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刘淮)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ppt课件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盆底康复治疗ppt课件

早期筛查与诊断
推广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以便 及时发现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
疾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预防性康复训练
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开展 预防性康复训练,以降低盆底功
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普及与认知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盆底康复治疗的认知度 和接受度。
影响
影响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工作和社交活动等。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 心理问题。
04
盆底康复治疗方法
盆底肌肉锻炼
凯格尔运动
瑜伽和普拉提
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一些瑜伽和普拉提动作也可以锻炼盆 底肌肉,改善盆底功能。
提肛运动
通过有规律地收缩肛门括约肌,提高 盆底肌肉的张力。
05
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 效果与评估
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01
02
03
04
改善盆底肌肉力量
通过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以增 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耐力,
从而改善盆底功能。
缓解疼痛
盆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盆 腔疼痛、下背部疼痛和坐骨神
经痛等疼痛症状。
提高性生活质量
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 性生活的满意度,增强性生活
其他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 其他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等。
盆底康复治疗的预后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A 坚持康复训练
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需 要坚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并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BCD预防再次损伤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应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应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作者:谢京红翟娇孟倩刘晓佩来源:《右江医学》2021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討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5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2例)。
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督脉熏蒸法进行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治疗中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督脉熏蒸法进行辅助治疗,可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药熏蒸疗法;生物反馈电刺激;初产妇;生活质量;中医症状积分中图分类号:R71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10.007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XIE Jinghong, ZHAI Jiao, MENG Qian, LIU Xiaopei(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Y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Yuzhou 461670, Henan,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Methods A total of 85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dmitted to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19 and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42) by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for adjuvant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n, the treatment effects, as well as TCM symptom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86%,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6.74%)(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both groups all decreased,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djuvant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herapy based on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an reduce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as a good clinical efficacy.【Key words】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herapy;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rimipara; quality of life; TCM syndrome scores盆底功能障碍为女性产后多发妇科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女性经历妊娠和分娩导致盆底神经和肌肉出现异常,致使阴道、尿道、直肠等盆底脏器的解剖发生改变,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等情况,给产妇生活带来极大影响[1]。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解读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解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产后盆底康复越来越受重视。
盆底肌肉是维持尿液和粪便憋涵功能的重要组织,它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和拉伸,容易导致盆底功能的损伤。
产后进行盆底康复可以帮助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
下面是产后盆底康复的一般流程解读。
1.评估和检查:首先,产妇需要进行详细的盆底功能评估和检查。
医生会对盆底肌肉力量、张力和运动情况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康复的方向和计划。
2.教育和指导:产妇需要接受有关盆底康复的教育和指导。
这包括正确的排便和排尿姿势、如何正确使用盆底肌肉等。
产妇需要了解和学习如何保护和锻炼盆底肌肉。
3.盆底肌肉训练:盆底肌肉的训练是产后盆底康复的核心环节。
产妇需要进行定期的盆底肌肉收缩、放松和锻炼。
这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操、耻骨间距操等方式进行。
在初期,产妇可能需要有指导和监督,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逐渐进行自主训练。
4.身体活动和锻炼:产妇需要根据康复的情况逐渐增加身体的活动和锻炼。
一开始可以进行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然后逐步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产妇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举重等活动,以免给盆底肌肉带来过大的压力。
5.手动疗法和物理疗法:对于盆底功能损伤严重的产妇,手动疗法和物理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式。
手动疗法主要是通过医生或康复师使用手指对盆底肌肉进行按摩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物理疗法可以包括电疗、热敷等方式,可以缓解盆底肌肉的疼痛和炎症。
6.定期复查和随访:产后盆底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产妇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医生会通过评估和检查,了解康复的效果和进展,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总结起来,产后盆底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过程,需要产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和指导进行。
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
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及时进行盆底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

对于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如子宫切除、 卵巢囊肿摘除等,盆底功能康复有助于恢 复肌肉功能,减轻术后不适。
慢性盆腔疼痛
神经源性膀胱
对于长期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盆底功能 康复可以帮助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康复可以改善膀胱功能,减轻 症状。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的效果评估
缺乏标准化评估
盆底功能康复的评估缺乏 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影响 治疗效果的评估和比较。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创新治疗手段
研发新的盆底功能康复技 术和设备,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接受度。
普及教育
加强盆底功能康复的宣传 和教育,提高公众和患者 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标准化评估
建立统一的盆底功能康复 评估标准和方法,促进治 疗效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循序渐进原则
02
康复过程应逐步进行,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长期坚持原则
03
盆底功能康复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以
获得最佳效果。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的操作流程
制定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方案。
调整方案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 馈和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 其盆底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实施康复
根据方案进行具体的康复操作, 包括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 刺激等。
跟踪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 估康复效果,确保康复目标的 实现。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盆底功能状况和 问题存在差异,应注意个体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课件

评估方法:采用盆底肌力评 估、盆底肌电图、超声检查 等方法
评估时间:产后42天至6个 月内
评估内容:包括盆底肌力、 盆底肌电图、阴道松弛度、
尿失禁、便秘等症状
评估频率:根据病情和治疗 效果,定期进行评估,一般
建议每周一次
Part Seven
技术进步:新的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
普及推广: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
产后42天至6个月内是黄金期 产后6个月至1年内是理想期 产后1年至3年内是恢复期 产后3年以上子宫增大: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逐渐增大,对盆底产生压力
激素变化: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盆底肌肉松弛
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加,对盆底产生额外的压力 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韧带受到拉伸和撕裂,可能导致损 伤
专业培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治疗水平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营养学等合作,提供更全面的治疗 方案
非手术治疗方法 的研究:如物理 治疗、生物反馈 治疗等
手术治疗方法的 研究:如盆底重 建手术、阴道紧 缩手术等
产后盆底功能康 复治疗的效果评 估:如生活质量、 性生活质量等
产后盆底功能康 复治疗的预防措 施:如孕期保健、 产后康复训练等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预防和治疗盆底功 能障碍性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改 善产后生活质量
促进产后身体恢复 ,提高身体机能
预防产后并发症, 如尿失禁、子宫脱 垂等
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反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盆底肌肉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恢复 磁刺激疗法:通过磁刺激,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恢复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盆底康复操作方法

盆底康复操作方法
盆底康复旨在加强盆底肌肉,提升盆底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盆底康复操作方法:
1. 盆底收缩运动:坐于椅子上或躺在地上,放松身体。
缓慢地收缩盆底肌肉,感受到肌肉收缩的感觉,并尽量保持收缩持续5-10秒。
然后缓慢地松开盆底肌肉,让肌肉完全放松。
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2-3次。
2. 盆底松弛运动:坐于椅子上或躺在地上,放松身体。
缓慢地松弛盆底肌肉,让它们完全放松。
保持放松状态5-10秒,然后缓慢地收紧盆底肌肉。
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2-3次。
3. 盆底收缩与松弛交替运动:坐于椅子上或躺在地上,放松身体。
缓慢地收缩盆底肌肉,感受到肌肉收缩的感觉,并保持5秒。
然后缓慢地松开盆底肌肉,保持放松状态5秒。
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2-3次。
4. 呼吸配合盆底运动:坐于椅子上或躺在地上,放松身体。
深吸气,同时缓慢地收缩盆底肌肉。
吸气时使盆底肌肉逐渐收缩,呼气时缓慢地松开盆底肌肉。
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2-3次。
5. 盆底放松与腹式呼吸:坐于椅子上或躺在地上,放松身体。
深吸气,同时放松盆底肌肉。
呼气时轻轻地收紧盆底肌肉。
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2-3次。
请注意,如果您有特定的盆底康复需求或身体状况,请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盆底康复操作。
产后一年内多做盆底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易念华主任介绍,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产妇在分娩后42天即可训练,提前预防尿失禁,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有意识地进行盆底肌肉训练———盆底操,即缩肛运动。
全身放松,当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就像忍大小便时肌肉收缩的情况),然后屏住呼吸,约5秒钟后,慢慢呼气,同时逐渐放松肛周肌肉,如此反复。
每天3~5次,每次10分钟即可。
关键是要坚持。
第二种方法是到医院进行系统的盆底康复训练,由医师根据产妇情况评估,制订个性化方案,通过综合疗法进行盆底锻炼。
包括主动收缩和被动收缩。
主动收缩训练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阴道内放置肌电探头,使医生和病人能从监视器的屏幕上看到盆底肌肉的收缩。
训练者可以看着屏幕,根据反馈的信号学会如何正确收缩适当的肌肉。
被动收缩训练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低频电刺激,使得盆底肌肉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得到被动锻炼,进而达到增加肌力的效果。
对于盆腔肌肉十分软弱无力,或是无法找出正确肌肉群的女性,可通过这种方法的帮助找出正确的盆底肌肉。
.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新妈妈产后必做的保养措施产后抑郁或多或少都会有(图)产后多锻炼美丽身材变回来剖腹产后身体应该如何恢复?产后“暴瘦”应查查血糖产后女性半年内体重可恢复音乐SPA可预防产后抑郁生产后会阴应该如何恢复?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手工康复疗法
人工康复疗法是根据1948年KEGEL 所推荐
的方法进行锻炼的,不同的学者或者单独使用,或者同其他 技术一起使用,人工康复疗法适合于最初的肌肉锻炼,包括
下列阶段:
(1)唤起肌肉知觉:首先,治疗人员将手指按压在患者会阴 中心腱上,保持一定的压力,观察中心腱的弹性。建议患者 在家里进行上述模仿锻炼,使用一个镜子,患者将手指反复 按压在会阴中心腱上。第二,以《收缩放松反射》形式,医 师将中指和食指放在阴道内后穹窿,后退1.5cm处6点钟位置, 使用手指按压盆底深层肌肉群的方式,促进肌肉收缩和放松, 以利于肌肉苏醒。
认知能力下降情况;②既往孕产史,分娩方式、难产情
况、最大胎儿体重。③出现的症状的病程长短、与分娩 的关系。④生活方式和卫生方式。⑤有无盆腔手术史, 及与盆底功能障碍的关系。
(一)病史询问 2.阴道肿物脱出的症状、伴阴道排液、有无反复发作的泌尿系
感染、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等。
3.有无会阴部疼痛。 4.性功能状况:有无性交困难、性高潮丧失或缺乏、性交疼痛 等,性生活质量问卷。 5.连续3天的排尿日记可证实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程度。
(二)临床体格检查 通过体检、盆底肌电诊断、盆底功能检测进一 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判定程度。 1.正常盆底:会阴中心腱张力良好;肛门反射存在; 外阴阴毛分布正常;尿道口无红肿;阴道通畅,黏
膜红润,白色分泌物量少,阴道口紧闭;宫颈正常
大小,光滑,无赘生物;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 附件未扪及异常。
(二)临床体格检查 2.有关尿失禁的体格检查及特殊检查:通过体格检查进一步
神经递质减少或其他原因如分娩损伤造成盆底血管病变,血 流灌注不足导致肌肉萎缩变性。SUI、POP的发生与肥胖、 分娩、绝经、呼吸系统疾病、便秘、盆腔手术史等有关。
分娩
女性骨盆横膈:俯视图
----------------------耻骨阴道肌-1 ---------------------耻骨直肠肌-2 -----------------------耻骨尾骨肌-3 -------------------髂骨尾骨肌-4 Pubo vagial---1 Pubo rectal----2 Pubo coccygien-3 Ilio coccygien—4 Ischio coccygien--5 -----------------坐骨尾骨肌-5
(二)腹部
1.腹部或会阴手术伤口疼痛。 2.腹直肌分离:在产后5~9周可腹直肌分离,当腹直肌分 离大于2cm,腹直肌丧失最大收缩力量而使腹部肌肉拉长, 导致躯干的屈肌收缩明显减弱,屈肌和伸肌比率为0.5,正
常人群中,这个比率通常为0.7。
临床操作程序
首诊医师
问病史和临床检查,根据病人的症状,是否存在 盆底、骨盆、腹部范围的症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症 状量化;
产后改变原因
子宫-怀孕后期子 宫1000克。 阴道-产后阴道腔 扩大,阴道壁松弛。 腹部-肌肉松弛, 紧张度下降,脂肪 堆积。
产后盆-腹动力及结构的变化
(一)脊柱和骨盆
1.腰椎突出:产后最初的几个月腰椎突出明显加重。
2.腰椎和/或骨盆的疼痛:产妇于产后数月会出现耻骨联 合腱炎症和臀部骨盆疼痛。
重度的患者多选择手术治疗,术后联合非手术治疗。
治疗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应该将盆底部和腹
部的盆底功能障碍进行一体性防治,产后盆底功
能障碍防治效果明显;结合使用多种治疗手段似
乎比单独使用一种治疗手段的效果更佳。
盆底肌治疗
产后整体康复治疗包括
脊柱骨盆治疗 腹部治疗
盆底肌治疗
治疗时间:分娩后6至8周;
4.会阴中心键:弹性、疤痕情况
5.特殊诊断试验:如诱发试验、膀胱颈抬举试验、棉枝试
验及护垫试验等 6.腰骶部检查:
A.肛门括约肌静息张力 B.肛门主动收缩 C.会阴皮肤灵敏度检查 D.腰骶神经根检查(如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 E. 骶尾关节检查
7.肌肉检测:盆底深层肌肌力测试
电诊断:电刺激+生物反馈:测定两侧和深浅肌力、 疲劳度、压力张力计:测定肌肉压力和张力程度
脊柱-骨盆治疗
寻找骨盆或脊柱疼痛的病因治疗;
避免刺激在分娩中受到了伤害的韧带和肌肉组织;
根据防治效果对治疗进行调整。
腹部治疗
全身麻醉下进行剖腹产的妇女,针对产后的腹部手术疤 疼痛,在术后立即用镇痛电刺激疗法(TENS电流)十分 有效;在剖腹产时采用硬膜外麻醉的妇女立即用镇痛电 刺激疗法(内源性内啡呔等)十分有效。 脐下腹部腹直肌分离:8导联多组织仿生兴奋性电刺激
在进行康复治疗各种技术前,必须进行系统的病史询 问,了解病因、症状、患者的生活方式、卫生方式、孕产
史、家庭生活、患者需解决的问题及对治疗的期待值,进
行相应的系统检查,以明确盆底功能障碍的类型。 1.确定有无尿失禁 2.确定有无盆腔器官脱垂 3.了解肛门、括约肌功能状况
4.了解盆底神经功能状况
疼痛诊断
(四)骨盆脊柱疼痛诊断 1.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预防脊柱痛知识,尤其是和喂
奶、抱孩子、携带婴幼儿用具等活动有关的预防知识;活
动功能上的困扰等。
2.辅助检查 区别源自骨盆的疼痛(骨盆疼痛、骶髂疼
痛或耻骨联合痛)和源自脊柱的疼痛(源自肌肉或椎骨的 疼痛)。大腿主动直提升(ASLR)的测试:测出盆腔疼痛 程度,测试具体方法:病人仰卧,病人分别伸直一侧膝盖,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刘淮
PFD康复治疗的定义及意义
女性盆底康复治疗(PFR)系指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施行 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 意义 ① 预防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与损伤。
② 改善与治疗粪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亦可治疗某些 尿急、尿频、夜尿症、排空异常、性功能障碍及盆腔疼痛等。
确定是否存在尿失禁;体检时应在不同膀胱容量、不同体位、
腹压增加、体力活动下观察;注意尿失禁的量及方式(如滴
状、喷射状、排尿状);重视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测定残余尿及尿常规检查;
3.盆底器官脱垂的检查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了解有无阴道前、后、侧壁及阴道顶端损伤及
程度;
第二步:了解阴道后壁损伤的部位,区别肠疝和高位直 肠膨出; 第三步:了解子宫是否脱垂及其程度; 第四步:POP评分
女性会阴和尿生殖膈
Hale Waihona Puke --------------------坐骨海绵体肌 球海绵体肌--------------------尿生殖膈下筋膜---------------会阴深横肌-------------------肛门括约肌-------------------------------------尿生殖膈上筋膜
(三)粪、尿失禁诊断 1.病史 (1)粪、尿失禁原因:腹压增加、盆底肌肉控制力缺乏; (2)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 2.辅助检查: (1)局部检查:组织营养,疤痕,阴道分泌物; (2)神经学检查:了解盆底神经的感觉迟钝。 (3)盆底肌肉功能:病人肌肉收缩质量和肌肉的能力的检 测。诊断盆底肌肉的肌力、疲劳度、阴道压力和张力,帮助 治疗师选择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的治疗技术,作为肌肉收缩质 量(肌力、疲劳度、阴道压力)监测的一种指征,了解盆底 功能障碍防治的疗效。 3. 尿失禁量化诊断
保证直肠括约肌正常功能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产后疼痛:产后2个月内,超过20%的妇女发生疼痛; 12个月后:10%的妇女发生疼痛。 产后盆底肌力:在产后6~8周盆底肌力下降最明显。 尿失禁发生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约15%~40%, 怀孕初期或怀孕前已有尿失禁的妇女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更高。
粪失禁:产后粪失禁发生率为1%~5%。
腹部肌肉等),患者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协调收缩,达到患
者腹部增压前和增压中,盆底肌均良好收缩,获得肌肉收缩 的条件反射。
2、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
盆底康复器是1985年Plevnik
介绍的加强盆底肌的方法,由带有金属内芯的医用材料塑
料球囊组成,球囊的形状和体积相同,重量从20~70g不等, 或重量相同直径大小不等,尾部有一根细线,方便从阴道 取出(见图1-5)。盆底康复器常分5个重量级,编号为1到 5,重量逐步增加。它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无副
病史可准确得知盆底、骨盆、脊柱和腹部疼痛发生 的部位、频繁程度、导致疼痛发作的诱因、疼痛模式和 强度,并了解疼痛对妇女性生活的影响。
盆底疾病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一)病史询问
1.应详尽询问病史,并重视病人的主诉;也可采用问 卷的方式,以提高问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询问应该尽 可能地全面和详细,同时应该注意如下要点:①注意有 无慢性呼吸系统疾患、习惯性便秘、肥胖等腹压增高和
一般轻、中度的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案,也适用于不 能耐受手术、等待手术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目前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盆底肌锻
炼、生物反馈法、电刺激法、针灸治疗、子宫托及药物治疗
等,其中在SIU及POP的康复治疗中,效果较为肯定、临床广
泛应用的方法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法及联合电刺激治疗。
治疗前准备:治疗师可在简单的人体解剖图的帮助下向
病人解释问题的起因,描述将采用的治疗方法,获得病 人在知情情况下的同意,并使病人了解在每次治疗之间 进行个人练习的重要性。 治疗目的:消除病人盆底部疼痛,恢复盆底肌张力和协
调性;
治疗方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镇痛治疗;盆底练习、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阴道松弛、粪尿失禁。
③ 巩固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的疗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主要包括: 盆底脏器脱垂(POP) 压力性尿失禁(SUI) 粪失禁(FI) 性功能障碍(SD)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盆底功能障 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