 碱谁剩余 , 及 反 应 之 后 溶 液 呈 中 性、 酸『 生还 是 碱 性 , 都 存 在 H 、 A-、 Ⅳ r、 oH一四 种
的水 解 程 度 比水 的 电离 程 度 大 。 多 元 弱 酸 根
拓展 提 升 : 二 元 酸 H A 溶 液 与 二 元 碱
M( OH ) 溶 液 反 应 , 不 管 酸 、 碱 强 弱 如 何 , 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多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卷都涉及这部分内容。
如何高效地解答此类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学习策略。
一、理清一条思路,掌握分析方法2、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解题习惯,在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学会常规分析方法,例如:关键性离子定位法、守恒判断法、淘汰法、整体思维法等。
二、熟悉二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即电离理论)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C(NH3·H2O)>C(OH)->C(NH4-)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
如在H2S溶液中:C(H2S)>C(H+)>C(HS-)>C(S2-)2、水解(即水解理论)①弱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如NH4Cl溶液中:C(Cl-)>C(NH4+)>C(H+)>C(NH3·H2O)②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三、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以0.1mol/NaHCO3溶液为例,溶液中的大量离子:Na+、HCO3-;微量离子:OH-、CO32-、H+;大量分子:H2O;微量分子:H2CO3。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3、质子守恒: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得质子守恒关系为:C(OH-)=C(H+)+C(HCO3-)+2C(H2CO3)(也可通过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导)。
四、辨析四类试题,强化知识迁移1、单一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①弱酸或弱碱溶液[例1]在0.1mol/L的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H3·H2O]>[OH-]>[NH4+]>[H+]B、[NH4+]> [NH3·H2O]>[OH-]> [H+]C、[NH3·H2O] >[NH4+]=[OH-]>[H+]D、[NH3·H2O]> [NH4+]> [H+]> [OH-]解析:NH3·H2O是一元弱碱,在水溶液中少部分发生电离(NH3·H2O NH4++OH-),所以[ NH3·H2O]必大于[NH4+]和[OH-]。
因为[OH-]=[H+]+[NH4+],所以[OH-]>[NH4+],综合起来,[NH3·H2O]>[OH-]>[NH4+]>[H+],答案为A。
②会水解的盐溶液[例2]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2CO3)B、C(Na+)+C(H+)=C(HCO3-)+C(CO32-)+C(OH-)C、HCO3-的电离程度大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H++CO32-,H2O=H++OH-。
解析:NaHCO3溶液中存在:NaHCO3=Na++4CO3-,HCO3-H++CO32-,HCO3-+H2O H2CO3+OH-,H2O H++OH-。
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HCO3-)+2C(CO32-)+C(OH-), B错误;NaHCO3溶液显碱性,故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 C错误;A符合物料守恒, A正确。
答案为AD。
2、酸与碱混合后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①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强酸(弱酸)与弱碱(强碱)等体积混合[例3]0.1mol/LHF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F-)>C(Na+)>C(OH-)>C(H+)B、C(Na+)>C(F-)>C(OH-)>C(H+)C、C(Na+)>(F-)>C(H+)>C(OH-)D、C(Na+)=(F-)>C(OH-)=C(H+)解析:题中HF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和H2O,相当于单一的强碱弱酸盐溶液,故选B。
②C(H+)=C(OH-)的强酸(弱酸)与弱碱(强碱)等体积混合[例4]常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H+)>C(OH-)B、C(NH4+)>C(Cl-)> C(H+)>C(OH-)C、C(Cl-)=C(NH4+)>C(H+)=C(OH-)D、C(NH4+)>C(Cl-)>C(OH-)>C(H+)解析:两溶液的C(H+)=C(OH-),而氨水是弱碱,其物质的量浓度远大于盐酸浓度,两者混合后,氨水大大过量,应为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且氨水的电离大于铵离子的水解,即C(OH-)>C(H+),C(NH4+)>C(Cl-)。
答案为D。
③强酸(弱酸)与弱碱(强碱)非等物质的量混合[例5]0.2mol/LHCN溶液和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HCN)<C(CN-B、C(Na+)>C(CN-)C、C(HCN)-C(CN-)=C(OH-)D、C(HCN)+C(CN-)=0.1mol/L解析:两者反应后应为0.05mol/L的HCN和0.05mol/L的NaCN的混合溶液。
由电荷守恒可得:C(H+)+C(Na+)=C(CN-)+C(OH-),因溶液呈碱性[C(OH-)>C(H+)],则C (Na+>C(CN-),B正确;由物料守恒可得:C(HCN)+C(CN-)=0.1mol/L,D正确,答案为BD。
3、酸(或碱)与盐混合后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①强酸(强碱)与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混合[例6]将20ml0.3mol/LNH4Cl溶液与20ml0.1mol/LBa(OH)2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A、C(Cl-)>C(Ba2+)>C(OH-)>C(NH4+)B、C(Cl-)>C(NH4+)>C(Ba2+)>C(OH-)C、C(Ba2+)>C(Cl-)> C(OH-)>C(NH4+)D、C(Cl-)>C(OH-)>C(NH4+)>C(Ba2+)解析:两者混合后得到的是0.05mol/LBaCl2·0.1mol/LNH3·H2O和0.05mol/LNH4Cl的混和溶液,由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所以C(Cl-)>C(NH4+)>C(Ba2+)>C(OH-)。
答案为B。
②弱酸(弱碱)与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混合[例7]某同学测得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呈酸性后,得出了关系,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C(CH3COO-)>C(CH3COOH)B、C(CH3COO-)>C(Na+)>C(H+)>C(OH-)C、C(Na+)=C(CH3COO-)=0.01mol/LD、C(CH3COOH)+C(CH3COO-)=0.02mol/L解析: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故有C(CH3COO-)>C(CH3COOH),C(CH3COO-)>C(Na+)>C(H+)>C(OH-),A、B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H3OOH)+C(CH3COO-)=0.02mol/L,D正确。
答案为C。
4、正盐与酸式盐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例8]标准状况下,向100ml6mol/L的KOH溶液中缓缓通入8.96LCO2气体,充分反应(假设CO2全部被KOH溶液吸收)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C(K+)>C(HCO3-)>C(CO32-)>C(OH-)>C(H+)B、C(K+)>C(CO32-)>C(HCO3-)>C(OH-)>C(H+)C、(K+)>C(CO32-)=C(HCO3-)>C(OH-)>C(H+)D、(K+)>C(HCO3-)>C(OH-)>C(CO32-)>C(H+)解析:n(KOH)=0.6mol,n(CO2)=0.4mol,设K2CO3为xmol,KHCO3为ymol,则:2x+y=0.6, x+y=0.4, 即x=0.2,y=0.2,反应后O 0.2molK2CO3和KHCO3的混合溶液,因为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所以C(HCO3-)>C(CO32-)>C(OH-)>C(H+)。
答案为A。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所含带电粒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①Na2SO4 ②H2SO3 ③NaHS ④Na2S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 .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2.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3.10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50mL0.2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在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A.c(Na+)>c(CH3COO-)>c(OH-)> c(H+)B.c(Na+)>c(CH3COO-) > c(H+)>c(OH-)C.c(CH3COO-)>c(Na+)> c(H+)>c(OH-)D.c(Na+)=c(CH3COO-)>c(OH-)> c(H+)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对指定离子的浓度大小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c(PO43-):Na3PO4>Na2HPO4>NaH2PO4>H3PO4B.c(CO32-):(NH4)2CO3>Na2CO3>NaHCO3>NH4HCO3C.c(NH4+):(NH4)2SO4>(NH4)2CO3>NH4HSO4>NH4ClD.c(S2-):Na2S>H2S>KHS5.在含CH3COOH和CH3COONa均为0.1mol/L的溶液中,测得c(CH3COO-)>c(Na+),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H+) > c(OH-)B.c(H+) < c(OH-)C.c(CH3COOH) > c(CH3COO-)D.c(CH3COOH) + c(CH3COO-) =0.2mol/L6.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HX溶液与其钠盐Na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中c(Na+) > c(X-),则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A.c(H+) > c(OH-)B.c(HX) < c(X-)C.c(X-) + c(HX) = 2 c(Na+)D.c(HX) + c(H+) = c(Na+) + c(OH-)7.某溶液中滴入甲基橙试液后,溶液显红色,则在该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存在的是A.HCO3- B.ClO- C.NO3- D.S2-8.常温下,某氨水的pH = x,某盐酸溶液的pH = y,且x + y = 14,x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