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象形文字

合集下载

走进象形文字

走进象形文字
汉字的象形之韵
印度 —— 印章文字 埃及 —— 象形文字 中国 —— 甲骨文
汉字的象形之韵
尝试临摹象形文字,感受象 形文字与简体字的不同。
按照画面布局 把字的笔画拉长、缩短或者弯曲,使画面撑满。 2.选择两种以上的有色纸(也可以用彩笔在铅 画纸上涂满色,自做色纸)整齐重叠,按照铅 笔稿剪下。 3.最后把剪出的彩纸按照色彩的关系拼贴出画 面,就是一张完整的色彩构成作品了。
汉字的象形之韵
走进象形文字
汉字的象形之韵
汉字的象形之韵
象形文字是将所要表达的客观实体加以模拟,将其外 观特征浓缩为图案化和抽象化的线条。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 假借。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 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汉字的象形之韵
苏美尔人 —— 楔形文字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 的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的传说 你们知道那些文字的传说故事 ?
1、契刻说 这是与结绳说相提并论的传说。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来记事,即 是契刻。这也是古代广泛地使用过的方法。
2、结绳记事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经常用的结绳的方法来帮助记事。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 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小 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 美丽的传说。今天的“中国结”,正是古时候采用结绳记事的遗风。

象形文字的演变与汉字的发展

象形文字的演变与汉字的发展

象形文字的演变与汉字的发展象形文字是指通过图画和图像来表示事物、物体或抽象概念的一种书写系统。

它是人类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也是汉字发展的起源。

本文将探讨象形文字的演变和汉字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象形文字的起源和演变。

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利用图画和符号来表达和记录信息。

这些图画和符号最初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础,通过简化和抽象的方式来表示。

例如,用一个“日”字来表示太阳,用一个“山”字来表示山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摒弃了图画的瑞兽,转而采用更加简化和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事物。

这种演变过程可以看作是象形文字向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汉字的出现与象形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字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古代中国人逐渐将象形文字与表音文字相结合,形成了象形兼备的汉字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汉字的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加简化和规范。

例如,最早的汉字“人”字是由一个人的图画所组成,而后经过演变,形状逐渐简化为现在的形态。

这种简化使得汉字的书写更加方便和高效。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字的形态和用法也有所变化。

例如,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推行了小篆,使得汉字的形状更加统一和规范化。

而在东汉时期,隶书的使用成为主流,隶书的字形相对于小篆而言更加简洁和工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隶书逐渐演变为楷书和行草,成为现代汉字书写的基础。

与形态的变化相比,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变化相对较小。

汉字是一种以词为基本单位的语言文字系统,汉字的组合造就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汉字的语义和音韵的结合使得汉语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

同时,汉字的多音字现象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多音字的问题,人们发明了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使得汉字的发音更加规范和准确。

总而言之,象形文字的演变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汉字的形态和用法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其作为一种表意语言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走进象形文字

走进象形文字
走进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的定义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 是老祖 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 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 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 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 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 图形来作文字使用 文字又与所代 体。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 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 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 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 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 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 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特别是繁体的[ ])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 字就是一匹有马鬣 有四腿的马, 马鬣、 是一尾有鱼头、 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 鱼尾的游鱼, 的本字)是两束草, 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 繁体的[ 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 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 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 看到的形态。 看到的形态。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种文字比较表
各自特点 古老 文字 发源 地
形成 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共3200年 年 左右
古埃 及人 苏美 尔人 中国商 朝人

走进象形文字

走进象形文字

王懿荣 生病从抓的药中发现后发现 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
殷代人用龟甲、兽公骨(元主要2是世牛肩纪胛骨。)占所卜。记语种属古代埃及语,主
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
要使用者为僧侣。 中药中有一味治疗虚弱和破伤的药,叫“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骨头化石。
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 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 所记语种属古代埃及语,主要使用者为僧侣。 中药中有一味治疗虚弱和破伤的药,叫“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骨头化石。 所记语种属古代埃及语,主要使用者为僧侣。 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 中药中有一味治疗虚弱和破伤的药,叫“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骨头化石。 所记语种属古代埃及语,主要使用者为僧侣。 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 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自公元前3500年起逐渐形成,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纪。 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 近100字。 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 近100字。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 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 近100字。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以前的文字,但发现它、研究它却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 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
近100字。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以前的文字,但发现它、研究它却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 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 近100字。

象形文字大全200字

象形文字大全200字

作文一<<象形文字大全——古老的艺术瑰宝>>嘿,你知道啥是象形文字不?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哩!象形文字就像是一幅幅小画儿。

比如说“日”字,圆圆的,就像天上那个大太阳。

“山”字呢,高高耸起,跟真的山似的。

还有“水”字,弯弯曲曲的线条,就像流动的小河。

这些象形文字可有意思啦!它们记录了古人的生活和想法。

通过研究象形文字,我们能了解到古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

作文二<<神奇的象形文字大全>>咱来说说这神奇的象形文字。

你看啊,“鸟”字,多像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站在那儿。

“鱼”字呢,仿佛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象形文字充满了魅力,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想象一下,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先进的工具,却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这些字来,多厉害呀!比如“火”字,那熊熊燃烧的样子,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火的热度。

象形文字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和传承它们,让这些古老的文字继续散发着光芒。

作文三<<象形文字大全——古老的艺术瑰宝>>嘿,你知道啥是象形文字不?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呢!象形文字就像是一幅幅小画,特别形象。

比如说“日”字,看着就像一个圆圆的太阳;“山”字呢,就像一座山峰。

这些象形文字充满了趣味和智慧。

想象一下,在古代,人们没有电脑、手机,就靠着这些象形文字来交流、记录生活。

每一个象形文字都有它的故事,有的代表着大自然,有的代表着人们的活动。

它们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大门。

作文四<<探秘象形文字大全>>咱来聊聊象形文字哈。

这象形文字可太有意思啦!它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你看那个“水”字,弯弯扭扭的,就跟流动的水似的。

还有“火”字,多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呀。

象形文字就像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神秘密码。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想象到古人的生活场景。

他们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打猎、种地、祭祀等各种活动。

八十个常见象形文字

八十个常见象形文字

八十个常见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指一种通过形状模仿物体或事物外形的文字。

在中国古代,象形文字起源于先民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和描绘,是汉字体系中的一部分。

以下是八十个常见的象形文字:1. 日:太阳的形状。

2. 月:月亮的形状。

3. 水:水流的形状。

4. 火:火焰的形状。

5. 山:山脉的形状。

6. 田:农田的形状。

7. 目:眼睛的形状。

8. 口:嘴巴的形状。

9. 手:手掌的形状。

10. 足:脚的形状。

11. 石:石头的形状。

12. 木:树木的形状。

13. 人:人的形状。

14. 又:手的形状。

15. 耳:耳朵的形状。

16. 目:眼睛的形状。

17. 口:嘴巴的形状。

18. 刀:刀的形状。

19. 山:山脉的形状。

20. 羊:羊的形状。

21. 鱼:鱼的形状。

22. 鸟:鸟的形状。

23. 马:马的形状。

24. 犬:狗的形状。

25. 羽:羽毛的形状。

26. 虍:虎的形状。

27. 豕:猪的形状。

28. 冖:覆盖的形状。

29. 力:力量的形状。

30. 鸟:鸟的形状。

31. 米:米粒的形状。

32. 花:花的形状。

33. 马:马的形状。

34. 虍:虎的形状。

35. 鸟:鸟的形状。

36. 水:水流的形状。

37. 為:人的形状。

38. 木:树木的形状。

39. 石:石头的形状。

40. 又:手的形状。

41. 脚:脚的形状。

42. 手:手掌的形状。

43. 日:太阳的形状。

44. 口:嘴巴的形状。

45. 山:山脉的形状。

46. 石:石头的形状。

47. 田:农田的形状。

48. 水:水流的形状。

49. 火:火焰的形状。

50. 月:月亮的形状。

51. 木:树木的形状。

52. 又:手的形状。

53. 耳:耳朵的形状。

54. 目:眼睛的形状。

55. 口:嘴巴的形状。

56. 刀:刀的形状。

57. 山:山脉的形状。

58. 羊:羊的形状。

59. 鱼:鱼的形状。

60. 鸟:鸟的形状。

61. 马:马的形状。

62. 犬:狗的形状。

63. 羽:羽毛的形状。

64. 虍:虎的形状。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 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语无关的印欧语系。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 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语差异相当多。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使用芦苇杆或木棒来 压印在泥板上来方便书写,因此文字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而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 字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
象形文字
字体
目录
01 基本介绍
02 地域性
基本信息
象形文字(hieroglyph),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 于表意文字。由于象形文字复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在大部分地区渐渐被更容易学习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 字取代。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象形文字(hieroglyph),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 都是 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 又很难看懂。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华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 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
在古代埃及历史的不同阶段,埃及的象形文字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出现过多次变化。中王国时期出现过祭司 体,后期埃及时出现过民书体,在罗马统治期间又出现了科普特文字(用改造过希借字母书写的埃及文字)。由 于种种历史原因,古代埃及文字没能发展成字母文字。但是,古代埃及文字却对腓尼基字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 响。在纪元前1500~1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崛起的腓尼基人与埃及人进行交易,这时饱学的腓尼基僧侣们把 简单的象形文字改写成有秩序的字母,帮助其商贸往来。

走进象形文字

走进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用木棒刻在泥板上。苏美尔人还不懂得造纸。他们就用粘土 做成长方形的泥板,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上字,然后 把泥板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苏美尔人的大部分文字材料都是刻在这种方 形泥板上才保存下来的。
中国的甲骨文
认一认:你可认识这些字?你是依据什么来判 断的?
• 象形文字与色彩的构成
• 中国的象形文字其图案化、抽象化的特点, 决定了文字在空间的安排和画面的平衡方 面,有着极高的美感,我们利用这些象形 文字,与色彩构成知识结合,就能轻松的 创作出作品。
• 首先:选择一个甲骨文或金文,然后按照 画面纸张的布局把字的笔画拉长、缩短或 弯曲,使画面撑满。但不能随心所欲地改 变字的结构,否则古汉字就失去意义了。 • (象形文字字既画,摹写过程应将字看作画 进行构图,注意整体结构美。)
• 其次:选用两种以上的有色纸(也可用水 粉和水彩颜料在铅画纸上匀刷,自做色纸。 也可用记号笔和油画棒直接配色绘画), 整齐重叠,并按铅笔稿字样剪下。(画面 与色纸固定整齐牢固,剪纸细心到位)
• 然后:将剪出的彩纸按色彩的关系拼贴出 画面。配上镜框,就是一幅色彩构成的作 品了。 • 注意:1、制作过程注意有序,避免剪完之 后,桌面碎纸一片,难于寻找,浪费时间。 2、拼贴注意色彩组合选择,使用固体胶。
祭 祀 狩 猎 涂 朱 牛 骨 刻 辞

应 物 象 形
月 象月缺 的样子,甲 骨文中也用 作夕字。 羊 羊的形状,上 面是羊角的样 子,下面是羊 身与羊尾。

甲骨文目 前出土的单字 共有4500个, 已识2000余字, 公认千余字。 它记载了三千 多年前中国社 会政治, 经 济,文化等各 方面的资料。 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 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象形文字
使用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艺术(美术)八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设计:上海市长桥中学张婷
教学设计说明:
原始文化艺术距离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生活较远,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深入的感受到古老的文明与智慧,首先将艺术学习的领域拓宽,将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结合起来,将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制作创作结合起来,能够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原始人类的生活和文化艺术。

其次拓展课程教学资源,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将影像资料、图片、艺术作品、表演和舞蹈结合起来,体现初中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感知能力。

原始时期的文化艺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他们这样表现的原因,然后再通过阅读书籍、查看资料等文本,了解原始人类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关系。

同时为了全面感受到原始时期的艺术,让学生观看动画电影和原始舞蹈的影像视频,能够提升学生对原始艺术的感悟能力。

本课为本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设计通过欣赏、分析、讨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对原始艺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知,以欣赏认知——感悟交流——自主探索——合作表达——评价交流的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艺术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启发引导,感知古老的文化艺术,同时在了解了原始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象形文字演变历史,使学生对象形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又通过这一媒介来解决平面构成与色彩这一比较复杂的美术课程。

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程,欣赏象形文字的创造与组合,书写与感受;在实践操作中,使象形文字变形、剪贴、体会色彩构成的含义;继而结合书法、篆刻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字历史的博大和精深。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古文字的产生与他们的生活观念、生存方式的关系,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背景,通过变形书写尝试分割块面的组合。

理解象形文字与文化观念、生产方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查找资料、制作道具、分析作
品、分组讨论、肢体表演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在实践中体验色彩构成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参与制作与表演,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感受远古文明和先辈们的智慧。

教学重点:如何从象形文字的形式感受古老文明,体会原始人类的生活。

知道中国文字的历史,通过变形书写尝试分割块面的组合。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原始图像、文字记载学会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色彩构成的原理。

教学准备:
1、教具:Powerpoint、图片、道具、有色卡纸、剪刀、固体胶、范例、影像资料等。

2、学具:各类可书写笔、有色卡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龙骨之药”的故事,同学演出小品。

2、多媒体影象播放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先民生活,以及刻、写创造象形文字的过程。

二、了解中国文字起源
1、观看《三十六个字》动画电影,看完后学生讨论象形文字与图像、文字的关系。

2、教师重点讲授几个有代表性的文字,学生体会古人在造字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三、初步感受象形文字的分割与构成
1、欣赏:投影仪欣赏文字构成的完整作品(范例),让学生思考作品的含义。

2、讨论:如何使文字变形之后在画面上分割,产生较合理的布局?
3、初探:让学生在收集的象形文字资料中选择其中一个,在正方形纸上搜索文字变形、分割。

4、分析:利用学生的作品,着重从文字分割渗透平面构成的要点。

四、尝试操作,学习拼贴、剪以及色彩搭配的基础知识。

1、材料:薄型有色纸、铅画纸、水彩颜料、大号水粉笔、剪刀、固体胶。

2、尝试:在操作中运用原有的色彩知识,可选择对比色、相邻色、中性色以及冷暖色调的搭配,从而在画面中体现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书写象形文字时注意分割的面积与大小。

3、技法:剪贴时注意边线的光滑,以便粘贴时画面的平整。

4、交流:在展示中,从点、线、面与色彩的关系去发现作品的新意。

五、展示与交流
在学生展示作品的同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创作感受并交流,点评具有独特个性与创造的作品,提高对构成的欣赏能力。

六、课后拓展练习:(可根据具体教授对象进行调整)
古文字情景表演:如“和”字是如何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