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四节 思维想象

合集下载

思维与想象课件 PPT

思维与想象课件 PPT

六、思维与教学
1、教材得选择与合理使用 知识要有助于思维必须很好地组织起来,成
为一个结构严密得系统,这种知识具有更加 概括得性质,更科学得表达形式,因而能够使 人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运用,促进思维得发展。 教学得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得思维活动。
六、思维与教学
2、改进教学得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得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得主动性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与培
概念与表象也就是有区别得。表象就是关于事物 得形象得反映,概念则就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 部关系得反映。
三、概念及其形成
2、概念得形成 概念形成就是一种积极主动得活动过程,也 就就是人在认识事物得过程中积极主动地 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 应用于日后遇到得事例中,加以检验。检验 如果得到证实,那就肯定自己得假设;否则,就 根据新得信息,修改假设或提出新得假设。
三、概念及其形成
3、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得掌握 (3)使被掌握得概念进行概念体系 概念不就是彼此孤立得,而就是相互联系构成一种系
统而存在得。掌握概念不仅要分出事物得本质特 征,而且要从事物得本质特征出发,把概念纳入一定 得概念系统。
(4)将学到得概念用于实际 概念就是各种具体情境中得实际应用,衡量概念掌握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得关系 (1)联系 从思维得特点瞧 从思维得内容与结果瞧 从思维得种系发生来瞧 从思维得个体发展历史来瞧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得关系 (1)区别 从本质特征来瞧 从生理机制来瞧 从思维与语言与客观事物得关系来瞧 从思维与语言规律得性质来瞧
三、概念及其形成
几种启发法
选择性搜索: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得信息 与某些有关得规则,寻找突破口,并从初步突 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至找 到正确得答案。

《思维想象》课件

《思维想象》课件

04 思维想象在各领 域的应用
艺术领域
创意设计
思维想象在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设计师通过想象创造出 独特的艺术作品,如建筑设计、
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
音乐创作
音乐家运用思维想象创作出优美的 音乐作品,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通 过音符表达出来。
绘画与雕塑
艺术家通过想象在画布或雕塑材料 上创作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 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
教育领域
课程设计
教育者运用思维想象设计 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创造力。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专家通过思维想 象开发新的教育工具和平 台,如在线学习平台、虚 拟实验室等。
教育评价
教育者运用思维想象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 议。
05 思维想象力的未 来发展
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
通过将知识可视化、具象化,思维想 象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 效果。
思维想象与创造力的关系
创造力是思维想象的高级表现形式, 通过创造力,人们能够创造出前所未 有的新事物和新观点。
思维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通过思维 想象,人们能够探索各种可能性,为 创造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技术领域
01
02
03
计算机科技
在计算机科技领域,科学 家和工程师运用思维想象 研发新技术和产品,如人 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航空航天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师通过思维 想象设计先进的飞行器和 太空探测器,推动人类探 索宇宙的步伐。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专家运用思维想 象开发新的生物技术和治 疗方法,如基因编辑、干 细胞治疗等。
未来科技与思维想象力
未来科技对思维想象力的影响

第二章第三四节思维想象

第二章第三四节思维想象

第三四节思维与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集中(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 )想象的形象.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3、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4.在下述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而所有A都是CB.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因此所有A都不是C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D.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5.看完《西游记》后(书),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

A.直接具体B.常规抽象C.概括间接D.直接概括7、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A、信息得不到注意B、抑制作用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D、信息受干扰8.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A.算法B.手段---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9、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大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A、记忆B、想象C、注意D、思维* * 10.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A.梦(幻觉)B.幻想C.空想D.灵感1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A.日常概念B.科学概念C.判断D.推理1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A.顿悟B.观察能力C.灵感D.原型启发14.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 * D.记忆表象1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 )。

思维和想象PPT课件

思维和想象PPT课件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19
新,敬请收藏】
第三节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通过各种认 知操作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重要影响。
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
乐观、镇静、愉悦、轻松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使问
题顺利解决。
【教学课件 行业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持续更
28
新,敬请收藏】
高 简单任务
效 率
难度适中的任务

复杂任务

动机水平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29
新,敬请收藏】
四、思维和语言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 俗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体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过程。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人的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 础,凭借语言为载体而实现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语言具有概括性; (2)语言具有物质性。
2.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8
新,敬请收藏】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9
新,敬请收藏】
根据解决问题时是否有明确的逻辑步骤和清晰的意 识,可分为
直觉思维: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 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第三章思维与想象

第三章思维与想象
具体化:把抽象概括出来的对事物的一般 认识应用于具体事物上去思维过程。
系统化:在头脑中把各事物归于一定的相 互联系的顺序中去的过程。
五、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 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思维的创造性。
第二节 思维的一般规律性
二、思维和想象的种类
(一)思维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可分为: ——动作思维,即直观动作思维,它是指
依据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基本特点是思维与动作分不开。
是在人类发展早期所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依据当前的感知觉与实际操作。如儿童摆 弄物体进行的计算活动。
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 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 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 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3、根据思维有无创见,可分为:
再造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是指新异、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 的思维。

——形象思维,指以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解 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从其发展水平可 以分为三种形态。
(1)反映同类事物中的一般东西。(3--6、 7岁的儿童)
(2)是在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 进行加工的思维,(表现在一般成人的身 上)
(3)艺术思维,是在大量的表象基础上, 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 成典型性的形象过程。
缓慢。(2)浅睡期,真正睡眠的开始。 (3)深睡期,呼吸均匀,心律下降,吵醒 困难。(4)沉睡期,(5)快速眼动睡眠 期,是梦出现的时期。

2、有意想象

心理学-第二章想象思维

心理学-第二章想象思维

一个从没有到过桂林的人,根据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描 述,在头脑中浮现出桂林例山水的优美风光;建筑工人根据设 计图可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
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出新 形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什么形象? 这样一种猪头人身、说着人话、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的怪物在实 际生活中不仅过去没有,现在、将来也不会有。作者创造猪八 戒这个形象的过程就发挥了创造想象。
想象的意义
1.补充认识的功能 当对象信息不足或很难直接感知时,想象可以弥补对对象认识 的不足 宇宙空间的情况、远古时代的事件,人都无法亲身感知,但可 以想象 想象在戏剧、绘画、音乐、文学欣赏中也有重要作用 艾青: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 (俄)别林斯基: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的是想 象,而在科学中,则是理智和思考力。 (俄)冈察洛夫:我主要是在想象的影响下生活和写作,而且 没有想象,我的笔杆就很少有力量,就不能发生效力。 高尔基: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科学使想象变成现实。
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求同 思维) 发散: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答案 问题 答案 答案 问题 条 件
答案
答案
二、思维的种类
4.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
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再造思维) 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 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 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
利用头脑中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 题的思维
3-6 岁 的 儿 童
抽象思维
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四节-思维与想象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四节-思维与想象

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三)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四)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例: • 什么是道德? • 红砖有哪些用途?(5分钟) • 某农场发生了一场火灾,原因? • 幼儿说:“我还没有午睡,所以还不是下午。”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动作思维
• 概括 •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 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的心智操作过程。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 具体化 • 把经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事物的一般认 识,如概念、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事 物的心智操作过程。
• 系统化 • 是在头脑中把各种知识按一定顺序分门 别类,构成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统一 整体的心智操作过程。
• 直觉思维
•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 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 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 分思维
• 它是遵循严密的思维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 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合的 思维。
思维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 比较 • 是在头脑中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 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不同点及其关 系的心智操作过程。
• 分类 • 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型或类型的心智操 作。
(三)抽象与概括
• 抽象 • 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 性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 特征的心智操作过程。
思维的生理机制
• 脑的重量发展 • 三个机能系统:颞上回后部损伤、顶-枕区
损伤、额叶损伤 • 割裂脑研究 • 结论:思维是大脑皮质的整体性活动,不

第二章 认知过程——思维与想象

第二章 认知过程——思维与想象

32
用所给出的A、B、C三个小罐,量出一定的水
题 号 已知容量(毫升) 所要量的水量(毫升)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21 14 18 9 20 23 15 28
127 163 43 42 59 49 39 76
3 25 10 6 4 3 3 3
100 99 5 21 31 20 18 25
第三节 思维与想象
3
主要内容
思维的概念与种类
问题解决 想象
4
一、思维的概念与种类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 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
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5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2)间接性
抽取本质 特征和规律 加以概括。
借助一定的 媒介和知识经验 对事物进行间接 的认识。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 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 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单位的负责人说:“相 马不如赛马,为了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 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 尚。”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 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 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如果你是那 三个幸运的应聘者之一,你会采取什么方案?
2cm
A
B
29
1、问题情境或问题表征
问题情境——问题呈现的刺激模式
知识表征——以一种抽象符号来代表原来事 物的心理过程。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表征,表征是否适宜直接 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 如果问题情境与个人认知结构完全相同,只需 靠旧经验即可解决问题。 如果问题情境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 问题就难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四节思维与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集中(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 )想象的形象.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3、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4.在下述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而所有A都是CB.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因此所有A都不是C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D.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5.看完《西游记》后(书),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

A.直接具体B.常规抽象C.概括间接D.直接概括7、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A、信息得不到注意B、抑制作用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D、信息受干扰8.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A.算法B.手段---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9、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大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A、记忆B、想象C、注意D、思维10.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A.梦(幻觉)B.幻想C.空想D.灵感1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A.日常概念B.科学概念C.判断D.推理1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A.顿悟B.观察能力C.灵感D.原型启发14.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记忆表象1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 )。

A.表象的直观性B.思维的间接性C.知觉的理解性D.想象的有意性16.在教学中,教师先举许多实例,然后再引出基本概念,这是思维的( )。

A.分析综合B.比较判断C.具体化D.抽象概括17.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 )。

A.变势B.适应C. 定势D. 态度18.语言是思维的( )。

A.内容B. 工具C.结果D.原因19.问题解决的最佳动机水平应当是( )A.最强B.中等强度C.弱D. 没有动机20.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练习题,大多是( )。

A.直观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再现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21.教学中教师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和一般原理,这种思维过程称为( )。

A.系统化B.具体化C.抽象和概括D.比较22.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是( )A.概括性和形象性B.集中性和指向性C.间接性和概括性D.准备性和敏捷性23.看到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想象是( )。

A. 无意想象B. 有意想象C. 再造想象D. 幻想24、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是一种( )A.辐合思维B.创造思维C.经验思维D.常规思维25、运用以前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不需要更改的解决类似情景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常规思维B.经验思维C.创造思维D.辐合思维26、三岁以前的幼儿的思维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经验思维27、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B.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动物C.毛泽东创作诗词《沁园春.雪》D.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28.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 A.判断B.定势C.概念同化D.功能固着29.梦是()的一种形式。

A.幻想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无意想象30.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是()A.表象储备B.实践要求C.知识经验D.新颖程度31.想象所反映的内容是()A.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B.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C.现实生活中目前没有但将来会有的事物D.包括以上所有的事物32.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A.再造想象B.有意想象C.幻想D.做梦33.吴承恩构思“猪八戒”形象的过程属()A.表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34.开着的汽车突然停了火,司机要找出原因,首先还是靠()A.直观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动作思维D.创造思维35.动机对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

动机过分强烈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使()A.问题迎刃而解B.问题不能解决C.解决问题的效果呈上升趋势D.解决问题的效果下降3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A.有分析无综合B.有综合无分析C.有具体无概括D.有形象无抽象37.教师讲课时,从教学原理出发,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向学生讲授,教师的这种思维方式是()A.创造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辐合思维38.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叫( )A.知觉B.想像C.表象D.思维39、建筑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建筑物大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科学幻想D、理想40、创造想象的形象具有()特性。

A、形象性、新颖性、指向性B 概括性、形象性、独立性C、概括性、具体性、独立性D、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41.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情,这表现了思维的哪种特性?( )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42.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表现了思维的(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4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44.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它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幼儿这种依赖实际动作的思维被称为( )A.创造表象思维B.直觉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45.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种思维现象是( )A.创造表象思维B.直觉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46.科学家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已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指的是( )A.创造表象思维B.直觉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47.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被称为(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思维48.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思维49.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A.概念B.判断C.推理D.思维50.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是指 (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线性推理D.假言推理51.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推理是指(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线性推理D.假言推理52.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因而常常会阻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A.问题表征方式B.无关信息的干扰C.功能固着性D.心理定势53.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会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 )A.问题表征方式B.无关信息的干扰C.功能固着性D.心理定势54.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A.再现思维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55.人类的足迹目前还只能限于地球和月球,科学家却可以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

这种对事物的思维过程是( )A.间接性B.分析C.综合D.概括性56.在人脑中把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叫做( )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57.在人脑中把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58.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表象B.记忆C.感知D.想像59.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A.创造想像B.再造想像C.表象D.想像60.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形二、多项选择题:1.在人们的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人信息进行各种思维操作,其中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E.概括2.在问题解决中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是( )。

A.发现问题B.分析问题C.理解问题D.提出假设E.验证假设3.专家和新手在问题解决上的主要差异在于( )A.受定势影响B.知识数量C.思维的发散性D.知识组织方式E.动机水平4.在测量创造性的测验中,通常用发散思维的( )A.流畅性B.广泛性C.变通性D、独特性E.远距离联想能力5. 思维活动的所借助的主要工具包括( )A.动作B.表情C.语言D.表象6、表象的特点有()。

A典型性B抽象性C形象性D概括性7、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

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A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B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C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D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作出预测9.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A.流畅性B.变通性C.典型性D.独特性10、记忆表象是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验过但现在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特性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抽象性11、( )是思维的基本操作过程。

A、分析与综合B、抽象与概括C、判断与推理D、向指向性与集中性12、问题的策略有()A.算法B.启发法C.推理法D.尝试法13、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所谓问题空间是指对()的认识A.初始状态B.目标状态C.中间状态D.算子14、研究表明()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定势B.动机C.原型启发D.个性E.功能固着15、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等加工改造是()的思维过程A.再造想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幻想16、内部言语()A.是不出声的言语B.支持思维活动的进行C.是进行交际的言语D.以语音为物质外壳17、()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A.求同与求异B.分析和综合C.比较与分类D.分散与集中18、想象不同于表象()A.前者属于思维B.后者属于记忆C.前者属于记忆D.后者属于思维19、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可分为几个部分?( )A.初始状态B.目标状态C.认知操作D.问题情景E.信息干扰20、要培养人们创造思维的能力通常则通过训练()着于A.灵敏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21、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的特征是( )A.目标指向性B.操作系列性C.认知性操作D.信息干扰E.问题表征2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智力因素B.人格因素C.环境因素D.动机因素E. 文化因素三、判断题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