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四)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 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
1 直觉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 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譬如:阿基米德;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 著作时突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魏格纳在看 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的观念……。具 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从脑电活动与大脑皮层血流量来看思维活动与大 脑皮层的关系:从安静状态转入数学运算活动时, α波立即受到阻断,而出现了β快波;进行心算时, 前额叶与运动前区的血流量明显增多。
六、思维的过程(心智操作)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头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 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
四、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 造规则的符号系统。符号代表着一定 的事物,它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创造出 来,并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语音和语义相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运用某种语言表达思想、 感情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 心理学主要研究言语过程
语言和言语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 从思维的特点来看
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间接的概括 反映,其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因此,语言是 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 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 段。
2 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
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特别当具体刺激物 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 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 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 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也就成为纯 粹的物质外壳。
思维和想象

思维与想象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1.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高级的认知形式;其不受感知觉器官的限制,是在感知决得基础上,对感知材料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摆脱感官功能的束缚超越时空限制概括性: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的抽取对关系加以概括2. 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认识过程中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action thinking]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的概述形象思维[image thinking]是指运用具体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它需要借助语词和运算符号来完成思维的概述皮亚杰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皮亚杰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思维形式所作的分类感知运动思维:主要通过感觉知觉和运动图式与外界取得平衡前运算思维:通过表象进行的思维,其没有守恒的概念与可逆性具体运算思维:有概念守恒与可逆性,出现具体运算图式初步形成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形式运算思维:又称抽象的逻辑思维,是能进行命题运算的思维吉尔福特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聚合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发散思维:思维围绕问题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寻求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二)思维的心智操作1. 分析与综合2. 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问题解决得思维过程(一)问题解决的概念1. 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得情景西蒙和纽厄尔的观点: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给定,目标和障碍三种成分给定: 问题的起始状态,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目标:问题的目标状态,是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障碍:由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困难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系列心理操作、思维认知操作2.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得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思维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算法、启发式算法式概念:运用解题的一套规则来解决问题的策略特点:if 具体的问题有解题规则,按照规则进行,问题肯定可以解决if 按规则求解,工作量大启发式: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标分析试探搜索阶段目标反推法简化计划法类比推理法(二)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问题解决得效果如何,一方面和主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和问题的性质及难易程度有关知觉特点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有正负之分举例: 运动项目中的迁移动机强度(动机的高低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人由于先前的活动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时限定事物功用或性能的现象功能的固着常常会使思维过程"固定化",降低问题的解决效率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一)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定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创见性的思维,它的显着特点是能够提供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其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也是形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统一评价指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问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二)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心理学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 线性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
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 如,A>B,B>C,所以A>C。
▪ 条件推理: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
推理。 ▪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 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 ▪ 如:沃森实验:“四卡片选择作业”
想象。 ❖ (2)幻想是基于个人具有某些向往和追求时
出现的; ❖ (3)理想与空想;
29
第三节 概念与推理
一、概念
❖(一) 概念的涵义 ❖1 概念是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高级认识活动的基本单元
,以一个符号(词)的形式表现。
❖2 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 内涵: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 外延:指概念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成反比关系 。
词思维指导下的形象思维过程。 ❖ 1)原型启发是创造想象的契机; ❖ 2)典型抽取是创造想象过程的主要环节; ❖ 3)灵感升华是创造想象活动接近突破阶段时的顿悟。 ❖
❖ 开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团团转、团团转,而发现了 苯的六角环行结构。
28
❖ C、幻想也是一种想象 ❖ (1)含义: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
❖ 实验者要求他们练习用标枪投射水下的靶子。实验组 :讲授水的折射原理;
❖ 控制组:则只让他们投射。
❖在开始的一些投掷练习中,靶子置于水下 12 英寸处 。结果,学过和未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成绩相同。
❖ 因为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因此理论学习 不能代替练习。
42
❖改变条件,把水下 12 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 4 英 寸处。
第五章 想象和思维

第五章想象和思维本章主要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可以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第一节想象一、想象的特点及功能(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例如,人们在听广播,看小说时,在头脑中所呈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人物形象;发明家设计新机器时,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新产品的形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造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这些根据别人的口头或文字描述,或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所形成的新形象都是想象活动的结果。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而且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
例如,当我们读着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头脑中出现一幅苍凉的画面。
虽然这样的场景我们没有亲眼见到过,但是我们头脑里储存的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夕阳、瘦马等表象,人脑就对这些表象加工组合而形成一幅这样的画面。
想象不仅可以创造出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以及妖魔鬼怪等等。
尽管这一类形象离奇古怪,有时甚至荒诞无稽,但它们仍来自现实之中,来自对人脑中记忆表象的加工,孙悟空是人的特征和猴子的习性、动作等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猪八戒则是对人和猪的某些特征加工改造的结果……。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试卷与试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试卷总分:68答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参考答案: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形成的对该事物的稳定形象。
参考答案: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也叫做感知运动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协调感知和动作。
参考答案:元认知: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识”。
它涉及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测、自我调节。
二、选择题三、填空题想象[3分]1.表象[3分]2.直观行动思维[3分]3.元认知[3分]4.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
[2分]-----正确答案(C)1.无意想象A 有意想象B 再造想象C 创造想象D 幼儿想象的主要形式是( )。
[2分]-----正确答案(C)2.无意想象A 有意想象B 再造想象C 创造想象D 思维的核心特征是( )。
[2分]-----正确答案(A)3.概括性A间接性B逻辑性C直接性D3岁前的儿童思维主要是( )。
[2分]-----正确答案(A)4.直观行动思维A 间接性思维B 具体性思维C 抽象性思维D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分为 无意想象 和 有意想象 。
[每空2分]1.思维具有 概括性 、 间接性 、 逻辑性 等主要特征。
[每空2分]2.0~3岁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产生了词的概括 、 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 。
[每空2分]3.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为 相对具体性 、 不可逆性 、 自我中心 。
[每空2分]4.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 口头数数 、 给物说数 、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 四个发5.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学前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识想象;(2)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3)想象从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
普通心理学 思维与想象

动作思维
按性质,内容, 按性质,内容, 方式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儿童的动作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 3+3=6
形象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鸟
喙 羽毛
动物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概括
凡是长着羽毛和喙的动物,就是鸟. 凡是长着羽毛和喙的动物,就是鸟. 鸡,鸭——是鸟 是鸟 蝙蝠——不是鸟 蝙蝠 不是鸟 鸭嘴兽——不是鸟 不是鸟 鸭嘴兽
具体化
定义
凡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就是鸟. 凡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就是鸟.
创造想象
定义: 定义: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独创的过程,具有首创性. 独创的过程,具有首创性. 特点: 独立性,首创性, 特点: 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 条件: 条件: A,社会实践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需要: B,创造者强烈的创造欲望. 创造者强烈的创造欲望. 丰富的表象储备. C,丰富的表象储备. 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 D,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 积极的思维活动. E,积极的思维活动.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比较 1,定义: 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定义: 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2,目的: 剔除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目的: 剔除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同类事物——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表现 同类事物 不同事物——相同的表现 不同事物 相同的表现
Company Logo
分析与综合
思维过程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与系统化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_汇总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动机水平 2、知觉情境 3、习惯定势 4、原型启发 5、功能固着 6、个性特征
1、 动机水平
一个人的动机 状态,对解决 问题起着不同 的影响作用 动机水平与解 决问题效率之 间的关系呈倒 “U”字曲线
(一)思维的概念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常规性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 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 方案和程序,用习惯方法、固定模式解决问题 (二) 维,也叫操作性思维、实践性思维。 的思维。或经验性思维。 思 具体形象思维:凭借对事物的具体想象和表 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方式解决问题的 思维。新颖性是其根本特征,它是人类思维的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维 象进行的思维。心理成分有表象、联想、想象 等,基本单位是表象。 高级过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 的赞科夫抽象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 7+7+7+4+7+7+7=? 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集中起来,思路朝着 进行的思维。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是人 类一个方向聚敛进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 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或理论性思维。 型也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史蒂芬· 霍金
史蒂芬·霍金:ALS——运动神经元症患者,《时间简史》的作者。
ALS夺去了霍金绝大部分的行动能力,他20多年来被固定 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 界交流。就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境遇下,霍金作为一名卓越 的相对论的理论宇宙物理学家,用大脑破译了上帝对整个 宇宙的宏伟计划,向人们展示出前所未见的关于宇宙创生、 演变、发展的绝美的理论描述. 在一次采访会上,有人问霍金对自己的一生及取得的成就 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的回答竟然是:幸运。幸运?在场 的人无不惊讶,似乎这个词用在任何人身上都要比他这个 瘫子更为合适。就在这时,霍金用被病魔疏漏的手指艰难 地敲击着键盘,大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解释:我的手指还能 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 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阵沉默之后,全场掌声雷动!
思维与想象课件 PPT

六、思维与教学
1、教材得选择与合理使用 知识要有助于思维必须很好地组织起来,成
为一个结构严密得系统,这种知识具有更加 概括得性质,更科学得表达形式,因而能够使 人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运用,促进思维得发展。 教学得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得思维活动。
六、思维与教学
2、改进教学得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得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得主动性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与培
概念与表象也就是有区别得。表象就是关于事物 得形象得反映,概念则就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 部关系得反映。
三、概念及其形成
2、概念得形成 概念形成就是一种积极主动得活动过程,也 就就是人在认识事物得过程中积极主动地 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 应用于日后遇到得事例中,加以检验。检验 如果得到证实,那就肯定自己得假设;否则,就 根据新得信息,修改假设或提出新得假设。
三、概念及其形成
3、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得掌握 (3)使被掌握得概念进行概念体系 概念不就是彼此孤立得,而就是相互联系构成一种系
统而存在得。掌握概念不仅要分出事物得本质特 征,而且要从事物得本质特征出发,把概念纳入一定 得概念系统。
(4)将学到得概念用于实际 概念就是各种具体情境中得实际应用,衡量概念掌握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得关系 (1)联系 从思维得特点瞧 从思维得内容与结果瞧 从思维得种系发生来瞧 从思维得个体发展历史来瞧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得关系 (1)区别 从本质特征来瞧 从生理机制来瞧 从思维与语言与客观事物得关系来瞧 从思维与语言规律得性质来瞧
三、概念及其形成
几种启发法
选择性搜索: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得信息 与某些有关得规则,寻找突破口,并从初步突 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至找 到正确得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 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其 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 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 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 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 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 程。
(四)聚焦法
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 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表象、 想象和联想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 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表象产生的 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 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其 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 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 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 ①认识的跳跃性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1、专家在如何表征问题上不同于新手。 新手分类更多地依赖于问题的表面信息,即 以客体和关键词为参照,肤浅地在问题表层上 表征问题;而专家分类问题则以解决问题所需 涉及的主要原则为依据,专家运用经验从问题 的更深层面和更精细加工的水平上表征问题。 2、专家用以表征问题的图式比新手的图式包含 更多抽象的信息和更多组织起来的子图式。 3、专家与新手解题时运用不同的策略。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 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划 分,可以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 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 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 维活动。灵长类动物和幼儿的思维活动 大多属于这种类型。成人也有动作思维, 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 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这比儿童的动作思维水平高。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 部分、各个属性、要素、方面或阶段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
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彼此相 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是相互依赖、互 为条件的。 分析和综合有三种不同的水平: ①动作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②形象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③抽象思维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D O N A L D
+ G E R A L D
R O B E R T
(三)目标反推法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从目标状态 出发向初始状态反推,直至达到初始状 态为止,然后再由初始状态沿反推路线 一步一步正向求解。
(四)简化策略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先抛 开某些细节而抓住问题解决中的 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 的形式,然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 题,据此解决整个复杂问题。
(一)目的—手段分析策略
指通过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的 分析,有步骤、有条理地把解决的 问题分成一些子目标,通过逐个解 决子目标向最终目标逼近,直至达 到问题最后解决。
(一)目的-手段分析策略
(二)试探搜索策略
设在下列加法算式中,有10个不同 的字母,每个字母分别代表0—9的一个 数码。现已知字母D=5,要求找出每一 个字母所代表的一个数码,运用通常的 加法规则,使下列的算式得以成立:
•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是人脑通过一系列
•
的心智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般”形式,提出问题、明 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四个 基本步骤。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 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 形象思维、直觉、灵感、辩证思维等都是可以产 生创新成果的思维方式。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脑对已有的记 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 过程。
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 进行的思维活动。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个体 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 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 映同类事物中的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 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 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 象思维是艺术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 复杂的思维形式。
(五)特殊化与普遍化
特殊化,通常是指一般性命题的特殊例 子。特殊化还可以指将问题从相对一般的
(抽象的或任意的)状态引渡到相对特殊的
(具体的或特定的)状态,或用具体的数据 进行代入,等等。
一般化,是指由某些特例抽象、概括出
某类事物共同的特性。一般化还可以指将问 题从某些特定状态引渡到任意状态,从较低
横向思维的几种方式:①横向移入 把其他领域的好方法移到本领域来。 ②横向移出 把本领域的成功方法移到 其他领域去。③横向转换 不直接解 决问题,转换成其他问题。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 “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型思维”, 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 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思考:在一块 土地上种植四棵 树,使得每两棵 树之间的距离都 相等。
集中思维也称收敛思维、辐合思维、求 同思维、聚敛思维,是一种集中导向的思维, 其思维方向总是指向问题中心。
雷达 隐身
红外 隐身
飞机 隐身
见光 隐身
声波 隐身
收敛思维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目标确定法
(二)求同思维法
(三)求异思维法
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 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 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 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 的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 解决做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聚合 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 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 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根据思维包含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 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 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 解决问题的思维。
问题是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直接解决或 应对的事务或情境。
现状
目标
障碍
1、明确限定性问题和非明确限定性 问题
2、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3、知识丰富性问题和知识贫乏性 问题
4、对手问题和非对手问题
检验假设
提出假设 明确问题
提出 问题
(一)提出问题 Title in here
有助于思考的问题是那些非明 确界定的、非常规的问题,如:为 什么(原因探究)?什么意思(深 刻理解)?有何不同(比较)?如 何得到(思维过程)?能解释哪些 现象或有哪些表现形式(演绎)? 共同之处或主要内容是什么(综 合)?以及假如问题、替代问题、 除了问题、可能问题、想象问题、 组合问题,等等。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验 和实践活动来检验。这是检验 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在头脑 中根据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原 则,利用思维对假设进行论证。
知识 经验 迁移 动机 强度
问题 解决
功能 固着
思维 定势
(一)知识经验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问题空间” 这一概念,虽然强调客观的任务相 同,但不同问题解决者头脑中对问 题的理解却不同。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问题可以用语言表征,还可以 借助图、表和其它符号来表征问题。 无论使用何种形式表征问题,都要 力求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零散的 问题系统化、杂乱的问题条理化、 重要的问题突出化,以利于问题的 解决。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 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 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 加工来进行反映。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相互 联系的。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 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 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 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
梦像型
广义的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狭 义的逻辑思维是指在理性认识过程中,借助概 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抽象和概括的方 法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
保鲜 容器 船
玻璃 瓶子
镜片
轮子 武器
逆向思维,就是指突破常规考虑问 题的固定思维模式,采用与一般习惯相 反的方向进行思考、分析的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反向 思考:原理相反、功能相反、结构相反、
属性相反、因果相反、程序相反、观念
相反。
侧向思维又叫旁通思维,当思 维主路受阻时,从与问题相距较 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 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 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问 题的性质、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及 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推 测、预想和推论,然后有指向、有 选择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即假设)。
(二)明确问题 Title in here
假设的提出依赖于许多条 件。已有的知识经验、智力水 平、创造想象力、直观的感性 形象、尝试性的实际操作、言 语表达和创造性构想等对其有 重要影响。
②反应的快速 性
③发生的潜在性 ④豁然性
所谓灵感思维即长期思考的问题,受到某 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到解决的心理过程。 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产物。
灵感的基本特征: ①突发性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兴奋性
③跳跃性
④创造性
灵感产生的方式: 机遇型(触发点燃型、原型 启示型、情景感发型 ) 闪光型 (遐想型和自发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